利率的故事
最近一不小心成了柯南,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自从笔者离开公司成为职业投资者,几乎每次出行股市都会暴跌。今年正式开始实行熔断机制,所以跌得更狠(至于什么是熔断机制,今天还不懂的你完全不需要了解了,因为人家被取!消!了!)那么接下来你的股票投资策略就简单了,以后我出门前会事先通过微信公众号告诉大家,让大家有序撤退,淡定割肉,所以你的微信里一定要有“君财“公众号! 好了,言归正传。 上次因为有突发情况,临时推送一篇文章介绍熔断机制,算是“番外篇”。番外篇里还说天朝版熔断机制要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万万没想到,在周四的第二次熔断之后,这句话应验了——官老爷们认错了,暂(取)停(消)熔断机制。尽管如此,新年第一周全球各个重要指数跌幅还是非常大。说好要做一个推送投资干货的公众号,怎么能天天拿股市涨跌说事儿呢?今天,与懒癌进行激烈肉搏的笔者,将为大家呈上第一出“正戏”。 很多人学习投资理财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先从各大论坛或者相关课程了解市场上主流投资品种开始,比如如何在银行里买理财产品、保险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宝宝(货币基金)里打转。学了半天,理财大V们一般都会告诉你——股票才是上上选,长期看来收益最佳。(你是不是被我说中了?) 学习投资理财,各品种的知识固然需要掌握。但在我看来,投资第一课介绍具体品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里的森林可不是灰太狼生活的那片绿油油的土地,而是投资体系的森林。而要想构建起自己的投资体系,首先要对投资里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投资说到底,是一项跟货币有关的活动。大家想通过投资让钱生钱,也就是把钱投(借)出去,赚取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别给我说你一看这个公式就头晕,实话告诉你,不懂利率,谈投资就是在耍流氓!利率的重要性堪比婴儿要喝奶,那么现在问题来了: 1.什么是利率?为什么有利率? 金融巨著《利率史》中提到:利率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价格,价格则是由供需决定的(此刻,你是不是极度期盼我讲人话?人话就不来气死你!)。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也有对利率的阐释,我更认同《利率史》的说法。如果加上时间纬度,定义就更完整了——利率是在一段时间内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这样的表述也契合了财务管理课程中“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一理论基石。人话来了,利率就是帮你明确了”借多少、借多久“之后,你才答应把钱借给隔壁老王。 2.利率为什么有高有低? 从大面上看,这个世界上的钱往哪儿流动,靠的是“政治”和“经济”这两个重要的“天气”指标。《利率史》中记录了过去几百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利率变化,长期利率的每一次飙升都发生在重大政权交替的时候。而每一次政治危机之后,稳定、和平和低利率就会迅速出现。 微观层面,当隔壁老王找小李子借钱的时候,小李子不仅要问他借多少、借多久,还要评估老王跑路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老王像《老炮儿》里六爷找霞姨借钱那样,主动抵押房产证,看在这份情谊上,必须低息甚至免息;而如果老王口碑不佳,喜欢赖账,那他就只有去找高利贷了。借多少、借多久、还不还,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利率的水平。 3.正常利率水平是多少?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我刚才提到的“利率”,跟大家在银行看到的利率似乎不是一回事,毕竟没有谁愿意以1.5%的利率把钱借给别人。 由于天朝的利率还没有市场化,银行的利率是官老爷定的,只有在跟银行打交道的时候(比如存钱、按揭买房),老百姓们才会用到官方利率。经过几次降息之后,目前官方存款利率如下(仔细看!低得可怜!!!!):

我一直屁叨叨讲到的《利率史》里的利率,是千千万万个隔壁老王和邻居们在经济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利率。经我观察,自发形成市场利率主要看三个指标,一个是国内主流P2P网站上的项目“收益率”,另一个是“广州民间金融街”公布的小额贷款市场平均利率,第三个是Shibor利率。前面两个指标反映了老百姓、小老板们实际承受的资金成本,常年维持在15%到20%之间(如无特别说明,利率通常指年化利率);而Shibor则是监控资本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的波动和趋势比绝对水平更有参考价值(这个是新知识,快拿个小本记录一下)。 4.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关系? 前面铺垫了半天,终于轮到我这个理财福尔摩斯给大家揭晓谜底时间了——利率到底和投资有啥关系?这里分为两个部分来讲。 首先是官方利率变化对赌场,哦不股市,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回到2014年。这一年的11月21日,央妈宣布降息。当天,红彤彤的股市积极响应央妈号召,这成为了超级大牛市的起点。后面陆续还有几次降息,但股市的反应都不如第一次那么激烈。西方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边际效用递减“,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加息降息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今后我们再深入讨论。 其次,我们谈谈民间利率,这个跟大家的联系更为紧密——股民只有几千万,但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民间借贷、P2P的人却是以亿为单位。传统的民间借贷,通常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月息一到三分(月利率1%到3%,也就是年利率12%到36%),谁赖账、谁不还、谁逃跑的情况很难评估。目前规模较大的P2P平台上,投资者实际到手的收益率大概是6%到12%(这轮降息之前还有10%到18%)。换句话说,年利率高于12%以上的项目,就要考虑对方跑路的可能性。至于那些动辄月息10%的平台,可以直接定性为诈骗——试想,这世界上有什么好项目能有如此大的利润空间?假设真的有,自己闷声发大财,不到五年就可以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了吧。 正值春节前夕,工厂倒闭、P2P平台关停、金融诈骗团伙跑路的高峰时期。如果家里有亲戚(尤其是老人家)把大半辈子积蓄投入到了所谓的高收益平台,或是加入什么鬼金融互助团体,请务必劝阻,尽量抽回资金。至于热火朝天的P2P,最好只投入资金到第一梯队里的那几家,要跑路也是先跑收益较高的平台。(为避免广告嫌疑,此处请大家自行搜索相关资料。) =================================================== 更多图文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ID:juncai_invest

投资微博同时上线,内容更多,吐槽更有力:@韭菜之友 weibo.com/juncaiinvest/
-
在逃靓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17: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