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痴迷:打虎亭汉墓
![]() |
《宴饮百戏图》局部 |
![]() |
可爱神兽 |
打虎亭汉墓大概是个从内到外都挺古老挺荒凉的旅游景点了。谁像它呢?明明有个挺好听的名字,能让你记住不忘,明明有幽深神秘的地下墓穴,能让你瞬间超脱,明明有诡异奇崛铺天盖地的满室壁画,能让你天马行空,也明明在古迹名录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能让你肃然起敬。然而,它却只是安安静静地驻守在尘土飞扬的乡村公路旁,在旅游业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每天只等待那么一两个游客到来。
它的四周全是尘土,乡村公路上飘着土,树叶上盖着土,路旁农家院里晒干的玉米穗上粘着土,甚至连站在路边休息的拉货司机脸上也像有褶子似的藏着土,等拉煤呀拉石头呀这类大车一过,这些尘土就全飞扬起来。整条路瞬间就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了。大概也是因为这,大家不愿到这里来吃土。不过,这也只能怪开山采石、挖煤采矿这一类产业的发展,把北方多少小村镇都变成了这般模样。1800年前,墓地刚刚兴建之时,它周围一定是一派蓊蓊郁郁、苍苍翠翠、清新无比的山野景观呢。
它的荒凉还表现在景点包装上。走过有羊、避邪等等石像生守卫的小道,抬头看见那高大的汉阙天门倒有几分壮观,只是再往里走,景区门庭以及售票窗口就不像别处的景点那般“耀武扬威”了。它们古朴的很。围绕墓室上方的墓冢建了一方小小庭院,圆月型的院门作为入口,全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和院门上“打虎亭汉墓”那块儿五六十年代风格的匾额很是相称。售票窗口也是一扇关闭的玻璃小窗,上面还印着手写字体,下面只开一个小孔。四下无人,你敲敲那玻璃,朝那小孔里喊两声“有人没”,才会有一个中年人出来卖票,那情形到很像是旅行到一个荒凉的村子,只见砖瓦小院一个、门扉紧闭,只有几只鸡在门前刨地,你只得敲门大喊,打破这很长久的荒寂,才能讨到一碗水喝。在这里,寂寞大概也是有的。不过,那位中年管理员倒是可以找到办法排解这寂寞:无论如何,都要把生活的元素加到这荒寂的古墓之中,在院门口放上一辆电动车,在前院里种上一片菜,在后院栓上一条大黄狗······生活在哪里都要继续,那墓葬中的墙壁上不就有长长的车马出行图、热闹的百宴图以及详细的豆腐加工图、养鸡卖肉图吗?
院子里小道笔直,柏树苍翠,一直向前就是一号墓室了,那是男主人的墓室,据说他是东汉时期的郡守。墓室平日里都是漆黑一片,必须等着那中年管理员开了灯才能观看。和一般汉代中晚期墓室一样,这个墓室也是墓门甬道中室外加棺椁室、车马室、庖厨室等几个耳室构成,面积虽然不太大,但每块墙壁、每块墓门上都有无数细节丰富的石刻图案等你探索。不过若是带着探险一般的心情,不想什么,在里面黑咕隆咚地乱钻一通,也是挺刺激的。
墓门是两扇大石块,左右分开,前方中间有高浮雕的铺首衔环,铺首威严,环中或是猛虎相逐或是蟠龙飞动,四边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只是刻迹迷灭,看不太清了。这之外的空间上都点缀各种仙鸟神兽仙草等等奇幻景象,任凭你打开手电,目不转睛,驰骋幻想。墓室是圆拱形,拱顶上大概都已看不清石刻痕迹,一块块砖石平平整整地垒砌着。
墙壁上全是浅浮雕的画像石,人物的身体从墙壁上凸现出来,但据说也只有一毫米的厚度。粗略看来,那人物造型完全是靠外缘线条和整体姿态来表现,线条流畅,姿态惟妙惟肖。但打开了手电仔细看去,就能发现那整块的人体石刻上充满了无数细节,这里用凿子划下去一双眼睛,下面添上鼻子嘴巴,那里再划出几条波浪形的线条代表衣服上的褶痕。雕刻手法看上去简直是孩童技巧,只不过拿把尖锥状的东西在石板上乱划而已。可是哪有孩童能随意划出那样丰满的嘴唇呢?
中室和各耳室中的全是这类画像石刻,大概都是宴饮庖厨一类热闹景象,这里有抚琴踏歌者,那里有杀鸡卖肉者,瓶瓶罐罐堆满,鸡鸭鹅遍地乱跑,贵族卧坐对饮,侍从忙忙碌碌,怎么看都是一副人世间热闹有序、歌舞升平的景象。这也正是汉代人们升仙以后的终极目标,依旧过人世间的帝王般的极乐生活。仙境自然也有,那里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相互交尾、西王母独坐龙虎宝座,吸精饮华的裸体仙人云中对弈以及张牙舞爪的蟾蜍仙人跳舞取乐的地方。既然所谓仙境也好、人世也好,都要追求歌舞升平,祥和有序,为何升仙之后不能继续人世间的美梦呢?所以,墓室中那活生生的现世世界是如此形象,如此让人熟悉。看,那里有一只很像孔雀的鸟,那里还有一副出名的做豆腐图呢!至于仙界景象自然也应该有,它们一定是在那高高的墓室拱顶上,据说是因盗墓被严重破坏,所以也比较难修复了。
不过,到第二个墓室,墓主人妻子的墓中去看看,就能解开这一疑团了。这个墓室里太冷,寒气已经渗透脊髓,仿佛再呆下去便会有一个阴冷的东西从身体中生长出来。那个在此地搞生活的管理员也在不断叫喊,“咋还不出来,费了多少电了!”索性出墓,到阳光下晒晒自己的影子,走到杂树丛生、土质坚实的墓冢之上去,那里落叶堆积,乌鸦像神灵的符号一般从脚下不断飞出······
第二个墓室是绚丽多彩的壁画墓,像我这等只爱做梦,却没有见过真正铺天盖地满室壁画的人,进去以后,果然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那是另一个世界吗?——想象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经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会不断飞旋生长的另一个世界。这墓甬道很长,下去好几断楼梯之后才能看到墓室大门,依旧是中间铺首衔环的石块,不过墓门顶上半圆形门楣上雕刻的小鹿倒是十分清晰。为什么是小鹿呢?它四腿缩起,温柔地蹲坐在飘飘渺渺的祥云之中,那神态真是宁静极了。大概只有它才能带我们进入那个既有序又美好的极乐境界。
进去以后,一抬头,便会有飘升之感。可不是吗?铺天盖地全是咆哮的龙、飞舞的神鸟、斗架的神兽,追逐神兽的仙人······一点点细细看来:中室拱形的穹顶上有好几个藻井,菱形还有莲花形,与后来佛教石窟之中的藻井倒有几分相似。藻井两旁都是绚烂诡异、气象万千的神兽景观图。无论是龙是虎,是朱雀是神鸟,是跳舞的蟾蜍,还是长着翅膀的羽人,它们全都处在一种永无止息的动势之中,它们要飞翔,要跳跃,要喷火,要吐气,要乘着云,要御着风,下一秒钟它们就会从一种姿态变换成另一种姿态,从一个位置飞升到另一个位置,从一个动作变化成另一个动作!它们要像真正神秘灵敏可爱的猛兽一样,跳出这一块块儿小小石板,跳出这幽深墓穴······
然而它们一点也不威严,它们长着翅膀、生着髯须、瞪着眼睛、张着大嘴、那神情之中总有一种可爱单纯呆萌到让你心动的气息,你一点也不会担心它们会扑到你身上来,你甚至希望自己也能到那世界中去,和它们一起瞪着眼睛傻乎乎地跳舞打架呢!这是汉代工匠心目中可爱的神兽图景,还是文物修复者辛辛苦苦的点睛之笔呢?谁管那么多,总之,它们单纯活泼有趣可爱到让人心花怒放的地步,像我这等仰头参观之人也不会在乎身上已经被蚊子叮了多少个大包了。
当然,像第一个墓室一样,人世和仙境在这里依旧并存。神兽大观下面就是那两幅出名的《宴饮百戏图》和《车马出行图》了。大概顾恺之《洛神赋图》好几米长卷的制式就是从这些汉墓壁画中学来的。这些壁画人物姿态各异,形象层出不穷,大概非要把整个长长的墙壁都占满不可。车马图中那些马匹总有圆润健硕的臀部,宴饮图中那些宾客总有优雅的姿态,细节无穷,可以让人一点点细细端详许久。只可惜,那搞生活的管理员又开始撵人了,大概是他的大黄狗不想让外人打扰了自己的美梦吧!
墓室内不允许拍照,网上的一些较清图。
打虎亭汉墓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s6XtHEPhzE9zwWEo-QJhExiqj5U4Dss5OtFRjwhzntA2d42fECbufI88bDCh0pOgxFCbNBf3H-VhWKDlfe2Ta
![]() |
《车马出行图》局部 |
![]() |
可爱神兽 |
![]() |
![]() |
一号画像石墓局部 |
![]() |
《宴饮百戏图》局部 |
![]() |
二号墓室中室藻井 |
![]() |
墓门处铺首衔环 |
-
新丰美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05 23:13:03
-
墙西表公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7 23:07:46
-
vadervad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1 14:45:39
-
蓝莲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5 16: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