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城市生活的人”集体写作计划:第100天
![]() |
“100个城市生活的人”集体写作计划,已经进行100天了。
若不是98年的新疆姑娘阿依尼格尔的提醒,没有人知道,一个活动还有“百日纪念”这样的事。
就像婴儿的“百日宴”,只有父母和亲人才惦记;对旁观者来说,它不过是个和其他婴儿一样在长大的婴儿,好与不好,全在于养育的人。
作为发起人,我酝酿写这篇纪念日记,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和一时冲动发起时相比,被大家热乎乎叫着“百城”的活动进行到今天,已经完全不只是“集体写作计划”那么简单了——它有世界各地涌来的城市故事,有热衷于某个作者的读者粉丝,有每个城市从陌生忽然变熟悉的朋友圈和沙发客,有各种形式的线下见面活动,甚至有围绕活动产生的创意产品、……现在它从一般的城市居住者,已经渲染到了遍布全球的高中生群体中,忽然之间好像发了更多的芽……
这一切,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今天写下这篇日记,对我个人和这个活动来说,都是一个梳理。
![]() |
【关于城市】
公众号按照一周2-3篇的速度,目前已发布了33篇,完成了1/3。
(”3“是我们的幸运数字,3个男生和3个女生。)
昨天的公众号关注数是3033,豆瓣小组人数是3333。
![]() |
![]() |
![]() |
在我们发布第33篇城市故事“日本彦根”这个不知名的小城没多久,作者“晴子同学”欣喜的告诉我,文章被中日友协的日本友人看到,翻译成日语上传到facebook,成了彦根的官方宣传材料。
从“发现陌生城市”的初衷来说,我是非常激动的。
只是不同于Lonely Planet信息式的搜集,我们所做的,是在用有温度的故事来描绘世界地图。
在目前已发布的城市故事中,人们收获惊喜般的知道了日本彦根、约旦安曼、哥伦比亚麦德林、山东胶南、甘肃西峰这些不为人熟悉的地方。作为读者的我们,带着作者的感情和故事去了解我们可能此生都未必会去的地方,其实是完全有别于旅游攻略的清单式信息的。
当你一开始就明白了那里长居的人们怎样生活,即使还没有去过,也会有一种”好像生活过“的亲切感。它是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在这个活动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除了拉近和陌生城市的距离感,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消除对许多城市的固有偏见。例如新疆乌鲁木齐、河南郑州、西藏拉萨的这几篇,我们会忽然发现:原来”被认知“的那个城市,并非完全如此。
如同认识一个人,依靠单一故事的构建,永远了解的不过是性格侧面。只有多角度的诉说,才可能尽量描摹出真相。
所以我们不会对一个城市只限制一种描述方式,像上海这样千万人涌动的城市,两个作者描绘的,就完全是两种风貌。
【关于受众】
大多数参与的人集中在85后到00前。有多个城市生活的经历,典型的移民气质,热血并有十足的好奇心,很容易产生共鸣。
![]() |
(一位读者病中手抄了全部已发布的文章)
6月26日,我在豆瓣、公众号发布这个活动时,引来了相当多人的关注。
自己写的第一篇上海,被推上了豆瓣首页,被微博大号转载,都给这个活动带来了第一波关注热度。80%的投稿,也是第一时间收到最多。
以城市为话题的活动并不少见,但为什么”百城“一下子可以吸引这么多人——我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因为它给平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
我所公开的投稿邮箱收到了大量稿件,人们写着几千几万字的故事,想对我这个陌生人道尽衷肠。有的故事其实早已脱离了”城市“的概念,而是关于过去、成长、迁徙、分离……种种,读着故事感受悲喜的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大千世界的复杂。
许多读者是渴望与作者交流的。因文中传递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引起共鸣,即使不在一个城市或素昧平生,也一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8月18日那天,各个省份城市的朋友们忽然兴起,纷纷建立了微信群。一下子20个群建起来,陌生人彼此之间有了交互。原本单向对我的倾诉,忽然转成了有共同磁场的人们的交流。它把参与和关注活动的作者读者变成了一张硕大的网,人们在”网“上自由爬行,有了更多去处。
一个写作计划,忽然往社交的方向转变,我始料不及。
目前最大的微信群有172人,每天都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话题从人文历史到生物科技,从严肃辩论到吹水吐槽,跨度十分宽广。
每个城市微信群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有一个”湖北小班“,每天睡前都有年轻人在群里讲故事,久而久之竟然成了一种习惯。大家讲好故事,然后互道晚安。
我深感现代人的孤独,可能只在睡前的两小时里才有真正的自我。
渴望释放自我与深度交流的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点空间。
现在它延伸到了在全球各地求学的高中生群体中,因为地理位置的移动给人带来的漂泊和孤独感是一样的,不分年龄界限;而个体的故事各有不同,在大家讲述的过程中又呈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
【关于线下】
以每1-2周一次线下活动的频率,在上海、广州、青岛、厦门等城市尤为活跃。
![]() |
![]() |
7月26日,我飞到广州,第一次见了一桌陌生网友。那是我们最青涩的”线下活动“。
活动设定的主题是讲故事。因为”写作“有一定的门槛,而口述可以让更多人有表达的机会。
第一次大规模的见网友我不免忐忑,然而在过程中我发现:
每个人都像一本书,一眼看上去的种种平凡,都在讲述的过程中变得闪耀。
这就好比认识一个陌生的小城市,去到那里才有可能感受它的美妙;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感受到真诚。
![]() |
![]() |
![]() |
自广州之后,厦门、青岛、上海、南京,慢慢有了各种各样的线下活动。
人们或者做沙发客,或者做阅读分享,或者一起过传统节日,或者一起在家中做美食。
不管以何种形式,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来相见。很容易就聊得火热,因为信任的磁场本来就已建立。
在各自讲述的过程中,我也感到自己认知世界的边界一下被拓宽了——不同的人带我了解了不同陌生的领域,跨越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城市的界限,交流共同的生活哲学,这是最有趣的。
![]() |
![]() |
![]() |
![]() |
(这面小旗已经签满了,而且在流转中去过了很多城市。)
![]() |
(今天100天,在南京的线下活动)
【关于周边】
结合城市主题,我们团队设计了T恤和手绘明信片。
![]() |
和线下一样,它们以写作之外的方式,承载我们对这个活动的期待。
在文字的深沉治愈之余,创意产品能够呈现活动活泼有趣的部分。
有了年中设计”鹿之角“T恤的经验后,原本做建筑设计的土土,在做文化T恤上已经越战越勇。
第一款T恤是可以用来玩创意定位的。做了50件,很快就售罄了,立马又加订了50件。
(所以确实有”100个城市生活的人“在玩城市定位。)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第二款和第三款服装,希望能”把世界穿着走“的概念持续表达下去。
律师在职业之余,被我们鼓励画更多的熊。
这只熊原先是画在纸杯上的,后来挪到了纸上,再被我们印成明信片,可以传递给更多的人。
它变化无穷,看不同的城市,有它的视角。
![]() |
![]() |
![]() |
![]() |
![]() |
![]() |
明信片会持续丰富,目前我们还在设计第二款印熊的纸品。
【关于未来】
很多人从第一天开始就问我”盈利模式“这四个字。
开始的时候,它像个紧箍咒,一被人念起就让我痛苦难受。
因为被关注的热度,带来了各种领域合作的可能:出版、游戏、公益、旅游、餐饮、广告、影视……等等等等。
我们团队一度为一些大的平台修改过活动方向,也曾为某些合作可能发生激烈的争执。但正如我开头所说,这个活动始终只有发起者和参与者才会真正关心它的成长,没有被磁场吸引的,利益驱动不过是一时之热,很快就像云烟过去。
渐渐的,我们也掌握了自己发展的节奏,不再那么容易头脑发热,或者急于思考它的”盈利模式“。
我也渐渐明白,每件事都是有自己的精神内核的,或者说有它的使命——”用故事描绘一幅世界地图“,即发现城市和个人价值,建立深层认知交流的纽带,才是我们持续要做的事。
也许一开始你关注了它,然后有一段时间就不关注了。但我希望有一天你忽然想到它的时候,它仍然在那里。
简单来说:不忘初心。
所以不管公众号也好、微信群也好、线下活动也好、产品也好,载体始终是为这种磁场或氛围服务的,它们并不能单一的决定我们最终要去的方向。任何形式的合作同样也是,只是活动的一部分,而不会是全部。
对我们来说,一步一步踏实的做好当下,才会有越来越有意思的未来。
最后,用文字描述100天来的历程,像爬一座大山。
即使作为发起人,我也难以窥见全貌。只有身在漩涡当中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我来说,同样如此。
百日之际,感谢无条件支持我们的作者、读者、编辑和各种参与的伙伴们:
希望它有一个明媚的未来,能为更多人带来能量。
永不截稿。
![]() |
-
Daydream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10 00:05:19
-
Catch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0-08 08:42:05
-
喃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4 14:08:01
-
霓霓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3 21:37:53
-
工藤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09 17:22:21
-
WryipL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05 19:45:48
-
书笑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1-05 13:09:22
-
初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7 07:18:00
-
北地圈平行线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3 13:46:51
-
莉香。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8 00:28:37
-
我还想奔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5 00:35:40
-
太阳花般的-微笑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4 18:17:51
-
D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4 16:43:54
-
vv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4 13:23:11
-
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04 02: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