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红楼梦》2015.1 初看:情痴惘惘,大梦洪荒
2015-1-25
《红楼梦》常被简称为“红楼”,但其实“梦”才是题眼吧。林奕华的破题便在“梦”上。整出戏就像一个又一个梦的断片,笑与泪、荒诞与合理、幻觉与真实,早已模糊了边界。虽然文本忠实于小说,却在戏剧逻辑上完全进行了重构,这种奇特的继承与颠覆所带来的分裂感,或许正暗合了一个人梦里梦外的两个自己。
看这戏并不是一个太轻松的过程。如果对小说中那些故事不熟悉,也许观感会完全不同。十七幕戏里,几组人物关系的重解很有趣,宝黛两幕中性与情的天雷地火,贾瑞与王熙凤怨憎的反转,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命与缘。喜欢开头和结尾,雪中少女取柴的故事,最后那句如钟鸣于顶让人惊心,正是情痴惘惘,大梦洪荒。
首场的票承人转让,我通常不会买前排侧座,但看完后真心庆幸。今次得以现场听韦礼安唱《似曾》,在『救赎』后,他站在我面前唱到——“有些人,匆匆一面,再也不见,如同每一天中的每一天. 有些人,久久不见,却在眼前,如同那一天就是这一天. 似曾相惜,未曾相遇,似曾相知,未曾相识”,那一刻,梦里不知身何在,被他的歌声吸附了灵魂。就好似黑洞一般,把一副皮囊与天地万物连同时间一并吸入这场红楼大梦,梦中有万千落花渺渺星河漫天飞雪,迷了人的眼人的心人的意。似曾,似曾,此身何处,一瞬一生。
《红楼梦》常被简称为“红楼”,但其实“梦”才是题眼吧。林奕华的破题便在“梦”上。整出戏就像一个又一个梦的断片,笑与泪、荒诞与合理、幻觉与真实,早已模糊了边界。虽然文本忠实于小说,却在戏剧逻辑上完全进行了重构,这种奇特的继承与颠覆所带来的分裂感,或许正暗合了一个人梦里梦外的两个自己。
看这戏并不是一个太轻松的过程。如果对小说中那些故事不熟悉,也许观感会完全不同。十七幕戏里,几组人物关系的重解很有趣,宝黛两幕中性与情的天雷地火,贾瑞与王熙凤怨憎的反转,尤三姐和柳湘莲的命与缘。喜欢开头和结尾,雪中少女取柴的故事,最后那句如钟鸣于顶让人惊心,正是情痴惘惘,大梦洪荒。
首场的票承人转让,我通常不会买前排侧座,但看完后真心庆幸。今次得以现场听韦礼安唱《似曾》,在『救赎』后,他站在我面前唱到——“有些人,匆匆一面,再也不见,如同每一天中的每一天. 有些人,久久不见,却在眼前,如同那一天就是这一天. 似曾相惜,未曾相遇,似曾相知,未曾相识”,那一刻,梦里不知身何在,被他的歌声吸附了灵魂。就好似黑洞一般,把一副皮囊与天地万物连同时间一并吸入这场红楼大梦,梦中有万千落花渺渺星河漫天飞雪,迷了人的眼人的心人的意。似曾,似曾,此身何处,一瞬一生。
![]() |
-
songju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17 1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