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心得:精神自由 身体自律
我有十余年烟龄。决心戒烟,源于一次感冒。
2015年正月初10,山西突降大雪,高速被封,无法赶往太原机场,而且不能改签,只能退票。最后,被迫在临汾乘汽车到西安,再从西安上火车赶往成都。在临汾上车之前,就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当时觉得天气冷,受一点寒,没什么大碍。
结果,我上车后,突发高烧,昏昏沉沉,估计在38度以上,因为我看窗外,黄土高原的天空中,居然挂着三个太阳。而且梦不断,猛然醒来,竟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车上,我这是要到那里去?迟钝几秒钟后,我才能反映过来。我被烧糊涂了。
在西安长途车站下车,距火车站还有一公里。我背着行李,拖着疲惫的身体,朝火车站走去。喜欢走路的我,居然觉得那段路很长(我曾经一口气徒步过30公里)。火车站人头攒动,我吃了感冒药,躺在候车室的椅子上又开始做梦。梦见冰天雪地,梦见空无一人,梦见杂草丛生,梦见有个人陌生人要带我走。我被“陌生人”吓醒,因为听老人说过,如果睡觉的时候,有人叫你跟他走,千万别走,因为那人是来叫魂儿的小鬼。
我一身冷汗。此时,母亲打来电话,问我路上顺利吗?我说一切都好。母亲说,听我声音怎么像感冒了。我说,没事,刚才睡着了。挂掉电话,我望着眼前的陌生人,突然感觉病痛能让人感到另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没有希望,只能漫无目的的等待。什么奋斗,什么希望,什么未来,身体垮了,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读史铁生,身体的残缺,证明作者灵魂的伟大,仿佛精神力量可以决定一切。但是,关注灵魂的事太多,忽略了身体,这就能证明灵魂比身体重要吗?
上了火车,迷迷瞪瞪,我实在想好好睡一觉,于是,去找乘务员问是否可以补卧铺。乘务员说,有了卧铺通知你。车厢里急挤满了人,嘈杂、怪味让我愈加恶心。我背着行李,来到吸烟室,把行李放下,坐在地上,就睡着了。当时我像极了乞丐,面子、尊严、别人的眼光,统统都可以放下了。火车轰隆,我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梦里我不知道去了多少地方。醒来后,身上轻松了一些,头脑也清楚了。有一个人在吸烟室吸烟,我才突然意识到,我有一天半没有吸烟了,而且把吸烟的事情压根就忘了。
怎么可能?我记得没有烟吸的夜晚是多么痛苦。身上没带烟会惶恐不安。屋里藏两条烟,心里会很踏实。读书时,必须烟在手;写字时,必须烟雾缭绕;一个发呆时,黑暗中忽明忽灭,才觉得有范儿。总之,在过去的30个小时内,我忘记了吸烟,简直不可思议。
我摸了摸口袋,还有半包烟,毫不犹豫,扔进垃圾桶。戒烟从这一刻开始。
回成都后,我对所有人说,我戒烟了。这是一种策略。当别人再给你发烟时,就有了拒绝的动力。如果你接了别人的烟,证明你没有意志力,经不起诱惑。既然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就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我十余年的烟龄。开始几年还好,没什么不适,夜夜通宵上网,吸烟能提神。最近几年,就有些异常了,例如,胸痛、头昏、皮肤黄、发质枯等等。这是身体发给我的信号,烟瘾已经开始侵害我的健康了。现在回忆,最近几年的感冒,都与吸烟有关。一天1—2包烟,鼻口腔难受,面部发麻,头痛,感冒紧接着就来了。睡觉前喜欢吸烟,结果导致长时间失眠,睡不好,人老的比较快。
烟,是什么?烟是欲。与食欲、性欲、物欲一样。只要是欲,都容易上瘾。有烟瘾的人很多,并非因为吸烟能满足多大的欲望,而是“烟欲”最廉价,只能称之为瘾。满足食欲,需有一副好胃口;满足性欲,需有天生的异性吸引力和强壮的身体;满足物欲,则要具有过人的智慧及行动能力。满足烟欲,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活着,会呼吸,就能满足这点儿廉价的快乐。
在很多人眼里,吸烟的危害,只是小事一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事”能有多少呢?大事,只属于国家,个人只有小事,比如吸烟。所以,戒烟的动力很简单,就是你不想毁掉自己的身体。
吸烟者经常会这样想,为什么有些吸烟的人没事呢?“吸烟没事的人”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的楷模。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问题是,谁敢保证自己就是“没事”的那群人呢?这只是吸烟者的理由,只要想吸烟,有的是理由可找。
我个人所认知的烟瘾,并非生理上的,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到了点儿,就想把烟塞进嘴里;吃饭后,就想点上一支;孤独时,就想呆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吞云吐雾。对于我而言,烟瘾还是来自于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烦恼。往往在情绪波动的时候,烟瘾最大。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靠吸烟解决烦恼只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我们的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不如意,就堕落,导致破罐儿破摔。在我戒烟的一个月时间里,稳定情绪是最重要的。情绪没有起伏,就可以平和的面对生活琐事,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逐渐忘了吸烟。古人所言“荣辱不惊”,就是这个道理。情绪越平和,说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个人毅力也就越强大。
人的毅力,并非只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也可以自律行为。成长,就是自律的过程。在少不更事的年龄,自然在社会中染上一些恶习。曾经以为,这些恶习便是“解放”,是“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让我做,就是人性的自由,不让我做,就是社会的桎梏。当一个人身体垮了,哪儿也去不了,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桎梏”的枷锁是谁给带上的呢?谁能打开呢?
自身的命运比外界的制度更值得思考。
所谓自由,只属于精神。而身体不可能完全自由,它约束着我们的所有行为。但我发现,大多数人好像不太需要精神自由,更热衷于肉欲无限度的狂欢。
2015年正月初10,山西突降大雪,高速被封,无法赶往太原机场,而且不能改签,只能退票。最后,被迫在临汾乘汽车到西安,再从西安上火车赶往成都。在临汾上车之前,就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当时觉得天气冷,受一点寒,没什么大碍。
结果,我上车后,突发高烧,昏昏沉沉,估计在38度以上,因为我看窗外,黄土高原的天空中,居然挂着三个太阳。而且梦不断,猛然醒来,竟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车上,我这是要到那里去?迟钝几秒钟后,我才能反映过来。我被烧糊涂了。
在西安长途车站下车,距火车站还有一公里。我背着行李,拖着疲惫的身体,朝火车站走去。喜欢走路的我,居然觉得那段路很长(我曾经一口气徒步过30公里)。火车站人头攒动,我吃了感冒药,躺在候车室的椅子上又开始做梦。梦见冰天雪地,梦见空无一人,梦见杂草丛生,梦见有个人陌生人要带我走。我被“陌生人”吓醒,因为听老人说过,如果睡觉的时候,有人叫你跟他走,千万别走,因为那人是来叫魂儿的小鬼。
我一身冷汗。此时,母亲打来电话,问我路上顺利吗?我说一切都好。母亲说,听我声音怎么像感冒了。我说,没事,刚才睡着了。挂掉电话,我望着眼前的陌生人,突然感觉病痛能让人感到另一种孤独。这种孤独,没有希望,只能漫无目的的等待。什么奋斗,什么希望,什么未来,身体垮了,一切都没有意义。
我读史铁生,身体的残缺,证明作者灵魂的伟大,仿佛精神力量可以决定一切。但是,关注灵魂的事太多,忽略了身体,这就能证明灵魂比身体重要吗?
上了火车,迷迷瞪瞪,我实在想好好睡一觉,于是,去找乘务员问是否可以补卧铺。乘务员说,有了卧铺通知你。车厢里急挤满了人,嘈杂、怪味让我愈加恶心。我背着行李,来到吸烟室,把行李放下,坐在地上,就睡着了。当时我像极了乞丐,面子、尊严、别人的眼光,统统都可以放下了。火车轰隆,我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梦里我不知道去了多少地方。醒来后,身上轻松了一些,头脑也清楚了。有一个人在吸烟室吸烟,我才突然意识到,我有一天半没有吸烟了,而且把吸烟的事情压根就忘了。
怎么可能?我记得没有烟吸的夜晚是多么痛苦。身上没带烟会惶恐不安。屋里藏两条烟,心里会很踏实。读书时,必须烟在手;写字时,必须烟雾缭绕;一个发呆时,黑暗中忽明忽灭,才觉得有范儿。总之,在过去的30个小时内,我忘记了吸烟,简直不可思议。
我摸了摸口袋,还有半包烟,毫不犹豫,扔进垃圾桶。戒烟从这一刻开始。
回成都后,我对所有人说,我戒烟了。这是一种策略。当别人再给你发烟时,就有了拒绝的动力。如果你接了别人的烟,证明你没有意志力,经不起诱惑。既然牛皮已经吹出去了,就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我十余年的烟龄。开始几年还好,没什么不适,夜夜通宵上网,吸烟能提神。最近几年,就有些异常了,例如,胸痛、头昏、皮肤黄、发质枯等等。这是身体发给我的信号,烟瘾已经开始侵害我的健康了。现在回忆,最近几年的感冒,都与吸烟有关。一天1—2包烟,鼻口腔难受,面部发麻,头痛,感冒紧接着就来了。睡觉前喜欢吸烟,结果导致长时间失眠,睡不好,人老的比较快。
烟,是什么?烟是欲。与食欲、性欲、物欲一样。只要是欲,都容易上瘾。有烟瘾的人很多,并非因为吸烟能满足多大的欲望,而是“烟欲”最廉价,只能称之为瘾。满足食欲,需有一副好胃口;满足性欲,需有天生的异性吸引力和强壮的身体;满足物欲,则要具有过人的智慧及行动能力。满足烟欲,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活着,会呼吸,就能满足这点儿廉价的快乐。
在很多人眼里,吸烟的危害,只是小事一桩,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事”能有多少呢?大事,只属于国家,个人只有小事,比如吸烟。所以,戒烟的动力很简单,就是你不想毁掉自己的身体。
吸烟者经常会这样想,为什么有些吸烟的人没事呢?“吸烟没事的人”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的楷模。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问题是,谁敢保证自己就是“没事”的那群人呢?这只是吸烟者的理由,只要想吸烟,有的是理由可找。
我个人所认知的烟瘾,并非生理上的,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到了点儿,就想把烟塞进嘴里;吃饭后,就想点上一支;孤独时,就想呆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吞云吐雾。对于我而言,烟瘾还是来自于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烦恼。往往在情绪波动的时候,烟瘾最大。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靠吸烟解决烦恼只不过是自我欺骗而已。我们的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了。不如意,就堕落,导致破罐儿破摔。在我戒烟的一个月时间里,稳定情绪是最重要的。情绪没有起伏,就可以平和的面对生活琐事,可以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逐渐忘了吸烟。古人所言“荣辱不惊”,就是这个道理。情绪越平和,说明自我控制能力越强,个人毅力也就越强大。
人的毅力,并非只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也可以自律行为。成长,就是自律的过程。在少不更事的年龄,自然在社会中染上一些恶习。曾经以为,这些恶习便是“解放”,是“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让我做,就是人性的自由,不让我做,就是社会的桎梏。当一个人身体垮了,哪儿也去不了,什么也做不了,这种“桎梏”的枷锁是谁给带上的呢?谁能打开呢?
自身的命运比外界的制度更值得思考。
所谓自由,只属于精神。而身体不可能完全自由,它约束着我们的所有行为。但我发现,大多数人好像不太需要精神自由,更热衷于肉欲无限度的狂欢。
-
现在的自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28 11: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