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人性的
古往今来,无数哲人和伟人曾经对女人有过刻薄的嘲讽和批评,但这种批评,与其说是针对女性这一性别的,还不如说是针对女人气——一种与男人气相对应的气质,来自女人的一种典型。但并非女人所有,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弱者的典型。但由于女人长期以来在社会中较低的地位和不被认同,使得女性成为了一种弱者典型。
从原始社会开始,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过着食物采集的生活,这时候并没有任何男尊女卑的概念,因为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全球通史》中提到,“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能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虽然男人弄来的肉类极受欢迎,但女人采集来的食物仍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作为食物采集者的女性不仅生育和抚养了小孩,而且还提供了大部分食物。”由此导致的社会关系——“女人在这里享有极大的权力。”这也是母系氏族出现的时间。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技术相当简单,妇女也可以少量从事生产并继续采集工作,与男人保有平等地位。但在农业文明的发展下,新的农具和技术要求更多的技术,体力,渐渐的不适合女人从事,不再与男人同样作为食物的平等提供者,另外人们对私人财产有了新的认识,男人开始控制女人以确保自己是其继承人的亲生父亲。于是这时候开始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局势。
我并不准备老生常谈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来源,但从这开始,我们看到了一条分水岭。农耕文明中的女人因不适合生产而放弃了生产——女人因为再也没有能力独立生产足够的食物,所以不得不依附于男人,寻求男人的保护。丧失独立。一种恶性循环的产生——因为缺乏能力,所以选择依靠他人。在这一种依靠中,之前缺乏的能力进一步萎缩,导致愈发的需要依靠……所以在选择他人帮助的同时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独立的地位。这一切都关乎独立性,我们可以参考其他一些非农耕文明,或说较为原始的农耕文明中的妇女状态,现在还存在着一些落后的部落,女性地位仍旧和男性平等或高于男性,她们也有着这样的形象——乳房下垂,小腿粗壮,虽说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但是其生存能力和技术是不差于男人的。自然界雌性动物中在没有了雄性后她们不仅能独立生存,有的还要独立抚养后代……没有哪种生物是像我们社会中的女人这样软弱的,这并非是女人的天然状态,而是在长期的演化下的一种退化。
所以女人历史上的地位,是一种共同作用的结果。女人因不适合从事农业于是放弃了其独立权而受庇于男性,而男性因此获得了对农业和其他一些新行业的垄断,政治经济,军事……最终控制了整个社会。这是一种自然的演化过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随着文明程度进一步加深,终于有一天,社会上没有任何为女性准备的事业——要么就是为奴为仆,成为娼妓……服务于男人的行业。女人被认为是不适合出门的,甚至没有名字。
女人成为男人的仆役,由此产生了一种道德——女人的道德。早在汉谟拉比法典中就有关于女性行为的相规定,在中国古代表现为三从四德。以三从四德为例——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其一生都受制,听命于男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四德要求女人要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除此之外在各方面对女性还有诸多限制……女人的道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退化女性的奴隶道德。在女性一步步的衰弱中,与其说三从四德是男人为女人准备的道德,不如说是女人为自己准备的道德。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对女性的畸形审美要求以及各种今天看起来是虐待的行为,进一步促进了女人的颓废,但也是女人的自我定位。
女性的颓废,一种愈演愈烈的虚弱,并在虚弱不断逆来顺受的接受男人对自己的定位并几乎用男人一样的眼睛给自己定位。虚弱同时体现在身体和心理上。女人身体上的虚弱是易于理解的,一部分是基因,另一部分是对女人养在深闺的抚养方式,女人没有运动的机会,甚至没有运动的需要。同时因身体的虚弱,滋养出一种精神的虚弱。这就是被称为女人气的——弱小的副产品。
欲望强烈、优柔寡断、恶毒、充满报复欲、见识短浅、对伟大毫无知觉、反复无常、性格乖张、懦弱、空虚、聒噪、爱听信、爱抱怨、爱表演……几乎说不完的令人厌恶的品质。这些属于弱者,无能者的品质,由弱小者,下等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女人命名,被称为女人气的——这也是我们所谓文明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女人。
欲望强烈——表现出一个人对欲望缺乏抵抗力,对其自身没有控制力,首先体现出一个人的虚弱与卑贱。正体质虚弱的病人对一个刺激很难不做出反应。这代表着缺少坚强意志并处于一种衰退的类型。关于这一点,尼采已在《偶像的黄昏》中有过完整的论述。食欲和物欲也许无伤大雅,但性欲对一个虚弱精神来说是难以抗拒的。尼采说“没有什么比一个性欲旺盛的女人更可怕的了。”莎士比亚更是直接的说,“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操像蜡一样融化了吧。当无法阻遏的情欲大举进攻的时候,用不着喊什么羞耻了,因为霜雪都会自动燃烧,理智都会做情欲的奴隶呢。”从不能克制的欲望强烈又引发了女性其他许多的骂名,如丈夫死后因性欲旺盛耐不住寂寞改嫁他人,或更严重的,在丈夫不能满足自己时勾引外人通奸。这种女人在当时被当做荡妇,《金瓶梅》中的典型女人都无愧于这个称号。对一个欲望,一个刺激,其本能没有能力做出抗拒,其原因就是身体上,精神上的虚弱无力。用莎士比亚另一句更广为人知的话概括——“软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最毒妇人心”“得最谁也不得罪小人,得罪小人也不得罪女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此这般并不是空话。因为女人总有一种聪明——一种恶毒的聪明。和所有的下等人,奴隶一样,女人也因其地位低下,对事物总有一种变态的报复欲和仇恨感,也因这一愿意,女人的心智得到了一种极不健康的发展,向阴谋诡计发展。如果有一个熟悉各种正室与偏房的明争暗斗,皇宫里各种后宫勾心斗角故事的女读者,一定可以为这一段加一段漂亮的注解。恶毒的女人也因能够最大程度激起人们的义愤而广泛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历史上最为可怖的案例莫过于刘邦的妻子吕雉所制造的人彘。出于对戚夫人的嫉妒和仇恨,“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从此始创人彘之刑。一个女人能够发明出这样让人恶心的刑罚——砍去四肢,挖去双眼,割去鼻子,划花其面容,割去舌头,用药灌耳使之失聪,拔掉身上全部毛发后扔到茅厕中自生自灭。现在的电视剧也塑造不出心肠恶毒到这个地步的女人。吕后实在是女人报复欲与恶毒的最佳典型。
还有一些算不上罪恶但让人鄙视的气质——女人因其内心空虚无力而聒噪,爱探听,生产传播谣言。好诽谤,背后编排他人的坏话……有谁在看到一群左顾右盼,窃窃私语的女人时会不感到恶心?这其中也包含着一种弱者的恶毒。女人越来越软弱,其要求保护的意志也就越来越强,这点在今天依然不鲜见。人们在重大事物的决定上总是不敢相信女人的判断,其事实程度大于偏见,她们缺少男人气的果敢和稳重,没有强大的心灵就不会有高远的认识。优柔寡断,易于动摇,没有远见卓识……这都体现了其意志力的缺乏。甚至还有女人的“善良”——一种小气的,可笑的,短见又毫无价值的善良。
如我一再强调的,这些特点的名字虽然叫女人,但其实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弱者,下等人,卑贱者中的品质,一并有他们的三从四德,奴隶道德。这些弱者的品质之所以令人厌恶,就是因为这些品质都不适的让人联想到弱小和颓废。而女人几乎一直就是弱者的典型,弱者也即是女人的典型。一种生理上的虚弱投影在心理上的一层重重的阴霾。
但在女人一步步沦为弱者,不堪而可鄙时,男性因为其权力感的高度膨胀,在要求一种更强大的道德——男人的道德。与女人的奴隶道德完全相反,男人的道德是一种主人道德,女人的道德体现,要求了女人的软弱,而男人的道德愈发要求一种强大与好战。男人气简而言之,即是强者的气质。
典型的男人是阳刚的,更少妇人气,没有更多优柔寡断或儿女情长。古代人们对男人的价值判断中,男人对女人以及家庭的态度要是淡薄的,换句话说是不顾家的,就像大自然里的野兽一样。过于依赖家庭或贪恋家中的舒适是被认为无能的。刘备说“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赵云说“大丈夫何患无妻。”霍去病说“匈奴未破无以为家。”家庭在一个人生活中的比重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不重要。男人有更高级的事业,在男人竞争的世界里必须更强大,更无情才能成功。英雄美人的故事中,女人不过属于男人要用强力征服的一件事物,特洛伊战争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但如果英雄在抱得美人归之后每日贪恋床笫之欢,无所作为,必然会让人不齿。
拥有女人的小道德,怯懦没有远见也是招致骂名的原因,如韩信与刘邦讨论项羽时,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羽虽为楚霸王,但仅从项羽的妇人之仁,刘邦虽不拘小节却有大丈夫的气概中,韩进就判断了战争的结果。同样的,温候吕布虽然武艺高强可谓天下无敌,可是不过匹夫之勇。先是迷恋貂蝉而刺杀董卓,白门楼一战中又舍不得离开貂蝉和严氏,在女人的苦苦哀求下先是踌躇未决三日,而后选择坚守不出,致使白门楼之败,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在人们看来吕布是可耻的。
说一个男人有女人气一向是值得欧洲骑士决斗的侮辱。典型的男人要求实现自我价值,典型的女人要求在男人身上实现其价值。用一种华而不实来征服男性。女人与男人相反,一直是一种弱者的象征,拥有一种典型的弱者道德和弱者气质,前面已经论述过的,这来自其放弃独立地位后男性对社会的垄断。
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工业革命到来之后这个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家庭经济被打破,男人女人都只能作为工人在社会上谋生,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女人在纺织业中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虽然待遇不到男人的一半,但女性已经有了比以前的大得多的独立能力,在此之后一步步与男人在社会上分庭抗礼,脑力劳动一步步代替体力劳动……所谓的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不过是弱者一步步获得了权力。
随着独立地位的提高和权力感的日渐充实,女人开始有男人性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产物之一就是女人的非典型。她们在社会上可以独立,有经济自由,这种女人在社会上的比例越来大——女人的典型发生了一种趋于中性的变化。但在另一方面,讽刺的是男人的典型也出现了这种变化——男人变得愈来愈有女人气了。似乎男人气和女人气是一种有定量的商品,一方多了另一方就要少,以至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形成一种被诟病已久的阴盛阳衰。正如我所说,女人气是一种弱者气质的代名词,现在这种气质正在慢慢属于男人。以至于弱小的男性甚至难以享用这种强大的女性了。她们有更多的婚姻问题,因为男人希望妻子更加柔弱,娇美而不愿意娶一个有独立性的,更加强势的女人。
强者的意志是征服更强者,弱者的意志则是成为更弱者的主人。而男性标准日渐细腻,秀气,柔弱,比女人更有表演欲。男人与男人之间失去了那种比所谓爱情要坚强的多的友谊,反而因空虚而生出一种暧昧。男人要从家庭中,从女人和孩子身上获得权力感更是一件可耻的事……且不说女人现在怎么样了,有女人气的男人,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
李悟
2015 8 15
-
哑口无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30 2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