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的情绪设计
在《头脑特工队》中,成人的情绪是相对固定的。五种情绪有固定的座次安排。 父亲的头脑中,愤怒居于主导地位,统领其他情绪。


母亲的主导情绪是悲伤。


这基本符合片中父母各自的性格和所处的生活状态。 成年人“情绪控制室”的空间很大,他们具备程序化处理的能力。例如,女儿难以融入新环境致使在新生自我介绍时情绪失控,在饭桌上郁郁寡欢。父母抚慰不当,激起她的愤怒,负面情绪逐步爆发,父亲针对女儿的情绪变化,给出相应程度的“回击”,将局面控制住。在这场戏中,父女头脑中各自的情绪小人的不同动作反映出,女儿任性,父亲的劝法虽然生硬,依然有其层次和复杂性。 随着年龄增长,女儿的“情绪控制室”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渐变。情绪的控制区在不断扩大。





控制室由小变大。五种情绪仍是轮番上场各司其职。 但他们的位置仍不稳定。




在经历过悲伤伴随着快乐的一次成长后,控制台扩增升级。各情绪逐渐拥有自己的位置,稳定性得到加强。情绪的稳定性是成熟的标志。


有几处情绪设计的小细节。 1.饭桌上,女儿的“愤怒”充当“快乐”,表现的是言不由衷。 2.“悲伤”碰到记忆球,改变记忆的属性,让过往的快乐染上悲伤的色彩,表现的情绪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否命题。 3.母亲崇拜父亲画脸这一想法(既能鼓励女儿,又能避免女儿尴尬),她头脑中的“愤怒”扔掉一个记忆球,被多心的“恐惧”捡回,女人的小心思,会心一笑的设计。 4.一天中的主导情绪会值日,形成并储存记忆,产生相应的梦境。 5.五种情绪对应五种色彩,“快乐”的发色和“悲伤”相同。快乐与悲伤会因具体事件产生情绪的互置。 以上仅是关于情绪设计的一些粗浅整理。 影片还有更多复杂的设定值得解读。比如,情绪产生记忆,其中的核心记忆形成个性岛,而个性岛完成对人个性及性格的塑造。负面情绪也是依靠这个顺序对人产生影响。主人公的坏情绪逐渐抹去快乐回忆,搞怪岛、友谊岛、冰球岛(情趣爱好)、诚实岛依次崩塌。另外,还有记忆工,抽象空间,想象之地,脑部精密有序的设计异彩纷呈。
-
星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7-26 11: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