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老的常用药组说开去
近日在读《现代中医名家医论医话选之中药卷》,是之前的“百年百名中医系列”的重拍版本。读到陈苏生先生的“常用药对”一篇,颇多感触。
激素依赖
昨天败案群中有先生提及目前激素依赖性皮炎,因为许多化妆品等的使用,越来越多。临床上陈老常用的药组为:土茯苓、忍冬藤、连翘和白薇。其中,前两者30g,后两者10g左右。四者合用有搜风通络、解毒利湿的作用,对拮抗激素副作用有很好效果,同时对有继发感染时也可以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实践证明临床疗效颇为满意。网络上可以看到有同道应用后,说可以有效的消除激素的副作用,同时在逐渐减持激素后病症不反弹。值得尝试。
《本草纲目》载:土茯苓性味甘平淡,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附方“搜风解毒汤”治梅毒,即以之为君,佐以忍冬,苡仁,防风等辈,专治湿热疮毒,拘挛骨痛,并解汞粉,银朱之毒。解毒药多苦寒败胃,洞泄伤脾,惟土茯苓无此弊端,堪久服之。先生对肿瘤常以此君伍同忍冬藤为治,不投苛烈攻伐之品,实求稳中取胜之道也。《本草钩玄》说土茯苓酒有壮阳种子之用,能健脾胃,强筋骨。忍冬藤性味甘寒;解毒清热之功同银花,而通络清泄之力更胜一筹。合可风湿关节挛痛,诸疮毒肿疡,并能抗病毒之感染。连翘苦平无毒,古说其功能清热解毒,散诸经血结气聚,除脾胃,通淋利尿,治疮疡肿毒,瘰疬等症。先生常与白薇同用,抗感染而无药毒残留之虞。白薇味苦咸寒,功能清热凉血利尿,既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下水而利阴气,久服宜)易产生耐药性。《陈苏生医集纂要》
失眠
失眠是内科常见病,尤其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更高。临床上,经方如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猪苓汤,时方如温胆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应用都颇为广泛。
我在春节后侍诊一病人,效果不甚满意。
女,58岁,体瘦,肤黄白。早年有神经衰弱病史,近三年难以入睡,白天精力不济,困乏,手脚麻,头晕,心慌。大便每日两次。舌淡红,苔白,根部略腻;脉沉略滑。
初诊,从虚着手,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归脾汤,7剂。
复诊,手脚麻,头晕,心慌皆缓解,大便每日一次,舌脉如前。拟酸枣仁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白薇、竹茹各10,7剂。
三诊,手脚麻、头晕、心慌基本无,仍难以入睡,白天精神尚可。拟归脾汤合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14剂。
四诊时转为顾兄应诊,反馈入睡仍困难,夜眠差。
陈老师承自祝味菊先生之温潜法,有安抚中枢,潜阳宁神之药组如下:
附子、磁石、枣仁、远志四味同用对安抚中枢、调节神经有良好功效。附子通十二经,有强壮兴奋之功。伍磁石之镇静,能抑制虚性兴奋,合枣仁之滋养、远志之安神益智、定心止惊,对长期失眠、形神俱惫之植物神经紊乱,有安抚调节作用;对心动过速、脉来早搏亦颇有效。《本草经集注》尝谓远志能“杀天雄、附子毒”。先生所拟“潜阳宁神煎”,即以此四味为君。为增强药效,或时加柴胡、龙骨、牡蛎、半夏、北秫米、夜交藤、合欢皮,综合成方,集兴奋、强壮、收剑、缓和、滋养诸药于一炉,每每起到拮抗协调、相辅相成的作用,无论对失眠还是嗜眠,皆有调治之效。
黄师有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的医案,要点如下:
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
余国俊先生书中也坦言成都一老者用本方治疗失眠,凡验舌不现明显热像者皆可用。
此两者,皆可就教于患者也。
【http://blog4johnson.sinaapp.com/?p=34】
激素依赖
昨天败案群中有先生提及目前激素依赖性皮炎,因为许多化妆品等的使用,越来越多。临床上陈老常用的药组为:土茯苓、忍冬藤、连翘和白薇。其中,前两者30g,后两者10g左右。四者合用有搜风通络、解毒利湿的作用,对拮抗激素副作用有很好效果,同时对有继发感染时也可以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实践证明临床疗效颇为满意。网络上可以看到有同道应用后,说可以有效的消除激素的副作用,同时在逐渐减持激素后病症不反弹。值得尝试。
《本草纲目》载:土茯苓性味甘平淡,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附方“搜风解毒汤”治梅毒,即以之为君,佐以忍冬,苡仁,防风等辈,专治湿热疮毒,拘挛骨痛,并解汞粉,银朱之毒。解毒药多苦寒败胃,洞泄伤脾,惟土茯苓无此弊端,堪久服之。先生对肿瘤常以此君伍同忍冬藤为治,不投苛烈攻伐之品,实求稳中取胜之道也。《本草钩玄》说土茯苓酒有壮阳种子之用,能健脾胃,强筋骨。忍冬藤性味甘寒;解毒清热之功同银花,而通络清泄之力更胜一筹。合可风湿关节挛痛,诸疮毒肿疡,并能抗病毒之感染。连翘苦平无毒,古说其功能清热解毒,散诸经血结气聚,除脾胃,通淋利尿,治疮疡肿毒,瘰疬等症。先生常与白薇同用,抗感染而无药毒残留之虞。白薇味苦咸寒,功能清热凉血利尿,既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下水而利阴气,久服宜)易产生耐药性。《陈苏生医集纂要》
失眠
失眠是内科常见病,尤其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更高。临床上,经方如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酸枣仁汤、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猪苓汤,时方如温胆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应用都颇为广泛。
我在春节后侍诊一病人,效果不甚满意。
女,58岁,体瘦,肤黄白。早年有神经衰弱病史,近三年难以入睡,白天精力不济,困乏,手脚麻,头晕,心慌。大便每日两次。舌淡红,苔白,根部略腻;脉沉略滑。
初诊,从虚着手,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归脾汤,7剂。
复诊,手脚麻,头晕,心慌皆缓解,大便每日一次,舌脉如前。拟酸枣仁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白薇、竹茹各10,7剂。
三诊,手脚麻、头晕、心慌基本无,仍难以入睡,白天精神尚可。拟归脾汤合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14剂。
四诊时转为顾兄应诊,反馈入睡仍困难,夜眠差。
陈老师承自祝味菊先生之温潜法,有安抚中枢,潜阳宁神之药组如下:
附子、磁石、枣仁、远志四味同用对安抚中枢、调节神经有良好功效。附子通十二经,有强壮兴奋之功。伍磁石之镇静,能抑制虚性兴奋,合枣仁之滋养、远志之安神益智、定心止惊,对长期失眠、形神俱惫之植物神经紊乱,有安抚调节作用;对心动过速、脉来早搏亦颇有效。《本草经集注》尝谓远志能“杀天雄、附子毒”。先生所拟“潜阳宁神煎”,即以此四味为君。为增强药效,或时加柴胡、龙骨、牡蛎、半夏、北秫米、夜交藤、合欢皮,综合成方,集兴奋、强壮、收剑、缓和、滋养诸药于一炉,每每起到拮抗协调、相辅相成的作用,无论对失眠还是嗜眠,皆有调治之效。
黄师有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的医案,要点如下:
我的经验,必须看人。其人必定疲惫无神,而且大多恶寒无汗。而无神两字最为重要。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单用,也可适当加味。通常我加些桂枝、干姜、甘草,一来解毒增效,二来调味健胃。
余国俊先生书中也坦言成都一老者用本方治疗失眠,凡验舌不现明显热像者皆可用。
此两者,皆可就教于患者也。
【http://blog4johnson.sinaapp.com/?p=34】
-
知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22: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