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
正在度过大学的最后时光。
好像每个人都在抖落浑身解数,努力抓紧最后的机会,试图留下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半生不熟的小伙伴纷纷合影留念,聚餐以各种理由被提出,或许大家不甚明了聚餐的真正意义,但喝的尽兴,聊的酣畅,倒也不错。
就像是一段被加速的时光。许多本应做却未做的事儿,终于在大学行将结束时纷纷浮现,以至于让人恍惚之前都把时间花哪去了。也并不是说从前过的散漫自由不认真,真是到了这里,往事涌上心头才有了青春散场的急迫感。这也是人的成长,悠长缓慢。有点像阅读一本构思精巧的小说,作者埋藏了无数线索与细节,统统指向了最后呼之欲出的结局,读者却急急想要知道最后结尾,忽略许多。直到读罢全书,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不在意结尾如何了,再翻看前文,才终于能意识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只可惜第二次拿起书本时,原来那种探寻未知的期待,早就被对细节的追问所取代。本质上也是探索遗落未曾发觉的碎片精华,只是人们喟叹的内容,就变成了后知后觉的遗憾。
也可能是前几年大学生活的回味与发酵才有了毕业的感觉。像是吃饭喝酒,酒过三巡,醺醺然的氛围才真正在包间的空气中弥散开来,浸润每一个人。一桌几个小时的饭,都是在酝酿饮者们隐秘的情绪,直到其中一个人率先爆发,尔后接连引起共鸣。没有前面的酒水下肚,怎么驱赶得出那些平日精心隐藏起来的不堪呢。 当然酝酿情感的事,太刻意了,容易显得做作而愚蠢,颇有种昆德拉所言媚俗的感觉。这也是为何我会对近来种种显得不那么感冒。
当然真正的感情流露也并不少。昨夜室友俨然喝成了混世魔王,举着他脖子上的大宝剑含含糊糊讲着他去大宝剑的故事。讲着讲着,还是绕回到了他前女友,无论如何回避不开的话题。还记得当初调笑他,海鲜过敏的人怎么就有了个大连的女朋友,还突然能吃章鱼小丸子,一眨眼已经到了缅怀的时刻。他胡扯了一大堆东西,还是执著,还是要打电话,还是放不下,还要问有没有可能。跟最近被女朋友甩了的一夫颇有几分相似。整夜整夜的失眠,动不动找我聊天,翻来覆去的开导他,也还是沮丧,苦恼,愤怒,大喊大叫忘不掉她。苦苦哀求,qq被删,问我借qq接着发,我qq接着被删,直到阻断了所有SNS连接,还叮嘱我用手机转发他的短信做最后努力。一片无处安放的赤诚与莽劲。可选择抽身离开的人,又有何义务去洞察呢。或许只有当事人某一刻突然的顿悟,才能有所进展。但执着的人要顿悟,太难了。
但毕业又不太一样。本质上,我们所有聚餐拍照旅游,都不过是在试图赋予毕业以仪式感,把毕业典礼浓墨重彩成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一个分水岭。但毕业典礼哪是什么节点,说毕业典礼,倒不如说大三学期结束那一天才是节点,所有的课程在那天已经结束,之后的奔波,已经不属于校园生活的范围了。真正的节点,大概都是些不可捉摸又难以忽视的细节,大脑中突然蹦出一个想法,盘旋在大脑中久久不散,于是你决定要做一件事了。然后不断自我强化,自我暗示,直到最后完成或者放弃。
写到这里,随意瞄了一眼手机,才看到今天是高考的日子。高考是一个节点吗?当然是,高考完后同学们各奔东西,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了不同的追求和事业。这一天后,许多人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走向。可我又觉得有些疑惑。高考三天后,你还是你,还是以相同的态度和方式迎接这个世界,喜爱厌恶性格脾气也没什么变化。你也和所有人共享一条时间轴,并在上面前行,不过会和别人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而已。怎么就成了重要的节点了呢?我现在想的是,是不是节点,大概都是以后续的发展作为判断依据的。如果你的生活,确实因为这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得到了不同的东西,那你当然可以把它称为一个节点,但如果无论这一天是否存在,你所追求的目标都不曾改变,而恰巧最后你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那这就不是节点。作为节点存在的意义,就被剃刀剃掉了。当然,我们看不到平行世界,永远也不知道如果怎样怎样,是否还真的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你说是节点,那就是吧。
同学酒后告诫同行女生,谈恋爱嘛,过去的没法改变,抓住未来就好。这忠告,其实是他想告诉那个因为他的过去而甩了他的前女友的。这里我想借用并补充一下他的话。
过去的事实没法改变,但抓住了未来,你就能改变对过去的评价。你自己定义什么是你人生的节点。
所以毕业了,该拍照就拍照,该吃饭就吃饭,挥手道别,互道珍重,场面要做足。不过,我才不说什么分别的节点呢。
======================================================================
最近一个月喝的酒比大学之前三年喝的还要多,脑子里果然一团浆糊。
不过反正也没人看,就这么搁这儿吧。
拉倒。
好像每个人都在抖落浑身解数,努力抓紧最后的机会,试图留下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半生不熟的小伙伴纷纷合影留念,聚餐以各种理由被提出,或许大家不甚明了聚餐的真正意义,但喝的尽兴,聊的酣畅,倒也不错。
就像是一段被加速的时光。许多本应做却未做的事儿,终于在大学行将结束时纷纷浮现,以至于让人恍惚之前都把时间花哪去了。也并不是说从前过的散漫自由不认真,真是到了这里,往事涌上心头才有了青春散场的急迫感。这也是人的成长,悠长缓慢。有点像阅读一本构思精巧的小说,作者埋藏了无数线索与细节,统统指向了最后呼之欲出的结局,读者却急急想要知道最后结尾,忽略许多。直到读罢全书,好奇心得到满足,也不在意结尾如何了,再翻看前文,才终于能意识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只可惜第二次拿起书本时,原来那种探寻未知的期待,早就被对细节的追问所取代。本质上也是探索遗落未曾发觉的碎片精华,只是人们喟叹的内容,就变成了后知后觉的遗憾。
也可能是前几年大学生活的回味与发酵才有了毕业的感觉。像是吃饭喝酒,酒过三巡,醺醺然的氛围才真正在包间的空气中弥散开来,浸润每一个人。一桌几个小时的饭,都是在酝酿饮者们隐秘的情绪,直到其中一个人率先爆发,尔后接连引起共鸣。没有前面的酒水下肚,怎么驱赶得出那些平日精心隐藏起来的不堪呢。 当然酝酿情感的事,太刻意了,容易显得做作而愚蠢,颇有种昆德拉所言媚俗的感觉。这也是为何我会对近来种种显得不那么感冒。
当然真正的感情流露也并不少。昨夜室友俨然喝成了混世魔王,举着他脖子上的大宝剑含含糊糊讲着他去大宝剑的故事。讲着讲着,还是绕回到了他前女友,无论如何回避不开的话题。还记得当初调笑他,海鲜过敏的人怎么就有了个大连的女朋友,还突然能吃章鱼小丸子,一眨眼已经到了缅怀的时刻。他胡扯了一大堆东西,还是执著,还是要打电话,还是放不下,还要问有没有可能。跟最近被女朋友甩了的一夫颇有几分相似。整夜整夜的失眠,动不动找我聊天,翻来覆去的开导他,也还是沮丧,苦恼,愤怒,大喊大叫忘不掉她。苦苦哀求,qq被删,问我借qq接着发,我qq接着被删,直到阻断了所有SNS连接,还叮嘱我用手机转发他的短信做最后努力。一片无处安放的赤诚与莽劲。可选择抽身离开的人,又有何义务去洞察呢。或许只有当事人某一刻突然的顿悟,才能有所进展。但执着的人要顿悟,太难了。
但毕业又不太一样。本质上,我们所有聚餐拍照旅游,都不过是在试图赋予毕业以仪式感,把毕业典礼浓墨重彩成为自己人生中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一个分水岭。但毕业典礼哪是什么节点,说毕业典礼,倒不如说大三学期结束那一天才是节点,所有的课程在那天已经结束,之后的奔波,已经不属于校园生活的范围了。真正的节点,大概都是些不可捉摸又难以忽视的细节,大脑中突然蹦出一个想法,盘旋在大脑中久久不散,于是你决定要做一件事了。然后不断自我强化,自我暗示,直到最后完成或者放弃。
写到这里,随意瞄了一眼手机,才看到今天是高考的日子。高考是一个节点吗?当然是,高考完后同学们各奔东西,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了不同的追求和事业。这一天后,许多人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走向。可我又觉得有些疑惑。高考三天后,你还是你,还是以相同的态度和方式迎接这个世界,喜爱厌恶性格脾气也没什么变化。你也和所有人共享一条时间轴,并在上面前行,不过会和别人走一条不一样的路而已。怎么就成了重要的节点了呢?我现在想的是,是不是节点,大概都是以后续的发展作为判断依据的。如果你的生活,确实因为这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得到了不同的东西,那你当然可以把它称为一个节点,但如果无论这一天是否存在,你所追求的目标都不曾改变,而恰巧最后你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那这就不是节点。作为节点存在的意义,就被剃刀剃掉了。当然,我们看不到平行世界,永远也不知道如果怎样怎样,是否还真的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你说是节点,那就是吧。
同学酒后告诫同行女生,谈恋爱嘛,过去的没法改变,抓住未来就好。这忠告,其实是他想告诉那个因为他的过去而甩了他的前女友的。这里我想借用并补充一下他的话。
过去的事实没法改变,但抓住了未来,你就能改变对过去的评价。你自己定义什么是你人生的节点。
所以毕业了,该拍照就拍照,该吃饭就吃饭,挥手道别,互道珍重,场面要做足。不过,我才不说什么分别的节点呢。
======================================================================
最近一个月喝的酒比大学之前三年喝的还要多,脑子里果然一团浆糊。
不过反正也没人看,就这么搁这儿吧。
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