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心得:一、全书主线
小人常为伟人的缺点或过失而自鸣得意。———叔本华
在我眼中,第三次浪潮这本书的作者不可思议,因为从预言的角度,他如此清晰准确地描述了(以本书出版为始)三十年后世界变化的趋势和各种细节。当然毫无疑问,很多现状都在他的预测之外,他的预测也没有全部命中十环,但只要你读了这本书,你还是会与我有同感,难以想象一个凡人能够在如此宽广的视角下如此准确的预测20世纪后20年及至今天,甚至明天。
出于对本书的诸多喜爱,决定剧透如下:
(一)现象脉络:
1、社会的巨大转型浪潮澎湃汹涌,你看到这滚滚洪流所带来的机遇和危机了吗?你看到这巨大的浪潮意味着什么?是新的战争、灾难还是上天的福祉、人类的救世主?
2、鉴古知今,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浪潮,一次是脱离了原始状态的文明历程,我们称之为第一次浪潮,也叫做农业革命;一次是使用机器,代替人力,从而为人类中的大多数带来自由之光的第二次浪潮,也叫做工业革命。
3、若干年来,我们已经接受了先进代替落后的观念,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先进的工业文明代替落后的农业文明,两种文明的升级换代,必然伴随以战争和毁灭。
4、但遗憾的是,工业革命样板戏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预演全部失败了,世界在取得如此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恐怕现在没有人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工业文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5、所幸地是,第三次浪潮已经扑面而来,全新的科技为我们创造了新的产消一体的可能,田园牧歌梦想的实现不一定要倒退,而是更好地利用科技前行。这也就是本书的要旨。
(二)逻辑脉络:
1、社会变革的根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归根到底,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都是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所带来的生产关系集合。所以第三次浪潮同样是由科技的巨大变革推动一系列全面、宽广和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
2、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的特点、优势和被取代的原因:
能源主要依赖人、畜,辅之以可再生自然能源(比如风车和水车)。核心竞争资源就是土地和人畜。社会主流生活环境: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族控制的村落,王朝的含义就是国家,一个大一点的家。被今人津津乐道的是农业文明时的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但无法让人遗忘的农业文明时期的饥饿、寒冷、疾病和过度劳累,并由此引发的早夭。迄今为止还争论不休的是农业文明所依赖的等级制度的受益者和工业文明获得自由解放的受益者之间的喋喋不休。
3、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巨大危机:
能源几乎完全建立在煤和石油等化石资源上;核心竞争资源转变为冠之以“资源”名称的各种事物,比如能源、矿产、水利、空气、食品、领海、领空、领土、太空、科技、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甚至人脉资源等等,总之所有能被称之为资源的事物,都将转化为竞争的原材料——在众多资源中,廉价的能源资源扮演了核心地位,其他资源的获得和利用主要依赖此种资源。社会主流生活环境:以适应移动环境的最小化为原则的家庭构成、以垄断资源为根本的企业、民选代议机构组成的政府和以民族语言文化为纽带的民族国家。被大家广泛承认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和温饱、长寿、福利保障和教育普及。当然它所存在的危机也日益显露: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唯利是图、人性异化、道德沦丧、军备竞赛、老年社会、财富分配、城乡矛盾、经济危机、能源枯竭。其中尤其是能源枯竭为工业文明敲响了丧钟。
4、对第二次浪潮的反思:
作者通过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提出了产消分裂问题是工业文明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产消分裂的社会结构,从而创造出了全盛的工业文明和各种不可调和的工业危机,解决这种危机既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也不能悲观放弃,开历史的倒车,只能选择全面依靠先进科技,创造全新的文明框架,从根本上改变工业革命产生危机的深层机制。
5、第三次浪潮的突破口:
(1)科技突破(包括:能源科技、食品科技、医疗科技、材料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通讯科技、环保科技、生物科技、神经科技等等);(2)观念突破(包括:产消观念、进步观念、时空观念、宇宙观念、生命观念、社会规范观念);(3)组织模式突破(生产模式从大生产向个性定制转变[现在称作创客革命],新闻传播从权威信息源向非群体化转变[现在称作微博、微信和......],以单位为中心向以电子家庭为中心转变[现在称作移动办公],模范婚姻模式[一夫一妻两小孩]向多种多样的未来家庭模式转变[这部分写的特别关键,还有很多新模式没有出现和等待挖掘],金字塔型大公司向扁平化组织转型,民族国家的权力向跨国组织过渡,第三世界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6、展望:
在第三次浪潮来临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环境、性格特点和政治模式、民主模式都将发生实质性的改观,本书的目的正是激发起大家在澎湃汹涌的浪潮到来之际的乐观、自信和反省。
在我眼中,第三次浪潮这本书的作者不可思议,因为从预言的角度,他如此清晰准确地描述了(以本书出版为始)三十年后世界变化的趋势和各种细节。当然毫无疑问,很多现状都在他的预测之外,他的预测也没有全部命中十环,但只要你读了这本书,你还是会与我有同感,难以想象一个凡人能够在如此宽广的视角下如此准确的预测20世纪后20年及至今天,甚至明天。
出于对本书的诸多喜爱,决定剧透如下:
(一)现象脉络:
1、社会的巨大转型浪潮澎湃汹涌,你看到这滚滚洪流所带来的机遇和危机了吗?你看到这巨大的浪潮意味着什么?是新的战争、灾难还是上天的福祉、人类的救世主?
2、鉴古知今,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两次巨大的社会变革浪潮,一次是脱离了原始状态的文明历程,我们称之为第一次浪潮,也叫做农业革命;一次是使用机器,代替人力,从而为人类中的大多数带来自由之光的第二次浪潮,也叫做工业革命。
3、若干年来,我们已经接受了先进代替落后的观念,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先进的工业文明代替落后的农业文明,两种文明的升级换代,必然伴随以战争和毁灭。
4、但遗憾的是,工业革命样板戏在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预演全部失败了,世界在取得如此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恐怕现在没有人还能理直气壮地说工业文明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5、所幸地是,第三次浪潮已经扑面而来,全新的科技为我们创造了新的产消一体的可能,田园牧歌梦想的实现不一定要倒退,而是更好地利用科技前行。这也就是本书的要旨。
(二)逻辑脉络:
1、社会变革的根本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归根到底,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都是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所带来的生产关系集合。所以第三次浪潮同样是由科技的巨大变革推动一系列全面、宽广和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
2、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的特点、优势和被取代的原因:
能源主要依赖人、畜,辅之以可再生自然能源(比如风车和水车)。核心竞争资源就是土地和人畜。社会主流生活环境: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族控制的村落,王朝的含义就是国家,一个大一点的家。被今人津津乐道的是农业文明时的人际关系、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但无法让人遗忘的农业文明时期的饥饿、寒冷、疾病和过度劳累,并由此引发的早夭。迄今为止还争论不休的是农业文明所依赖的等级制度的受益者和工业文明获得自由解放的受益者之间的喋喋不休。
3、第二次浪潮、工业文明的特点、优势和存在的巨大危机:
能源几乎完全建立在煤和石油等化石资源上;核心竞争资源转变为冠之以“资源”名称的各种事物,比如能源、矿产、水利、空气、食品、领海、领空、领土、太空、科技、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甚至人脉资源等等,总之所有能被称之为资源的事物,都将转化为竞争的原材料——在众多资源中,廉价的能源资源扮演了核心地位,其他资源的获得和利用主要依赖此种资源。社会主流生活环境:以适应移动环境的最小化为原则的家庭构成、以垄断资源为根本的企业、民选代议机构组成的政府和以民族语言文化为纽带的民族国家。被大家广泛承认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和温饱、长寿、福利保障和教育普及。当然它所存在的危机也日益显露: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唯利是图、人性异化、道德沦丧、军备竞赛、老年社会、财富分配、城乡矛盾、经济危机、能源枯竭。其中尤其是能源枯竭为工业文明敲响了丧钟。
4、对第二次浪潮的反思:
作者通过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提出了产消分裂问题是工业文明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工业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产消分裂的社会结构,从而创造出了全盛的工业文明和各种不可调和的工业危机,解决这种危机既不能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也不能悲观放弃,开历史的倒车,只能选择全面依靠先进科技,创造全新的文明框架,从根本上改变工业革命产生危机的深层机制。
5、第三次浪潮的突破口:
(1)科技突破(包括:能源科技、食品科技、医疗科技、材料科技、信息科技、智能科技、通讯科技、环保科技、生物科技、神经科技等等);(2)观念突破(包括:产消观念、进步观念、时空观念、宇宙观念、生命观念、社会规范观念);(3)组织模式突破(生产模式从大生产向个性定制转变[现在称作创客革命],新闻传播从权威信息源向非群体化转变[现在称作微博、微信和......],以单位为中心向以电子家庭为中心转变[现在称作移动办公],模范婚姻模式[一夫一妻两小孩]向多种多样的未来家庭模式转变[这部分写的特别关键,还有很多新模式没有出现和等待挖掘],金字塔型大公司向扁平化组织转型,民族国家的权力向跨国组织过渡,第三世界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6、展望:
在第三次浪潮来临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环境、性格特点和政治模式、民主模式都将发生实质性的改观,本书的目的正是激发起大家在澎湃汹涌的浪潮到来之际的乐观、自信和反省。
![]() |
-
小苹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3-20 12: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