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及其批评
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及其批评
亚瑟•兰波是最早的法语自由诗作者,而他的散文诗集凑泊凝炼而富有诗意,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晚年雨果称他为“少年莎士比亚”,20世纪初期,兰波被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例如阿波利奈尔、布勒东等)重新发现。现代中国,李璜、李青崖、梁宗岱和张若名的兰波评论基本上敞开了兰波的诗歌世界,侯佩尹、诸侯、戴望舒先后翻译过兰波的诗歌。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反复被人提起,无疑这是一首极优秀的法语十四行诗。
一 兰波十四行诗《元音》
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与《醉舟》(Le Bateau Ivre, 1871)、“预见者通信”(Lettres du voyant, 1871.5)是同时期创作的。然而,兰波的课外导师伊藏巴尔(Georges Isambart)回忆,《元音》一诗创作于1870年9月从马扎监狱返回夏尔维耶之时。1939年法兰西信使出版的《兰波诗集校注本》指出兰波《元音》的2种版本: 其一,1871年兰波献给诗人布勒曼(Emile Blémont)的最初《元音》诗,手稿现存夏尔维耶的兰波纪念馆(Le Musée Rimbaud de Charleville-Mézières);其二,1883年魏尔伦刊发在《路特斯》(la revue Lutèce)上的修改《元音》诗作,这是魏尔伦精心誊写的抄本。兰波的手稿与魏尔伦的誊写本完全一致,手稿在“E, candeur”处有修改与删除痕迹,即删除frissons(寒颤,战栗,微微颤动),改写为candeur(天真,纯朴,单纯),因为下一个诗行有frissons d'ombelles。
十四行诗《元音》,一般的,是12个音诗行(即亚历山大体),韵式为abba, cddc, eef, ggf。1931年5月1日侯佩尹翻译兰波的《韵母五字》,刊载于《青年界》第一卷第3期,而后收入侯佩尹的诗集《淞渱集》(南京书店,1931.10),此书包含29法国诗人69首诗。 侯佩尹的白话译诗每个诗行12-18字,另作韵式,有文言诗歌成分,不恰当地取消了前两个四行诗节之间的破格跨行。译诗有2则注释:注一,克来龙(Clairon)为十八世纪时法国最有名之女悲剧家。注二,峨梅加(Oméga)为希腊字母表中末尾之字母四字。其中注释一明显有误。侯佩尹的翻译是中国现代时期唯一的《元音》译诗,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白话新诗,尤其是中国象征派新诗?
Voyelles 韵母五字
Poésies 诗集
Arthur Rimbaud P7 彭建华译
A noir, E blanc, I rouge, U vert, O bleu : voyelles,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哟,
Je dirai quelque jour vos naissances latentes : 有一天,我会说出你们奥秘的发生:
A, noir corset velu des mouches éclatantes A,发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
Qui bombinent autour des puanteurs cruelles, 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
Golfes d'ombre ; E, candeurs des vapeurs et des tentes, E,蒸汽和帐幕的单纯(白色),
Lances des glaciers fiers, rois blancs, frissons d'ombelles ; 高傲冰川的长戟,这白色的君王,伞形的寒颤;
I, pourpres, sang craché, rire des lèvres belles I,绛红的,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
Dans la colère ou les ivresses pénitentes ; 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
U, cycles, vibrements divins des mers virides, U,多重的循环,鲜绿的大海神妙的摇动,
Paix des pâtis semés d'animaux, paix des rides 散播动物的牧场的宁静,涟漪后的平静
Que l'alchimie imprime aux grands fronts studieux ; 炼金术把它印在勤勉者的广额上;
O, suprême Clairon plein des strideurs étranges, 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
Silences traversés des Mondes et des Anges ; 穿透世界的沉默,和天使的寂静,
- O l'Oméga, rayon violet de Ses Yeux ! 哦-欧麦伽Ω,你紫罗兰色的眼光!
在宗教道德的关照下,《元音》一诗强烈的表现了兰波被喧嚣的战争和激动的青春扰乱的主观意识。兰波对颜色有着超出习惯性的视觉敏感,并发现了新的官感感受的相通关系,即联觉或者通感(synesthesia)。如果比较兰波的散文诗《花》(Fleurs)所描写的颜色:金色(or)、灰色(grises)、绿色(verts)、变黑(noircissent)、黄色(jaune)、白色(blanc)、蓝色(bleus)、雪白(neige),这不表明兰波总是为了突出某些对比强烈的颜色(例如黑和白),这些丰富的颜色仅仅是为了具体而特殊的诗歌意象。在散文诗《花》中,红色并不是由黑色来显现,甚至没有出现红色,如果可以忽略诗中的“红宝石”和“玫瑰”。《元音》一诗(彭建华译诗见下)包含5组构成意象:其一,元音(字母)A,E,I,O,U;其二,颜色词,例如黑色、白色、红色(绛红、血色)、绿色(鲜绿)、蓝色、紫罗兰色;其三,客观物象,例如苍蝇和背心、海湾和暗影、蒸汽和帐幕、冰川和长戟、血、美人和嘴唇、前额、大海、牧场、军号;其四,主体的感官印象,例如光亮的、毛茸茸的、令人痛苦的、臭味、伞形的、最高音、尖锐的;其五,可感知性的行为,例如说出、飞旋、寒颤、咯出、微笑、愤怒、悔罪、酒醉、摇动、散播、印上、穿透。人们可以发现,元音与颜色存在着微妙的非一一对应关系,即I与红色,而红色包括rouge(红色),pourpres(绛红),sang(血红);E与绿色,而绿色包括vert(绿色),virides(鲜绿);O与蓝色,兰波却把蓝色与罗兰色划为近似的色彩。如果承认黑色与白色的对立,那么红色与绿色在根本上并不构成对立,虽然,I更多关联到颤栗、愤怒与亵渎,而U更多关联到轻微的动、沉思与和谐。人的世界和天使共同分享了蓝色的天空(l'azur des cieux),战争的军号扰乱了蓝色天空的寂静。对于年轻的兰波,恰如美女的诱惑总是无法抗拒的一样。在《致邦维尔先生—与诗人谈花》(A Monsieur Théodore de Banville--Ce qu'on dit au Poète à propos de fleurs)中,兰波写到了“蓝色的厌恶”,在宗教的意义上,除开天使,十四行诗中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波德莱尔式的“恶”。也就是说,A与O是同样的处在一个被天主教教义所指责的官能-情感系统内,恰恰像兰波在《山谷睡者》(Le Dormeur du Val)、《罪恶》(Le mal)等诗中所描写的战争景象。《元音》一诗中没有金色、黄色和橙色,军号显然并不暗示着黄色,这并不意味着黄色的暂时空缺,在根本上,它并不是必要而必然的。此外,元音与声音存在着微妙的非一一对应关系:嗡嗡地飞(bombinent)、微笑(rire)、愤怒(colère)、摇动(vibrements)、尖锐的(studieux)。整个《元音》集中描写了远游的、扰动的、感官的,甚至神秘的主观意识,这些总是让人激动而不安的因素,背离了宗教意义上的“永恒的宁静”。
我们不能确认,“A与黑色”的关系,如列维-施特劳斯所说,是兰波挑逗性或者视觉上的侮辱性的行为。《元音》一诗包含新的形象:“光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确乎近似于波德莱尔式的“恶”。而黑色-苍蝇-臭味便意味着理性的批评。而且“A与黑色”的关系还有着别的理由,兰波的母亲强迫她的孩子虔信天主教,天主教决定性地影响了兰波的学习和思考,例如《惩罚答尔丢夫》(Le châtiment de Tartufe)写道:“快乐、黑色的、圣洁的长袍,戴手套的手,”(Sa chaste robe noire, heureux, la main gantée)。《元音》还有一组异域形象:大海、海湾、帐幕、冰川、长戟、炼金术,便呼应了《醉舟》中的远游主题,以及模糊的理想主义,这可能与波德莱尔的诗歌或者库克船长的传奇相关。最末一个诗节是容易唤起天主教的寓意图景的,但也并不全是,“你紫罗兰色的眼光”毕竟与“美人唇边的笑”更多暗示世俗的世界。如此,兰波的叛逆激情就表现在天主教、理想主义与“恶”的世俗世界之间的动摇。
兰波在《地狱中的一季》之《字底炼金术》中宣称 : “我发明了元音的颜色!--A黑,E白,I红,O蓝,U绿--我调理每个辅音底形体和姿态,并且,用些本然的节奏,我自夸发明了一种诗的字,终有一天可以通于一切的官能。我保留这一阐释,它接近于(严谨的)研究了。”(Alchimie du Verbe, Délires II, Une saison en enfer, 1873)。 值得指出的是,兰波提出了两种元音顺序,而在《字底炼金术》中是法语字母的自然顺序,那么兰波的元音顺序在根本上没有别的神秘意味?兰波在诗(例如《花》、《致邦维尔先生—与诗人谈花》等)中大量使用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是他的诗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丰富了他的诗歌意象。兰波对颜色的敏感,是一个鲜明的个人倾向。
兰波和魏尔伦最初都否认《元音》中元音-色彩-声音之间有神秘关系。路易《魏尔伦谈话录》(Pierre Louys, Paroles de Verlaine, 1910)引用了魏尔伦的解释,“我与兰波是很熟悉的,我知道,对于A是红色或绿色,他较多关注了恶(mal)。他看到的是这样,而且,这就是所有的意味。这是重述维庸的故事:‘然而,西班牙的好国王在哪里/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 德拉阿耶《兰波》(Rimbaud par Ernest Delahaye, 1905)在 “你紫罗兰色的眼光”的注释中回忆兰波对此的声明,“我确信,我看见了(这些),有时我确信感觉到这一方式,我说出它,我叙述它,因为我发现它像别的一样有趣。” 兰波少年时期酷爱“库克船长的航行”。 正如上文指出的,兰波在诗歌(例如《醉舟》)中明显借用移植了库克的异域形象,兰波还接受波德莱尔远游的理想主义。
兰波在“预见者通信”中特别强调了思想对气味、声音、颜色,一切感觉进行极度的错位和创造性的融合。其中《致保罗•得梅尼的信》(Lettre à Paul Demeny,1871.5.15.)明确表达了这一思想:
诗人必须使各种感觉经历长期的、广泛的、有意识的错位,各种形式的情爱、痛苦和疯狂,诗人才能成为一个预见者;他寻找自我,并为保存自己的精华而饮尽毒药。在难以形容的折磨中,他需要坚定的信仰与超人的力量;他与众不同,将成为伟大的病夫,伟大的罪犯,伟大的诅咒者,--至高无上的智者!--因为他达到了未知!他培育了比任何人都更加丰富的灵魂!,诗人可以达到‘未知’;如果他终于因为疯狂而失掉他底异象的认识,他已经看见它们了。光怪陆离,难以名状的事物,使他激动不已;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生厌的匠人,他们起步于别人倒下的地平线上! ……对于灵魂是灵魂的文字,概括了一切,气味、声音、颜色,并通过思想的碰撞,放射光芒。诗人在同时代的普遍精神中唤醒自我,界定许多未知;他所提供的超越了他思想的模式,也超越了有关他前进历程的一切说明。如果大千变化变成了为人人所接受的规范,那才会真正出现巨大的进步!”
兰波的《元音》一诗“概括了一切,气味、声音、颜色,并通过思想的碰撞,放射光芒。”,这些直接的感官印象和极少的幻想,包含了丰富的“未知”发现,其中元音与颜色的通感,显然不是传统的,或者科学的知识。在根本上,兰波式的联觉是极端主观的,诗化的,也是视觉化的。
二 十四行诗《元音》的批评
从心理学看来,彩色的元音仅仅是兰波的个人体验。在兰波《元音》之后,象征主义诗人吉尔(René Ghil),还有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梅锡安(Olivier Messiaen)、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费曼(Richard Feynman)、特斯拉(Nikola Tesla)、雅各布森等表现出对字母与颜色的强烈兴趣。另外,人们对《元音》一诗,尤其是诗中的联觉(synesthésies),做出了众多的阐释努力。尚索尔《迪娜•萨缪埃尔》(Félicien Champsaur, Dinah Samuel, 1882)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小说,最早写到兰波在巴黎的活动。小说中,阿尔蒂尔•桑贝尔(即兰波)背诵自己写的《捉虱女人》(Les Chercheuses de poux)。魏尔伦《被诅咒的诗人》(Les poètes maudits, 1884)包含“亚瑟•兰波”一节,第一次评述了兰波和6首早期诗作,《元音》为第一首。
高博(Ernest Gaubert)把《元音》称为极端的幻想诗,而后引用了一本1840-59年间出版的大册儿童识字课本(abécédaire)的前六页,“A字母为黑色,在(这个大写)字母周围,一些(所选怪异的)词语启发了这些图像:Abeille(蜜蜂), Araignée(蜘蛛), Astre(星星), Arc-en-ciel(彩虹);E字母为黄色:Emir(亲王), Etendard(旗帜);Esclave(奴隶);Enclume(铁砧);I字母为红色:Indienne(印花棉布),Injure(侮辱),Inquisition(裁判所),Institut(学院);O字母为蓝色:Oliphant(非洲象),Onagre(野驴),Ordonnance(布局),Ours(北极熊);U字母为绿色:Ure, espèce de boeuf(印第安野牛), Uniforme(制服),Urne(瓮);Y字母为橙色:Yeux(眼睛),Yole(快艇),Yeuse(栎树), Yatagan(土耳其弯刀)。” 童年时期绘图读本的阅读对诗人兰波会有多少影响呢?
峨若(Henri Héraut)(1934)基于儿童识字绘图读本,认为兰波的“元音”A,E,I,O,U分别是以下词语的首字母:Abeille(蜜蜂), Eau(水), Indiens ou iroquois(印第安人、易洛魁人), Orgue(管风琴), Univers(宇宙)。高博(1935)显然不同意峨若的解释,高博指出,《元音》一诗中的词语,没有H, K, W, X, Z为首字母的词语,而B, C, P, R, S, V为首字母的词语较多。高博新发现了1850-60年阿登(les Ardennes)出售的绘图读本,其中,A字母为黑色,E字母为白色,I字母为红色,O字母为蓝色,U字母为绿色。虽然蓝波在《地狱中的一季》多次提到儿童的小书,高博依然承认无法确定兰波由此受到启发。 兰波《元音》的字母和颜色大致与儿童识字课本的彩绘近似,却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的异域色彩,《元音》毕竟与识字课本上极纯真的字母彩图不同,它有较多对喧嚣动荡的观察与沉思,以及尚未完全成熟的理想主义批评。
勒利提耶神父(Father Ariste Lhéritier)作为兰波的课外导师,指导兰波学习希腊语,并鼓励兰波阅读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甚至用拉丁语和法语创作诗歌。诗作《元音》的最末诗行写道:“哦-欧麦伽Ω, 你紫罗兰色的眼光!”当代诗人勒弗芮尔在传记《兰波》(Arthur Rimbaud, Paris: Fayard, 2001)中认为,兰波的元音顺序A, E, I, U, O与希腊语字母的顺序,即从阿尔法(alpha, Α)到欧麦伽(oméga, Ω),是一致的。换言之,勒弗芮尔继兰波、魏尔伦之后否认元音(字母)顺序包含某种神秘的意义。
列维-斯特劳斯《声音与颜色》(Des sons et des couleurs par Claude Lévi-Strauss)把声音与颜色的发现追溯到数学家卡斯代尔神父(Louis-Bertrand Castel),和音乐家米歇尔-保尔-基•德•夏巴侬(Michel-Paul Guy de Chabanon),而后引用了戈蒂耶《刊物》(La Presse de Théophile Gautier, 1843.7.10)的颜色幻觉,“我的听觉在不可思议地拓展,我听见颜色的声音。绿色、红色、蓝色、黄色的声音以不同的声波近乎完美地传到我的耳朵里。”列维-斯特劳斯基于现代科学知识认为,“《元音》这首诗首先并不是以形象来表现具有颜色的听觉。正如卡斯代尔所正确地理解那样,十四行诗是以在差异中察觉到的同源性为基础的。即使我们不排除韩波对黑色敏感有可能同卡斯代尔接近,但他的诗却并不是说A就像黑色(我们已看到对红色的感知是潜在的),E就像白色,而是--这完全是另一回事--说A,最饱满的音素,和E,最空洞的音素在法语中的对立就像黑白一样分明;而如果说韩波把I看作红色,把U看成绿色,那是因为,在韩波有限的口腔元音中,I和U的对立犹如一种原生色彩同与其对抗的色彩之间的对立。体现十四行诗结构的并不是被立即感知到的感觉器官的沟通,而是理解力无意中在感觉器官的沟通之中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
普法战争(1870-71)对于兰波,甚至整个法国人都具有特殊的意味,1870年8月兰波第一次离家出走,前往巴黎未成;1871年2月第三次出走,来到巴黎,并滞留了较长时间。这一时期兰波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军队集合、出发、战斗等意象。也许是联想到《旧约》“创世纪”的黑暗,和“世界末日”的号角,《元音》的最末诗行中写道:“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叶汝琏(1983: 30-34)则强调了兰波的天主教的宗教寓意,“A是黑的, 看来是一切事物所由生发的虚无, 由于它是第一个字母, 似是刚出现的意识, 《创世纪》可能忘记或失传了的某一天, 那天只见昆虫, 如营营青蝇, 追逐恶臭, 构成阴暗的深渊, 或是原始的洞穴,或是母体的胸怀, 总之是个混沌初开的象征。”“O是蓝色的, 状似至高无上的兰空又似钢号的喇叭口;无论号音还是形状, 既象征‘绝对’”,‘永恒’又喻意于两者皆可复得, 传达了神和人, 世代生息的奥秘。一句话, 诗人的‘创世’到此告一结束, 五个原生的元音演变到此归于一统。” 应该指出的是,此处Clairon是指军号,而不是天堂的号角(la trompette du Jugement)。
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的批评则对《元音》一诗提出了值得争议的不同解释。希腊字母E(epsilon)代表女性的胸部或者臀部,似乎在兰波之前很通行,戈蒂埃在《致“总统”夫人》(la Lettre à la présidente de Théophile Gautier, 1850)写道:“在罗马,人们用A(l'as de trèfle)戏称小教士”。兰波早期的诗歌已经有性的暗示,例如《七岁诗人》(Les Poètes de sept ans)、《初夜》(Première Soirée)等等,1871年兰波第三次出走巴黎还伴随了一少女。1961年精神分析论者弗里森(Robert Faurisson)对《元音》一诗作出了极端色情化的理解:《元音》暗示了一种女性形体(Les formes)的神秘的色情寓意,《元音》一诗近似于一首关于女性从上到下的视觉感受的讽刺诗,元音的形态暗示女性的形态,尤其是亢奋的性过程。
1962年心理分析论者艾田伯(René Étiemble)确认为《元音》一诗表现了兰波的性泛化的妄想狂。
三 《元音》创作与法国的诗歌
1871年,克罗(Charles Cros)和卡巴纳等在外乡人旅店(Hôtel des Étrangers)创办了“倒霉鬼诗会”(le Cercle des poètes Zutiques),卡巴奈(Jean de Cabanes dit Ernest Cabaner)曾创作了一首诗《七音符十四行诗》,献给他的钢琴学生兰波,诗作描述了声音、韵母、颜色三者对应关系,然而韵母(即元音)、颜色的对应明显不同于兰波。《七音符十四行诗》表达了传统的色彩半音法(le chromatisme musical ou audition colorée),卡斯代尔神父(le père Castel)最早使用了色彩音乐标记法。佩提菲尔在《兰波传》(Pierre Petitfils, Rimbaud, 1982)中认为卡巴奈影响了兰波的《元音》一诗的创作,然而人们几乎无法确定卡巴奈的《七音符十四行诗》对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的影响关系,显然两首诗在联觉上仅仅是互相呼应的,因为《元音》可能写于兰波见到卡巴奈之前。 卡巴内显然接受过斯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的直觉理论。
Sonnet des Sept Nombres 七音符十四行诗
Ernest Cabaner 卡巴奈
Nombres des gammes, points rayonnants de l'anneau 音阶的数字,循环(周期)中放射的点,
Hiérarchique, - 1 2, 3 4 5, 6 7 - 音高- Do、Ré、Mi、Fa、Sol、La、Si -
Sons, voyelles, couleurs vous répondent car c'est 声音、韵母、颜色,这就是对你的回答,
Vous qui les ordonnez pour les fêtes du Beau. 只因为你,为了美的佳节而(如此)排列。
La OU cinabre, Si EU orangé, DO, O La , OU朱红色; Si , EU橙色; Do, O
Jaune, Ré A vert, Mi E bleu, Fa I violet, 黄色; Ré, A绿色; Mi, E蓝色; Fa, I紫色;
Sol U carmin - Ainsi mystérieux effet Sol, U胭脂红--多么神奇的效果
De la nature, vous répond un triple écho, 源于自然。你使三重回声共响相应,
Nombres des gammes ! Et la chair, faible, en des drames 音阶的数字!肉体真脆弱,在戏剧中
De rires et de pleurs se délecte. - O L'Enfer, 欢笑和流泪都让人愉悦。--呀地狱,
L'Aurore ! La Clarté, La Verdure, L'Ether ! 黎明!光亮,绿茵,和天空!
La Résignation du deuil, repos des âmes, 弃世的哀伤,亡灵的安息,
Et La Passion, monstre aux étreintes de fer, 受难曲,束紧铁(棘)的冕环,
Qui nous reprend ! - Tout est par vous, Nombres des gammes ! 我们复活!--全都因为你,音阶的数字!
15世纪出版的一篇英语论文,最初确立了节奏的色彩和声音的关系,1650年,耶稣会教士科希纳(Athanasius Kirchner)试图发现(音乐)音调和颜色的亲密关系,1735-40年卡斯代尔神父试图使7种颜色与自然音阶的7个音调和谐对应。斯威登堡的神学在18世纪普遍流行,傅立叶、拉马丁、雨果、巴尔扎克、戈蒂耶、波德莱尔等法国作家都与这个神秘主义哲学相关联。 而且19世纪的临床医学持续强调了联觉的作用。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与波德莱尔的“应和论”有较多相同的地方,尤其是“芳香、颜色和声音相互呼应”,和“精神与感官的沟通”,《元音》的创作在根本上不是“应和论”的运用。波德莱尔突出了哲思的神秘与(宗教)象征意义,兰波究竟不同于波德莱尔,《元音》主要表现了唯物论的客观感觉,以及敏感的官感直觉与幻想,正如兰波在《致保罗•得梅尼的信》中表达了对波德莱尔的批评,“波德莱尔是第一个预见者,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神。然而,他生活在过度的艺术家的环境/状态中,对于他似乎被夸耀的形式却是琐屑而小气的。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要求新的形式。” 换言之,兰波突出了积极的行动,其目标是“在同时代的普遍精神中唤醒自我”,他追求各种反抗传统的极端感觉,并自觉地表现拒绝艺术化的自然。
元音 IV 应和
诗集 忧郁与理想,恶之花
彭建华译 彭建华译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哟, 自然是一个圣殿,在那里,有
有一天,我会说出你们奥秘的发生: 生命的列柱,常发出隐约的话语;
A,光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 人经过那里,行游在象征的森林,
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 它们用熟捻的眼光注视他。
暗影的海湾;E,蒸汽和帐幕的单纯(白色), 像悠长的回声遥迢地溶合
高傲冰川的长戟,这白色的君王,伞形的寒颤; 在一个深邃而幽暗的一体中,
I,绛红的,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 浩渺的,像黑暗也像光明,
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 芳香、颜色和声音相互呼应。
U,层叠的圆周,鲜绿的大海神妙的摇动, 新鲜的芳香,像儿童的肌肤,
散播动物的牧场的宁静,涟漪后的平静 柔和,如双簧管,绿的,如草茵,
炼金术把它印在勤勉者的广额上; --还有别的,腐朽、富丽,征服人的,
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 这些无限的事物,弥漫着,
穿透世界的沉默,和天使的寂静, 像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哦-欧麦伽Ω,你紫罗兰色的眼光! 它们唱颂精神与感官的沟通。
斯坦梅茨《兰波传》(Jean-Luc Steinmetz, Arthur Rimbaud, une question de présence, 1991)指出,人们认为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主要是接受波德莱尔《灯塔》(Les Phares)一诗的影响,《灯塔》由11个四行诗节组成。波德莱尔描述了8位美术家,表现出每个美术家的创作特征,兰波则是描述5个元音,表现出每个元音幻想的意象。而且《元音》和《灯塔》还有一些共同的具体意象。每个元音/美术家都是感受的主观系统中的差异元素,他们/它们在根本上属于共同的类别体系。 然而,二者的差异是悬殊的,《元音》是关于象征主义诗歌的哲学诗,它聚合了多个类别的意象和幻想,并达到主观的沟通,而《灯塔》是美术家的历史的反思。另外,波德莱尔的《腐尸》对《元音》显然没有多少影响,《元音》基本上是表达骚动不安的少年的感觉,对希望和快乐的信仰,以及诗的自由想象。
四 结语
兰波的《元音》一诗获得了最大的反响,震撼了同时代及其后的读者,给兰波带来了较大的声誉,也给他引来嘲笑。魏尔伦指出,“在兰波的思想里,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元音》不过是展现自我抱负的手法,他想依照自己的意愿创作出最美的十四行诗,这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十四行诗,他的抱负不是最终得到印证吗!” 对于《元音》依然存在着争议,帕尔纳斯派的诗人科佩在《歌谣:保卫帕尔纳斯诗人的原则》(François Coppée, Ballade pour défendre la doctrine des poètes Parnassiens, 1892.1)中对《元音》一诗却提出了批评,“兰波机巧地获得了成功,/在一首我颇惋惜的十四行诗中,//他希望(元音)字母O, E, I/ 构想三色的国旗……” 《元音》隐约还有邦维尔和帕尔纳斯派的影响。
亚瑟•兰波是最早的法语自由诗作者,而他的散文诗集凑泊凝炼而富有诗意,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晚年雨果称他为“少年莎士比亚”,20世纪初期,兰波被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例如阿波利奈尔、布勒东等)重新发现。现代中国,李璜、李青崖、梁宗岱和张若名的兰波评论基本上敞开了兰波的诗歌世界,侯佩尹、诸侯、戴望舒先后翻译过兰波的诗歌。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反复被人提起,无疑这是一首极优秀的法语十四行诗。
一 兰波十四行诗《元音》
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与《醉舟》(Le Bateau Ivre, 1871)、“预见者通信”(Lettres du voyant, 1871.5)是同时期创作的。然而,兰波的课外导师伊藏巴尔(Georges Isambart)回忆,《元音》一诗创作于1870年9月从马扎监狱返回夏尔维耶之时。1939年法兰西信使出版的《兰波诗集校注本》指出兰波《元音》的2种版本: 其一,1871年兰波献给诗人布勒曼(Emile Blémont)的最初《元音》诗,手稿现存夏尔维耶的兰波纪念馆(Le Musée Rimbaud de Charleville-Mézières);其二,1883年魏尔伦刊发在《路特斯》(la revue Lutèce)上的修改《元音》诗作,这是魏尔伦精心誊写的抄本。兰波的手稿与魏尔伦的誊写本完全一致,手稿在“E, candeur”处有修改与删除痕迹,即删除frissons(寒颤,战栗,微微颤动),改写为candeur(天真,纯朴,单纯),因为下一个诗行有frissons d'ombelles。
十四行诗《元音》,一般的,是12个音诗行(即亚历山大体),韵式为abba, cddc, eef, ggf。1931年5月1日侯佩尹翻译兰波的《韵母五字》,刊载于《青年界》第一卷第3期,而后收入侯佩尹的诗集《淞渱集》(南京书店,1931.10),此书包含29法国诗人69首诗。 侯佩尹的白话译诗每个诗行12-18字,另作韵式,有文言诗歌成分,不恰当地取消了前两个四行诗节之间的破格跨行。译诗有2则注释:注一,克来龙(Clairon)为十八世纪时法国最有名之女悲剧家。注二,峨梅加(Oméga)为希腊字母表中末尾之字母四字。其中注释一明显有误。侯佩尹的翻译是中国现代时期唯一的《元音》译诗,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白话新诗,尤其是中国象征派新诗?
Voyelles 韵母五字
Poésies 诗集
Arthur Rimbaud P7 彭建华译
A noir, E blanc, I rouge, U vert, O bleu : voyelles,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哟,
Je dirai quelque jour vos naissances latentes : 有一天,我会说出你们奥秘的发生:
A, noir corset velu des mouches éclatantes A,发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
Qui bombinent autour des puanteurs cruelles, 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
Golfes d'ombre ; E, candeurs des vapeurs et des tentes, E,蒸汽和帐幕的单纯(白色),
Lances des glaciers fiers, rois blancs, frissons d'ombelles ; 高傲冰川的长戟,这白色的君王,伞形的寒颤;
I, pourpres, sang craché, rire des lèvres belles I,绛红的,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
Dans la colère ou les ivresses pénitentes ; 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
U, cycles, vibrements divins des mers virides, U,多重的循环,鲜绿的大海神妙的摇动,
Paix des pâtis semés d'animaux, paix des rides 散播动物的牧场的宁静,涟漪后的平静
Que l'alchimie imprime aux grands fronts studieux ; 炼金术把它印在勤勉者的广额上;
O, suprême Clairon plein des strideurs étranges, 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
Silences traversés des Mondes et des Anges ; 穿透世界的沉默,和天使的寂静,
- O l'Oméga, rayon violet de Ses Yeux ! 哦-欧麦伽Ω,你紫罗兰色的眼光!
在宗教道德的关照下,《元音》一诗强烈的表现了兰波被喧嚣的战争和激动的青春扰乱的主观意识。兰波对颜色有着超出习惯性的视觉敏感,并发现了新的官感感受的相通关系,即联觉或者通感(synesthesia)。如果比较兰波的散文诗《花》(Fleurs)所描写的颜色:金色(or)、灰色(grises)、绿色(verts)、变黑(noircissent)、黄色(jaune)、白色(blanc)、蓝色(bleus)、雪白(neige),这不表明兰波总是为了突出某些对比强烈的颜色(例如黑和白),这些丰富的颜色仅仅是为了具体而特殊的诗歌意象。在散文诗《花》中,红色并不是由黑色来显现,甚至没有出现红色,如果可以忽略诗中的“红宝石”和“玫瑰”。《元音》一诗(彭建华译诗见下)包含5组构成意象:其一,元音(字母)A,E,I,O,U;其二,颜色词,例如黑色、白色、红色(绛红、血色)、绿色(鲜绿)、蓝色、紫罗兰色;其三,客观物象,例如苍蝇和背心、海湾和暗影、蒸汽和帐幕、冰川和长戟、血、美人和嘴唇、前额、大海、牧场、军号;其四,主体的感官印象,例如光亮的、毛茸茸的、令人痛苦的、臭味、伞形的、最高音、尖锐的;其五,可感知性的行为,例如说出、飞旋、寒颤、咯出、微笑、愤怒、悔罪、酒醉、摇动、散播、印上、穿透。人们可以发现,元音与颜色存在着微妙的非一一对应关系,即I与红色,而红色包括rouge(红色),pourpres(绛红),sang(血红);E与绿色,而绿色包括vert(绿色),virides(鲜绿);O与蓝色,兰波却把蓝色与罗兰色划为近似的色彩。如果承认黑色与白色的对立,那么红色与绿色在根本上并不构成对立,虽然,I更多关联到颤栗、愤怒与亵渎,而U更多关联到轻微的动、沉思与和谐。人的世界和天使共同分享了蓝色的天空(l'azur des cieux),战争的军号扰乱了蓝色天空的寂静。对于年轻的兰波,恰如美女的诱惑总是无法抗拒的一样。在《致邦维尔先生—与诗人谈花》(A Monsieur Théodore de Banville--Ce qu'on dit au Poète à propos de fleurs)中,兰波写到了“蓝色的厌恶”,在宗教的意义上,除开天使,十四行诗中的一切都可以称为波德莱尔式的“恶”。也就是说,A与O是同样的处在一个被天主教教义所指责的官能-情感系统内,恰恰像兰波在《山谷睡者》(Le Dormeur du Val)、《罪恶》(Le mal)等诗中所描写的战争景象。《元音》一诗中没有金色、黄色和橙色,军号显然并不暗示着黄色,这并不意味着黄色的暂时空缺,在根本上,它并不是必要而必然的。此外,元音与声音存在着微妙的非一一对应关系:嗡嗡地飞(bombinent)、微笑(rire)、愤怒(colère)、摇动(vibrements)、尖锐的(studieux)。整个《元音》集中描写了远游的、扰动的、感官的,甚至神秘的主观意识,这些总是让人激动而不安的因素,背离了宗教意义上的“永恒的宁静”。
我们不能确认,“A与黑色”的关系,如列维-施特劳斯所说,是兰波挑逗性或者视觉上的侮辱性的行为。《元音》一诗包含新的形象:“光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确乎近似于波德莱尔式的“恶”。而黑色-苍蝇-臭味便意味着理性的批评。而且“A与黑色”的关系还有着别的理由,兰波的母亲强迫她的孩子虔信天主教,天主教决定性地影响了兰波的学习和思考,例如《惩罚答尔丢夫》(Le châtiment de Tartufe)写道:“快乐、黑色的、圣洁的长袍,戴手套的手,”(Sa chaste robe noire, heureux, la main gantée)。《元音》还有一组异域形象:大海、海湾、帐幕、冰川、长戟、炼金术,便呼应了《醉舟》中的远游主题,以及模糊的理想主义,这可能与波德莱尔的诗歌或者库克船长的传奇相关。最末一个诗节是容易唤起天主教的寓意图景的,但也并不全是,“你紫罗兰色的眼光”毕竟与“美人唇边的笑”更多暗示世俗的世界。如此,兰波的叛逆激情就表现在天主教、理想主义与“恶”的世俗世界之间的动摇。
兰波在《地狱中的一季》之《字底炼金术》中宣称 : “我发明了元音的颜色!--A黑,E白,I红,O蓝,U绿--我调理每个辅音底形体和姿态,并且,用些本然的节奏,我自夸发明了一种诗的字,终有一天可以通于一切的官能。我保留这一阐释,它接近于(严谨的)研究了。”(Alchimie du Verbe, Délires II, Une saison en enfer, 1873)。 值得指出的是,兰波提出了两种元音顺序,而在《字底炼金术》中是法语字母的自然顺序,那么兰波的元音顺序在根本上没有别的神秘意味?兰波在诗(例如《花》、《致邦维尔先生—与诗人谈花》等)中大量使用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是他的诗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丰富了他的诗歌意象。兰波对颜色的敏感,是一个鲜明的个人倾向。
兰波和魏尔伦最初都否认《元音》中元音-色彩-声音之间有神秘关系。路易《魏尔伦谈话录》(Pierre Louys, Paroles de Verlaine, 1910)引用了魏尔伦的解释,“我与兰波是很熟悉的,我知道,对于A是红色或绿色,他较多关注了恶(mal)。他看到的是这样,而且,这就是所有的意味。这是重述维庸的故事:‘然而,西班牙的好国王在哪里/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 德拉阿耶《兰波》(Rimbaud par Ernest Delahaye, 1905)在 “你紫罗兰色的眼光”的注释中回忆兰波对此的声明,“我确信,我看见了(这些),有时我确信感觉到这一方式,我说出它,我叙述它,因为我发现它像别的一样有趣。” 兰波少年时期酷爱“库克船长的航行”。 正如上文指出的,兰波在诗歌(例如《醉舟》)中明显借用移植了库克的异域形象,兰波还接受波德莱尔远游的理想主义。
兰波在“预见者通信”中特别强调了思想对气味、声音、颜色,一切感觉进行极度的错位和创造性的融合。其中《致保罗•得梅尼的信》(Lettre à Paul Demeny,1871.5.15.)明确表达了这一思想:
诗人必须使各种感觉经历长期的、广泛的、有意识的错位,各种形式的情爱、痛苦和疯狂,诗人才能成为一个预见者;他寻找自我,并为保存自己的精华而饮尽毒药。在难以形容的折磨中,他需要坚定的信仰与超人的力量;他与众不同,将成为伟大的病夫,伟大的罪犯,伟大的诅咒者,--至高无上的智者!--因为他达到了未知!他培育了比任何人都更加丰富的灵魂!,诗人可以达到‘未知’;如果他终于因为疯狂而失掉他底异象的认识,他已经看见它们了。光怪陆离,难以名状的事物,使他激动不已;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生厌的匠人,他们起步于别人倒下的地平线上! ……对于灵魂是灵魂的文字,概括了一切,气味、声音、颜色,并通过思想的碰撞,放射光芒。诗人在同时代的普遍精神中唤醒自我,界定许多未知;他所提供的超越了他思想的模式,也超越了有关他前进历程的一切说明。如果大千变化变成了为人人所接受的规范,那才会真正出现巨大的进步!”
兰波的《元音》一诗“概括了一切,气味、声音、颜色,并通过思想的碰撞,放射光芒。”,这些直接的感官印象和极少的幻想,包含了丰富的“未知”发现,其中元音与颜色的通感,显然不是传统的,或者科学的知识。在根本上,兰波式的联觉是极端主观的,诗化的,也是视觉化的。
二 十四行诗《元音》的批评
从心理学看来,彩色的元音仅仅是兰波的个人体验。在兰波《元音》之后,象征主义诗人吉尔(René Ghil),还有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梅锡安(Olivier Messiaen)、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费曼(Richard Feynman)、特斯拉(Nikola Tesla)、雅各布森等表现出对字母与颜色的强烈兴趣。另外,人们对《元音》一诗,尤其是诗中的联觉(synesthésies),做出了众多的阐释努力。尚索尔《迪娜•萨缪埃尔》(Félicien Champsaur, Dinah Samuel, 1882)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小说,最早写到兰波在巴黎的活动。小说中,阿尔蒂尔•桑贝尔(即兰波)背诵自己写的《捉虱女人》(Les Chercheuses de poux)。魏尔伦《被诅咒的诗人》(Les poètes maudits, 1884)包含“亚瑟•兰波”一节,第一次评述了兰波和6首早期诗作,《元音》为第一首。
高博(Ernest Gaubert)把《元音》称为极端的幻想诗,而后引用了一本1840-59年间出版的大册儿童识字课本(abécédaire)的前六页,“A字母为黑色,在(这个大写)字母周围,一些(所选怪异的)词语启发了这些图像:Abeille(蜜蜂), Araignée(蜘蛛), Astre(星星), Arc-en-ciel(彩虹);E字母为黄色:Emir(亲王), Etendard(旗帜);Esclave(奴隶);Enclume(铁砧);I字母为红色:Indienne(印花棉布),Injure(侮辱),Inquisition(裁判所),Institut(学院);O字母为蓝色:Oliphant(非洲象),Onagre(野驴),Ordonnance(布局),Ours(北极熊);U字母为绿色:Ure, espèce de boeuf(印第安野牛), Uniforme(制服),Urne(瓮);Y字母为橙色:Yeux(眼睛),Yole(快艇),Yeuse(栎树), Yatagan(土耳其弯刀)。” 童年时期绘图读本的阅读对诗人兰波会有多少影响呢?
峨若(Henri Héraut)(1934)基于儿童识字绘图读本,认为兰波的“元音”A,E,I,O,U分别是以下词语的首字母:Abeille(蜜蜂), Eau(水), Indiens ou iroquois(印第安人、易洛魁人), Orgue(管风琴), Univers(宇宙)。高博(1935)显然不同意峨若的解释,高博指出,《元音》一诗中的词语,没有H, K, W, X, Z为首字母的词语,而B, C, P, R, S, V为首字母的词语较多。高博新发现了1850-60年阿登(les Ardennes)出售的绘图读本,其中,A字母为黑色,E字母为白色,I字母为红色,O字母为蓝色,U字母为绿色。虽然蓝波在《地狱中的一季》多次提到儿童的小书,高博依然承认无法确定兰波由此受到启发。 兰波《元音》的字母和颜色大致与儿童识字课本的彩绘近似,却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的异域色彩,《元音》毕竟与识字课本上极纯真的字母彩图不同,它有较多对喧嚣动荡的观察与沉思,以及尚未完全成熟的理想主义批评。
勒利提耶神父(Father Ariste Lhéritier)作为兰波的课外导师,指导兰波学习希腊语,并鼓励兰波阅读希腊语和拉丁语文学,甚至用拉丁语和法语创作诗歌。诗作《元音》的最末诗行写道:“哦-欧麦伽Ω, 你紫罗兰色的眼光!”当代诗人勒弗芮尔在传记《兰波》(Arthur Rimbaud, Paris: Fayard, 2001)中认为,兰波的元音顺序A, E, I, U, O与希腊语字母的顺序,即从阿尔法(alpha, Α)到欧麦伽(oméga, Ω),是一致的。换言之,勒弗芮尔继兰波、魏尔伦之后否认元音(字母)顺序包含某种神秘的意义。
列维-斯特劳斯《声音与颜色》(Des sons et des couleurs par Claude Lévi-Strauss)把声音与颜色的发现追溯到数学家卡斯代尔神父(Louis-Bertrand Castel),和音乐家米歇尔-保尔-基•德•夏巴侬(Michel-Paul Guy de Chabanon),而后引用了戈蒂耶《刊物》(La Presse de Théophile Gautier, 1843.7.10)的颜色幻觉,“我的听觉在不可思议地拓展,我听见颜色的声音。绿色、红色、蓝色、黄色的声音以不同的声波近乎完美地传到我的耳朵里。”列维-斯特劳斯基于现代科学知识认为,“《元音》这首诗首先并不是以形象来表现具有颜色的听觉。正如卡斯代尔所正确地理解那样,十四行诗是以在差异中察觉到的同源性为基础的。即使我们不排除韩波对黑色敏感有可能同卡斯代尔接近,但他的诗却并不是说A就像黑色(我们已看到对红色的感知是潜在的),E就像白色,而是--这完全是另一回事--说A,最饱满的音素,和E,最空洞的音素在法语中的对立就像黑白一样分明;而如果说韩波把I看作红色,把U看成绿色,那是因为,在韩波有限的口腔元音中,I和U的对立犹如一种原生色彩同与其对抗的色彩之间的对立。体现十四行诗结构的并不是被立即感知到的感觉器官的沟通,而是理解力无意中在感觉器官的沟通之中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
普法战争(1870-71)对于兰波,甚至整个法国人都具有特殊的意味,1870年8月兰波第一次离家出走,前往巴黎未成;1871年2月第三次出走,来到巴黎,并滞留了较长时间。这一时期兰波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军队集合、出发、战斗等意象。也许是联想到《旧约》“创世纪”的黑暗,和“世界末日”的号角,《元音》的最末诗行中写道:“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叶汝琏(1983: 30-34)则强调了兰波的天主教的宗教寓意,“A是黑的, 看来是一切事物所由生发的虚无, 由于它是第一个字母, 似是刚出现的意识, 《创世纪》可能忘记或失传了的某一天, 那天只见昆虫, 如营营青蝇, 追逐恶臭, 构成阴暗的深渊, 或是原始的洞穴,或是母体的胸怀, 总之是个混沌初开的象征。”“O是蓝色的, 状似至高无上的兰空又似钢号的喇叭口;无论号音还是形状, 既象征‘绝对’”,‘永恒’又喻意于两者皆可复得, 传达了神和人, 世代生息的奥秘。一句话, 诗人的‘创世’到此告一结束, 五个原生的元音演变到此归于一统。” 应该指出的是,此处Clairon是指军号,而不是天堂的号角(la trompette du Jugement)。
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的批评则对《元音》一诗提出了值得争议的不同解释。希腊字母E(epsilon)代表女性的胸部或者臀部,似乎在兰波之前很通行,戈蒂埃在《致“总统”夫人》(la Lettre à la présidente de Théophile Gautier, 1850)写道:“在罗马,人们用A(l'as de trèfle)戏称小教士”。兰波早期的诗歌已经有性的暗示,例如《七岁诗人》(Les Poètes de sept ans)、《初夜》(Première Soirée)等等,1871年兰波第三次出走巴黎还伴随了一少女。1961年精神分析论者弗里森(Robert Faurisson)对《元音》一诗作出了极端色情化的理解:《元音》暗示了一种女性形体(Les formes)的神秘的色情寓意,《元音》一诗近似于一首关于女性从上到下的视觉感受的讽刺诗,元音的形态暗示女性的形态,尤其是亢奋的性过程。
1962年心理分析论者艾田伯(René Étiemble)确认为《元音》一诗表现了兰波的性泛化的妄想狂。
三 《元音》创作与法国的诗歌
1871年,克罗(Charles Cros)和卡巴纳等在外乡人旅店(Hôtel des Étrangers)创办了“倒霉鬼诗会”(le Cercle des poètes Zutiques),卡巴奈(Jean de Cabanes dit Ernest Cabaner)曾创作了一首诗《七音符十四行诗》,献给他的钢琴学生兰波,诗作描述了声音、韵母、颜色三者对应关系,然而韵母(即元音)、颜色的对应明显不同于兰波。《七音符十四行诗》表达了传统的色彩半音法(le chromatisme musical ou audition colorée),卡斯代尔神父(le père Castel)最早使用了色彩音乐标记法。佩提菲尔在《兰波传》(Pierre Petitfils, Rimbaud, 1982)中认为卡巴奈影响了兰波的《元音》一诗的创作,然而人们几乎无法确定卡巴奈的《七音符十四行诗》对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的影响关系,显然两首诗在联觉上仅仅是互相呼应的,因为《元音》可能写于兰波见到卡巴奈之前。 卡巴内显然接受过斯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的直觉理论。
Sonnet des Sept Nombres 七音符十四行诗
Ernest Cabaner 卡巴奈
Nombres des gammes, points rayonnants de l'anneau 音阶的数字,循环(周期)中放射的点,
Hiérarchique, - 1 2, 3 4 5, 6 7 - 音高- Do、Ré、Mi、Fa、Sol、La、Si -
Sons, voyelles, couleurs vous répondent car c'est 声音、韵母、颜色,这就是对你的回答,
Vous qui les ordonnez pour les fêtes du Beau. 只因为你,为了美的佳节而(如此)排列。
La OU cinabre, Si EU orangé, DO, O La , OU朱红色; Si , EU橙色; Do, O
Jaune, Ré A vert, Mi E bleu, Fa I violet, 黄色; Ré, A绿色; Mi, E蓝色; Fa, I紫色;
Sol U carmin - Ainsi mystérieux effet Sol, U胭脂红--多么神奇的效果
De la nature, vous répond un triple écho, 源于自然。你使三重回声共响相应,
Nombres des gammes ! Et la chair, faible, en des drames 音阶的数字!肉体真脆弱,在戏剧中
De rires et de pleurs se délecte. - O L'Enfer, 欢笑和流泪都让人愉悦。--呀地狱,
L'Aurore ! La Clarté, La Verdure, L'Ether ! 黎明!光亮,绿茵,和天空!
La Résignation du deuil, repos des âmes, 弃世的哀伤,亡灵的安息,
Et La Passion, monstre aux étreintes de fer, 受难曲,束紧铁(棘)的冕环,
Qui nous reprend ! - Tout est par vous, Nombres des gammes ! 我们复活!--全都因为你,音阶的数字!
15世纪出版的一篇英语论文,最初确立了节奏的色彩和声音的关系,1650年,耶稣会教士科希纳(Athanasius Kirchner)试图发现(音乐)音调和颜色的亲密关系,1735-40年卡斯代尔神父试图使7种颜色与自然音阶的7个音调和谐对应。斯威登堡的神学在18世纪普遍流行,傅立叶、拉马丁、雨果、巴尔扎克、戈蒂耶、波德莱尔等法国作家都与这个神秘主义哲学相关联。 而且19世纪的临床医学持续强调了联觉的作用。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与波德莱尔的“应和论”有较多相同的地方,尤其是“芳香、颜色和声音相互呼应”,和“精神与感官的沟通”,《元音》的创作在根本上不是“应和论”的运用。波德莱尔突出了哲思的神秘与(宗教)象征意义,兰波究竟不同于波德莱尔,《元音》主要表现了唯物论的客观感觉,以及敏感的官感直觉与幻想,正如兰波在《致保罗•得梅尼的信》中表达了对波德莱尔的批评,“波德莱尔是第一个预见者,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神。然而,他生活在过度的艺术家的环境/状态中,对于他似乎被夸耀的形式却是琐屑而小气的。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要求新的形式。” 换言之,兰波突出了积极的行动,其目标是“在同时代的普遍精神中唤醒自我”,他追求各种反抗传统的极端感觉,并自觉地表现拒绝艺术化的自然。
元音 IV 应和
诗集 忧郁与理想,恶之花
彭建华译 彭建华译
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哟, 自然是一个圣殿,在那里,有
有一天,我会说出你们奥秘的发生: 生命的列柱,常发出隐约的话语;
A,光亮的苍蝇那毛茸茸的黑色背心, 人经过那里,行游在象征的森林,
它们围绕令人痛苦的臭味飞旋, 它们用熟捻的眼光注视他。
暗影的海湾;E,蒸汽和帐幕的单纯(白色), 像悠长的回声遥迢地溶合
高傲冰川的长戟,这白色的君王,伞形的寒颤; 在一个深邃而幽暗的一体中,
I,绛红的,咯出的血,美人唇边的笑 浩渺的,像黑暗也像光明,
在愤怒和悔罪的酒醉之后; 芳香、颜色和声音相互呼应。
U,层叠的圆周,鲜绿的大海神妙的摇动, 新鲜的芳香,像儿童的肌肤,
散播动物的牧场的宁静,涟漪后的平静 柔和,如双簧管,绿的,如草茵,
炼金术把它印在勤勉者的广额上; --还有别的,腐朽、富丽,征服人的,
O,最高音的军号,奇异的尖锐声, 这些无限的事物,弥漫着,
穿透世界的沉默,和天使的寂静, 像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哦-欧麦伽Ω,你紫罗兰色的眼光! 它们唱颂精神与感官的沟通。
斯坦梅茨《兰波传》(Jean-Luc Steinmetz, Arthur Rimbaud, une question de présence, 1991)指出,人们认为兰波的十四行诗《元音》主要是接受波德莱尔《灯塔》(Les Phares)一诗的影响,《灯塔》由11个四行诗节组成。波德莱尔描述了8位美术家,表现出每个美术家的创作特征,兰波则是描述5个元音,表现出每个元音幻想的意象。而且《元音》和《灯塔》还有一些共同的具体意象。每个元音/美术家都是感受的主观系统中的差异元素,他们/它们在根本上属于共同的类别体系。 然而,二者的差异是悬殊的,《元音》是关于象征主义诗歌的哲学诗,它聚合了多个类别的意象和幻想,并达到主观的沟通,而《灯塔》是美术家的历史的反思。另外,波德莱尔的《腐尸》对《元音》显然没有多少影响,《元音》基本上是表达骚动不安的少年的感觉,对希望和快乐的信仰,以及诗的自由想象。
四 结语
兰波的《元音》一诗获得了最大的反响,震撼了同时代及其后的读者,给兰波带来了较大的声誉,也给他引来嘲笑。魏尔伦指出,“在兰波的思想里,那首著名的十四行诗《元音》不过是展现自我抱负的手法,他想依照自己的意愿创作出最美的十四行诗,这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十四行诗,他的抱负不是最终得到印证吗!” 对于《元音》依然存在着争议,帕尔纳斯派的诗人科佩在《歌谣:保卫帕尔纳斯诗人的原则》(François Coppée, Ballade pour défendre la doctrine des poètes Parnassiens, 1892.1)中对《元音》一诗却提出了批评,“兰波机巧地获得了成功,/在一首我颇惋惜的十四行诗中,//他希望(元音)字母O, E, I/ 构想三色的国旗……” 《元音》隐约还有邦维尔和帕尔纳斯派的影响。
-
XUDOH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1 16:04:22
-
猜猜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0 00:08:24
-
山隰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9 10:29:06
-
芸薹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7 14:08:47
-
凤翔秦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4-02 23:16:31
-
木对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07 21:48:37
-
不易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8 14:03:12
-
だっだつ💦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8 10:47:00
-
kukukuk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7 05:10:10
-
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6 14:02:59
-
豆友1997013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15 19:50:57
-
thisibelie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0 23:38:19
-
雪花正漫过山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7 23:58:33
-
ÉTernitÉ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9 10:09:12
-
暮子韶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25 16:08:35
-
涉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3 22:21:12
-
杜冷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2 23:53:25
-
卷阿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13:47:35
-
不高興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7 09:33:0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02 02:00:47
-
jojose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4 13:19:35
-
暗夜的星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14 04:59:21
-
维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1-04 09:33:37
-
豆友86127355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6 19:59:08
-
守望者Z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9-15 17: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