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饵丝
饵丝可能不是云南最好吃的小吃,但却是最值得说道的一种小吃,饵丝这种食物出现在我旅居昆明六年的各个时间角落。
刚记得大一刚到学校,一次和青协去敬老院包饺子,数学院的同乡学姐问我有没有吃过烧饵块,我还挺纳闷,不知道饵块是什么东西。接着她说,就是梓苑食堂侧门旁边那个窗口,一张白面皮包一条油条,我恍然大悟,其实经常看到,但没买过。第二天晚上去食堂吃宵夜,买了一个,其实并不好吃,因为油条太难嚼,我想要是换成我们家乡的那种油条,应该会更好吃。那张白皮其实是米粉做的,和饺子皮厚度差不多,吃起啦黏糊糊的,有点塞牙,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口感是有“饵”字的云南小吃的一大特点。
由于食堂的饵块不好吃,校门离梓苑也很远,在洋浦的一年吃饵块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清了,后来迷上了楠苑食堂的拌拉面和炒拉面。在洋浦的时光短暂,晚上去清真食堂吃烧烤是一件美好的事,其实我对烧烤并不喜欢,但是清真食堂晚上的就餐环境实在是很美妙。清真食堂有门的一面是玻璃窗构成的半圆形,门外有个小广场,夏天烧烤摊就支在小广场上。昆明的天透明度很高,晴朗的晚上要么月光皎洁,要么星辰灿烂,晚上在小广场吃烧烤很惬意。清真食堂在梓苑偏僻的一隅,四周漆黑宁静,夏夜吃着烧烤听着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妙极了。
吃梓苑清真烧烤时,我常点炒饵丝、炒饵块,虽然饵丝饵块在我来昆明之前漫长的十几年闻所未闻,但不妨碍它成为我的偏爱。但炒饵丝、炒饵块做的好的极少,因此三年后我才在腾冲吃到了今生吃到过的最好吃的炒饵丝。
搬到呈贡之后,楠苑的拉面窗口调整到了梓苑食堂,我成了那里的常客,炒饵丝炒饵块则是极少吃了,因为做的不好吃,搬迁后梓苑食堂烤饵块变得极难吃,几乎没去吃过。后来大二下学期,我在楠苑清真食堂门口看到有烤饵块,尝过一次,觉得还不错,后来常去,那里烧饵块品种多了几种,有了紫米饵块和荞麦饵块。楠苑清真食堂伴随着那时候我在团委的记忆,一想起楠苑清真食堂前的台阶和小路,往事历历在目。
当然还有呈贡西门外的蒸饵丝,西门外的蒸饵丝陪伴了我整个大三下学期准备司考的那段日子。很多个夏天的下午,我从图书馆顺着百家大道到西门外买份蒸饵丝,返回图书馆坐在走廊的座椅上吃完晚饭,开始晚上的自习。
大四搬到了本部,如果赶时间,嫌去食堂吃早点太麻烦,公寓大门口的烧饵块是个选择。那里的烧饵块会加一点豆芽,花生酱里的果仁挺大,但多吃也不好。大四上学期,2012年和2013年之交,我们一行六人去了芒市玩,那是我们中一人的家乡。在芒市作客几天后,我们出发去了腾冲,在腾冲待的时间不长,去和顺古镇完了半天。逛了半天又累又饿,大家在古镇很里面的大排档休息,点几份些小菜,点了一份炒饵丝。这个炒饵丝惊艳到了我,我看见和舌头尝到的佐料有番茄酱和鸡蛋、几片韭菜叶,其他的也不清楚了。重要的是饵丝的口感,有点像焖面,但是入味很深,蓬松软糯,遂单独又点了一份。那次旅行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这个炒饵丝,但很可惜没有留下图片。
一般在云南的小吃店,煮饵丝才可以简称为饵丝,炒饵丝、蒸饵丝则不能喊饵丝。在学校吃早点,我的习惯是,面条是第一选择,饵丝是第二选择。学校的饵丝算是比较不错的,只要煮的久一点,都是很好吃的。毕业之后,在律所实习的时候很困窘,中午在律所里吃午饭,晚饭则要去外面吃,合租的地方做饭多有不便。有一家小吃店我经常去,也并非他们家的饵丝做的有多么好,而是干净又便宜。我的肠胃非常奇怪,在外面吃饭,稍微不干净一点就会拉肚子,和我同去的人则不会,我口味也清淡,油盐重和辣都受不了。这家店的羊肉米线、羊肉饵丝非常符合我的口味,除了盐稍重,其他都可以。这家店的羊肉饵丝基本制作程序是:饵丝煮熟入碗,加清汤、羊肉,加入佐料薄荷、小葱、炸熟的花生豆。
如果有人问起昆明的有什么特色小吃,我会告诉他(她)去吃各色饵丝、饵块吧。
刚记得大一刚到学校,一次和青协去敬老院包饺子,数学院的同乡学姐问我有没有吃过烧饵块,我还挺纳闷,不知道饵块是什么东西。接着她说,就是梓苑食堂侧门旁边那个窗口,一张白面皮包一条油条,我恍然大悟,其实经常看到,但没买过。第二天晚上去食堂吃宵夜,买了一个,其实并不好吃,因为油条太难嚼,我想要是换成我们家乡的那种油条,应该会更好吃。那张白皮其实是米粉做的,和饺子皮厚度差不多,吃起啦黏糊糊的,有点塞牙,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口感是有“饵”字的云南小吃的一大特点。
由于食堂的饵块不好吃,校门离梓苑也很远,在洋浦的一年吃饵块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清了,后来迷上了楠苑食堂的拌拉面和炒拉面。在洋浦的时光短暂,晚上去清真食堂吃烧烤是一件美好的事,其实我对烧烤并不喜欢,但是清真食堂晚上的就餐环境实在是很美妙。清真食堂有门的一面是玻璃窗构成的半圆形,门外有个小广场,夏天烧烤摊就支在小广场上。昆明的天透明度很高,晴朗的晚上要么月光皎洁,要么星辰灿烂,晚上在小广场吃烧烤很惬意。清真食堂在梓苑偏僻的一隅,四周漆黑宁静,夏夜吃着烧烤听着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妙极了。
吃梓苑清真烧烤时,我常点炒饵丝、炒饵块,虽然饵丝饵块在我来昆明之前漫长的十几年闻所未闻,但不妨碍它成为我的偏爱。但炒饵丝、炒饵块做的好的极少,因此三年后我才在腾冲吃到了今生吃到过的最好吃的炒饵丝。
搬到呈贡之后,楠苑的拉面窗口调整到了梓苑食堂,我成了那里的常客,炒饵丝炒饵块则是极少吃了,因为做的不好吃,搬迁后梓苑食堂烤饵块变得极难吃,几乎没去吃过。后来大二下学期,我在楠苑清真食堂门口看到有烤饵块,尝过一次,觉得还不错,后来常去,那里烧饵块品种多了几种,有了紫米饵块和荞麦饵块。楠苑清真食堂伴随着那时候我在团委的记忆,一想起楠苑清真食堂前的台阶和小路,往事历历在目。
![]() |
正在做烧饵块 |
![]() |
烧饵块(紫米) |
当然还有呈贡西门外的蒸饵丝,西门外的蒸饵丝陪伴了我整个大三下学期准备司考的那段日子。很多个夏天的下午,我从图书馆顺着百家大道到西门外买份蒸饵丝,返回图书馆坐在走廊的座椅上吃完晚饭,开始晚上的自习。
![]() |
蒸饵丝 |
![]() |
拌好的蒸饵丝 |
大四搬到了本部,如果赶时间,嫌去食堂吃早点太麻烦,公寓大门口的烧饵块是个选择。那里的烧饵块会加一点豆芽,花生酱里的果仁挺大,但多吃也不好。大四上学期,2012年和2013年之交,我们一行六人去了芒市玩,那是我们中一人的家乡。在芒市作客几天后,我们出发去了腾冲,在腾冲待的时间不长,去和顺古镇完了半天。逛了半天又累又饿,大家在古镇很里面的大排档休息,点几份些小菜,点了一份炒饵丝。这个炒饵丝惊艳到了我,我看见和舌头尝到的佐料有番茄酱和鸡蛋、几片韭菜叶,其他的也不清楚了。重要的是饵丝的口感,有点像焖面,但是入味很深,蓬松软糯,遂单独又点了一份。那次旅行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这个炒饵丝,但很可惜没有留下图片。
一般在云南的小吃店,煮饵丝才可以简称为饵丝,炒饵丝、蒸饵丝则不能喊饵丝。在学校吃早点,我的习惯是,面条是第一选择,饵丝是第二选择。学校的饵丝算是比较不错的,只要煮的久一点,都是很好吃的。毕业之后,在律所实习的时候很困窘,中午在律所里吃午饭,晚饭则要去外面吃,合租的地方做饭多有不便。有一家小吃店我经常去,也并非他们家的饵丝做的有多么好,而是干净又便宜。我的肠胃非常奇怪,在外面吃饭,稍微不干净一点就会拉肚子,和我同去的人则不会,我口味也清淡,油盐重和辣都受不了。这家店的羊肉米线、羊肉饵丝非常符合我的口味,除了盐稍重,其他都可以。这家店的羊肉饵丝基本制作程序是:饵丝煮熟入碗,加清汤、羊肉,加入佐料薄荷、小葱、炸熟的花生豆。
![]() |
羊肉饵丝 |
如果有人问起昆明的有什么特色小吃,我会告诉他(她)去吃各色饵丝、饵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