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杂的七七八八
生命中人来人往,外公的病逝让我明白也不明白了许多。
而所做的,不过还是那样的行走,向前或者某种意义的止步,生活或者虚无地度日或者在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世事终究没有完美,如果没有孩童时跌倒再爬起的勇气,陷入意义的虚无概念当中,便也只能在伤春悲秋中老去。
可以听到宿舍的女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她们睡得很安宁。
握了很久鼠标做图的右手冰凉而僵硬,打字都困难。
下定了决心要在今天凌晨之前把电子杂志的最后整合搞定。早晨还要去上自习。
每每想起考研教室里同学们的眼睛透过书本反射出又绝望又希望,迷茫而坚定的光,忍不住提醒自己一定不能为了创新性项目而延误了考研大业。
……
好像又说远了。
————————————————————————————————————
写日志只是想说:
第一期《学高为师》电子杂志终于还差一点点就要与大家见面了(我的vista系统与IEBOOK的音乐不兼容~暂时添加音乐效果不好——要等今天有时间去青青的XP上弄~)。大概明后两天会陆续给参与过问卷调查的善良崇高乐于助人的你们发过去~
第一期电杂的内容,主要是五大板块:自由(偏重了旅行)、责任、文化研究、大师、大学
需要严重地感谢今日老师,方学长,龙学姐,王同学~非常非常的谢谢你们。有时间一定要长篇大论地补上。有朝一日,涌泉相报~
需要强烈推荐的是:
今日老师的《一起来看“雷”阵雨》,很有思考和启发性的一篇文字,用字字珠玑来说毫不为过。芒果台的编导们都应该看看的文字~
方学长的《记忆是我们的责任》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了这篇书评。学长提出了中国近一百年的三个历史记忆断层发人深省,尤其是对八九后的我们来讲。
Rene同学的《在路上——骑行青藏线》,Rene是非常非常厉害留学海外的90后(虽然我一般不喜欢这个样子划分人),有很不错的摄影风格,文字的视角也和一般游记不大相同。简略而丰实且有自己的思想,不可小觑。
Lotusblue学姐的《国家大剧院实习生》,原文是叫”the golden cage”,如果你在实习或者工作,相信一定可以引起你的共鸣。
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有些精疲力竭,还有很多我就不细说了,先截图放上来一些给大家看。
其实杂志之初是有着极其极其恢弘的想法的,就是想用力摘星星的孩子,总觉得那些美好就在天上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事实上难度超乎了想象。生活的琐碎常常令人发狂,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难以忽视。众人皆知的道理,我却偏偏不肯相信。但也不过是一次次在现实面前低下头来含着泪装着若无其事。一份电子杂志,不难做,一份好的电子杂志,真的很难。
嗯,时间宝贵……就不再说自己心中的小遗憾了。经费还躺在科技处一分未动,没有时间,诸事纷杂,我很累很疲惫甚至一些时候想过放弃呀放弃呀放弃……看,太久没有写文字了,又想抱怨。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份标志着信仰与人格理想的杂志终于露了小角,自己的孩子难免娇宠,言过其实之处大家海涵,不要期望过高到时候落差过大~~
再顺便总结一下这期电子杂志的工作:我们总共只有三个人。Inso同学,青青,还有我。
Inso同学写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创刊词,同时负责了《在路上——骑行青藏线》《穷富二代》《五四图书》、科技还有我十分欣赏和赞同的《亚文化》的内容和设计。
青青设计了封面封底,她也有写创刊词一小份并自己古典设计啦,同时《大师之死》板块由她设计。
Jane同学负责了杂志片头,自己的创刊词和其余各文章的设计,对各个主体部分及封面书脊等均有严重贡献。
好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完毕。有时间请大家吃饭~吃饭吃饭~
————————————————————————————————————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不知怎的想起了这样一句话,额,估计是用脑过度脑内程序紊乱了,现在快四点了,还能睡两个多小时,大家晚安~
而所做的,不过还是那样的行走,向前或者某种意义的止步,生活或者虚无地度日或者在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世事终究没有完美,如果没有孩童时跌倒再爬起的勇气,陷入意义的虚无概念当中,便也只能在伤春悲秋中老去。
可以听到宿舍的女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她们睡得很安宁。
握了很久鼠标做图的右手冰凉而僵硬,打字都困难。
下定了决心要在今天凌晨之前把电子杂志的最后整合搞定。早晨还要去上自习。
每每想起考研教室里同学们的眼睛透过书本反射出又绝望又希望,迷茫而坚定的光,忍不住提醒自己一定不能为了创新性项目而延误了考研大业。
……
好像又说远了。
————————————————————————————————————
写日志只是想说:
第一期《学高为师》电子杂志终于还差一点点就要与大家见面了(我的vista系统与IEBOOK的音乐不兼容~暂时添加音乐效果不好——要等今天有时间去青青的XP上弄~)。大概明后两天会陆续给参与过问卷调查的善良崇高乐于助人的你们发过去~
![]() |
第一期的目录 |
第一期电杂的内容,主要是五大板块:自由(偏重了旅行)、责任、文化研究、大师、大学
需要严重地感谢今日老师,方学长,龙学姐,王同学~非常非常的谢谢你们。有时间一定要长篇大论地补上。有朝一日,涌泉相报~
需要强烈推荐的是:
今日老师的《一起来看“雷”阵雨》,很有思考和启发性的一篇文字,用字字珠玑来说毫不为过。芒果台的编导们都应该看看的文字~
![]() |
![]() |
方学长的《记忆是我们的责任》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了这篇书评。学长提出了中国近一百年的三个历史记忆断层发人深省,尤其是对八九后的我们来讲。
Rene同学的《在路上——骑行青藏线》,Rene是非常非常厉害留学海外的90后(虽然我一般不喜欢这个样子划分人),有很不错的摄影风格,文字的视角也和一般游记不大相同。简略而丰实且有自己的思想,不可小觑。
![]() |
很多的照片,拿到电子杂志大家可以都点点~ |
Lotusblue学姐的《国家大剧院实习生》,原文是叫”the golden cage”,如果你在实习或者工作,相信一定可以引起你的共鸣。
![]() |
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有些精疲力竭,还有很多我就不细说了,先截图放上来一些给大家看。
![]() |
创刊词和我做的模板~ |
![]() |
这张有秘密~ |
![]() |
其实杂志之初是有着极其极其恢弘的想法的,就是想用力摘星星的孩子,总觉得那些美好就在天上离自己不远的地方。
事实上难度超乎了想象。生活的琐碎常常令人发狂,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难以忽视。众人皆知的道理,我却偏偏不肯相信。但也不过是一次次在现实面前低下头来含着泪装着若无其事。一份电子杂志,不难做,一份好的电子杂志,真的很难。
嗯,时间宝贵……就不再说自己心中的小遗憾了。经费还躺在科技处一分未动,没有时间,诸事纷杂,我很累很疲惫甚至一些时候想过放弃呀放弃呀放弃……看,太久没有写文字了,又想抱怨。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份标志着信仰与人格理想的杂志终于露了小角,自己的孩子难免娇宠,言过其实之处大家海涵,不要期望过高到时候落差过大~~
再顺便总结一下这期电子杂志的工作:我们总共只有三个人。Inso同学,青青,还有我。
Inso同学写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创刊词,同时负责了《在路上——骑行青藏线》《穷富二代》《五四图书》、科技还有我十分欣赏和赞同的《亚文化》的内容和设计。
青青设计了封面封底,她也有写创刊词一小份并自己古典设计啦,同时《大师之死》板块由她设计。
Jane同学负责了杂志片头,自己的创刊词和其余各文章的设计,对各个主体部分及封面书脊等均有严重贡献。
好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完毕。有时间请大家吃饭~吃饭吃饭~
————————————————————————————————————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不知怎的想起了这样一句话,额,估计是用脑过度脑内程序紊乱了,现在快四点了,还能睡两个多小时,大家晚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