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顺河、远方
永远都忘不了,隔河相望的那一年。
冬天的太阳穿透薄雾,看的并不真切。尽管是冬天,河岸上依然有青草,我们躺在草地上,在从镇上回村子里的路上休息。并不觉得身下的草地潮湿,只是这样放松地躺下,每个人怀着自己的心思,也许又什么都没有想。那一刻,我觉得太阳,仿佛是从某一个冰河世纪来的太阳。冰河世纪那个漫长无尽的冬天,太阳也如此这般照耀着冰冻的河流,也穿透了雾。然后我坐起来,望着河对面的雾气。对,那个时候,那已经是雾霾,不是雾了。那片雾笼罩了来路,迷茫了去路,渐渐让四面八方都模糊,我的心底生起一个念头,那么,家乡永远都回不去了。那一年,我大概读高中。我的几个表兄弟,从十岁到二十岁,生长在武阳,又都和远方的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某一个阶段是武阳的小镇青年。
十多年后,我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终于家乡回不去了。先是村民将土地买给承包商挖沙石,接着周围建起了工厂,清澈的岷江河渐渐变得污浊不堪,甚至在十月份河面遍布蚊蚁。芦苇丛消失了,竹林消失了,木槿花消失了,美人蕉消失了,山上的野玫瑰消失了,山泉水枯涸了,鱼儿小虾都不见了。蚌壳挖不着了。那些藏在村子里面的神奇,都一个个跑掉。像是水泡般突然破裂,甚至都找不到存在的痕迹。地表植被大多被破坏掉,露出无奈的内里,遗弃在一旁,沟壑纵横地令人不忍直视。最后,终于整体拆迁,将这个小小岷江河边角落里的人都赶了出去。村民们说,早不想住这里了,没有桥,等了几十年的船,现在空气也臭,水也臭,不如走了好。
还记得舅舅舅母带着幼年的我们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舅母说:“枯藤老树昏鸦。”我们这里有青藤,有老树,但是没有枯藤。那时是夏天,正是植物茂盛的时候。四川嘛,即使到了冬天,也有大片的绿树竹林。这时她念到:“小桥流水人家。”不到五岁的我,正好立在一块石板上,石板下,是附近人家用来排生活污水的小沟。小沟里的水也不算脏。头顶是树荫,黄昏的太阳还有光下来,这就是我的小桥流水人家。舅舅说:“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我们村里没有马,大的动物最多是牛,也不常见到。我多想见到马,学会骑马呀!像孙悟空那样骑着马在天庭奔驰。然而直到现在,也还没有机会学会骑马。那么断肠人呢?为什么那个人要断肠呢?断肠岂不是很痛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断肠呢?我一定觉得,那么一个孤单单的人,只会是个男人,女生一个人走在路上,太远,太害怕了。那这后半句话和我没关系。当时的我这样想。不需要记下来。结果后来,我没有忘掉这句话。
顺河村就是我的摇篮。温暖的源泉。她不在了,消失在时间里,却还留在我的记忆里。累的时候,倦的时候,就爬回这个摇篮,汲取一点温暖的力量,汲取一点美,一点光。土地是温暖的。从来不是冷的。夏天的时候,冬天的时候,都是温热而包容的。
然而地里的农民不这么想。还记得那一声悠长的叹息。是隔壁婶婶在地里劳作时发出的。坐在小板凳上,一会儿挪一下位置,从这头移动到那头,身边是个大筐。已经忘了她在做什么。她就那么,在黄昏下叹息了一声。我疑惑地望着她。她说:“农民的活儿啥子时候是个头哦!”我慌忙地想起课堂上老师讲的话,对她说:“农民多伟大!”心脏却扑扑跳动着,不知为什么,仿佛这句话太大胆,也太像作假,容易被人看穿。婶婶愣了愣,说:“伟大也辛苦啊。”是啊,谁愿意这么辛苦?谁不愿意土地中长出如意树,如意树随心意满足物用?
我在大人们的庇护下长大,享受的都是顺河村的好。然而大人们,却要承担幻想之外的现实。夏日暴风雨,屋子晦暗,我正好和小伙伴们躺在凉席上嬉闹,讲讲听来的传奇鬼故事。然而十几岁的大表哥和十几岁的小舅舅,却和大人们一起在地里系玉米杆,怕风雨中折断了杆子,少了苞谷的收成。
冬天的太阳穿透薄雾,看的并不真切。尽管是冬天,河岸上依然有青草,我们躺在草地上,在从镇上回村子里的路上休息。并不觉得身下的草地潮湿,只是这样放松地躺下,每个人怀着自己的心思,也许又什么都没有想。那一刻,我觉得太阳,仿佛是从某一个冰河世纪来的太阳。冰河世纪那个漫长无尽的冬天,太阳也如此这般照耀着冰冻的河流,也穿透了雾。然后我坐起来,望着河对面的雾气。对,那个时候,那已经是雾霾,不是雾了。那片雾笼罩了来路,迷茫了去路,渐渐让四面八方都模糊,我的心底生起一个念头,那么,家乡永远都回不去了。那一年,我大概读高中。我的几个表兄弟,从十岁到二十岁,生长在武阳,又都和远方的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某一个阶段是武阳的小镇青年。
十多年后,我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终于家乡回不去了。先是村民将土地买给承包商挖沙石,接着周围建起了工厂,清澈的岷江河渐渐变得污浊不堪,甚至在十月份河面遍布蚊蚁。芦苇丛消失了,竹林消失了,木槿花消失了,美人蕉消失了,山上的野玫瑰消失了,山泉水枯涸了,鱼儿小虾都不见了。蚌壳挖不着了。那些藏在村子里面的神奇,都一个个跑掉。像是水泡般突然破裂,甚至都找不到存在的痕迹。地表植被大多被破坏掉,露出无奈的内里,遗弃在一旁,沟壑纵横地令人不忍直视。最后,终于整体拆迁,将这个小小岷江河边角落里的人都赶了出去。村民们说,早不想住这里了,没有桥,等了几十年的船,现在空气也臭,水也臭,不如走了好。
还记得舅舅舅母带着幼年的我们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舅母说:“枯藤老树昏鸦。”我们这里有青藤,有老树,但是没有枯藤。那时是夏天,正是植物茂盛的时候。四川嘛,即使到了冬天,也有大片的绿树竹林。这时她念到:“小桥流水人家。”不到五岁的我,正好立在一块石板上,石板下,是附近人家用来排生活污水的小沟。小沟里的水也不算脏。头顶是树荫,黄昏的太阳还有光下来,这就是我的小桥流水人家。舅舅说:“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我们村里没有马,大的动物最多是牛,也不常见到。我多想见到马,学会骑马呀!像孙悟空那样骑着马在天庭奔驰。然而直到现在,也还没有机会学会骑马。那么断肠人呢?为什么那个人要断肠呢?断肠岂不是很痛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断肠呢?我一定觉得,那么一个孤单单的人,只会是个男人,女生一个人走在路上,太远,太害怕了。那这后半句话和我没关系。当时的我这样想。不需要记下来。结果后来,我没有忘掉这句话。
顺河村就是我的摇篮。温暖的源泉。她不在了,消失在时间里,却还留在我的记忆里。累的时候,倦的时候,就爬回这个摇篮,汲取一点温暖的力量,汲取一点美,一点光。土地是温暖的。从来不是冷的。夏天的时候,冬天的时候,都是温热而包容的。
然而地里的农民不这么想。还记得那一声悠长的叹息。是隔壁婶婶在地里劳作时发出的。坐在小板凳上,一会儿挪一下位置,从这头移动到那头,身边是个大筐。已经忘了她在做什么。她就那么,在黄昏下叹息了一声。我疑惑地望着她。她说:“农民的活儿啥子时候是个头哦!”我慌忙地想起课堂上老师讲的话,对她说:“农民多伟大!”心脏却扑扑跳动着,不知为什么,仿佛这句话太大胆,也太像作假,容易被人看穿。婶婶愣了愣,说:“伟大也辛苦啊。”是啊,谁愿意这么辛苦?谁不愿意土地中长出如意树,如意树随心意满足物用?
我在大人们的庇护下长大,享受的都是顺河村的好。然而大人们,却要承担幻想之外的现实。夏日暴风雨,屋子晦暗,我正好和小伙伴们躺在凉席上嬉闹,讲讲听来的传奇鬼故事。然而十几岁的大表哥和十几岁的小舅舅,却和大人们一起在地里系玉米杆,怕风雨中折断了杆子,少了苞谷的收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