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恨的“模进”
首先要科普一下,什么是“模进”呢?模进就是相同的音型重复,并呈阶梯状变化。概念听起来很晦涩,但是一举例子你就明白了,若我们将《玛丽有只小羊羔》进行变化,比如第一、二小节是3212333,第三、四小节是4323444,然后第五、六小节是5434555,,如此就构成了一个模进。这种手法无论是在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都很常见。
比如著名的钢琴曲《给爱丽丝》中,就有一段模进,如下图谱例。
此处右手的旋律可以唱为si do re mi,sol fa mi re, fa mi re do,mi re do si,其中sol fa mi re, fa mi re do,mi re do si就是一个典型的模进。我们从谱例的红圆圈中可以看到,这三个圈中的音符排列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说明他们是相同的音型。然后三个圆圈一个比一个低,所以是呈阶梯状变化。
这样一来,大家就明白模进是怎么回事儿了吧!一般模进的使用不会超过4次,像给爱丽丝里面用了三次是比较常见的。巴赫的作品里面也常常用到模进,但是巴赫作为一名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作曲家,他用模进从来不会四遍都一样,一般总会有变化,如下图谱例,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的第二首c小调赋格,使用了三次模进,第四次就做了变化。而莫扎特就不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作曲家,总所周知他的钢琴奏鸣曲中有很多都是为教学而作,可能他就不会特别动脑筋,比如《C大调简易奏鸣曲》K545中的模进,就有四遍都一样的,如下图。
不过莫扎特牛就牛在,他不动脑筋写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么好听……
而在流行歌曲中,模进也常常会被用到,比如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中,在结尾处,有一个四遍都一样的模进:
当然,在流行音乐中,不断重复是最重要的特征,因此模进就特别受到大家的喜爱。
众所周知,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厌烦,再好听的旋律,重复多了就效果不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作曲家的模进都不会超过四次的主要原因了。那么模进有没有超过四次的呢?也是有的,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中,有的段落为了表现对于死亡抗争到底的气概,一个下行的模进用了六次之多,并用铜管演奏,其悲壮的音响效果使我终身难忘。
当然,还有一个著名的模进不得不提,这里的模进不仅超过四次,也超过六次,达到十几次之多,好不容易十几次上行模进到顶了,接下来迎接你的却是“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继续下行十几次模进,这就是最诲人不倦的模进——哈农。
练习哈农对演奏技术的提高到底有多少帮助这个尚存争议,暂且不谈,而如此翻来覆去的模进,组合成了世界最没有营养的音乐之一,若是孩子在音乐的成长道路上,耳朵长期大量灌进去的是这种音乐,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一直提议,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须少练,精练,甚至不练哈农。
比如著名的钢琴曲《给爱丽丝》中,就有一段模进,如下图谱例。
![]() |
此处右手的旋律可以唱为si do re mi,sol fa mi re, fa mi re do,mi re do si,其中sol fa mi re, fa mi re do,mi re do si就是一个典型的模进。我们从谱例的红圆圈中可以看到,这三个圈中的音符排列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说明他们是相同的音型。然后三个圆圈一个比一个低,所以是呈阶梯状变化。
这样一来,大家就明白模进是怎么回事儿了吧!一般模进的使用不会超过4次,像给爱丽丝里面用了三次是比较常见的。巴赫的作品里面也常常用到模进,但是巴赫作为一名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作曲家,他用模进从来不会四遍都一样,一般总会有变化,如下图谱例,
![]() |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的第二首c小调赋格,使用了三次模进,第四次就做了变化。而莫扎特就不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作曲家,总所周知他的钢琴奏鸣曲中有很多都是为教学而作,可能他就不会特别动脑筋,比如《C大调简易奏鸣曲》K545中的模进,就有四遍都一样的,如下图。
![]() |
不过莫扎特牛就牛在,他不动脑筋写出来的东西还是那么好听……
而在流行歌曲中,模进也常常会被用到,比如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中,在结尾处,有一个四遍都一样的模进:
![]() |
当然,在流行音乐中,不断重复是最重要的特征,因此模进就特别受到大家的喜爱。
众所周知,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会厌烦,再好听的旋律,重复多了就效果不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作曲家的模进都不会超过四次的主要原因了。那么模进有没有超过四次的呢?也是有的,比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中,有的段落为了表现对于死亡抗争到底的气概,一个下行的模进用了六次之多,并用铜管演奏,其悲壮的音响效果使我终身难忘。
当然,还有一个著名的模进不得不提,这里的模进不仅超过四次,也超过六次,达到十几次之多,好不容易十几次上行模进到顶了,接下来迎接你的却是“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继续下行十几次模进,这就是最诲人不倦的模进——哈农。
![]() |
练习哈农对演奏技术的提高到底有多少帮助这个尚存争议,暂且不谈,而如此翻来覆去的模进,组合成了世界最没有营养的音乐之一,若是孩子在音乐的成长道路上,耳朵长期大量灌进去的是这种音乐,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一直提议,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必须少练,精练,甚至不练哈农。
-
穆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1 11:07:43
-
欧气测不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08 21:15:15
-
a step into th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9-12 09:10:46
-
氐宿奏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8 00:17:42
-
未知的自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1 21:54:50
-
熊旖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9 17:52:35
-
豆友48236448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20 23:42:51
-
RRRRRRR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9 15:16:5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9 14:50:22
-
猫夢紫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4 15:04:07
-
einZeb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20 10:08:18
-
浅裳嫣然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24 16:48: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11-22 0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