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被遗忘在泰北的中国人——系列报道】湄公河畔的玉佛寺
【一群被遗忘在泰北的中国人——系列报道】
从清莱市车站乘车,漆成朱红或宝石蓝的老式长途汽车行驶约两个小时,一碧如洗的天际线最终与河水相携,就到了泰国和老挝边境处的清孔。湄公河在清孔处收回大肆捭阖的奔流,改为一汪缠绵温软,桨声灯影里两岸山丘敦厚的行踪是少女蔓生的青丝。
讲得一口甜糯普通话的彭淑艳就有着这样一头惹人遐思的发色,她的祖辈是晚清时期从广东省潮汕附近下南洋的一批侨民,为生计所迫流离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年代久远,也只记得彭字一个姓氏,以此作为人群里血缘相识的表记。2013年,她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泰高中生交流夏令营,这是她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只在中国呆了十天,时间还是太短了,我希望将来可以去北京读书,去中国读书,最好能够在中国生活”,彭淑艳说,她已经通过了国际汉语水平考试的5级,下个月即将考6级,眼看着童年时全靠长辈言谈中构建出的中国一步步从虚无缥缈生长出血肉,除去雀跃与期待,彭淑艳也有些紧张与焦虑,“中国现在发展很好,我读书的学校里很多同学无论是华人还是泰国人都想将来到中国去读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机会”。
正如彭淑艳所说,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仅是流落在神州外的炎黄子孙越来越多自发地捡拾起记忆中话语的碎片拼凑成形,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了华文教育的重要性,民间自发办起了汉语教育。据彭淑艳介绍,清孔县万窖村的华文学习中心就正在筹办中,她此次来清孔,也有和家人一同为清孔的华文教育帮忙的目的。
“中国越来越强大,人们生活过得好了,很多中国游客来我们这里观光,但是我们一句话都没办法和他们讲,这样怎么能行呢?”清孔村的村长达依每每提及清孔居民汉语水平的普遍滞后总是非常担忧,因此,身为土生土长的泰国人的村长经过多方奔走,在村内的玉佛寺开始筹办华文教育中心,“在我们这个地区,清孔是第一个办华文教育学校的村,凡是村里的人,只要是想学习华语的,都可以免费去学习,教师、教材、经费全都由我们来想办法解决,只要能让他们愿意学华文,能学好华文就是好事”,村长达依如是说。
“不仅是他们俗家百姓,我们出家人也想学一些华语,所以我们愿意让村里用寺里的房间来办学校”,身着橙色袈裟的僧人双手合十。“玉佛寺建寺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是清孔很有名的寺庙,每一任主持都受到很高礼遇。上一任主持圆寂之后,他的禅房一直空着,因为他是有大智慧大功德。其他人住进他的禅房之后,身体无法承受他修行的能量,会产生种种困苦”,在玉佛寺短期修行的一位俗家弟子介绍。听到这里,僧侣敛去了笑颜,正色颔首,“在清孔办好华文教育,清孔居民可以和游客沟通,我们出家人可以更好地给中国来的信众解说佛的精妙,这是一件大功德,也是对上一任主持的交代”。
湄公河畔,泰北蓝天,建寺千年的玉佛寺,抚摸着当年不知姓甚名谁工匠雕琢的石塔,感受佛性正能量的心灵洗涤与华文教育文化脉承交汇。夜暗,在老法师为信众举办的烛光祈福会中,遥想着传说中佛祖西向为当地人讲经布道的毕恭与虔诚。远离都市的喧嚣与尘埃,让人同讲华文的大陆人体量到异国他乡熟悉却又陌生的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为方便各位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现附上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的联系方式及主页,欢迎来询:
QQ:1425483981
E-mail:1425483981@qq.com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425483981/mai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050636524/profile?topnav=1&wvr=5
公众微信号:CCCEAT
![]() |
从清莱市车站乘车,漆成朱红或宝石蓝的老式长途汽车行驶约两个小时,一碧如洗的天际线最终与河水相携,就到了泰国和老挝边境处的清孔。湄公河在清孔处收回大肆捭阖的奔流,改为一汪缠绵温软,桨声灯影里两岸山丘敦厚的行踪是少女蔓生的青丝。
讲得一口甜糯普通话的彭淑艳就有着这样一头惹人遐思的发色,她的祖辈是晚清时期从广东省潮汕附近下南洋的一批侨民,为生计所迫流离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年代久远,也只记得彭字一个姓氏,以此作为人群里血缘相识的表记。2013年,她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泰高中生交流夏令营,这是她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只在中国呆了十天,时间还是太短了,我希望将来可以去北京读书,去中国读书,最好能够在中国生活”,彭淑艳说,她已经通过了国际汉语水平考试的5级,下个月即将考6级,眼看着童年时全靠长辈言谈中构建出的中国一步步从虚无缥缈生长出血肉,除去雀跃与期待,彭淑艳也有些紧张与焦虑,“中国现在发展很好,我读书的学校里很多同学无论是华人还是泰国人都想将来到中国去读书,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机会”。
正如彭淑艳所说,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不仅是流落在神州外的炎黄子孙越来越多自发地捡拾起记忆中话语的碎片拼凑成形,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了华文教育的重要性,民间自发办起了汉语教育。据彭淑艳介绍,清孔县万窖村的华文学习中心就正在筹办中,她此次来清孔,也有和家人一同为清孔的华文教育帮忙的目的。
“中国越来越强大,人们生活过得好了,很多中国游客来我们这里观光,但是我们一句话都没办法和他们讲,这样怎么能行呢?”清孔村的村长达依每每提及清孔居民汉语水平的普遍滞后总是非常担忧,因此,身为土生土长的泰国人的村长经过多方奔走,在村内的玉佛寺开始筹办华文教育中心,“在我们这个地区,清孔是第一个办华文教育学校的村,凡是村里的人,只要是想学习华语的,都可以免费去学习,教师、教材、经费全都由我们来想办法解决,只要能让他们愿意学华文,能学好华文就是好事”,村长达依如是说。
“不仅是他们俗家百姓,我们出家人也想学一些华语,所以我们愿意让村里用寺里的房间来办学校”,身着橙色袈裟的僧人双手合十。“玉佛寺建寺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是清孔很有名的寺庙,每一任主持都受到很高礼遇。上一任主持圆寂之后,他的禅房一直空着,因为他是有大智慧大功德。其他人住进他的禅房之后,身体无法承受他修行的能量,会产生种种困苦”,在玉佛寺短期修行的一位俗家弟子介绍。听到这里,僧侣敛去了笑颜,正色颔首,“在清孔办好华文教育,清孔居民可以和游客沟通,我们出家人可以更好地给中国来的信众解说佛的精妙,这是一件大功德,也是对上一任主持的交代”。
湄公河畔,泰北蓝天,建寺千年的玉佛寺,抚摸着当年不知姓甚名谁工匠雕琢的石塔,感受佛性正能量的心灵洗涤与华文教育文化脉承交汇。夜暗,在老法师为信众举办的烛光祈福会中,遥想着传说中佛祖西向为当地人讲经布道的毕恭与虔诚。远离都市的喧嚣与尘埃,让人同讲华文的大陆人体量到异国他乡熟悉却又陌生的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为方便各位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现附上泰国清莱中华文化教育协会的联系方式及主页,欢迎来询:
QQ:1425483981
E-mail:1425483981@qq.com
QQ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425483981/mai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050636524/profile?topnav=1&wvr=5
公众微信号:CCCEAT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