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推荐榜第十二期
读品推荐榜
上期推荐榜因病假手于人,这回纵是病消抽丝也自当抖擞精神。我们将秉承“尽量雪中送炭,绝少锦上添花”的原则,为大家做些读书人中马前卒的工作。创设初始,项目难免有不合理之处,希冀各位多多指正。
凉宫春日的分裂
(日)谷川流著 王敏媜译 台湾国际角川书店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8月 265页 NTD 180元
装帧
封面为红底白色的H(haruhi之首字母),前景为戴团长袖标的凉宫春日,与系列前几部(六、七、八三部皆为女性角色做鬼脸状占据绝大部分封面)装帧风格似有不合,但也昭示了凉宫系列逐渐进入敌对势力出现、形成对立的局面。
宣传
凉宫春日大概是轻小说宇宙大爆发的代表了。虽然是07年就出版中译本的作品,且仅仅是开了个头,整整一本书全是伏笔,下一部则遥遥无期持续跳票中,但在今年夏天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皆因为播放的2009动画版中“漫无止境的八月”真的以内容相同、分镜不重复的方式连续放映了八周(自6月18日至8月7日间每周一集)。虽说远远不及小说中所述轮回了15532次,但也足以使部分粉丝欲哭无泪,面对无法快进的电视屏幕,看一集两集还新鲜、三集四集权当换装秀,到最后甚至有崩溃的粉丝愤而撕书砸手办。这虽然是个很难说是创举、骗钱、拖时间的行为,但也从侧面反应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凉宫春日系列的受欢迎程度实在让制作方有资本玩得起这样折腾受众的把戏。从轻小说到漫画(包括Q版与四格)、动画、音乐、广播剧、游戏……若非拥趸极多,哪可能有此境遇。
翻译
译者一路参与该系列的翻译,对文本有较好的熟悉和掌控。
文字内容
《凉宫春日的分裂》乃是谷川流的轻小说“凉宫春日”系列继《凉宫春日的忧郁》、《凉宫春日的叹息》、《凉宫春日的烦闷》、《凉宫春日的暴走》、《凉宫春日的消失》、《凉宫春日的动摇》、《凉宫春日的阴谋》、《凉宫春日的愤慨》之后第九部作品。首部曲《凉宫春日的忧郁》曾为作者谷川流一举赢得了第八届Sneaker大赏。轻小说(Light novel)作为一种跟动漫纠缠不清诞生不久的文学体裁,以一二十岁的年轻读者为主要读者群,通常使用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对自幼浸淫于日本动漫文化的读者来说,轻小说代表了这一时代的阅读趣味和风格,故而由整个年轻世代阅读取向的变革导致了诸如通俗流行文学甚至纯文学的轻质化。从较早期的《吸血鬼猎人D》、《罗德斯岛战记》、《秀逗魔导士》到勃兴期的《十二国记》、《奇诺之旅》、《灼眼的夏娜》再到现在当红的《狼与香辛料》、《全金属狂潮》、《文学少女》等。由于轻小说这个名谓实在模糊不清,所以最夸张的有把《源氏物语》也当作轻小说来看待的,我们熟悉的《银河英雄传说》也会被归入此类,乙一、梦枕貘等作者的作品也很难叫人分辨到底是普通的流行文学还是轻小说。《夏天•烟火•我的尸体》以孩子的世界为场景,《ZOO》、《平面狗》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留有些别样余韵。梦枕貘式的历史幻想书写又直接延伸出更多诸如《少年阴阳师》之类的动漫作品。万城目学的《鸭川荷尔摩》、《荷尔摩六景》、《鹿男》不能不说是拜轻小说“生活与幻想结合”的写作风格所赐,奇幻而又爆笑的场景让年轻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同喜同悲,又可踏入一个超脱的领域。无论是《鹿男》校园赛会包裹下的神器争夺战还是“荷尔摩”系列中社团活动掩盖下的阴阳师斗法,皆是校园故事嫁接上了幻想的产物。凉宫春日系列也不例外,“我对普通的一般人没有兴趣喔~如果你们其中有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等,请到我这里来找我!”甫入高中不久就以石破天惊的自我介绍让人心头一惊的SOS团团长凉宫春日俨然成为校园中的怪人,可主角兼全书视角所在之吐槽男阿虚却被告知,团长误打误撞抓来了另三个团员无一不是凉宫春日所盼望着的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唯独一人被蒙在鼓里——正是春日本人。结果事情就演变为看似校园生活却时刻影响世界的生活喜剧。循着团员们的说法,阿虚发现了春日作为神一般存在的力量:拍电影时叫嚷着要有超能光线就真的射出来,不想结束暑假就让时间无尽轮回,愤怒的神人在空无一人的空间里大肆破环……既有后宫腔调(奇异少女、巨乳萌妹、凌波一系的长门大萌神)、又明显暗示了阿虚和春日之间会发生什么,还有比这更能让思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心跳不已的故事吗?
逃离
(加)艾丽丝•门罗著 李文俊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年7月 359页 28元
装帧
封面上一袭素色,有蒲公英种子飞飏,颇为美观,与台版各有意趣。而封底和内页简单承袭蒲公英纹案则有些懈怠和敷衍。
宣传
腰封上主打的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乃是为打破布克奖只面向英联邦国家作家的局限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文学奖而于2004年成立的全新奖项,表彰的也不再是某部作品而是作家在文学界的整体成就和对世界文坛的影响。布克国际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金6万英镑,前两位获奖人分别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和尼日利亚作家奇努阿•阿契贝。
翻译
艾丽丝•门罗乃是今年五月甫得奖的新科状元,旋即推出大陆中译本,出版单位可谓神速,且由老牌翻译家李文俊操刀,让人感觉不到译者的存在直面门罗的文采。
文字内容
很巧合的是最近有许多女性题材的小说翻译出版,内容也不外乎成长、家庭、感情。20世纪初路易斯•库佩勒斯在《命中注定》中就创造了一个早期女权主义者荷兰少妇康娜丽与丈夫离异后在罗马邂逅画家杜克并同居最后却鬼使神差或曰“命中注定”的回到了前夫身边的悲剧版“罗马假日”。福克纳《野棕榈》中与情人狂野出奔的南方女人夏洛特也因着堕胎而丧命。门罗以卡拉的“逃离”开篇,开始了一段段女人生命的叙述,虽然最后卡拉也是鬼使神差地回转到丈夫的身边。门罗的短篇虽然往往只有短短的四十多页,但冰山一角下隐含着的是她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体察和高度浓缩,不动声色而非死水一潭,即使情节可以用一句话言简意赅的囊括,但其中的曲折和潜伏着的情愫实难让人轻易挣脱,盖因其写作成文乃由两三百页的back story精练而来,往往暗流涌动百转愁肠。《机缘》、《匆匆》、《沉寂》三篇相互连贯,从朱丽叶写到其女佩内洛普,两代女性各有悲愁。对比另一位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盖伊•范德海格的短篇小说集《走下坡路的男人》(Man Descending),加拿大广阔乡村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画卷已然铺现在我们面前。加上刚引进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两部小说《强盗新娘》和《道德困境》,这出飨宴实在值得期待。
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
(美)詹姆斯•纳雷摩尔著 徐展雄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433页 39元
装帧
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让雷蒙•钱德勒认为“没枪也够硬”的家伙,而雷蒙•钱德勒则是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的缔造者之一,这样的封面确实够Film Noir。
宣传
该书译者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华人电影志》导演、影评人徐展雄曾于8月29日在上海东床书吧举行了黑色电影沙龙《妖夜荒踪》暨《黑色电影》中译本首发式,于9月5日在北京雨枫书馆举行了“大卫林奇与新黑色电影”《黑色电影》主题沙龙。
翻译
名词和术语后皆附有原文,书后编有详细索引,大大方便了读者按图索骥查找资料。
文字内容
詹姆斯•纳雷摩尔的《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曾获1999年度美国克劳斯瑙—克劳斯活动影像图书奖及2000年度美国电影与媒体研究学会(Society for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凯瑟琳•辛格•科瓦奇图书奖荣誉奖。此书也是内地引进的首部探讨黑色电影的专著。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1940、1950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在《黑色电影》中,詹姆斯•纳雷摩尔探讨了这些影片,但他亦向我们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同时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个概念。“黑色电影”似乎难以定义,一如前面所谈到的“轻小说”,当然黑色电影大致总是摒弃宏大叙事,采取个体化、私密化的叙事策略,贯穿了悬念推理式的叙述过程,其主人公总是呈现出僭越现代法律体系的犯罪/类犯罪行为特征,可就是这么一个被认为是好莱坞产物的电影却拥有一个迷人的法国名字——Film Noir。纳雷摩尔的研究方式也法国味儿十足,撇去新增的第八章“21世纪的黑色电影”不谈,其余的七章且可独当一面成为一本专著的规模,研究的手法和关注点也跟处在不相交平面上的直线一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第六章“街道的另一边”更可以说是对种族、性别、殖民主义、东方学的电影学拓展。
老猫学出版
陈颖青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245页 32元
装帧
与台版的白底相反,大陆版的装帧采用了黑为底色,还绘上一只扭头瞪人的猫,腰封上则是林载爵、刘苏里推荐云云。
宣传
《老猫学出版》乃是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当家人陈颖青的博客(http://b-oo-k.net/blog/)结集,故而未出版前已有众多普通读者与出版人追捧阅读,07年由台湾时报出版成书,继苏拾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技术:我的120道出版经营练习题》之后,成为又一位将多年经验在大陆出版的台湾书业大佬。
文字内容
作为一个爱书人兼买书人,我常常跟出版界朋友们开玩笑说:那么多年轻的读书人中,大概只有我最有资格对你们的作品指指点点,因为我不靠拿赠书写书评谋生,更多的自己买来看,一年花好几万在书上,又绝非砸钱买套书立书墙的冬烘,听我几句对书编辑、内容和装帧的批评应该不为过吧,毕竟手不软。若点头称是,那我就会一吐作为普通读者的心声:拜托把书做得认真点、好看点,不是装帧粗劣,编校漫不经心,错字连篇就是内容懒得跟霉掉的花生一样,叫人怎么舍得出那么多钱来买你们的书呢?封面挫、文案俗根本连拿起这本书的兴致都不会有,店堂里那么多书,若没法吸引读者注目、拿起书试阅,里面是白纸还是精良其实都是一样的。老猫陈颖青的观点恰好跟我相仿:书为什么需要解释?因为它躺在书店里,既不会开口,也不会秀出简报,而跟它躺在一起的书却那么多。那些行色匆匆、挑三拣四的精明读者,能够停留在你的书封上面的时间那么少。如果你还不多花一点力气向他解释,你出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值得他掏钱、把书买回家?那么他也就没有任何理由真的下手购买。而要“正确”解释书,核心关键就在这里。3秒钟,这是读者要不要拿起一本书的决定时间;10秒钟,这是读者愿不愿往下读你的文案,翻开内页寻找任何能够说服他的线索的第二个机会。如果你没办法掌握这10秒,那所有曾经拿起书的读者,就跟你无缘了。整本书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经验之谈,虽然由博客转到文本未免有些水土不服,超链接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毕竟是干货巨多。可惜谈编辑出版经验的书遇上一个不太懂书的责编,内文版式,字体字号间距全是一幅没领会陈颖青书中要义的酒醉模样,自然重点不突出,徒增审美疲劳。人家说“译者是对作者的背叛”,可出版方却着着实实地背叛了一回作者,编辑负编辑,会水的反倒被淹死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责编不管版式,全扔给排版公司了,审校的诸君读过书稿也该反省下自己的编辑工作是否称职,建议这位仁兄回去好好阅读下第三章“排版是你必须知道的事”。
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
黄宽重著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年7月 299页 36元
装帧
封面装帧简洁,书名等文字皆竖排营造出古时效果,书名和作者名之间立有岳飞像。但封底不置定价,全书仅版权页一处出现定价实在突兀。
宣传
黄宽重的两本宋史研究专著《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和《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均在不声不响中出版,书评及报道似仅有西北大学教授陈峰针对台版的书评。
文字内容
本书考察了南宋政权在面临强大外患内乱的威胁下,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原有的军事体制之外,接纳地方的武装力量,创立新的制度,是对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一项重大修正,反映了南、北宋政权不同的特质。由于宋廷充分利用江南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国防后盾,推动防御策略,确立了背海立国的形势,才能与金、蒙相抗衡,达一百五十余年之久,这些经由宋廷组织、团结、承认、而实质存在的各种民间自卫武力或地方军,不仅与南宋时代的正规军,同时并存,更是支撑南宋政局,与赵宋政权相始终的武装力量。然而,地方武力自主性强,若任其膨胀、发展,也可能是朝廷的一项威胁,如何有效掌握,使这些武装力量成为供宋廷驱策的工具而不致成为尾大不掉,甚至叛乱、夺权之资,自然是对地方武力倚赖更殷的南宋朝廷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福建左翼军”一章涉及蒲寿庚降元问题,作者肯定了前人的观点:蒲氏的举动乃是泉州地方势力“以个人、家庭及地方的利益为依归,与宗室派及抗元派爆发大冲突”的结果,又指出“这一看法扭转了以往过于凸显蒲寿庚以一人一姓之力降元,以及异族人在宋代楚材晋用的看法”。但作者停止于此,而从具体分析左翼军入手,进一步论述地方势力“面对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为维护自身及地区利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经过折冲与冲突的过程”。既使这一观点得到充分的支撑,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再现了这一段史实复杂曲折的历程。关于蒲寿庚降元可参看中华书局09年6月重版的桑原骘藏《蒲寿庚考》。另台版313页留坝县误作甾坝县大陆版仍误(第244页)。
上期推荐榜因病假手于人,这回纵是病消抽丝也自当抖擞精神。我们将秉承“尽量雪中送炭,绝少锦上添花”的原则,为大家做些读书人中马前卒的工作。创设初始,项目难免有不合理之处,希冀各位多多指正。
![]() |
凉宫春日的分裂
(日)谷川流著 王敏媜译 台湾国际角川书店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8月 265页 NTD 180元
装帧
封面为红底白色的H(haruhi之首字母),前景为戴团长袖标的凉宫春日,与系列前几部(六、七、八三部皆为女性角色做鬼脸状占据绝大部分封面)装帧风格似有不合,但也昭示了凉宫系列逐渐进入敌对势力出现、形成对立的局面。
宣传
凉宫春日大概是轻小说宇宙大爆发的代表了。虽然是07年就出版中译本的作品,且仅仅是开了个头,整整一本书全是伏笔,下一部则遥遥无期持续跳票中,但在今年夏天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皆因为播放的2009动画版中“漫无止境的八月”真的以内容相同、分镜不重复的方式连续放映了八周(自6月18日至8月7日间每周一集)。虽说远远不及小说中所述轮回了15532次,但也足以使部分粉丝欲哭无泪,面对无法快进的电视屏幕,看一集两集还新鲜、三集四集权当换装秀,到最后甚至有崩溃的粉丝愤而撕书砸手办。这虽然是个很难说是创举、骗钱、拖时间的行为,但也从侧面反应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凉宫春日系列的受欢迎程度实在让制作方有资本玩得起这样折腾受众的把戏。从轻小说到漫画(包括Q版与四格)、动画、音乐、广播剧、游戏……若非拥趸极多,哪可能有此境遇。
翻译
译者一路参与该系列的翻译,对文本有较好的熟悉和掌控。
文字内容
《凉宫春日的分裂》乃是谷川流的轻小说“凉宫春日”系列继《凉宫春日的忧郁》、《凉宫春日的叹息》、《凉宫春日的烦闷》、《凉宫春日的暴走》、《凉宫春日的消失》、《凉宫春日的动摇》、《凉宫春日的阴谋》、《凉宫春日的愤慨》之后第九部作品。首部曲《凉宫春日的忧郁》曾为作者谷川流一举赢得了第八届Sneaker大赏。轻小说(Light novel)作为一种跟动漫纠缠不清诞生不久的文学体裁,以一二十岁的年轻读者为主要读者群,通常使用动漫画风格作为插画的一种娱乐性文学作品。对自幼浸淫于日本动漫文化的读者来说,轻小说代表了这一时代的阅读趣味和风格,故而由整个年轻世代阅读取向的变革导致了诸如通俗流行文学甚至纯文学的轻质化。从较早期的《吸血鬼猎人D》、《罗德斯岛战记》、《秀逗魔导士》到勃兴期的《十二国记》、《奇诺之旅》、《灼眼的夏娜》再到现在当红的《狼与香辛料》、《全金属狂潮》、《文学少女》等。由于轻小说这个名谓实在模糊不清,所以最夸张的有把《源氏物语》也当作轻小说来看待的,我们熟悉的《银河英雄传说》也会被归入此类,乙一、梦枕貘等作者的作品也很难叫人分辨到底是普通的流行文学还是轻小说。《夏天•烟火•我的尸体》以孩子的世界为场景,《ZOO》、《平面狗》也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留有些别样余韵。梦枕貘式的历史幻想书写又直接延伸出更多诸如《少年阴阳师》之类的动漫作品。万城目学的《鸭川荷尔摩》、《荷尔摩六景》、《鹿男》不能不说是拜轻小说“生活与幻想结合”的写作风格所赐,奇幻而又爆笑的场景让年轻读者既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同喜同悲,又可踏入一个超脱的领域。无论是《鹿男》校园赛会包裹下的神器争夺战还是“荷尔摩”系列中社团活动掩盖下的阴阳师斗法,皆是校园故事嫁接上了幻想的产物。凉宫春日系列也不例外,“我对普通的一般人没有兴趣喔~如果你们其中有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等,请到我这里来找我!”甫入高中不久就以石破天惊的自我介绍让人心头一惊的SOS团团长凉宫春日俨然成为校园中的怪人,可主角兼全书视角所在之吐槽男阿虚却被告知,团长误打误撞抓来了另三个团员无一不是凉宫春日所盼望着的宇宙人、未来人、超能力者,唯独一人被蒙在鼓里——正是春日本人。结果事情就演变为看似校园生活却时刻影响世界的生活喜剧。循着团员们的说法,阿虚发现了春日作为神一般存在的力量:拍电影时叫嚷着要有超能光线就真的射出来,不想结束暑假就让时间无尽轮回,愤怒的神人在空无一人的空间里大肆破环……既有后宫腔调(奇异少女、巨乳萌妹、凌波一系的长门大萌神)、又明显暗示了阿虚和春日之间会发生什么,还有比这更能让思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心跳不已的故事吗?
![]() |
逃离
(加)艾丽丝•门罗著 李文俊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年7月 359页 28元
装帧
封面上一袭素色,有蒲公英种子飞飏,颇为美观,与台版各有意趣。而封底和内页简单承袭蒲公英纹案则有些懈怠和敷衍。
宣传
腰封上主打的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乃是为打破布克奖只面向英联邦国家作家的局限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文学奖而于2004年成立的全新奖项,表彰的也不再是某部作品而是作家在文学界的整体成就和对世界文坛的影响。布克国际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奖金6万英镑,前两位获奖人分别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和尼日利亚作家奇努阿•阿契贝。
翻译
艾丽丝•门罗乃是今年五月甫得奖的新科状元,旋即推出大陆中译本,出版单位可谓神速,且由老牌翻译家李文俊操刀,让人感觉不到译者的存在直面门罗的文采。
文字内容
很巧合的是最近有许多女性题材的小说翻译出版,内容也不外乎成长、家庭、感情。20世纪初路易斯•库佩勒斯在《命中注定》中就创造了一个早期女权主义者荷兰少妇康娜丽与丈夫离异后在罗马邂逅画家杜克并同居最后却鬼使神差或曰“命中注定”的回到了前夫身边的悲剧版“罗马假日”。福克纳《野棕榈》中与情人狂野出奔的南方女人夏洛特也因着堕胎而丧命。门罗以卡拉的“逃离”开篇,开始了一段段女人生命的叙述,虽然最后卡拉也是鬼使神差地回转到丈夫的身边。门罗的短篇虽然往往只有短短的四十多页,但冰山一角下隐含着的是她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体察和高度浓缩,不动声色而非死水一潭,即使情节可以用一句话言简意赅的囊括,但其中的曲折和潜伏着的情愫实难让人轻易挣脱,盖因其写作成文乃由两三百页的back story精练而来,往往暗流涌动百转愁肠。《机缘》、《匆匆》、《沉寂》三篇相互连贯,从朱丽叶写到其女佩内洛普,两代女性各有悲愁。对比另一位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的盖伊•范德海格的短篇小说集《走下坡路的男人》(Man Descending),加拿大广阔乡村男男女女的日常生活画卷已然铺现在我们面前。加上刚引进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两部小说《强盗新娘》和《道德困境》,这出飨宴实在值得期待。
![]() |
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
(美)詹姆斯•纳雷摩尔著 徐展雄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433页 39元
装帧
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让雷蒙•钱德勒认为“没枪也够硬”的家伙,而雷蒙•钱德勒则是经典黑色电影《双重赔偿》的缔造者之一,这样的封面确实够Film Noir。
宣传
该书译者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华人电影志》导演、影评人徐展雄曾于8月29日在上海东床书吧举行了黑色电影沙龙《妖夜荒踪》暨《黑色电影》中译本首发式,于9月5日在北京雨枫书馆举行了“大卫林奇与新黑色电影”《黑色电影》主题沙龙。
翻译
名词和术语后皆附有原文,书后编有详细索引,大大方便了读者按图索骥查找资料。
文字内容
詹姆斯•纳雷摩尔的《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曾获1999年度美国克劳斯瑙—克劳斯活动影像图书奖及2000年度美国电影与媒体研究学会(Society for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凯瑟琳•辛格•科瓦奇图书奖荣誉奖。此书也是内地引进的首部探讨黑色电影的专著。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1940、1950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在《黑色电影》中,詹姆斯•纳雷摩尔探讨了这些影片,但他亦向我们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同时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个概念。“黑色电影”似乎难以定义,一如前面所谈到的“轻小说”,当然黑色电影大致总是摒弃宏大叙事,采取个体化、私密化的叙事策略,贯穿了悬念推理式的叙述过程,其主人公总是呈现出僭越现代法律体系的犯罪/类犯罪行为特征,可就是这么一个被认为是好莱坞产物的电影却拥有一个迷人的法国名字——Film Noir。纳雷摩尔的研究方式也法国味儿十足,撇去新增的第八章“21世纪的黑色电影”不谈,其余的七章且可独当一面成为一本专著的规模,研究的手法和关注点也跟处在不相交平面上的直线一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第六章“街道的另一边”更可以说是对种族、性别、殖民主义、东方学的电影学拓展。
![]() |
老猫学出版
陈颖青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245页 32元
装帧
与台版的白底相反,大陆版的装帧采用了黑为底色,还绘上一只扭头瞪人的猫,腰封上则是林载爵、刘苏里推荐云云。
宣传
《老猫学出版》乃是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当家人陈颖青的博客(http://b-oo-k.net/blog/)结集,故而未出版前已有众多普通读者与出版人追捧阅读,07年由台湾时报出版成书,继苏拾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技术:我的120道出版经营练习题》之后,成为又一位将多年经验在大陆出版的台湾书业大佬。
文字内容
作为一个爱书人兼买书人,我常常跟出版界朋友们开玩笑说:那么多年轻的读书人中,大概只有我最有资格对你们的作品指指点点,因为我不靠拿赠书写书评谋生,更多的自己买来看,一年花好几万在书上,又绝非砸钱买套书立书墙的冬烘,听我几句对书编辑、内容和装帧的批评应该不为过吧,毕竟手不软。若点头称是,那我就会一吐作为普通读者的心声:拜托把书做得认真点、好看点,不是装帧粗劣,编校漫不经心,错字连篇就是内容懒得跟霉掉的花生一样,叫人怎么舍得出那么多钱来买你们的书呢?封面挫、文案俗根本连拿起这本书的兴致都不会有,店堂里那么多书,若没法吸引读者注目、拿起书试阅,里面是白纸还是精良其实都是一样的。老猫陈颖青的观点恰好跟我相仿:书为什么需要解释?因为它躺在书店里,既不会开口,也不会秀出简报,而跟它躺在一起的书却那么多。那些行色匆匆、挑三拣四的精明读者,能够停留在你的书封上面的时间那么少。如果你还不多花一点力气向他解释,你出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值得他掏钱、把书买回家?那么他也就没有任何理由真的下手购买。而要“正确”解释书,核心关键就在这里。3秒钟,这是读者要不要拿起一本书的决定时间;10秒钟,这是读者愿不愿往下读你的文案,翻开内页寻找任何能够说服他的线索的第二个机会。如果你没办法掌握这10秒,那所有曾经拿起书的读者,就跟你无缘了。整本书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经验之谈,虽然由博客转到文本未免有些水土不服,超链接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毕竟是干货巨多。可惜谈编辑出版经验的书遇上一个不太懂书的责编,内文版式,字体字号间距全是一幅没领会陈颖青书中要义的酒醉模样,自然重点不突出,徒增审美疲劳。人家说“译者是对作者的背叛”,可出版方却着着实实地背叛了一回作者,编辑负编辑,会水的反倒被淹死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责编不管版式,全扔给排版公司了,审校的诸君读过书稿也该反省下自己的编辑工作是否称职,建议这位仁兄回去好好阅读下第三章“排版是你必须知道的事”。
![]() |
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
黄宽重著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年7月 299页 36元
装帧
封面装帧简洁,书名等文字皆竖排营造出古时效果,书名和作者名之间立有岳飞像。但封底不置定价,全书仅版权页一处出现定价实在突兀。
宣传
黄宽重的两本宋史研究专著《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和《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均在不声不响中出版,书评及报道似仅有西北大学教授陈峰针对台版的书评。
文字内容
本书考察了南宋政权在面临强大外患内乱的威胁下,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原有的军事体制之外,接纳地方的武装力量,创立新的制度,是对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一项重大修正,反映了南、北宋政权不同的特质。由于宋廷充分利用江南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国防后盾,推动防御策略,确立了背海立国的形势,才能与金、蒙相抗衡,达一百五十余年之久,这些经由宋廷组织、团结、承认、而实质存在的各种民间自卫武力或地方军,不仅与南宋时代的正规军,同时并存,更是支撑南宋政局,与赵宋政权相始终的武装力量。然而,地方武力自主性强,若任其膨胀、发展,也可能是朝廷的一项威胁,如何有效掌握,使这些武装力量成为供宋廷驱策的工具而不致成为尾大不掉,甚至叛乱、夺权之资,自然是对地方武力倚赖更殷的南宋朝廷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福建左翼军”一章涉及蒲寿庚降元问题,作者肯定了前人的观点:蒲氏的举动乃是泉州地方势力“以个人、家庭及地方的利益为依归,与宗室派及抗元派爆发大冲突”的结果,又指出“这一看法扭转了以往过于凸显蒲寿庚以一人一姓之力降元,以及异族人在宋代楚材晋用的看法”。但作者停止于此,而从具体分析左翼军入手,进一步论述地方势力“面对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为维护自身及地区利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经过折冲与冲突的过程”。既使这一观点得到充分的支撑,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再现了这一段史实复杂曲折的历程。关于蒲寿庚降元可参看中华书局09年6月重版的桑原骘藏《蒲寿庚考》。另台版313页留坝县误作甾坝县大陆版仍误(第244页)。
-
牛蜗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09-09-19 0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