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茶课作业(二)――倾听自己的声音
序
心茶第二节课的作业,是录下一段自己不经意说出的话。听听自己的语速、语气语调,内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对自己有多了解。写下你的感想感受。
「为什么自己讲话的声音和录下的声音有哪么大的区别」
常被人夸说话清晰悦耳,权当客气。自己录音听来的声音会觉得毛骨悚然,不忍回听。有人五音不全,却是枚麦霸。这问题早就注意到了,却没有追本溯源,大概是缺乏追求真相的热情。
翻科普找答案。当你说话时,声音会沿着两条不同的渠道传播,一条是通过空气传播入耳引起鼓膜振动;另一条是通过骨传声,这个声音只有自己听到。前者的介质是气体,后者是固体,传声介质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细细说来,自己听到的声音,经过喉管与耳朵之间的骨头直接到达内耳,传递过程中,耳鼻喉口等处的空腔会有一些共振,使得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浑厚”,你的嘴向前发声,你的耳廓也是向前的,你听自己的声音,听到的是从对面传来的回声。此时,声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减和变迁相对很小。
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听不到那些共振,在到达耳朵时,要通过外耳,耳膜,中耳,最后进入内耳,声音的能量和音色都产生了影响。这就是自己说话和听录音,别人听到的声音有出入的原因。
「就这样吧,慢慢说」
微信中用语音和人说话,回听,说话一字一顿,好像怕说错,在斟酌什么。任何感受,都是有一些事件引发的。
少时,父母双职工,工作繁忙,留言条是我们的沟通渠道,渐渐地习惯这样的表达方式。渐渐对自己的语言缺乏信任,有些话说出来很艰难,特别在在意这些东西的人面前。后来明白语言只是思想的一个低维度投射,可怕的地方在于话一出口剩下的所有维度都塌缩了。所以也尽可能努力让自己的感情表露能节制些再节制些。遇到好的东西,能懵懂地感觉到,不甘心说句好,又怕说不对,对不住,只好不说少说,尽可能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如果是写,也许压力会小一些,毕竟是看着留言条长大的。
就这样吧,接受这样的自己,慢慢来,慢慢说。
「最终得看你的内心」
白天看书,看到萧秋水向一位资深编辑请教如何提升写作水平,他推荐了陈丹青的散文和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又说,“最终得看你的内心,不要去追求文字的优美,你的内心优美了,文字自然会体现出来。”又看到有学员问茶人老古:甚么是茶,他说,专心托着,白水也是茶。美食家小宽说美食到达一个高境界后就像做减法,是“无话可说的朴素,追求本味,却是有着大智慧”。想想文学,茶道,书法,人与人的关系,通向最高境界的过程无不是在做减法,由简致繁的过程。
语言是一个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发音也是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得以完善,但内容的呈现,最终也是得看内心。
心茶第二节课的作业,是录下一段自己不经意说出的话。听听自己的语速、语气语调,内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对自己有多了解。写下你的感想感受。
「为什么自己讲话的声音和录下的声音有哪么大的区别」
常被人夸说话清晰悦耳,权当客气。自己录音听来的声音会觉得毛骨悚然,不忍回听。有人五音不全,却是枚麦霸。这问题早就注意到了,却没有追本溯源,大概是缺乏追求真相的热情。
翻科普找答案。当你说话时,声音会沿着两条不同的渠道传播,一条是通过空气传播入耳引起鼓膜振动;另一条是通过骨传声,这个声音只有自己听到。前者的介质是气体,后者是固体,传声介质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细细说来,自己听到的声音,经过喉管与耳朵之间的骨头直接到达内耳,传递过程中,耳鼻喉口等处的空腔会有一些共振,使得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浑厚”,你的嘴向前发声,你的耳廓也是向前的,你听自己的声音,听到的是从对面传来的回声。此时,声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减和变迁相对很小。
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听不到那些共振,在到达耳朵时,要通过外耳,耳膜,中耳,最后进入内耳,声音的能量和音色都产生了影响。这就是自己说话和听录音,别人听到的声音有出入的原因。
「就这样吧,慢慢说」
微信中用语音和人说话,回听,说话一字一顿,好像怕说错,在斟酌什么。任何感受,都是有一些事件引发的。
少时,父母双职工,工作繁忙,留言条是我们的沟通渠道,渐渐地习惯这样的表达方式。渐渐对自己的语言缺乏信任,有些话说出来很艰难,特别在在意这些东西的人面前。后来明白语言只是思想的一个低维度投射,可怕的地方在于话一出口剩下的所有维度都塌缩了。所以也尽可能努力让自己的感情表露能节制些再节制些。遇到好的东西,能懵懂地感觉到,不甘心说句好,又怕说不对,对不住,只好不说少说,尽可能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如果是写,也许压力会小一些,毕竟是看着留言条长大的。
就这样吧,接受这样的自己,慢慢来,慢慢说。
「最终得看你的内心」
白天看书,看到萧秋水向一位资深编辑请教如何提升写作水平,他推荐了陈丹青的散文和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又说,“最终得看你的内心,不要去追求文字的优美,你的内心优美了,文字自然会体现出来。”又看到有学员问茶人老古:甚么是茶,他说,专心托着,白水也是茶。美食家小宽说美食到达一个高境界后就像做减法,是“无话可说的朴素,追求本味,却是有着大智慧”。想想文学,茶道,书法,人与人的关系,通向最高境界的过程无不是在做减法,由简致繁的过程。
语言是一个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表达技巧,发音也是可以通过专业培训得以完善,但内容的呈现,最终也是得看内心。
-
ose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5 09:29:55
柚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和伸子共事的12年 (9人喜欢)
- 女性更年期,知道得越多恐惧越少,人越自由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