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垮奥巴马医保改革方案的“死亡小组”
当奥巴马发誓要通过医保方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他可能会和16年前克林顿那样惨败,不过大概他们没想到奥巴马可能会被一位失意政客的Facebook打败。
美国众议院目前正在审议7月14日由民主党众议员John Dingell提交的H.R.3200法案,该法案另外的名字叫《2009美国可支付健康选择法》,也就是奥巴马所希望通过的医保方案。此法案有1017 页、2541条。即便每个众议员都配有称职的国会助手,我想很少议员能完全读完这本比字典还厚的法案、更不要说能完全读懂里面杂乱并且如同天书版的条款了。
但是奇怪的是,几乎每个美国读者、观众现在都了解此法案的第1233条,并且此条已经成为医保改革的目前最争议的话题。很遗憾,我不能在这里把这一条翻译给大家,因为该条款本身有10页之多,而且全是由琐碎的、修正案式的法律术语写成,非法律界人士无法读懂。此条标题是《高级保健计划咨询》,此条主要是说国家保底的医保法案中,可以支付给医院和专业人员去针对病人进行一些比较高级的医疗性咨询服务,其中包括临终意愿咨询。
不知道是自己灵感一现,还是有高人指点,最近刚刚辞去阿拉斯加州长职务不久的萨拉·佩林,8月8日在自己的facebook发表对当下医保改革辩论的声明:“……我了解和我爱的美国,不是一个让我的父母和我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不得不面对奥巴马的‘死亡小组’(death panel)、让他的官僚可以基于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水平’的主观判断而决定他们是否值得继续享受医疗保健的美国。这样的一个制度是百分百的邪恶。”
这一“天才”般的曲解,立刻被简化成“死亡小组”这个词组传遍全美包括Twitter在内的网络媒体、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让之前的医保方案争议彻底简化成对“死亡小组”的讨论。如果仔细法案原文的话,此条只是说可以支付临终意愿“咨询”的费用,而不是像佩林暗示的那样,每个病人和老人,都要面对一个政府的“死亡裁判小组”来决定是否能继续享受治疗。可是,Twitter时代,美国人民需要140字母之内的简洁口号,不需要1017页、2541条的法律天书。
当然,传统主流媒体并不想和浅薄的佩林为伍,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的优秀记者和作家,都反复向读者和观众解释,法案第1233 条、以及所有条目,都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死亡小组”条款。可是,传统媒体解释本身的复杂,反而让“死亡小组”这么简单的意象传播地更广。在议员在各地和选民交流的“社区会议”(Town hall meeting)上,除了“死亡小组”是激辩重点之外,不要“拔我奶奶的输液管”(Pull The Plug On Grandma)也成了生动的传播口号。而只对“人咬狗”产生兴奋的电视媒体,在报道这些社区会议的时候,自然以报道这样激烈的冲突和有趣的话语为主调,形成了全国性的更广传播。全国第一收视率的反奥巴马电视台FoxNews(是CNN或MSNBC的三倍),在报道社区会议上尤为卖力,甚至其脱口秀内容会成为下场社区会议民众的提问,由此循环,形成反奥巴马改革的飓风。
此时,奥巴马已经到了拿他奶奶的经历来说明国家医保方案绝对不会“拔奶奶的输液管”的地步,任何深度地对医保方案的理性争论已经变得不可能了。其实,第1233条并不是真的没问题,Charles Krauthammer在专栏中分析到,如果允许国家支付重病病人的临终意愿咨询费用,就是鼓励咨询者让病人健康时的法律文书取代他真正临终时的最后生死意愿。这当然不是死亡小组,也不是邪恶,却是对社会通过医生对个人生命意愿的微妙压力。
如果以低成本为主旨的国家保底医保,竟然会支付这样没必要、尚有争议的服务费用,也可以看出奥巴马的医疗方案,其实给民主党议员们加进去了太多的私货了。那么其他2540条里面还藏有多少玄机?就好象心理学家发现流言是保持人群道德更自律一下,“死亡小组”的谎言,也的确给民主党以更高但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请清楚明白告诉美国人民,你们到底要我们支持的是什么?
美国众议院目前正在审议7月14日由民主党众议员John Dingell提交的H.R.3200法案,该法案另外的名字叫《2009美国可支付健康选择法》,也就是奥巴马所希望通过的医保方案。此法案有1017 页、2541条。即便每个众议员都配有称职的国会助手,我想很少议员能完全读完这本比字典还厚的法案、更不要说能完全读懂里面杂乱并且如同天书版的条款了。
但是奇怪的是,几乎每个美国读者、观众现在都了解此法案的第1233条,并且此条已经成为医保改革的目前最争议的话题。很遗憾,我不能在这里把这一条翻译给大家,因为该条款本身有10页之多,而且全是由琐碎的、修正案式的法律术语写成,非法律界人士无法读懂。此条标题是《高级保健计划咨询》,此条主要是说国家保底的医保法案中,可以支付给医院和专业人员去针对病人进行一些比较高级的医疗性咨询服务,其中包括临终意愿咨询。
不知道是自己灵感一现,还是有高人指点,最近刚刚辞去阿拉斯加州长职务不久的萨拉·佩林,8月8日在自己的facebook发表对当下医保改革辩论的声明:“……我了解和我爱的美国,不是一个让我的父母和我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不得不面对奥巴马的‘死亡小组’(death panel)、让他的官僚可以基于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水平’的主观判断而决定他们是否值得继续享受医疗保健的美国。这样的一个制度是百分百的邪恶。”
这一“天才”般的曲解,立刻被简化成“死亡小组”这个词组传遍全美包括Twitter在内的网络媒体、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让之前的医保方案争议彻底简化成对“死亡小组”的讨论。如果仔细法案原文的话,此条只是说可以支付临终意愿“咨询”的费用,而不是像佩林暗示的那样,每个病人和老人,都要面对一个政府的“死亡裁判小组”来决定是否能继续享受治疗。可是,Twitter时代,美国人民需要140字母之内的简洁口号,不需要1017页、2541条的法律天书。
当然,传统主流媒体并不想和浅薄的佩林为伍,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的优秀记者和作家,都反复向读者和观众解释,法案第1233 条、以及所有条目,都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死亡小组”条款。可是,传统媒体解释本身的复杂,反而让“死亡小组”这么简单的意象传播地更广。在议员在各地和选民交流的“社区会议”(Town hall meeting)上,除了“死亡小组”是激辩重点之外,不要“拔我奶奶的输液管”(Pull The Plug On Grandma)也成了生动的传播口号。而只对“人咬狗”产生兴奋的电视媒体,在报道这些社区会议的时候,自然以报道这样激烈的冲突和有趣的话语为主调,形成了全国性的更广传播。全国第一收视率的反奥巴马电视台FoxNews(是CNN或MSNBC的三倍),在报道社区会议上尤为卖力,甚至其脱口秀内容会成为下场社区会议民众的提问,由此循环,形成反奥巴马改革的飓风。
此时,奥巴马已经到了拿他奶奶的经历来说明国家医保方案绝对不会“拔奶奶的输液管”的地步,任何深度地对医保方案的理性争论已经变得不可能了。其实,第1233条并不是真的没问题,Charles Krauthammer在专栏中分析到,如果允许国家支付重病病人的临终意愿咨询费用,就是鼓励咨询者让病人健康时的法律文书取代他真正临终时的最后生死意愿。这当然不是死亡小组,也不是邪恶,却是对社会通过医生对个人生命意愿的微妙压力。
如果以低成本为主旨的国家保底医保,竟然会支付这样没必要、尚有争议的服务费用,也可以看出奥巴马的医疗方案,其实给民主党议员们加进去了太多的私货了。那么其他2540条里面还藏有多少玄机?就好象心理学家发现流言是保持人群道德更自律一下,“死亡小组”的谎言,也的确给民主党以更高但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请清楚明白告诉美国人民,你们到底要我们支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