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娱记笔下的张国荣
之一 林燕妮 水仙
我喜欢这样形容张国荣。他自恋,但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在娱乐圈那麼多年,仍然那麼纯真。
身为演员,他怎麼不会作假?但是他不喜欢那样做。
他是容易被伤害的。我在宝珊道足足住了八年,上过来的人很多。我问张国荣:「怎麼你不上我家?」他用英语说:「I haven"t been invited.」(我没被邀请过。)我真大意,认识了他那麼久,竟然忘了请他上来,他介意的。
他很为别人想,细微如你没叫我来,那我便不来好了。正像他未红时,领了奖的歌星在庆祝,他只坐在黑暗的一角默默流泪,没有大吵大怨,他不想骚扰别人。
那年他真的应该得奖的,《风继续吹》那麼好。我们後来发现他悄悄拭泪,便一齐鼓励他,说道:「明年你一定红的。」果然,翌年他便红了,而且愈来愈红,与谭咏麟分庭抗礼,领足风骚七年长。
张国荣唱歌,初时有「食字」的毛病,即是每个字唱了一半便吞下肚子里,让人听不清楚。被批评过之後,他的「食字」毛病没有了。
他的嗓子不是最完美的,但那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荣腔」别树一帜,你一听到便认得出那是张国荣,很有味道。奇怪的是他在香港长大,粤语他却有一口矜贵的广州西关音。
他的语言天份很高,英语、京片子都说得很好。有一次我说普通话,说「大腕」的腕字说了第三声,他马上告诉我应说第一声。
他的直率很逗的。有一回我跟他在半岛酒店两个人享受下午茶,我拿起根香烟抽。他说:「我可不可以用戒烟大使的身份叫你不要抽?政府叫我做戒烟大使的。」我说:「不可以。」那他便为之语塞,由得我抽。
周刊叫我访问他,说啊说的,他忽然说:「我要走开十分钟。」我问他:「什麼事啊?」他低声地道:「屙屎(大便)。」
我生日,小弟替我安排了个小派对,张国荣给我的礼物是一只腕表。他说:「Aspromised.」我都忘记了。事缘有一天他戴 那个款式的表,我说很好看,那他便细心地记住了。
那晚来了个不速之客邓达智,无所谓啦,反正是朋友。邓达智要跟张国荣合照,张国荣没有拒绝。那个晚上,张国荣一点也不拿架子,主动地跟客人谈笑风生,弄得大家都很高兴。
事後他才告诉我:「我一见到邓达智来便几乎想走。他踩我穿Jean-PaulGautier的旧衣服开演唱会。还要跟他合照,算给你面子吧!」
我老早已在报上骂了邓达智了。张国荣没叫我骂,我的是荒江女侠性格,不平则鸣。识的不识的我都会以事论事,何况,我自问对时装的认识比很多没见过世面和大场面的本地设计师更深入。
如果做个民意调查,哪一个是你最喜爱的女人或女作家,肯定不会是我。不公关不拍马屁又「冇面俾」,怎会最受欢迎?不是我不懂一切江湖伎俩,但人生苦短,我没时间说谎。正因如此,我很喜欢张国荣。
在他未移民前,他想搬家。我看过一个半山顶楼好盘,三百六十度山海景,价钱当然很贵。我带张国荣去看,看完後他对我说:「你太看得起我了。」即是他负担不起。他不会弹这弹那以求过关的。
那时他家住浅水湾,他带我们到他睡房,自己很陶醉地说:「每晚睡觉,我便听我自己这几首歌。」跟 他播了,问我们:「是不是很性感啊?是呀,对不对?」
一九八六年,《英雄本色》上映午夜场。那时的戏院还很大。我们自己人多半坐在楼上,买票的观众全坐在楼下。午夜场是测试观众反应的最好方法。
狄龙演张国荣的兄长,虽然本身是黑社会大哥,但很欣慰弟弟做了警察帮办,兄弟两一反一正。主角周润发则是狄龙旗下的人。
张国荣就坐在我旁边,他说:「要死了,观众那麼喜欢发仔,而我却是个要抓发仔和我哥哥的警察,一定不讨好。」
但每见到自己出场他便开心地拍手。我问他:「怎麼你一看见自己便拍手?」他天真地说:「我不先拍谁拍?我得带动观众拍手的。」果然,观众听见楼上有掌声便掌声雷动。
《英雄本色》马上成为了票房冠军。更重要的是:《英雄本色》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代表之作和经典之作,引起了荷李活的注意。
《英雄本色Ⅱ》,张国荣的戏重多了,他像中彩地道:「这回有人同情我了。看我演得多好!我的妻子怀孕生子时,我中枪身亡了。」这样真的人,在张国荣逝去後已经绝种了。
他很为他人设想的。有一回一个朋友生日,没请梅艳芳,阿梅不服气,在晚餐後杀到现身。一进来便哭。张学友已经大而化之,没介入事件之中。各人都知道阿梅是取闹来的了,没人纵容她,只有张国荣拥她入怀,让她的眼泪流在他的新 皮外套上,化妆品混泪水,湿了半边,大概得报销了。
怪不得在张国荣的丧礼中,阿梅哭个肝肠寸断。
都走了,都走了。水仙,你好吗?好?那麼,别再下来了。
之二 李碧华 谈LESLIE
眉目如画
有一天,在报上看到倪匡先生写张国荣先生,说他「眉目如画」。
倪先生很慷慨,在他笔下人人都被赞枣无一幸免。不过男人赞男人用到「眉目如画」,旁观者看了又看,倒觉这是一个最贴切的形容词。第一,没什么人动用过这四个字;第二,也不见有谁担当得起过。这回真是赞得好。选用的插图马上便加以印证,果真眉目如画。工笔仕女图。由色相说到歌,老实说,他的歌我大部分都没啥印象,最好的,不管你们是否同意,本人首选《侬本多情》:「情爱,就好像一串梦。梦醒了一切亦空。或者,是我天生多情,方给爱情戏弄。同你,在追逐一个梦,梦境消失岁月中。惟有,在爱中苏醒时,方知爱情非自控。……」
比起近期那批新歌,更觉它情辞并茂,唱来款款情深。我不是他的歌迷──我只是固执地迷一首歌而已。
难以团圆
金马奖赛事与我个人无关──因为我不是自由总会的会员。只是懒,也不打算作些类似悔过的行动。他们说:「如果不入会就不可以参赛,电影和海报上也不能出你的名字。」基於世上有这样的「规距」,所以答曰:「算了,我弃权。」逍遥法外。
只想好好做完一件工程便了。不过,这场赛事与我的TEAM(队伍)有关。见他们得到各项提名,实在开心──至於能否得奖,谁知道呢?一直相信,任何事,大小的事,冥冥中自有定数,经营不来,只好各安天命。
最耿耿於怀的,是男主角得不到提名。在名单正式公布的前一天,报上还有权威内幕消息,登了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名字。一夜之间,就变了?因此失望得更厉害。我曾坚持到「如果不是她和他演,情愿这戏胎死腹中」的地步。但她提了名,他没有──戏内戏外,男女主角都难以团圆。为此有点惆怅。
生不逢时
当今之世,最生不逢时的艺人,要算是张国荣先生了。有句话:“既生瑜,何生亮?”——演戏,有发仔在的一天,他都要做阿二;唱歌,有阿伦在的一天,他就胜不出了。但张先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经常要向多事的询问者展示大方得体,不太在乎的轻松笑语。你们又不准他不高兴,真是残忍。
因为我是一个局外人,所以觉得不公平。与他一点也不熟悉,不过总是自他眉宇间,感觉到那不欲公开的惆怅和忧郁。——如今的景况,在很多人来说,已是梦寐以求,不过对他仍然不公平。 如果你知道我曾如何的欣赏过他的演技,便更明白决非跟红顶白。大概八年前,港台有剧集唤《岁月河山》,其中一辑,唤《我家的女人》,那个坚持找张国荣主演又说服他剪短头发的编剧仔便是我。是一个民初的浸猪笼故事,自省城学成回乡的二少爷恋上了父亲的小妾,那时最怕改名字,偶翻元曲,见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便给女的改为美好,男的唤景生。“女人”赢得外国奖项,不过男主角没有红。数年后,港台开拍《霸王别姬》,程蝶衣首选是张国荣,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不肯演GAY,终于推了。
又数年后,台湾要拍《玉卿嫂》,问过谁演庆生好?推荐了张,不过我人微言轻,不了了之。直到今日的《胭脂扣》……神推鬼恐意外地得到十二少。
工作态度一流,感情收放投入。夜班化个老妆拍戏每每需四小时,致有人怀疑那猥琐老头不是他。读者来信骂我何以他戏份少?
生不逢时,与奖无缘。让我为他讲这几句真话。
曲终人散
张国荣先生的告别演唱会是我岁晚的“必然节目”。其实已改过两次期,都因为人回不来,长途电话知会吾友顺延7天,7天后又7天。——幸好他开33场。终于赶上最后一场。简直是甫放下行囊便扑飞。当然我并无他歌迷那么伟大,但不想错过。对一位艺人至为尊重的,是在场、欣赏、鼓掌,有点不舍。当他唱《风继续吹》时,泣不成声,大家都为他精致的一张脸感动。
在当红的时分离去,观众和他自己都会难过,不过等到走下坡,渐渐“寂寞”,到时,则只剩下自己一人难过了。——这道理显浅,人人都懂,并不是人人那么潇洒做得到,当事人也许亦经过多番挣扎的到底聪明地比观众早走一点。还来个“封咪”的仪式。
工作中,神经绷紧。明早一觉醒来,哦,不用工作了,心情是舒畅而失落的,曲终人散时,体育馆外急雨苦寒,夜色甚是阑珊。——得到过他演十二少,照说也无遗憾吧。
题外话:从前某日,张国荣有意当导演:「非要找陈道明演一个角色。」「为甚么——」话未完,哥哥指指走过的唐唐笑:「看,像不像?」真的很像。
之三 倪匡
倪匡——張國榮眉目如畫
張國榮以俊俏少年造型,投入歌唱事業,到如今,也超過十年了吧?真是歲月如流,到如今,張國榮比以前更俊俏,看他以前的照片,總有點單薄的感覺,可是如今,張國榮在台上一站,眉梢眼角,一顰一笑,都有一種異樣的魅力,十分迷人。不但外形更俊俏,當得上眉目如畫,而且歌藝也大有不同,遠比他初出道時,要渾重醇厚得多,在歌唱事業上,他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以張國榮那樣有條件的歌手,從出道到真正成功,也要有几年時間。在几年的時間中,他還要一直努力不輟﹔在努力的過程中,還要克服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還要忍受種種的打擊……誰說成功之途容易走呢?
成功之途不容易走,有才能,有決心的人,總可以走過來,張國榮如今回頭看,當然會有一番感嘆?
張國榮的歌極多,有几首回腸蕩氣的情歌,只有他來唱,才覺得分外有味道,因為他是那樣眉目如畫的美少年。他的電影生涯,也大有成就,頗有能者無所有能之勢。他和狄龍演兩兄的那部電影,演來何等動人。他年紀輕,各方面發展,不知有多少前景任他去馳騁!
之四 倪震
倪震印象(一)
張國榮宣佈退休了。
第一次聽見這消息是在兩三個月前, 由他親口說出。
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呆了。
一個當時得令, 炙手可熱, 事業走勢還在強勁地向上竄升的天皇巨星竟然要退休!
而且還不是以後只作有限度演出或棄歌從影之類的所謂退休。
是實實在在地放棄所有在幕前演出的工作, 包括唱歌與拍戲。
抽身引退
呆了之後是惋惜, 惋惜之後是嚮往。
嚮往那種肯在光華最盛時抽身引退給萬千歌影迷留下最漂亮回憶的堅毅情操, 當然還有那驚人的意志力。試問誰不眷戀名利?所以張國榮是與別不同的、不俗氣的。
甚至是優雅的。
最近他剛從美加巡迴演唱回來, 閒談中問起我:「外間對我退休的消息反應怎樣?」
我對他說當然仍有一撮人認為他是在為演唱會搞宣傳。
他笑了。
笑得是那麼豁達。
誠如他曾經說過:「搞宣傳?我現在還需要嗎?」
但吸引我的是那笑容, 那是那樣的不在乎, 連一丁點兒牽掛也沒有的瀟灑。
張國榮是成熟了。
以往總覺得他有一點兒怨氣隱約在眉宇間, 後來隨著他事業上的成功, 怨氣化成傲氣。
不過也難怪, 張國榮實在不應該捱六七年才紅的。
論實力, 他是正宗歌唱比賽出身。
論努力, 他肯定沒放鬆過自己。
請相貌, 誰敢有半句話說。
但世間的路偏偏不是可以用方程式計算出來, 張國榮最初的幾年便硬是不紅。
但可幸他熬過了那段苦日日子, 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且見的肯定是八月十五的明月。
辜負外型
張國榮成功的過程是娛樂圈的一個典範。
初進娛樂圈而且覺懷才不遇者大可自勉:「連張國榮也要七年, 我怨什麼?」
然而那幾年的經歷賦予張國榮感情。
一種獨有的憂怨。
若有若無, 淡得無可再淡, 但卻總令你聽得出, 看得到的憂怨。
那微微的不憤增添了他演藝的生命力。
所以在最快板的歌中他也可流流轉如意地唱出沉鬱的感情。
在最歡樂與浪漫的表情裏仍可演出無奈與落寞。
我敢說如果張國榮當年出道一炮而紅, 肯定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世界是公平的。
除了對張國榮。
為什麼一個三十出頭的人仍能有一雙年青的眼睛。
張國榮今天已是歌影雙棲的大哥大級人物, 有時也會一本正經地教訓一下後輩。
可是他那輪廓分明, 繃得緊緊的面孔卻常給他的眼睛出賣了。
他眼中飛揚的孩子氣是蓋也蓋不住的, 辜負了他那日漸成熟的外型。
有次看見他正在作大哥哥狀「訓導」柏安妮時偶爾那孩子氣又在眼中不慎溢出, 我登時笑了。
就像弟弟在教姊姊的感覺。
SORRY, ANN, 不關妳的事。
沒有架子
張國榮不是自賞的孤芳, 卻只有限度地公開自己。
張國榮一向帶有傲氣卻從來沒有架子。
我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曾見過他, 是請他為我們的廣告片說一句話。
他準時來到錄音室, 盡力做到我們要求的語氣。
全然沒有架子, 非常有禮貌。
但亦沒有大賤賣的笑容。
一貫的張國榮。
張國榮的屋子不是我見過最大的一間。卻是我最喜愛的一間, 主人的品味無疑是最大的原因。
寬敞的空間、黑白的配搭、優雅的擺設、漂亮的人物。
漂亮的人物當然包括LESLIE的契媽張玉麟夫人, 一位貴氣得來可愛, 活像一個大 公仔的女士。
我老友林夕一走進張國榮家便雙眼發亮, 喃喃自語咒罵自己不夠努力, 不然便可買一幢像LESLIE家那樣的屋子。
如沐春風
老實話, 品味這東西是天生的, 以張國榮今天的身家, 為什麼一點暴發戶的味道也沒有, 我實在不明白。
他又不是沒窮過。
和張國榮談天是一種享受, 誠意和豐富的人生經驗都令人如沐春風。
這天我對他說:「你要退休了, 我跟你寫篇訪問好嗎?」
他想了一會, 說:「我最近訪問很多, 沒有什麼未說過的, 不如不要訪問, 就寫一篇你對我的印象吧。」
我想想也是, 但仍扯著他問了一條問題:「你小時的志願是什麼?」
「我小時候想做飛機師, 但可惜後來發覺自己有輕微近視, 手又不夠穩定, 便絕了念頭。」
現在他悖算是實現了他的志願, 只不過是在另一個領域中翱翔罷了。
張國榮的退休亦吞告訴了我們原來從事娛樂演出的人也可以詰樣優雅地退休的。
而且這樣年青。
有些人恐怕要失望了, 因為「一剎那的光輝並不永恆」這句話恐怕要隨著張國榮的光榮退休而被打破。
恭喜LESLIE即將由一個巨星優雅地轉為一個傳奇。
對不起, 這篇稿中重複了太多次優雅。
但張國榮給我的印象實在優雅。 香港周刊
之五 垂下眼睛熄了灯 (黄爱东西)
那天的傍晚,我知道得太快了吧,我还在办公室。
而且,知道的同时,就知道不是愚人节消息。
别问我为什么,做娱乐新闻的人,当然会有办法第一时间知道,而且去核实其准确真实性。
说什么呢,第一反应,不是个人的反应,是……新闻要素吧,什么情绪都放在一边,先搜索反应流程——时间、地点、过程、原因、求证……通常,要等到所有的本职工作完成,个人情绪才会慢慢地漫上来。事情越大,个人情绪反应需要的时间反而越久。这一次,要隔两天,才真的知道自己对这件事情发生的真正情绪。
后来,我和洁尘说,广东人民和香港人民对张国荣的感情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足足听他看他二十多年,我们享受过他的青春甜美。
高中放假的时候,去电影院看录像带,播的是《劲歌金曲》季选,他是新人,真的是青春甜美,凭一首《MONIKA》大红。然后,好歌太多了,《H2O》里他拿着消防水龙头做道具,浑身湿漉漉喘吁吁地在灿烂的阳光下东指西指地唱:“她——似蜜桃!火——烫蜜桃!”啊,真是流金岁月里青春无敌的小偶像。
接下来,好歌无数,眉目如画,每年岁末,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在贺岁片里搞怪地逗大家高兴。就这样地长大了。
再后来,他淡出歌坛,他一直拍电影,再大红,内地的影迷们也开始认识和喜欢他。我们?我们早就知道他有多好,只觉得他更好。看电视里的清谈节目,哎呀,这位熟人哥哥话多得像我们的姐妹。
再出唱片,纯为自己的爱好和音乐,他款款地说,自负地说:“我唱得那么好。”是啊,真的是那么好。
他刚出道时拍过小电影?这有什么这有什么,我们早就知道,但是一样喜欢他。他喜欢男生?这也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们不必透过他选择什么样的女生谈恋爱来评价他了,所以还是喜欢他。他最早求过婚的女友毛舜筠吗?啊,那也是省港人民的熟人,昵称毛毛。
我们都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们,但是不要紧,他一直是我们的熟人,时不常就出现了,陪着咱们过了廿多年。
人人都打算他高兴或不高兴地和咱们一块活下去,活到耄耋,活得像《胭脂扣》里老得不成样子的十二少,要紧的是咱们都不喜欢有什么熟人不见了,尤其是大家都喜欢的熟人,拉拉扯扯好歹一块过,结果,他忽然不耐烦地不玩了。集大伙儿的万千宠爱在一身,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他还是任性地一摔门走了。
他有一首歌,叫《共同渡过》:“垂下眼睛熄了灯,回望这一段人生……”回首眺望,少年时候一些喜欢的人和熟悉的事,也就是这样呼啸着一掠而过,永不回头。这样的情绪,是提醒我们,已经过了半生了吧?如果打算活70岁,那真的已经过了一半了。
那首歌最后说:“活在你心内,分开也像同渡过。”
还能说什么呢?说,我们至少目睹过一种那么妖异却又真挚的人生?
……他怎么可以,让我们,惊憾成这样。
我喜欢这样形容张国荣。他自恋,但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在娱乐圈那麼多年,仍然那麼纯真。
身为演员,他怎麼不会作假?但是他不喜欢那样做。
他是容易被伤害的。我在宝珊道足足住了八年,上过来的人很多。我问张国荣:「怎麼你不上我家?」他用英语说:「I haven"t been invited.」(我没被邀请过。)我真大意,认识了他那麼久,竟然忘了请他上来,他介意的。
他很为别人想,细微如你没叫我来,那我便不来好了。正像他未红时,领了奖的歌星在庆祝,他只坐在黑暗的一角默默流泪,没有大吵大怨,他不想骚扰别人。
那年他真的应该得奖的,《风继续吹》那麼好。我们後来发现他悄悄拭泪,便一齐鼓励他,说道:「明年你一定红的。」果然,翌年他便红了,而且愈来愈红,与谭咏麟分庭抗礼,领足风骚七年长。
张国荣唱歌,初时有「食字」的毛病,即是每个字唱了一半便吞下肚子里,让人听不清楚。被批评过之後,他的「食字」毛病没有了。
他的嗓子不是最完美的,但那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荣腔」别树一帜,你一听到便认得出那是张国荣,很有味道。奇怪的是他在香港长大,粤语他却有一口矜贵的广州西关音。
他的语言天份很高,英语、京片子都说得很好。有一次我说普通话,说「大腕」的腕字说了第三声,他马上告诉我应说第一声。
他的直率很逗的。有一回我跟他在半岛酒店两个人享受下午茶,我拿起根香烟抽。他说:「我可不可以用戒烟大使的身份叫你不要抽?政府叫我做戒烟大使的。」我说:「不可以。」那他便为之语塞,由得我抽。
周刊叫我访问他,说啊说的,他忽然说:「我要走开十分钟。」我问他:「什麼事啊?」他低声地道:「屙屎(大便)。」
我生日,小弟替我安排了个小派对,张国荣给我的礼物是一只腕表。他说:「Aspromised.」我都忘记了。事缘有一天他戴 那个款式的表,我说很好看,那他便细心地记住了。
那晚来了个不速之客邓达智,无所谓啦,反正是朋友。邓达智要跟张国荣合照,张国荣没有拒绝。那个晚上,张国荣一点也不拿架子,主动地跟客人谈笑风生,弄得大家都很高兴。
事後他才告诉我:「我一见到邓达智来便几乎想走。他踩我穿Jean-PaulGautier的旧衣服开演唱会。还要跟他合照,算给你面子吧!」
我老早已在报上骂了邓达智了。张国荣没叫我骂,我的是荒江女侠性格,不平则鸣。识的不识的我都会以事论事,何况,我自问对时装的认识比很多没见过世面和大场面的本地设计师更深入。
如果做个民意调查,哪一个是你最喜爱的女人或女作家,肯定不会是我。不公关不拍马屁又「冇面俾」,怎会最受欢迎?不是我不懂一切江湖伎俩,但人生苦短,我没时间说谎。正因如此,我很喜欢张国荣。
在他未移民前,他想搬家。我看过一个半山顶楼好盘,三百六十度山海景,价钱当然很贵。我带张国荣去看,看完後他对我说:「你太看得起我了。」即是他负担不起。他不会弹这弹那以求过关的。
那时他家住浅水湾,他带我们到他睡房,自己很陶醉地说:「每晚睡觉,我便听我自己这几首歌。」跟 他播了,问我们:「是不是很性感啊?是呀,对不对?」
一九八六年,《英雄本色》上映午夜场。那时的戏院还很大。我们自己人多半坐在楼上,买票的观众全坐在楼下。午夜场是测试观众反应的最好方法。
狄龙演张国荣的兄长,虽然本身是黑社会大哥,但很欣慰弟弟做了警察帮办,兄弟两一反一正。主角周润发则是狄龙旗下的人。
张国荣就坐在我旁边,他说:「要死了,观众那麼喜欢发仔,而我却是个要抓发仔和我哥哥的警察,一定不讨好。」
但每见到自己出场他便开心地拍手。我问他:「怎麼你一看见自己便拍手?」他天真地说:「我不先拍谁拍?我得带动观众拍手的。」果然,观众听见楼上有掌声便掌声雷动。
《英雄本色》马上成为了票房冠军。更重要的是:《英雄本色》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代表之作和经典之作,引起了荷李活的注意。
《英雄本色Ⅱ》,张国荣的戏重多了,他像中彩地道:「这回有人同情我了。看我演得多好!我的妻子怀孕生子时,我中枪身亡了。」这样真的人,在张国荣逝去後已经绝种了。
他很为他人设想的。有一回一个朋友生日,没请梅艳芳,阿梅不服气,在晚餐後杀到现身。一进来便哭。张学友已经大而化之,没介入事件之中。各人都知道阿梅是取闹来的了,没人纵容她,只有张国荣拥她入怀,让她的眼泪流在他的新 皮外套上,化妆品混泪水,湿了半边,大概得报销了。
怪不得在张国荣的丧礼中,阿梅哭个肝肠寸断。
都走了,都走了。水仙,你好吗?好?那麼,别再下来了。
之二 李碧华 谈LESLIE
眉目如画
有一天,在报上看到倪匡先生写张国荣先生,说他「眉目如画」。
倪先生很慷慨,在他笔下人人都被赞枣无一幸免。不过男人赞男人用到「眉目如画」,旁观者看了又看,倒觉这是一个最贴切的形容词。第一,没什么人动用过这四个字;第二,也不见有谁担当得起过。这回真是赞得好。选用的插图马上便加以印证,果真眉目如画。工笔仕女图。由色相说到歌,老实说,他的歌我大部分都没啥印象,最好的,不管你们是否同意,本人首选《侬本多情》:「情爱,就好像一串梦。梦醒了一切亦空。或者,是我天生多情,方给爱情戏弄。同你,在追逐一个梦,梦境消失岁月中。惟有,在爱中苏醒时,方知爱情非自控。……」
比起近期那批新歌,更觉它情辞并茂,唱来款款情深。我不是他的歌迷──我只是固执地迷一首歌而已。
难以团圆
金马奖赛事与我个人无关──因为我不是自由总会的会员。只是懒,也不打算作些类似悔过的行动。他们说:「如果不入会就不可以参赛,电影和海报上也不能出你的名字。」基於世上有这样的「规距」,所以答曰:「算了,我弃权。」逍遥法外。
只想好好做完一件工程便了。不过,这场赛事与我的TEAM(队伍)有关。见他们得到各项提名,实在开心──至於能否得奖,谁知道呢?一直相信,任何事,大小的事,冥冥中自有定数,经营不来,只好各安天命。
最耿耿於怀的,是男主角得不到提名。在名单正式公布的前一天,报上还有权威内幕消息,登了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名字。一夜之间,就变了?因此失望得更厉害。我曾坚持到「如果不是她和他演,情愿这戏胎死腹中」的地步。但她提了名,他没有──戏内戏外,男女主角都难以团圆。为此有点惆怅。
生不逢时
当今之世,最生不逢时的艺人,要算是张国荣先生了。有句话:“既生瑜,何生亮?”——演戏,有发仔在的一天,他都要做阿二;唱歌,有阿伦在的一天,他就胜不出了。但张先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经常要向多事的询问者展示大方得体,不太在乎的轻松笑语。你们又不准他不高兴,真是残忍。
因为我是一个局外人,所以觉得不公平。与他一点也不熟悉,不过总是自他眉宇间,感觉到那不欲公开的惆怅和忧郁。——如今的景况,在很多人来说,已是梦寐以求,不过对他仍然不公平。 如果你知道我曾如何的欣赏过他的演技,便更明白决非跟红顶白。大概八年前,港台有剧集唤《岁月河山》,其中一辑,唤《我家的女人》,那个坚持找张国荣主演又说服他剪短头发的编剧仔便是我。是一个民初的浸猪笼故事,自省城学成回乡的二少爷恋上了父亲的小妾,那时最怕改名字,偶翻元曲,见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便给女的改为美好,男的唤景生。“女人”赢得外国奖项,不过男主角没有红。数年后,港台开拍《霸王别姬》,程蝶衣首选是张国荣,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不肯演GAY,终于推了。
又数年后,台湾要拍《玉卿嫂》,问过谁演庆生好?推荐了张,不过我人微言轻,不了了之。直到今日的《胭脂扣》……神推鬼恐意外地得到十二少。
工作态度一流,感情收放投入。夜班化个老妆拍戏每每需四小时,致有人怀疑那猥琐老头不是他。读者来信骂我何以他戏份少?
生不逢时,与奖无缘。让我为他讲这几句真话。
曲终人散
张国荣先生的告别演唱会是我岁晚的“必然节目”。其实已改过两次期,都因为人回不来,长途电话知会吾友顺延7天,7天后又7天。——幸好他开33场。终于赶上最后一场。简直是甫放下行囊便扑飞。当然我并无他歌迷那么伟大,但不想错过。对一位艺人至为尊重的,是在场、欣赏、鼓掌,有点不舍。当他唱《风继续吹》时,泣不成声,大家都为他精致的一张脸感动。
在当红的时分离去,观众和他自己都会难过,不过等到走下坡,渐渐“寂寞”,到时,则只剩下自己一人难过了。——这道理显浅,人人都懂,并不是人人那么潇洒做得到,当事人也许亦经过多番挣扎的到底聪明地比观众早走一点。还来个“封咪”的仪式。
工作中,神经绷紧。明早一觉醒来,哦,不用工作了,心情是舒畅而失落的,曲终人散时,体育馆外急雨苦寒,夜色甚是阑珊。——得到过他演十二少,照说也无遗憾吧。
题外话:从前某日,张国荣有意当导演:「非要找陈道明演一个角色。」「为甚么——」话未完,哥哥指指走过的唐唐笑:「看,像不像?」真的很像。
之三 倪匡
倪匡——張國榮眉目如畫
張國榮以俊俏少年造型,投入歌唱事業,到如今,也超過十年了吧?真是歲月如流,到如今,張國榮比以前更俊俏,看他以前的照片,總有點單薄的感覺,可是如今,張國榮在台上一站,眉梢眼角,一顰一笑,都有一種異樣的魅力,十分迷人。不但外形更俊俏,當得上眉目如畫,而且歌藝也大有不同,遠比他初出道時,要渾重醇厚得多,在歌唱事業上,他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以張國榮那樣有條件的歌手,從出道到真正成功,也要有几年時間。在几年的時間中,他還要一直努力不輟﹔在努力的過程中,還要克服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還要忍受種種的打擊……誰說成功之途容易走呢?
成功之途不容易走,有才能,有決心的人,總可以走過來,張國榮如今回頭看,當然會有一番感嘆?
張國榮的歌極多,有几首回腸蕩氣的情歌,只有他來唱,才覺得分外有味道,因為他是那樣眉目如畫的美少年。他的電影生涯,也大有成就,頗有能者無所有能之勢。他和狄龍演兩兄的那部電影,演來何等動人。他年紀輕,各方面發展,不知有多少前景任他去馳騁!
之四 倪震
倪震印象(一)
張國榮宣佈退休了。
第一次聽見這消息是在兩三個月前, 由他親口說出。
當時第一個反應是呆了。
一個當時得令, 炙手可熱, 事業走勢還在強勁地向上竄升的天皇巨星竟然要退休!
而且還不是以後只作有限度演出或棄歌從影之類的所謂退休。
是實實在在地放棄所有在幕前演出的工作, 包括唱歌與拍戲。
抽身引退
呆了之後是惋惜, 惋惜之後是嚮往。
嚮往那種肯在光華最盛時抽身引退給萬千歌影迷留下最漂亮回憶的堅毅情操, 當然還有那驚人的意志力。試問誰不眷戀名利?所以張國榮是與別不同的、不俗氣的。
甚至是優雅的。
最近他剛從美加巡迴演唱回來, 閒談中問起我:「外間對我退休的消息反應怎樣?」
我對他說當然仍有一撮人認為他是在為演唱會搞宣傳。
他笑了。
笑得是那麼豁達。
誠如他曾經說過:「搞宣傳?我現在還需要嗎?」
但吸引我的是那笑容, 那是那樣的不在乎, 連一丁點兒牽掛也沒有的瀟灑。
張國榮是成熟了。
以往總覺得他有一點兒怨氣隱約在眉宇間, 後來隨著他事業上的成功, 怨氣化成傲氣。
不過也難怪, 張國榮實在不應該捱六七年才紅的。
論實力, 他是正宗歌唱比賽出身。
論努力, 他肯定沒放鬆過自己。
請相貌, 誰敢有半句話說。
但世間的路偏偏不是可以用方程式計算出來, 張國榮最初的幾年便硬是不紅。
但可幸他熬過了那段苦日日子, 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且見的肯定是八月十五的明月。
辜負外型
張國榮成功的過程是娛樂圈的一個典範。
初進娛樂圈而且覺懷才不遇者大可自勉:「連張國榮也要七年, 我怨什麼?」
然而那幾年的經歷賦予張國榮感情。
一種獨有的憂怨。
若有若無, 淡得無可再淡, 但卻總令你聽得出, 看得到的憂怨。
那微微的不憤增添了他演藝的生命力。
所以在最快板的歌中他也可流流轉如意地唱出沉鬱的感情。
在最歡樂與浪漫的表情裏仍可演出無奈與落寞。
我敢說如果張國榮當年出道一炮而紅, 肯定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
世界是公平的。
除了對張國榮。
為什麼一個三十出頭的人仍能有一雙年青的眼睛。
張國榮今天已是歌影雙棲的大哥大級人物, 有時也會一本正經地教訓一下後輩。
可是他那輪廓分明, 繃得緊緊的面孔卻常給他的眼睛出賣了。
他眼中飛揚的孩子氣是蓋也蓋不住的, 辜負了他那日漸成熟的外型。
有次看見他正在作大哥哥狀「訓導」柏安妮時偶爾那孩子氣又在眼中不慎溢出, 我登時笑了。
就像弟弟在教姊姊的感覺。
SORRY, ANN, 不關妳的事。
沒有架子
張國榮不是自賞的孤芳, 卻只有限度地公開自己。
張國榮一向帶有傲氣卻從來沒有架子。
我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曾見過他, 是請他為我們的廣告片說一句話。
他準時來到錄音室, 盡力做到我們要求的語氣。
全然沒有架子, 非常有禮貌。
但亦沒有大賤賣的笑容。
一貫的張國榮。
張國榮的屋子不是我見過最大的一間。卻是我最喜愛的一間, 主人的品味無疑是最大的原因。
寬敞的空間、黑白的配搭、優雅的擺設、漂亮的人物。
漂亮的人物當然包括LESLIE的契媽張玉麟夫人, 一位貴氣得來可愛, 活像一個大 公仔的女士。
我老友林夕一走進張國榮家便雙眼發亮, 喃喃自語咒罵自己不夠努力, 不然便可買一幢像LESLIE家那樣的屋子。
如沐春風
老實話, 品味這東西是天生的, 以張國榮今天的身家, 為什麼一點暴發戶的味道也沒有, 我實在不明白。
他又不是沒窮過。
和張國榮談天是一種享受, 誠意和豐富的人生經驗都令人如沐春風。
這天我對他說:「你要退休了, 我跟你寫篇訪問好嗎?」
他想了一會, 說:「我最近訪問很多, 沒有什麼未說過的, 不如不要訪問, 就寫一篇你對我的印象吧。」
我想想也是, 但仍扯著他問了一條問題:「你小時的志願是什麼?」
「我小時候想做飛機師, 但可惜後來發覺自己有輕微近視, 手又不夠穩定, 便絕了念頭。」
現在他悖算是實現了他的志願, 只不過是在另一個領域中翱翔罷了。
張國榮的退休亦吞告訴了我們原來從事娛樂演出的人也可以詰樣優雅地退休的。
而且這樣年青。
有些人恐怕要失望了, 因為「一剎那的光輝並不永恆」這句話恐怕要隨著張國榮的光榮退休而被打破。
恭喜LESLIE即將由一個巨星優雅地轉為一個傳奇。
對不起, 這篇稿中重複了太多次優雅。
但張國榮給我的印象實在優雅。 香港周刊
之五 垂下眼睛熄了灯 (黄爱东西)
那天的傍晚,我知道得太快了吧,我还在办公室。
而且,知道的同时,就知道不是愚人节消息。
别问我为什么,做娱乐新闻的人,当然会有办法第一时间知道,而且去核实其准确真实性。
说什么呢,第一反应,不是个人的反应,是……新闻要素吧,什么情绪都放在一边,先搜索反应流程——时间、地点、过程、原因、求证……通常,要等到所有的本职工作完成,个人情绪才会慢慢地漫上来。事情越大,个人情绪反应需要的时间反而越久。这一次,要隔两天,才真的知道自己对这件事情发生的真正情绪。
后来,我和洁尘说,广东人民和香港人民对张国荣的感情还是有点不一样,我们足足听他看他二十多年,我们享受过他的青春甜美。
高中放假的时候,去电影院看录像带,播的是《劲歌金曲》季选,他是新人,真的是青春甜美,凭一首《MONIKA》大红。然后,好歌太多了,《H2O》里他拿着消防水龙头做道具,浑身湿漉漉喘吁吁地在灿烂的阳光下东指西指地唱:“她——似蜜桃!火——烫蜜桃!”啊,真是流金岁月里青春无敌的小偶像。
接下来,好歌无数,眉目如画,每年岁末,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在贺岁片里搞怪地逗大家高兴。就这样地长大了。
再后来,他淡出歌坛,他一直拍电影,再大红,内地的影迷们也开始认识和喜欢他。我们?我们早就知道他有多好,只觉得他更好。看电视里的清谈节目,哎呀,这位熟人哥哥话多得像我们的姐妹。
再出唱片,纯为自己的爱好和音乐,他款款地说,自负地说:“我唱得那么好。”是啊,真的是那么好。
他刚出道时拍过小电影?这有什么这有什么,我们早就知道,但是一样喜欢他。他喜欢男生?这也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们不必透过他选择什么样的女生谈恋爱来评价他了,所以还是喜欢他。他最早求过婚的女友毛舜筠吗?啊,那也是省港人民的熟人,昵称毛毛。
我们都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们,但是不要紧,他一直是我们的熟人,时不常就出现了,陪着咱们过了廿多年。
人人都打算他高兴或不高兴地和咱们一块活下去,活到耄耋,活得像《胭脂扣》里老得不成样子的十二少,要紧的是咱们都不喜欢有什么熟人不见了,尤其是大家都喜欢的熟人,拉拉扯扯好歹一块过,结果,他忽然不耐烦地不玩了。集大伙儿的万千宠爱在一身,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他还是任性地一摔门走了。
他有一首歌,叫《共同渡过》:“垂下眼睛熄了灯,回望这一段人生……”回首眺望,少年时候一些喜欢的人和熟悉的事,也就是这样呼啸着一掠而过,永不回头。这样的情绪,是提醒我们,已经过了半生了吧?如果打算活70岁,那真的已经过了一半了。
那首歌最后说:“活在你心内,分开也像同渡过。”
还能说什么呢?说,我们至少目睹过一种那么妖异却又真挚的人生?
……他怎么可以,让我们,惊憾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