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言
查看话题 >我是如何从no、on不分到英语入门的
二十三岁开始学A、B、C。这并非是一个比喻句,而是一个陈述句,ABC真的是A、B、C。 1、我的英语全世界最差,不是最差之一; 我刚决定要学英语的时候,老友打电话给我,问我干嘛又要自取其辱的给自己添堵,每天工作受的气还不够吗还要自己跟自己怄气,作死。不知道的以为这是调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了解我而直谏的事实。如果说这个世界谁是英语最好的人,争议很大难以评选;可谁是英语最差的人,我一定勇敢的去争前十,我唯一比不过的肯定是没上过学完全不认识字母的人,像我奶奶。我偶尔会愣住,因为“ON”跟“NO”我都会混淆,不知道那个表示不,卧槽。 初一,第一次接触英语,惯用小聪明我这样记单词:school(死酷儿),然后死酷儿就是学校。就记得刚上中学的时候这样记过几个单词,往后的日子里,我几乎所有的英语课都用来睡觉跟看小说了。仗着数学跟语文的优势,到高中之前都没漏出纰漏,其他科目一起的缝缝补补,我的农村爹妈又只看总分跟排名,所以一如既往的当我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少年,继续做着儿子考上名校的美梦。这会儿,是不学英语。 高中,靠混是不行了,英语一窍不通,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成绩特别好,尤其是英语。所以开始倒数的时候,就成了英语老师眼里的眼中钉了。加之自我堕落,沉迷网络游戏,不学无术,玩物丧志,整个高中阶段让我现在想起来十分羞愧。此时,是学不会英语。中途也有两三次,当看见为我操劳的老妈被老师叫过来屈辱的受老师的责难时,也想奋发图强,立志重新学好英语,这样豪迈的热情还不止燃烧了一两次,好多次。 每一次都是,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然后看小说,看小说,睡觉,出去上网去。然后隔一段时间在重复一轮,shit,不争气。到毕业了,我的英语成绩依然是初一水平。还好我没读过幼儿园,小学又没学过英语,否则,就是幼稚园水平了。 性格比较爱慕虚荣,不敢承认自己不行,这样的态度是绝不可能学好英语的。我高三完了的暑假,在深圳的一家黑工厂做兼职,那两个月的经历改变了我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所以回到家准备开学时,我写了一封给未来的自己的信。其中几点记忆犹新,比如大学期间要读两百本书,要学好英语,要好好玩一个游戏,要轰轰烈烈的谈一场恋爱。 我11年毕业的时候,重新看见了这一封信,心中滋味百种。大学不止读了两百本书,可大学没玩过游戏,大学学过好几次英语,加入过英语社团,我大学的女朋友都是英语专业的,可依然循环着高中那个补英语的死循环,最多坚持一个月,然后就是给心里增加愧疚感,直到毕业,也未曾进步。 所以,如果想着要补英语的人,绝不可能比我更差。 2、我尝试过太多英语方法 我总梦想着有一种方法能让我改变对英语的无力,总想着找到一条捷径能入门。因为看过、听过太多人如果努力,然后在短时间里迅速学成,好励志,好正能量,好热血。 可当我从新东方到疯狂英语,从生活100句,到旅游365天,再到新概念,只有心理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所以我放弃了,真心放弃了,我认为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好英语的。我这一辈子,都学不好英语了。一当这样想了之后,身边的朋友也都是想的一样的,反正用不到英语,又不出国,工作也不需要用 ,也不需要跟外国人打交道,干嘛浪费这时间呢。 我毕业的时候,请了一个月假去西藏旅行。 一路认识了几个朋友,在八角街后面有一条铺子街,有个朋友带我们去买裤子,卖主是从尼泊尔过来的阿姨,英语比中文好。所以当他们用英语砍价还价的时候,我唯一的一句:“号码器”还是鹦鹉学舌临时学到的。后边去珠峰大本营的时候,在日格则遇到了一位开着房车环游世界的大叔,我那会儿多想像小路姐一样跟他好好聊会儿天,可我只会傻逼笑,一句憋不出来,那一路,我想了很多。但回武汉之后依然没想着要学英语,因为英语我受的刺激比起这,兼职小儿科。上海自贸区,我恍惚看见了新加坡模式,关于未来,我相信中国肯定会开放,随之国际化。我又很喜欢旅行,以后会去很多国家,很多地方,想认识很多其他地方的朋友。看美剧也不想看字幕了。 尤其是工作之余的时间,都在跟朋友一起厮混。去酒吧喝酒、去KTV唱歌、找餐馆聚餐喝酒,倦了这样的生活。我经常半夜跟朋友们分开自己打车回来的时候,在的士上,看着道路两旁的路灯,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阑珊,想着自己的生活,常常感觉到疲倦,觉得无趣,内心很空,人很浮躁,容易生气。好在那段时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用来读书,所以稍微平复,否则我一定无法坚持当时的工作强度,而要跳槽几次。因为只有内心踏实安稳的时候,才能看清未来的路。我想做点事提升下自己,因为我明白唯有学习,最平复内心。人看着自己进步,是最欣慰的感受,提升幸福指数。所以,我又想到了英语。 3、机缘巧合的入门 某一次,也不知道怎么看到的,奶爸的英语教室推荐了赖世雄的英语从头学。 记得当时刚好要买书,就顺便买了赖世雄英语从头学的《音标》与《从头学》这两册。《音标》有光盘,拷到手机里是按页数显示的。1-3页一个音频、4-5页一个音频,每个音频一个音标。每个音标一般有3-5分钟时间,有发音讲解,然后是单词示读,还有句子。 我每天早起半个小时,带着这本小册子拿手机播放了听,一天学的很少,就学两个音标。开始的时候稍微字母多一些的单词,就很烦躁,更别提例句了。现在回头看,那句子简单的恨不得跟字母一样直白,可当时学的时候,为此恼火了很久。索性不管例句了,就听音标讲解,完了照着单词读几遍。元音、辅音、音节、多音节、重音等以往觉得听到就头痛的词汇,不知不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习惯了它们,接纳了它们。当我在用电子词典查生词,能对着英标把单词读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我读书这十几年来都没体会到的,因为英语,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快乐。这样,就少了一些排斥。 然后是《英语从头学》。 这册教材是在《初级美语上、下》两册之前的准备教材,以非常简单的对话为主,每一课都有对应的详细的音频讲解,赖老师的课非常幽默。我很多时候听他的课文讲解都忍不住要笑,而且他的台湾口音又好玩,“大家好,这里是赖世雄英语从头学”这一句听了一年多,如果你学过他的教材,你会真的喜欢上这位英语老师,师者,传道授业,他做到了。 5、慢慢的,学英语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学《英语从头学》的时候,虽然是最简单的课文,可对我来说,课文就是生词表。我每天早点起床,记一遍生词,虽然到了晚上会忘了很多,但是晚上再学的时候就熟悉度高很多。每天晚上把音频听完就学习完毕,也不累。 也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把这一册教材学完,心里能记一些单词了。对已以往词汇量不过50的话,这是进步。 我觉得学英语还让我收获到了一点,就是敢于承认自己不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承认自己不行,从心里把自己放到一个最低的高度,就能倘然面对他人,当你最低的时候,往后,你就只会增高了。 永远不要以为身边的人都会宽容的去支持你的进步,奚落、调侃、酸言酸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因为朋友的进步而开心的。要有度量,像原谅自己一样去原谅他人。我中途有一段时间很排斥朋友们的责问,常有朋友打电话给我,念一段英语问我能听懂否?跟朋友逛街,指着英语广告牌问我认识不?考我,这个用英语怎么说,那个用英语怎么讲? 小时候,伯伯舅舅也是这样考我们的,你背个床前明月光啊。喜滋滋的背完之后,舅舅伯伯给我一个红包。可现在,尼玛又不给红包,凭啥这样故作深沉的来考我。 我跟同事合租的,他们在客厅看电视,我在卧室学习。常有同学上厕所的时候进我的房间看看,“你连这个都不会啊”那种震惊的语气配上表情,很棒的演员,真的。 慢慢的,我学会真心不介意这些,从去年四月开始学习到现在。 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像现在,身边的人对我学英语,除了佩服就是佩服。虽然这对我没一点好处,我也完全不享受这点虚荣,但是我觉得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身边的环境。环境聒噪的时候,我们就内心宁静,不要太受这个聒噪的影响,环境慢慢就宁静了。 我学完初级上、下之后,学了一册《美语中级上》。 学完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很多,很多浅显一点的英文都看得懂了,但是无法表达。感觉自己每天都是记单词,学课文也只是拿来记单词了。因为那些句子随后就忘,就算背诵过的课文,也是一样的易忘。 我没听任何人的建议,我自己买了新概念1+同步语法1。这个时候,通过一年半的学习,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自己去找资料、买适合自己的教材。 豆瓣看见过莫水田老师的一段话:“语法是一件优美的事,它不是强制性的规则,而是关于用词和句型规律的理论。和所有理论一样,以简洁和与经验相符为美,一般喜欢总结规律的人都喜欢语法。语言有着可以察觉和归纳的规律,所以才有诗人打破语言常规反工具理性一说。”太同意了。 以前听到语法就头疼,觉得学英语最抵触的就是语法了。 可自己真正学英语之后,尤其是学完《中级上》之后,我觉得自己太想学语法了。为什么这句用have,那句用has,为什么这会儿用must,那句明明一样的意思却用have to。迫不及待的想学语法,自己像嗷嗷待乳一样需要语法来提升自己。所以学新概念1,完全是一种愉悦的,像享受一样,去年一年学习中的疑惑慢慢解答开了。 英语好的人是不会明白的,人称难以区分这种不可能的错误却让我懊恼很久,记了也容易忘,或者要想一会儿才能确定。可是当我一直学一直学,忘了再学,学了再忘的时候,很多东西就跟中文一样了,潜意识的浮出来,都不用想。 我最近刚学完第一册,这个月开始学第二册了。我计划第二册学完,再又学《赖世雄英语从头学中级下册》。你若是要问我现在的英语是何种程度,我难以描述,也不好评测,因为我是完全靠着自己买书、听音频来学的,很多地方有局限,有漏洞。但是以前我不敢读英语,我现在能大声的朗读新概念的课文,经常拿bird、brother这样类似的单词来练发音,读错了就再听一下音频,慢慢改。 之前写过一篇《时间管理不是考验毅力》收到了很多豆油问我如何学英语的,我答应了好好整理下方法的。可当我想了很多天,想整理方法的时候,却发现学英语真的没什么方法可言,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然后坚持去学就好了。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入门,只要入门了,就更容易学了,万事开头难还真是说的对。我大致把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以及教材写了出来,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主,因为我这篇完全是写给零基础又想补英语的人,我自己是零基础过来的,我懂零基础的不容易。很多方法、经验,都不适合我们。零基础就只要知道一点:去学赖世雄英语从头学的教材。以我多年的失败经验,这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愿意,那你就别学英语了。 整理几点注意: 1)永远别太逼着自己难受,要学习英语首先就要时间,工作之余的时间本不多,能否每天能坚持学一个小时,这是最必须的。意味着你要放弃很多跟朋友聚会的时间,放弃很多约会的时间,放弃很多玩耍的时间。有得必有失,要自己斟酌,别轻易选择,不然除了给自己增加不愉快无一点效果。我已经很少跟朋友聚会了,明确告诉好朋友晚上时间不通电话,要忍受得住孤单寂寞,这也是必须的。学习绝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儿。 2)适当放松取舍,效果反而更好 偶尔心情失落、朋友生日、就是不想学、约了客户吃饭、特别想去high一下的时候,就不管英语,去玩吧。我不需要考证,没直接需求,也不要求自己在多少时间内达到什么程度,所以多记一个单词都是进步。一年365天,如果真正想学习,是不会因为你耽搁了多少天而影响学习的。那些网上打卡坚持学习的,一般都是难以有所成的。因为进入社会的我们,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谁都不能保证每一天都干什么。懂得克制。 还有,像我学音标的时候不管句子,学赖世雄教材的时候很少做习题,现在学新概念我也只做阅读理解题还是看心情,这类取舍也很重要,别让自己太排斥,懂得让自己在克制的过程中又有妥协。 3)永远不要因为他人而偏离 我偶尔在微博上记了某个单词我如何记错的时候,就有人指正:“你要是会音标了就肯定不会犯这样的错了。”屁话,我是因为忘了怎么读,所以不会拼,这个我跟我会不会有一毛线关系啊!他人不可能理解你的学习进度,就想永远不能完全理解你的生活一样,不要试图从他人身上寻找慰藉,这是毒药,剧毒。 4)我试过很多小方法,买了那种方便携带的小册子带着,希望抽空可以看看;试过每早记完单词之后写个边条,把单词抄一遍,白天有空再拿出来复习一下等各种小聪明。结果表明,除了每天固定的时间在家好好静下心来复习以外,其他的连锦上添花的功效都微之又微。 5)我昨天晚上刚写完我人生中的第一本字帖,读书的时候买过很多中文字帖,可是每次写了不到十页就放弃了。现在每天睡觉之前,写一页英文字帖,还有助眠功效呢。而且像i、p、f这些字母,真的明显比以前写更好看了。 6)想到了再修改吧,只分享给零基础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