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听到那声道歉
一次我正站在路口等绿灯,忽然一辆自行车因为大转弯的角度太小,径直朝我冲了过来,擦着我的腿倒下。凑上来了一张稚气的脸,一脸惊恐;一看就是个赶上班的外地小青年。他连声问:“要紧吗?要紧吗?”当然非常痛,可是再说又有什么用呢?我一面责怪他,一面催促他快走。他连声问: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我不耐烦地挥挥手,他很不安又很感激地跨上车,频频回头说了好几声“对不起”。可是,他走后不久,我被撞的部位更痛了,一看,一汪血正从丝袜慢慢往外渗,染红了裤管。我怕破伤风,就去医院挂急诊,处理了伤口。妻子事后怪我不应该轻易放走肇事者,说太便宜他了。但是,我想,人家不是道歉过了吗?况且还是那样真诚;总不见得揪住不放吧?
想起这件旧事,是因为最近看了一条新闻:美国国会参议院18日全体一致通过一项议案,就历史上的黑奴制度向非洲裔美国人表示正式道歉。虽然这条新闻,媒体放在了一个极不显著的位置,可我却注意到了。这几年常常会看到关于“道歉”的消息。有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向原土著居民后裔的道歉,有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向二战期间对日裔居民歧视的道歉,有美国政府对当年迫害华工的道歉、对“911”以后对伊斯兰移民过度防范的道歉……再远点,还有德国总理在华沙一跪,对犹太民族的道歉。说真的,这些“道歉新闻”,都会使我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非常温暖、温馨的感觉,甚至会所谓的“热泪盈眶”。我跟许多朋友一样,特别看重那种发自肺腑的道歉。谁能保证自己不做错事呢,况且犯错误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并不全归罪于当事人。只要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有什么怨怼不能化解呢?一笑泯恩仇哪!这些消息让我感动,还因为我一直盼着能听到另一个真心诚意的“对不起”!
记得有报纸讨论过,国家强大了,首先要干什么。老作家邵燕祥说要给那些历次远动中受尽迫害的人以一定的“国家赔偿”。这话当然有道理,可是目前办不到。钱的事免谈,那么对他们、对这些九死一生的老人诚心诚意说一声“道歉”,说一声“你们委屈了”,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吧?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
建国以来,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荒谬理念主导下,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每次都要树敌百分之五,积累的“阶级敌人”,何等可观;每个人都有一段惨烈的故事。还有那些并非运动的事件,比如一场饥馑让数千万的百姓化作饿殍。可是,我们可曾听到过片言只语的道歉呢?还有因为所谓出身不好、成分不好的年轻人被剥夺了最起码的人权,那上千万被驱赶到“广阔天地”因而丧失了学习机会乃至耽误了后半生的弱势群体,他们又哪里听到过什么道歉呢?我们在广场上矗立了英雄的纪念碑,可这些人同样是我们国家的基石,是他们以自己的身躯和坎坷的人生,向我们昭示了民主之路、自由之路、富强之路!我看了当年的“右派言论”,其实都是先知先觉的真理;可50年前,许多人却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是真正的思想先驱呀。——难道不该对他们俯下身子说声道歉吗!
我们总习惯从“宏观”看问题,或者说什么“一个指头”、“三七开”;说什么“宜粗不宜细”、“别纠缠历史旧账”、“向前看”,说这是什么“代价”“学费”。听到这些,我气就不打一处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因而对他和他的亲人来说都是最最宝贵的——每具惨不忍睹的遗尸都同样是颗太阳。让你和你的亲人去当“学费”、当“代价”,怎么样呢?
其实,迫害和被迫害的人绝大部分已经离世了,历史责任并不是让某个人来承担。我们要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视角汲取教训。然而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合法政府对自己的过错做一个不推诿、不矫饰的“检讨”,对你的公民说一声“道歉”,应该是理中之事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旧账一笔笔得到清理,会听到越来越多的道歉之声,那化解了多少恩恩怨怨。新的一页就是如此翻开的。我期盼着,期盼着在有生之年听到那声“道歉”!
想起这件旧事,是因为最近看了一条新闻:美国国会参议院18日全体一致通过一项议案,就历史上的黑奴制度向非洲裔美国人表示正式道歉。虽然这条新闻,媒体放在了一个极不显著的位置,可我却注意到了。这几年常常会看到关于“道歉”的消息。有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向原土著居民后裔的道歉,有加拿大和美国政府向二战期间对日裔居民歧视的道歉,有美国政府对当年迫害华工的道歉、对“911”以后对伊斯兰移民过度防范的道歉……再远点,还有德国总理在华沙一跪,对犹太民族的道歉。说真的,这些“道歉新闻”,都会使我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非常温暖、温馨的感觉,甚至会所谓的“热泪盈眶”。我跟许多朋友一样,特别看重那种发自肺腑的道歉。谁能保证自己不做错事呢,况且犯错误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并不全归罪于当事人。只要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有什么怨怼不能化解呢?一笑泯恩仇哪!这些消息让我感动,还因为我一直盼着能听到另一个真心诚意的“对不起”!
记得有报纸讨论过,国家强大了,首先要干什么。老作家邵燕祥说要给那些历次远动中受尽迫害的人以一定的“国家赔偿”。这话当然有道理,可是目前办不到。钱的事免谈,那么对他们、对这些九死一生的老人诚心诚意说一声“道歉”,说一声“你们委屈了”,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吧?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
建国以来,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荒谬理念主导下,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每次都要树敌百分之五,积累的“阶级敌人”,何等可观;每个人都有一段惨烈的故事。还有那些并非运动的事件,比如一场饥馑让数千万的百姓化作饿殍。可是,我们可曾听到过片言只语的道歉呢?还有因为所谓出身不好、成分不好的年轻人被剥夺了最起码的人权,那上千万被驱赶到“广阔天地”因而丧失了学习机会乃至耽误了后半生的弱势群体,他们又哪里听到过什么道歉呢?我们在广场上矗立了英雄的纪念碑,可这些人同样是我们国家的基石,是他们以自己的身躯和坎坷的人生,向我们昭示了民主之路、自由之路、富强之路!我看了当年的“右派言论”,其实都是先知先觉的真理;可50年前,许多人却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是真正的思想先驱呀。——难道不该对他们俯下身子说声道歉吗!
我们总习惯从“宏观”看问题,或者说什么“一个指头”、“三七开”;说什么“宜粗不宜细”、“别纠缠历史旧账”、“向前看”,说这是什么“代价”“学费”。听到这些,我气就不打一处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因而对他和他的亲人来说都是最最宝贵的——每具惨不忍睹的遗尸都同样是颗太阳。让你和你的亲人去当“学费”、当“代价”,怎么样呢?
其实,迫害和被迫害的人绝大部分已经离世了,历史责任并不是让某个人来承担。我们要从更加广阔的历史视角汲取教训。然而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合法政府对自己的过错做一个不推诿、不矫饰的“检讨”,对你的公民说一声“道歉”,应该是理中之事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旧账一笔笔得到清理,会听到越来越多的道歉之声,那化解了多少恩恩怨怨。新的一页就是如此翻开的。我期盼着,期盼着在有生之年听到那声“道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