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鞭笞的基督
![]() |
《被鞭笞的基督》卡拉瓦乔 约1607年 |
《被鞭答的耶稣》是卡拉瓦乔最美、最悲伤的作品之一。
在画完复杂混乱的《七仁慈》之后,卡拉瓦乔回归到了他所擅长的场景描画中——一个简单的戏剧场景,这幅作品展现的是:无辜的受害者(正是我们宗教崇拜及人类同情心的对象)与拷打者或暗杀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纠结的悲剧场景中的情感放至最大限度。
对卡拉瓦乔来说,鞭答是一个很好的主题。这是一个好的机遇,可以让他为之全力以赴。这个场景是虔诚的基督徒经常被鼓励去冥想的,作为一种释放,对正在被嘲笑、折磨的耶稣施以同情和怜悯的方式。在罗马的圣普拉赛德教堂里有一个鞭刑柱,据称耶稣就是被绑在这个柱子上受刑的。一天下午,我看见一个修道士跪在这个圣物之前,祷告、罢哭泣了一个多小时。
那不勒斯的阴暗改变了卡拉瓦乔,这幅作品中的阴暗部分变得更加黑了。大幅画面交给了黑暗空洞的空间。整个剧情发生在一个恐怖的那不勒斯的地牢里。那里空无一物,除了一根绑着耶稣的柱子。光线从柱子里、从耶稣还未受刑的胸膛里发出。他肉体的美与光亮只是为了提醒我们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布满伤痕,那是他所受痛苦与羞辱在身体上可见的证据。当他转身不去看行刑者时,年轻而完美的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以抵御疼痛。只有几点血污证实了荆棘冠已经戴在了头上的残酷事实。耶稣缩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的眼睛紧闭,头歪向一边,下巴半缩进肩膀,看起来像一只小鸟把头藏在翅膀里。在某些方面,这幅画类似在人民圣母教堂里切拉西礼拜堂里的《钉死于十字架的圣彼得》。两幅作品描绘的都是在真的磨难开始之前的一刻,两者都展示了一个受难者被三名行刑者摆布的景象。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显示了卡拉瓦乔的视野变得更加黑暗,更加凄凉。
在《被钉上十字架的圣彼得》中,抬起圣彼得十字架的劳动者们不以他们的工作为乐。他的脸并未朝向我们,好像是允许自己悄悄地完成这项被指派的任务。他们仅仅是按某人的命令在做一项工作。在《被鞭答的耶稣》中,左下方一个跪着的男人也是这样,他正不慌不忙地捆着一束树枝,马上就要用它来鞭打耶稣了。同样,左边的那个人也忙碌着,拉紧了那条把耶稣绑在柱子上的绳子,但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恶意。但是当你注意到他的腿压在耶稣的小腿上的细节时——一种无端的残忍行为,至少也是一种惊人的无意识行为——你的印象就改变了。因为我们猜测,他的脚抵住柱子底部就能得到同样的支撑力,而没有必要踩住耶稣。毫无疑问,左边的行刑者在享受他的工作。当他猛拉耶稣的头发时,眉毛高抬,龇牙咧嘴,露出一副虐待狂的满足表情。而耶稣斜着头的甜美柔和的角度更加凸显出这种姿势的残忍。
在很多描绘鞭笞的作品中,鞭打耶稣似乎有了近似芭蕾舞的一面。热情高涨的行刑者后退一步,而且扭转身子以加强打击力度。所以也许这个场景让我们痛苦的是,再次目睹到劳动者扮演的真实性。这发生的一切不是跳舞,而是对艰苦劳作的享受。
在卡拉瓦乔的宗教画作中,从《圣马太殉难》甚至到《犹滴砍下何乐弗尼的头颅》,他从未回避人类只要有机会就会伤害彼此的真相。但是直到《被鞭答的耶稣》,他才揭示了他所知道或怀疑的:人们有多么享受这一切。
—— [美] 弗朗辛·普罗斯 《巨匠卡拉瓦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