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特雷弗小说五篇—二《屋子》
屋子-
文/管舒宁 译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他问,凯瑟琳顿了顿,摇了摇头,虽然她明白。
九年时间差不多已将伤痛愈合,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直到她失去了工作的慰藉,康复也就在无所事事的孤独中戛然而止。她是因此而在这儿的,她想不出其他原因,但是她不说。
“那你呢?”她反问道。
他倒是立马就表态了。他说,每逢为他生儿育女、照顾他的妻子同他吵个不休而令他备感孤独的时候,他就会被她吸引过去。
“很抱歉这个房间。”他说。
他的行李都堆着,书,纸板箱,手提箱敞着,东西还没取出来。一台文字处理机还没接上电源,电线拖在地板上。门后的衣架上胡乱挂满了衣服;一幅大象解剖图挂在墙上做装饰,箭头指示着坚韧皮肤下的一个个器官。这张令人讨厌的画不是他的,凯瑟琳问起的时候他说过;他是在匆匆忙忙中找到的这间屋子,原本就有这画的。同个角落里有一个用作水槽的洗脸盆,架子上有个电水壶,还有一只环形煤气炉,绿色的窗帘没有拉开。
“现在你的存在使它显得有那么点特别了。”他说,听上去似乎有所指。
凯瑟琳起床穿上衣服,她敢说他不想她走。不过,要走的是他,而不是她;她可以整个下午都待着。她扣着衣服袖子上的纽扣,觉得自己现在至少知道了欺骗的滋味。
“对费尔来说又像是什么呢。”她说。
她稍稍掀起窗帘的一角,好让光线更直接地照在房间里那唯一的一面镜子上。她整了整头发,头发仍是棕色的,还没有变灰,她母亲的头发就压根没有变灰,外祖母的呢,也只是在她很老很老的时候才变灰,凯瑟琳可不想变得那么老,她今年47岁。她的黑眼睛向后凝视着镜中的身影,口红有些模糊了,面无表情,这个同需要补妆没有关系。她的容颜在消退——不过很慢,风韵犹存。
“你曾对那个很好奇?”他问道。他已经穿戴整齐。“欺骗?”
“是的,我好奇。”
“还会再好奇吗?”
脸上的不安镇定下来,凯瑟琳没有马上作答。随后她说:“假如你愿意我这样的话。”
室外,这个下午很暖和,这个房间——就在一家彩票店楼上——所在的街道,比起她先前走过来时的感觉,显得更加明亮、亲切。尽管有商店和车辆,街道仍充满了午后的静谧。“王子与狗”外头的桌子都空着,豪华的店招两边各挂着牵牛花篮,一条达尔马提亚狗抬着一条腿。Pret a manger快餐店边上有家科斯塔咖啡店,凯瑟琳穿过马路走了进去。“牛奶咖啡。”她向几个正在操作佳吉亚咖啡机器的姑娘点了单,等的时候从柜台上的玻璃橱里取了一块巧克力果仁饼干。
她并不怎么了解同她睡觉的这个男人。她独自赴一个聚会,他和她跳舞,接着又和她跳,把她搂得更紧,问她的名字,亦自报家门。如今,费尔不陪她参加聚会,她自己也不常去。但是这次去,她知道自己的目的。
几张桌子都坐满了。在沿墙一溜的吧台边她找到一张桌子。“青少年禁宵令!”某人手中的晚报上有一则抗议的标题,语气里充满了愤怒,一时间她想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随后她又失去了兴趣。
费尔会安静地坐在他的书桌前,穿着衬衫,她前天熨过的蓝点子衬衫,拳曲的姜黄色头发,还是那天早上出门时的样子,笑容讨人喜欢,对人彬彬有礼。要不是九年前发生的事,费尔不会被裁员,那是开除的委婉说法。他对昔日的辉煌念念不忘,当然了,在男人潦倒的时候,是不该打击他的。“我们得离开。”现在她想起来了,她曾对他说过,但他不想走,因为逃跑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他会管那个叫逃跑,事实上,他就是那么叫的。
今天晚上,他会讲述他的经历,她也会讲述她的,而且不得不撒谎。他们轮流倾听。她把各式菜肴端上餐桌,他会给她倒葡萄酒。他不会给自己倒,因为他不再沾酒了,除非有人逼他,再者就是为了看上去不那么粗鲁。“我的婚姻在破裂。”这个在他临时寓所里同她做爱的男人,在他俩还是作为陌生人一起跳舞的时候便坦白道。“你呢?”他问,她犹豫了一下,说没有,没有破裂。就此不再谈论那个话题。他们一起喝了酒,又喝了一点,跳第二支舞的时候,他问她有没有孩子,她说没有。那是她婚前无法预知的,——如同她在查特豪斯慈善机构的工作,六星期前机构决定关门。
“孤独令人苦恼。”跳舞的时候她说道,又问她未来的情人知不知道莎伦·里奇这个人。人们通常认定他们不知道,随后又会记起来。他摇摇头,当她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名字他有可能听说过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仍是陌生的。“莎伦·里奇被谋杀了。”她说。要不是喝了点酒,她是不会说的。“我丈夫受到了指控。”
她吹了吹咖啡,还是很烫。她把纸袋里的糖倒在茶匙里,看着糖被咖啡浸没变黑。她喜欢那种味道,如同这个下午的一切,更多的是一种愉快。“哦,被闷死的。”当被问起这个叫莎伦·里奇的人是怎么死的,她答道,“被垫子闷死的。”莎伦·里奇生活放荡,住在一个体面的地方过着光鲜的生活,有许多男人光顾她。
凯瑟琳又坐了一会儿,看着饼干碎屑,看着她喝过的咖啡。“我们就那样生活着,”他们离开聚会的时候她说道,他要回到与他不再合拍的妻子那里,她要回到因为一起死亡案而无法再欺骗她的丈夫那里。一小时前,在他临时寓所的这个房间里,她的午后情人被那件事吸引住了,想知道个究竟。
在地铁里,她继续回味那个房间:大象解剖图,手提箱,拖着的电线,门背后的衣服。他们的回声,他的好奇,她的回避,还有后来又告诉他的那一点点,因为,毕竟,她欠他什么。“有一次,他付给她一张支票——哦,很久很久以前了。他就这样被牵连了进去。他们问公寓里住在莎伦·里奇对门的那个老太婆,并出示了照片,她认出了他。哦,是的,我们就那样生活着。”
出站的时候,她的票无法通过旋转栅门,她想起来自己曾猜算过票价,肯定是搞错了。处理这类差错的那个印第安人眼看着就严肃起来。她应该早一些下车的,她想解释,她弄错了。“得了,这种事常有。”印第安人说。她觉得他犯不着这样严肃,她笑笑,但他没在意。那也是他的风格,她想。
她买了两块鸡胸,放养的鸡,有机食品;西葫芦,还有水果。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列个清单,她寻思着这样一个下午是否有必要那样做,又觉得兴许有必要。她努力回忆着还需要补充哪些谷物早餐食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随后想起了诺曼底黄油和番茄。走进公寓的时候,五点还不到。电话铃响了,费尔说他要晚一点回来,但不会很晚,二十分钟左右。她去放洗澡水。
他的指尖敲击着另一条胳膊。他说他觉得自己爱她。凯瑟琳摇摇头。
“告诉我。”他说。
“可是我已经说了。”
他不再坚持。他们静静地躺了一会儿。
凯瑟琳说话了。“既然我觉得对不起他,我也就更爱他了。当我得知我要失去我们都想要的孩子之时,他可怜我。绝大多数遗憾是爱造成的,你说呢?”
“是的。”
她又讲了许多,她发觉自己渴望倾诉,而这是她以前不曾意识到的。那天一早两名警察来的时候,她还没有穿好衣服,费尔在煮咖啡。“费尔·亚历山大·沃伯顿。”他们中的一个开口道。她在卧室里听到他的声音,洗澡水在汩汩地流。她以为他们进来是要报告死讯,警察有时会例行公事:她母亲,或是费尔的阿姨,他的至亲。下楼的时候,她听见他们正在讲什么人死了,而这个人的名字她没有听说过。“谁?”她问。两名警察中的那个高个子说莎伦·里奇,费尔一言不发。“您丈夫说了,”另一个说,“说您不认识里奇小姐。”两周前的那个星期三晚上,八号,他们说。几点——她想得起来吗——她丈夫回来的?
她身子摇晃了一下,被这一切弄糊涂了。“可是,这个人是谁?你们干吗要在这里?”高个子警察说还有零星几个问题要问。“请坐下,夫人。”他的同事插话道,她再度被问起丈夫是几点回家的。地铁严重误点,上上个星期三他曾说过。他没有等下去,和其他人一样,离开了车站。地铁如此,于是很难叫到出租车。“您还记得吗,夫人?”高个子警察鼓励她,有什么东西在促使她说费尔是准时回来的。她不记得了;她不记得是因为她在努力回忆费尔先前有没有提到过莎伦·里奇这个人。“您丈夫去过里奇小姐家。”高个子说,另一个警察的纸在哗哗作响,他拿着纸走到窗边,背对着他们。“行了,现在我们跟他谈谈。”他咕哝着,声音压得很低,但她还是听见了。“您丈夫说了,就在前一天。”另一个说,“他最后一次去找里奇小姐——是在午餐时间——不是很晚。”
凯瑟琳回忆着,她想待在这里,待在这个房间里。她想睡觉,想意识到身边有个她并不很了解的男人,想让他在自己醒的时候等在那里。一周前开始了热浪,他已经把空调打开了,窗户那儿一台老式的玩意儿。
“我得走了。”他说。
“当然,我不会待很久。”
他们下面,又一场激动人心的赛马上演了。穿衣服的时候,他们隐约听到电台评论。他们一同走下窄窄的、没有铺地毯的楼梯,走过彩票店敞开着的门。
“你会再来吗?”他问。
“会。”
他们约在十天后的下午,因为他不能总是从办公室开溜。
“别让我说那事了,”分手前她说,“不要问,不要让我说了。”
“如果你不想说的话。”
“到此为止吧。你会厌倦的,很快就会。”
他说不会的,那便是麻烦了。她知道他会那样说,因为在他改变主意之前她从他脸上看出来了。当然了,他是对的;他又不是傻瓜。好奇心无法被扼杀。
他匆忙地走了,两人没有拥抱,他们已经什么都做了。她看着他离开,仿佛已习以为常,在穿过马路去科斯塔咖啡店的路上,她不停地想着,她在这里的这些个下午,是不是想要在她那份已失去的、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寻求某种变化。
“哦,根本没有。”当被问起是否有别的可能性时,她答道。现在她又寻思,自己会不会再度在早晨做穿越伦敦之行,穿梭在拥挤不堪的地铁车站,挤上同样拥挤的车厢。不大可能再有了,她自己的小小办公室,她的重要位置,还有借以弥补空虚,不让寂寞幽灵附身的大度的同事。她并不知道,直到不久以前费尔说,那种一成不变,对他而言,经常感觉如同精神错乱时的一剂解药。
今天不该说那么多的,凯瑟琳坐在过去坐过的地方对自己说。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任何事,或是对知情的人讲过什么。我心神不宁,她想着,外头,突然下起雨来,远处传来雷声,多日的炎热结束了。
咖啡喝完了,凯瑟琳没有离开咖啡店,因为她没有带伞。那天晚上伦敦也下雨了。雨下起来的时候,公寓楼道对过的那个老太太正在向外张望,而六点的电台新闻也刚开始。老太太记得,她走过公共楼道那扇敞开的窗户,在她赶紧过去把它关上之前,地毯已经湿了。在关窗户那当儿,她听见楼下门厅的门打开了,楼梯上响起脚步声。当她走回自己的家门,那男人已经到了楼道。“没有,我从来没有不祥之感。”事后她斩钉截铁地说。住在楼道对过那个姑娘没有什么特别的,上她家去的那些男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没有偷窥。”她说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她转了个身,瞥了一眼那晚来的那个男人。她过去见过他,他站在那里等姑娘让他进去,他的衣着,他的头发,甚至他上楼的脚步声:根本没什么好怀疑的。
咖啡店人满为患,门口挤满了避雨的人,还有些人在柜台前排着队。凯瑟琳听见手机断断续续的召唤声,她讨厌这声音,虽然先前这是她自己选的铃音。一个听上去像是孩子的声音说了一串她听不懂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随后电话断了。这年头有那么多像孩子的声音,她想着,把手机放回拎包。“时髦,娃娃铃音,”费尔说过,“听上去兴许有些怪。”
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饼干的边缘,又把糖包撕开。刚才外头已经暗了,现在又亮了起来。门口的人开始散去。那天下了一整夜的雨。
“又没斩获?”进门时费尔总是问。他担心的是那些曾搅得她不安的无常和意外的东西,有一两次他还带回来关于哪里有职位空缺的唬人消息。但即便在他最体贴、最温柔的时刻,他也在琢磨着什么。对费尔来说这很糟糕,迟早是,那是肯定的。
她的手机又响了,他说他吃中饭的时候买了芦笋,他在一家店里看到的,看上去不错,也不贵。昨天他们说到了芦笋,这东西正当令;他不买的话,她也会去买。“正从电影院里出来呢,”她说。她说自己刚才又看了一遍《大路》。一小时前他给她打过电话,他说,可她关机了。“行了,是啊,当然了。”他说。
这种事一般为时六个月,因为会有些东西变得不对劲:她的午后情人说的,对于这类风流韵事他懂的要比她多。而且,就像他一直清楚的,六个月超过一点点,他就会回到妻子身边。自那以后,他还保留着这个房间,在这种团聚稳定下来的时候——或者万一要是不合的时候——但他的行李不再放那儿了。在凯瑟琳看来,没有了他们,这房间显得有点大,还有点昏暗。
“你为什么爱你的丈夫,凯瑟琳?这一切之后——他怎么接受你?”
“没人能回答。”
“你们相互躲着对方,你和他。”
“是的。”
“你害怕吗,凯瑟琳?”
“怕。我们俩都害怕。我们会梦见她,我们看见她死了。如果谁做梦了,一早起来另一个就会知道。我们知道,但不说。”
“你用不着害怕。”
他们从没有在这个房间里吵过架,哪怕是稍微一点也没有,但不想吵架,也并不意味着意气相投。或者说是无法相互理解,也就让它这样去好了。凯瑟琳没有问,既然这个房间为了某种目的还是属于他们的,那么婚姻是否能够稳定呢。她的露水情人没有逼她说出她依旧避而不谈的那些事。
“我想像不出他的样子。”他说,但凯瑟琳并不打算描述她的丈夫,只说他的名字很适合他。是个姓,她说。
“你真了不起,你知道。还爱他这么深。”
“可我人却在这儿。”
“或许我就是那个意思。”
“十之八九,人们不知道他们做事情的缘由。”
“我羡慕你的认真劲。我会为此爱上你。”
有一次,他又得走了,她站在后面。那天他匆匆忙忙的,她还没收拾好。“把门撞上就行。”他说。
她听着他在楼梯上噼啪噼啪的脚步声,想起那个老太太说她听得出费尔的脚步。费尔的律师会在法庭上质问她是否确信这点,他还想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上几次要听到脚步声,她人必须每次都在楼道里,而这显然不大可能。他会暗示,她花在公共楼道里的时间显然要比在她自己家里的多。他还会惊讶于一个路经的陌生人会给人留下如此清晰的印象,要知道,任何偶然的相遇持续时间都不会超过片刻功夫。
独自待在房间里,又不想离开,凯瑟琳便又爬回了几分钟前刚离开的床。她把被子拉上,虽然并不冷。窗帘还没有被拉起来,她很庆幸它们没有被拉起来。“那姑娘我不怎么看得上,”两个警察走后费尔说,“但是我有一种别样的方式喜欢她。我不得不这样说,凯瑟琳。对不起。”他给她端来咖啡,让她坐下。有些男人就是那样,他说。“我们不过是说说话。她告诉我一些事。”那种姑娘每次应门都想投机,他说;他哭了,凯瑟琳知道不是为那姑娘,也不是为他自己。“哦,是的,我理解,”她说,“我当然理解。”她说她理解同一个漂亮妓女的这种肮脏关系,就如同她说她不能生育时他也表示理解一样,他说没关系,虽然她知道那有关系。“我拿珍贵的东西做冒险。”她丈夫羞愧地喃喃自语,随后又承认欺骗她也是一种刺激。是出于刺激,凯瑟琳明白了;欺骗、偷情的秘密就是刺激。刺激也宣称它的权利。
两个警察后来又回来了。“您确信那个细节吗,夫人?”他们问。接下去,又不知道问了多少遍,重复那个日期,听她重复说一般是七点差十分这个时间。费尔那时不想知道——现在还是不想——她为什么要那样回答,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肯定他比实际时间早回来九十分钟。她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为什么,除了说是出于类似直觉这种东西,还有就是她对费尔知根知底,就像了解她自己一样,无论他和那姑娘曾有过什么关系,都无法想像他会去杀人。当然——假如被问起她会说——那种关系令人心痛,他跟那姑娘在一起,即便他们只是说说话。“你们吵架了,先生?”高个子警察问道。看得出来有过一场争执,他坚持认为,你没有理由说没有吵过架,而且吵得不可收拾,可费尔不是那种吵吵闹闹的人,他摇摇头。在他的回答里,他没有辩解很多,除了说自己对这起死亡负有责任。他没有否认自己去过那里。他把想得起来的去那里的细节都说了。他承认那里留下的指纹是他的,他们什么也不信。“您敢肯定吗,夫人?”他们再次问道。她的直觉加强了,带着疑虑,即便他们的暗示是可笑的。是的,她可以肯定,她说。他们背书似的讲了一通他们的那段话,就逮捕了他。
凯瑟琳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仅仅过去了几分钟而已,不超过十分钟。她在角落里的水槽那儿洗了洗,慢吞吞地穿衣服。他被带走后,一直被拘押,直到审判结果出来,机构的意思是这段时间她不来,他们也可以对付过去。“不,不,”她坚持说,“我宁可来。”在接下去的空当里——漫长又寂静——她并不知道那个老太太已经开始怀疑自己那不堪一击的记性,而到时候她会被叫去宣誓陈述自己的证词。她不知道,在自以为是的背后,老太太已不再确信那天晚上她看见的那个男人——早已模糊不清——就是她先前见到过的那个。而在引导与鼓励之下,她又会恢复自信,那些需要她证词的人就会相信她。公诉案靠的是证据,一点就行。可是时间拖得太久了,目击者被准备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在法庭上掩饰不住她的疑虑。第一天早上庭审快要结束的时候,法官强压怒气宣布,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理由可辩驳。下午,陪审团就解散了。
凯瑟琳把窗帘拉了起来,补了补妆,收拾好床。罪恶就在某个地方——在错误的记忆中,在警察的粗心中,在原告方靠不住的自信中——不过它几乎不是出自什么令人满意的地方。机会和环境引发了这场噩梦,又把它留给法官去谴责这一离奇案件的发生。他驳回了上诉,他的陈述是严厉的,但无论有多严厉有多清晰,都谈不上充分:有太多的疑点。没有其他人受到指控,虽然肯定有另外一个人存在。
按照嘱咐,她“砰”地撞上门。他们没有说再见,下楼的时候,她又听见赛马场解说员嗡嗡的急促声音,她清楚这是最后一次了。房间的使命也结束了。这天下午,她感觉到了,即便什么也没有被说起。
她没有去喝咖啡,走过“王子与狗”时,连瞧也没瞧。她将在厨房里烹调她买来的东西,他们会坐在一起谈论这一天。她会看着桌子那头她爱着的丈夫,看见那里有个幻影。他们会说些鸡毛蒜皮的事。
她漫无目的地逛着,走过喧闹又令人感觉亲切的街道,走过一栋栋房屋,一扇扇挂着蕾丝窗帘的窗户。她的午后情人将去修复他失败的婚姻,将去一片一片地修补这种破裂,因为破裂并非是毁灭,也不应变成毁灭。经常吵架并不那么可怕;没有了爱,不忠,同样也不可怕。他们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个,和睦的时间会把剩下的做好,不要求做太多。“那她呢?”他妻子有天或许想知道。他会说,他的另一个女人是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补充。也许就是那样,没有别的了。
凯瑟琳向运河走去,沿河有凳子。今天晚上,她又要说谎了,他们又会谈论鸡毛蒜皮的事。她不会说她很害怕,他也不会。但恐惧就在那里,她那无休止的怀疑,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她走过那些凳子,走过由保姆带着的几个孩子。一条驳船载着一只只桶驶过,船头绘着玫瑰。
一片荒地,她像是走过这种地方,是她的情绪而非荒地本身造就的。她感觉昏昏沉沉,凄凉寂寞,她不属于这里,与之而来的还有那种她辨不清的东西。哦,但是已经结束了,她告诉自己,仿佛是在回答这种微微的困惑,但同时却令自己更加困惑,她问自己是如何知道那些看上去她似乎是知道的东西的。思考没有好处:所有这些都是感觉。那就,继续走吧,她想也没想。
她感觉着压抑感的消散,毫无理由的。是的,当然了,整整九年这样压抑着。没有问过什么,没有要求发誓,真相就如她所听到的那样。没有打听过那个姑娘,她的打扮,她的声音,她的脸蛋,还有她是不是只是坐在那里说说话,再没有别的。没有问起地铁里那个不同寻常的倒霉日子,还有在雨中等出租车。整整九年,在他们日常的交流中有一种寂静,在交谈的时候,在做爱的时候,周末散步的时候,夏天出国旅行的时候。整整九年,爱情一直在,不仅仅是一种安慰,那样说未免太认真了。偷情还是一种刺激吗?没有被问起过,凯瑟琳停下脚步,看着又一条驳船驶过来,她知道,如今,这个问题再也不会被问起了。房间有人进去过,莎伦·里奇被闷死在沙发上。她是受害的那种人吗?那,同样也被锁藏了起来。
凯瑟琳转身又走回了她来时的路。那不会是一种震惊,更谈不上意外。比起她所给予的,他并不期待她很多,她要择时告诉他,她必须离开。他会理解的;她用不着对他说。爱情所能达到的最好境界,也还是不够的,他也会懂的。
文/管舒宁 译
“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他问,凯瑟琳顿了顿,摇了摇头,虽然她明白。
九年时间差不多已将伤痛愈合,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直到她失去了工作的慰藉,康复也就在无所事事的孤独中戛然而止。她是因此而在这儿的,她想不出其他原因,但是她不说。
“那你呢?”她反问道。
他倒是立马就表态了。他说,每逢为他生儿育女、照顾他的妻子同他吵个不休而令他备感孤独的时候,他就会被她吸引过去。
“很抱歉这个房间。”他说。
他的行李都堆着,书,纸板箱,手提箱敞着,东西还没取出来。一台文字处理机还没接上电源,电线拖在地板上。门后的衣架上胡乱挂满了衣服;一幅大象解剖图挂在墙上做装饰,箭头指示着坚韧皮肤下的一个个器官。这张令人讨厌的画不是他的,凯瑟琳问起的时候他说过;他是在匆匆忙忙中找到的这间屋子,原本就有这画的。同个角落里有一个用作水槽的洗脸盆,架子上有个电水壶,还有一只环形煤气炉,绿色的窗帘没有拉开。
“现在你的存在使它显得有那么点特别了。”他说,听上去似乎有所指。
凯瑟琳起床穿上衣服,她敢说他不想她走。不过,要走的是他,而不是她;她可以整个下午都待着。她扣着衣服袖子上的纽扣,觉得自己现在至少知道了欺骗的滋味。
“对费尔来说又像是什么呢。”她说。
她稍稍掀起窗帘的一角,好让光线更直接地照在房间里那唯一的一面镜子上。她整了整头发,头发仍是棕色的,还没有变灰,她母亲的头发就压根没有变灰,外祖母的呢,也只是在她很老很老的时候才变灰,凯瑟琳可不想变得那么老,她今年47岁。她的黑眼睛向后凝视着镜中的身影,口红有些模糊了,面无表情,这个同需要补妆没有关系。她的容颜在消退——不过很慢,风韵犹存。
“你曾对那个很好奇?”他问道。他已经穿戴整齐。“欺骗?”
“是的,我好奇。”
“还会再好奇吗?”
脸上的不安镇定下来,凯瑟琳没有马上作答。随后她说:“假如你愿意我这样的话。”
室外,这个下午很暖和,这个房间——就在一家彩票店楼上——所在的街道,比起她先前走过来时的感觉,显得更加明亮、亲切。尽管有商店和车辆,街道仍充满了午后的静谧。“王子与狗”外头的桌子都空着,豪华的店招两边各挂着牵牛花篮,一条达尔马提亚狗抬着一条腿。Pret a manger快餐店边上有家科斯塔咖啡店,凯瑟琳穿过马路走了进去。“牛奶咖啡。”她向几个正在操作佳吉亚咖啡机器的姑娘点了单,等的时候从柜台上的玻璃橱里取了一块巧克力果仁饼干。
她并不怎么了解同她睡觉的这个男人。她独自赴一个聚会,他和她跳舞,接着又和她跳,把她搂得更紧,问她的名字,亦自报家门。如今,费尔不陪她参加聚会,她自己也不常去。但是这次去,她知道自己的目的。
几张桌子都坐满了。在沿墙一溜的吧台边她找到一张桌子。“青少年禁宵令!”某人手中的晚报上有一则抗议的标题,语气里充满了愤怒,一时间她想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随后她又失去了兴趣。
费尔会安静地坐在他的书桌前,穿着衬衫,她前天熨过的蓝点子衬衫,拳曲的姜黄色头发,还是那天早上出门时的样子,笑容讨人喜欢,对人彬彬有礼。要不是九年前发生的事,费尔不会被裁员,那是开除的委婉说法。他对昔日的辉煌念念不忘,当然了,在男人潦倒的时候,是不该打击他的。“我们得离开。”现在她想起来了,她曾对他说过,但他不想走,因为逃跑同样也是不可取的。他会管那个叫逃跑,事实上,他就是那么叫的。
今天晚上,他会讲述他的经历,她也会讲述她的,而且不得不撒谎。他们轮流倾听。她把各式菜肴端上餐桌,他会给她倒葡萄酒。他不会给自己倒,因为他不再沾酒了,除非有人逼他,再者就是为了看上去不那么粗鲁。“我的婚姻在破裂。”这个在他临时寓所里同她做爱的男人,在他俩还是作为陌生人一起跳舞的时候便坦白道。“你呢?”他问,她犹豫了一下,说没有,没有破裂。就此不再谈论那个话题。他们一起喝了酒,又喝了一点,跳第二支舞的时候,他问她有没有孩子,她说没有。那是她婚前无法预知的,——如同她在查特豪斯慈善机构的工作,六星期前机构决定关门。
“孤独令人苦恼。”跳舞的时候她说道,又问她未来的情人知不知道莎伦·里奇这个人。人们通常认定他们不知道,随后又会记起来。他摇摇头,当她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名字他有可能听说过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仍是陌生的。“莎伦·里奇被谋杀了。”她说。要不是喝了点酒,她是不会说的。“我丈夫受到了指控。”
她吹了吹咖啡,还是很烫。她把纸袋里的糖倒在茶匙里,看着糖被咖啡浸没变黑。她喜欢那种味道,如同这个下午的一切,更多的是一种愉快。“哦,被闷死的。”当被问起这个叫莎伦·里奇的人是怎么死的,她答道,“被垫子闷死的。”莎伦·里奇生活放荡,住在一个体面的地方过着光鲜的生活,有许多男人光顾她。
凯瑟琳又坐了一会儿,看着饼干碎屑,看着她喝过的咖啡。“我们就那样生活着,”他们离开聚会的时候她说道,他要回到与他不再合拍的妻子那里,她要回到因为一起死亡案而无法再欺骗她的丈夫那里。一小时前,在他临时寓所的这个房间里,她的午后情人被那件事吸引住了,想知道个究竟。
在地铁里,她继续回味那个房间:大象解剖图,手提箱,拖着的电线,门背后的衣服。他们的回声,他的好奇,她的回避,还有后来又告诉他的那一点点,因为,毕竟,她欠他什么。“有一次,他付给她一张支票——哦,很久很久以前了。他就这样被牵连了进去。他们问公寓里住在莎伦·里奇对门的那个老太婆,并出示了照片,她认出了他。哦,是的,我们就那样生活着。”
出站的时候,她的票无法通过旋转栅门,她想起来自己曾猜算过票价,肯定是搞错了。处理这类差错的那个印第安人眼看着就严肃起来。她应该早一些下车的,她想解释,她弄错了。“得了,这种事常有。”印第安人说。她觉得他犯不着这样严肃,她笑笑,但他没在意。那也是他的风格,她想。
她买了两块鸡胸,放养的鸡,有机食品;西葫芦,还有水果。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列个清单,她寻思着这样一个下午是否有必要那样做,又觉得兴许有必要。她努力回忆着还需要补充哪些谷物早餐食品,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随后想起了诺曼底黄油和番茄。走进公寓的时候,五点还不到。电话铃响了,费尔说他要晚一点回来,但不会很晚,二十分钟左右。她去放洗澡水。
他的指尖敲击着另一条胳膊。他说他觉得自己爱她。凯瑟琳摇摇头。
“告诉我。”他说。
“可是我已经说了。”
他不再坚持。他们静静地躺了一会儿。
凯瑟琳说话了。“既然我觉得对不起他,我也就更爱他了。当我得知我要失去我们都想要的孩子之时,他可怜我。绝大多数遗憾是爱造成的,你说呢?”
“是的。”
她又讲了许多,她发觉自己渴望倾诉,而这是她以前不曾意识到的。那天一早两名警察来的时候,她还没有穿好衣服,费尔在煮咖啡。“费尔·亚历山大·沃伯顿。”他们中的一个开口道。她在卧室里听到他的声音,洗澡水在汩汩地流。她以为他们进来是要报告死讯,警察有时会例行公事:她母亲,或是费尔的阿姨,他的至亲。下楼的时候,她听见他们正在讲什么人死了,而这个人的名字她没有听说过。“谁?”她问。两名警察中的那个高个子说莎伦·里奇,费尔一言不发。“您丈夫说了,”另一个说,“说您不认识里奇小姐。”两周前的那个星期三晚上,八号,他们说。几点——她想得起来吗——她丈夫回来的?
她身子摇晃了一下,被这一切弄糊涂了。“可是,这个人是谁?你们干吗要在这里?”高个子警察说还有零星几个问题要问。“请坐下,夫人。”他的同事插话道,她再度被问起丈夫是几点回家的。地铁严重误点,上上个星期三他曾说过。他没有等下去,和其他人一样,离开了车站。地铁如此,于是很难叫到出租车。“您还记得吗,夫人?”高个子警察鼓励她,有什么东西在促使她说费尔是准时回来的。她不记得了;她不记得是因为她在努力回忆费尔先前有没有提到过莎伦·里奇这个人。“您丈夫去过里奇小姐家。”高个子说,另一个警察的纸在哗哗作响,他拿着纸走到窗边,背对着他们。“行了,现在我们跟他谈谈。”他咕哝着,声音压得很低,但她还是听见了。“您丈夫说了,就在前一天。”另一个说,“他最后一次去找里奇小姐——是在午餐时间——不是很晚。”
凯瑟琳回忆着,她想待在这里,待在这个房间里。她想睡觉,想意识到身边有个她并不很了解的男人,想让他在自己醒的时候等在那里。一周前开始了热浪,他已经把空调打开了,窗户那儿一台老式的玩意儿。
“我得走了。”他说。
“当然,我不会待很久。”
他们下面,又一场激动人心的赛马上演了。穿衣服的时候,他们隐约听到电台评论。他们一同走下窄窄的、没有铺地毯的楼梯,走过彩票店敞开着的门。
“你会再来吗?”他问。
“会。”
他们约在十天后的下午,因为他不能总是从办公室开溜。
“别让我说那事了,”分手前她说,“不要问,不要让我说了。”
“如果你不想说的话。”
“到此为止吧。你会厌倦的,很快就会。”
他说不会的,那便是麻烦了。她知道他会那样说,因为在他改变主意之前她从他脸上看出来了。当然了,他是对的;他又不是傻瓜。好奇心无法被扼杀。
他匆忙地走了,两人没有拥抱,他们已经什么都做了。她看着他离开,仿佛已习以为常,在穿过马路去科斯塔咖啡店的路上,她不停地想着,她在这里的这些个下午,是不是想要在她那份已失去的、一成不变的工作中寻求某种变化。
“哦,根本没有。”当被问起是否有别的可能性时,她答道。现在她又寻思,自己会不会再度在早晨做穿越伦敦之行,穿梭在拥挤不堪的地铁车站,挤上同样拥挤的车厢。不大可能再有了,她自己的小小办公室,她的重要位置,还有借以弥补空虚,不让寂寞幽灵附身的大度的同事。她并不知道,直到不久以前费尔说,那种一成不变,对他而言,经常感觉如同精神错乱时的一剂解药。
今天不该说那么多的,凯瑟琳坐在过去坐过的地方对自己说。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任何事,或是对知情的人讲过什么。我心神不宁,她想着,外头,突然下起雨来,远处传来雷声,多日的炎热结束了。
咖啡喝完了,凯瑟琳没有离开咖啡店,因为她没有带伞。那天晚上伦敦也下雨了。雨下起来的时候,公寓楼道对过的那个老太太正在向外张望,而六点的电台新闻也刚开始。老太太记得,她走过公共楼道那扇敞开的窗户,在她赶紧过去把它关上之前,地毯已经湿了。在关窗户那当儿,她听见楼下门厅的门打开了,楼梯上响起脚步声。当她走回自己的家门,那男人已经到了楼道。“没有,我从来没有不祥之感。”事后她斩钉截铁地说。住在楼道对过那个姑娘没有什么特别的,上她家去的那些男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没有偷窥。”她说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她转了个身,瞥了一眼那晚来的那个男人。她过去见过他,他站在那里等姑娘让他进去,他的衣着,他的头发,甚至他上楼的脚步声:根本没什么好怀疑的。
咖啡店人满为患,门口挤满了避雨的人,还有些人在柜台前排着队。凯瑟琳听见手机断断续续的召唤声,她讨厌这声音,虽然先前这是她自己选的铃音。一个听上去像是孩子的声音说了一串她听不懂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随后电话断了。这年头有那么多像孩子的声音,她想着,把手机放回拎包。“时髦,娃娃铃音,”费尔说过,“听上去兴许有些怪。”
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饼干的边缘,又把糖包撕开。刚才外头已经暗了,现在又亮了起来。门口的人开始散去。那天下了一整夜的雨。
“又没斩获?”进门时费尔总是问。他担心的是那些曾搅得她不安的无常和意外的东西,有一两次他还带回来关于哪里有职位空缺的唬人消息。但即便在他最体贴、最温柔的时刻,他也在琢磨着什么。对费尔来说这很糟糕,迟早是,那是肯定的。
她的手机又响了,他说他吃中饭的时候买了芦笋,他在一家店里看到的,看上去不错,也不贵。昨天他们说到了芦笋,这东西正当令;他不买的话,她也会去买。“正从电影院里出来呢,”她说。她说自己刚才又看了一遍《大路》。一小时前他给她打过电话,他说,可她关机了。“行了,是啊,当然了。”他说。
这种事一般为时六个月,因为会有些东西变得不对劲:她的午后情人说的,对于这类风流韵事他懂的要比她多。而且,就像他一直清楚的,六个月超过一点点,他就会回到妻子身边。自那以后,他还保留着这个房间,在这种团聚稳定下来的时候——或者万一要是不合的时候——但他的行李不再放那儿了。在凯瑟琳看来,没有了他们,这房间显得有点大,还有点昏暗。
“你为什么爱你的丈夫,凯瑟琳?这一切之后——他怎么接受你?”
“没人能回答。”
“你们相互躲着对方,你和他。”
“是的。”
“你害怕吗,凯瑟琳?”
“怕。我们俩都害怕。我们会梦见她,我们看见她死了。如果谁做梦了,一早起来另一个就会知道。我们知道,但不说。”
“你用不着害怕。”
他们从没有在这个房间里吵过架,哪怕是稍微一点也没有,但不想吵架,也并不意味着意气相投。或者说是无法相互理解,也就让它这样去好了。凯瑟琳没有问,既然这个房间为了某种目的还是属于他们的,那么婚姻是否能够稳定呢。她的露水情人没有逼她说出她依旧避而不谈的那些事。
“我想像不出他的样子。”他说,但凯瑟琳并不打算描述她的丈夫,只说他的名字很适合他。是个姓,她说。
“你真了不起,你知道。还爱他这么深。”
“可我人却在这儿。”
“或许我就是那个意思。”
“十之八九,人们不知道他们做事情的缘由。”
“我羡慕你的认真劲。我会为此爱上你。”
有一次,他又得走了,她站在后面。那天他匆匆忙忙的,她还没收拾好。“把门撞上就行。”他说。
她听着他在楼梯上噼啪噼啪的脚步声,想起那个老太太说她听得出费尔的脚步。费尔的律师会在法庭上质问她是否确信这点,他还想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上几次要听到脚步声,她人必须每次都在楼道里,而这显然不大可能。他会暗示,她花在公共楼道里的时间显然要比在她自己家里的多。他还会惊讶于一个路经的陌生人会给人留下如此清晰的印象,要知道,任何偶然的相遇持续时间都不会超过片刻功夫。
独自待在房间里,又不想离开,凯瑟琳便又爬回了几分钟前刚离开的床。她把被子拉上,虽然并不冷。窗帘还没有被拉起来,她很庆幸它们没有被拉起来。“那姑娘我不怎么看得上,”两个警察走后费尔说,“但是我有一种别样的方式喜欢她。我不得不这样说,凯瑟琳。对不起。”他给她端来咖啡,让她坐下。有些男人就是那样,他说。“我们不过是说说话。她告诉我一些事。”那种姑娘每次应门都想投机,他说;他哭了,凯瑟琳知道不是为那姑娘,也不是为他自己。“哦,是的,我理解,”她说,“我当然理解。”她说她理解同一个漂亮妓女的这种肮脏关系,就如同她说她不能生育时他也表示理解一样,他说没关系,虽然她知道那有关系。“我拿珍贵的东西做冒险。”她丈夫羞愧地喃喃自语,随后又承认欺骗她也是一种刺激。是出于刺激,凯瑟琳明白了;欺骗、偷情的秘密就是刺激。刺激也宣称它的权利。
两个警察后来又回来了。“您确信那个细节吗,夫人?”他们问。接下去,又不知道问了多少遍,重复那个日期,听她重复说一般是七点差十分这个时间。费尔那时不想知道——现在还是不想——她为什么要那样回答,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肯定他比实际时间早回来九十分钟。她不会告诉任何人这是为什么,除了说是出于类似直觉这种东西,还有就是她对费尔知根知底,就像了解她自己一样,无论他和那姑娘曾有过什么关系,都无法想像他会去杀人。当然——假如被问起她会说——那种关系令人心痛,他跟那姑娘在一起,即便他们只是说说话。“你们吵架了,先生?”高个子警察问道。看得出来有过一场争执,他坚持认为,你没有理由说没有吵过架,而且吵得不可收拾,可费尔不是那种吵吵闹闹的人,他摇摇头。在他的回答里,他没有辩解很多,除了说自己对这起死亡负有责任。他没有否认自己去过那里。他把想得起来的去那里的细节都说了。他承认那里留下的指纹是他的,他们什么也不信。“您敢肯定吗,夫人?”他们再次问道。她的直觉加强了,带着疑虑,即便他们的暗示是可笑的。是的,她可以肯定,她说。他们背书似的讲了一通他们的那段话,就逮捕了他。
凯瑟琳睡着了,醒来的时候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仅仅过去了几分钟而已,不超过十分钟。她在角落里的水槽那儿洗了洗,慢吞吞地穿衣服。他被带走后,一直被拘押,直到审判结果出来,机构的意思是这段时间她不来,他们也可以对付过去。“不,不,”她坚持说,“我宁可来。”在接下去的空当里——漫长又寂静——她并不知道那个老太太已经开始怀疑自己那不堪一击的记性,而到时候她会被叫去宣誓陈述自己的证词。她不知道,在自以为是的背后,老太太已不再确信那天晚上她看见的那个男人——早已模糊不清——就是她先前见到过的那个。而在引导与鼓励之下,她又会恢复自信,那些需要她证词的人就会相信她。公诉案靠的是证据,一点就行。可是时间拖得太久了,目击者被准备工作折磨得疲惫不堪,在法庭上掩饰不住她的疑虑。第一天早上庭审快要结束的时候,法官强压怒气宣布,在他看来没有任何理由可辩驳。下午,陪审团就解散了。
凯瑟琳把窗帘拉了起来,补了补妆,收拾好床。罪恶就在某个地方——在错误的记忆中,在警察的粗心中,在原告方靠不住的自信中——不过它几乎不是出自什么令人满意的地方。机会和环境引发了这场噩梦,又把它留给法官去谴责这一离奇案件的发生。他驳回了上诉,他的陈述是严厉的,但无论有多严厉有多清晰,都谈不上充分:有太多的疑点。没有其他人受到指控,虽然肯定有另外一个人存在。
按照嘱咐,她“砰”地撞上门。他们没有说再见,下楼的时候,她又听见赛马场解说员嗡嗡的急促声音,她清楚这是最后一次了。房间的使命也结束了。这天下午,她感觉到了,即便什么也没有被说起。
她没有去喝咖啡,走过“王子与狗”时,连瞧也没瞧。她将在厨房里烹调她买来的东西,他们会坐在一起谈论这一天。她会看着桌子那头她爱着的丈夫,看见那里有个幻影。他们会说些鸡毛蒜皮的事。
她漫无目的地逛着,走过喧闹又令人感觉亲切的街道,走过一栋栋房屋,一扇扇挂着蕾丝窗帘的窗户。她的午后情人将去修复他失败的婚姻,将去一片一片地修补这种破裂,因为破裂并非是毁灭,也不应变成毁灭。经常吵架并不那么可怕;没有了爱,不忠,同样也不可怕。他们相信他们能做到这个,和睦的时间会把剩下的做好,不要求做太多。“那她呢?”他妻子有天或许想知道。他会说,他的另一个女人是他们婚姻生活的一个补充。也许就是那样,没有别的了。
凯瑟琳向运河走去,沿河有凳子。今天晚上,她又要说谎了,他们又会谈论鸡毛蒜皮的事。她不会说她很害怕,他也不会。但恐惧就在那里,她那无休止的怀疑,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她走过那些凳子,走过由保姆带着的几个孩子。一条驳船载着一只只桶驶过,船头绘着玫瑰。
一片荒地,她像是走过这种地方,是她的情绪而非荒地本身造就的。她感觉昏昏沉沉,凄凉寂寞,她不属于这里,与之而来的还有那种她辨不清的东西。哦,但是已经结束了,她告诉自己,仿佛是在回答这种微微的困惑,但同时却令自己更加困惑,她问自己是如何知道那些看上去她似乎是知道的东西的。思考没有好处:所有这些都是感觉。那就,继续走吧,她想也没想。
她感觉着压抑感的消散,毫无理由的。是的,当然了,整整九年这样压抑着。没有问过什么,没有要求发誓,真相就如她所听到的那样。没有打听过那个姑娘,她的打扮,她的声音,她的脸蛋,还有她是不是只是坐在那里说说话,再没有别的。没有问起地铁里那个不同寻常的倒霉日子,还有在雨中等出租车。整整九年,在他们日常的交流中有一种寂静,在交谈的时候,在做爱的时候,周末散步的时候,夏天出国旅行的时候。整整九年,爱情一直在,不仅仅是一种安慰,那样说未免太认真了。偷情还是一种刺激吗?没有被问起过,凯瑟琳停下脚步,看着又一条驳船驶过来,她知道,如今,这个问题再也不会被问起了。房间有人进去过,莎伦·里奇被闷死在沙发上。她是受害的那种人吗?那,同样也被锁藏了起来。
凯瑟琳转身又走回了她来时的路。那不会是一种震惊,更谈不上意外。比起她所给予的,他并不期待她很多,她要择时告诉他,她必须离开。他会理解的;她用不着对他说。爱情所能达到的最好境界,也还是不够的,他也会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