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不知处。
那日在图书馆偶然间看到一本书,被安静淡然的封面所吸引,随手翻了几页,才知道写的是关于伊斯坦布尔、缅甸、清迈的游记。
比起市面上那些教你如何吃喝的游记,这篇游记更注重旅行途中的修为——旅行对人的影响以及在旅行中个人对人生的探索和感悟。
那些年少的故事,曾经的朋友和已不再相见的恋人如同蝴蝶般纷沓而至。诸多的旅途风景与回忆相互交融,自作者口中说出更有另外一番意境。
在旅途中,置身陌生的国度,回忆便以势不可挡的势态汹涌袭来。
在这趟长达数月的旅行中,作者不仅发现了新的自己,还重新定义了曾经的自己。
书名取的是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里的一句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深处》,这书名起的真好。作者为玻璃洋葱。
这不是第一次看玻璃洋葱的书了。
从2006年1月的第一篇《记忆以内虚妄以外》(短篇)开始又读过她的《他她》。
屈指一算竟已有八年。
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
八年,年少气盛的青年已被岁月消磨掉了尖锐的棱角,光阴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留下印记,又在每个人的心河里投下石子,那里面每一圈荡漾的都是关于回忆的故事。
人一过二十岁就开始不断地往回忆里走,其实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自己不愿去想,却又被什么吸引着似的要去想,结果是越害怕也越好奇。
回忆的这条隧道是会吃人的。
记得那个时候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当然倘若十六七还算是少女的话)。夏天会穿着白裙子和夹角拖鞋打着伞步行去学校后面另一所中学的书店。
一路上想的问题无非是“天气好热哦”“什么时候才能把夏天过完啊”然后在路边的小卖铺里买上一只雪糕,吃完雪糕,书店也就近在眼前了。其实书店的规模很小,大概就只有十几个平方吧,虽然小但也五脏俱全,喜欢的书里面差不多都有。店主是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人很温和的样子。每次借书的时候,都会去看他那额头下方露出来的长长睫毛。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心情。
那时寝室里另外两个女孩子也喜欢看小说,这个租书店就是她们其中的一个发现的。但是我们看的书都不属于同一个类别。女生 A喜欢看灵异类啊、玄幻类什么的,女生 B躲在被窝里面看的最多的就是类似“总裁别走、XXX再爱我一次”这样的小说(我会说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书籍嘛~),而我呢,总是站在众多的青春小说面前,走不动路。因为顾忌到每次只能借一本,所以总要在众多书籍面前斟酌良久,直到她们两个人都选好书去翻那些过期杂志的时候,我才会下定决心去借哪本书。
所以每次借完书后都会被她们损。
“怎么这么慢”“这次如果再迟到你就要写情书给XXX告白”诸如此类的抱怨与威胁并没有让我加快借书的速度,反而之后的每次我都故意把借书的时间拖得好长。大概是知道她们不会生我的气,而且人在年少时候总有恶作剧的心理。
直到后来店主主动给我放宽了借书数量,“选择困难户”的头衔才算勉强摘去。
在下午乏味的数学课上,就会把借来的小说放在垒砌如同堡垒的书后面,聚精会神地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读起来。
想来那是二十岁之前读书最认真的日子。
大脑是紧绷的,一颗心是悬着的。
那感觉像什么呢?
如同在谈一场郑重的恋爱。
看得累了的时候会仰起脖子,转头望向窗外。
夏天聒噪的蝉鸣混着头顶电风扇的声音永不停歇地响着,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能感觉到从窗边吹来的热浪正来回滚动在我的手臂与脖子上。
操场上满眼都是蔓延的绿,五楼看下去,穿着白色校服的少年正奔跑在红色的橡胶跑道上。日光像是不经意之间洒满了校园,蓬松饱满的白云在头上缓慢的漂浮着,像是偶然掉落在天空中一片洁白的毛絮。
我是看得呆住了。直到同桌用手肘捅我的时候我才猛的反应过来。
像是做了一场梦。
事实上,我却并不留恋这里。
这里的房屋建筑、一草一木我都不留恋。
因为,这里并不是我的家。
结束一天的课程后,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在哪里?以及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离开这里?
因为一直都辗转于不同的学校,朋友七零八落,所以一直都是孤独的一个人。
在那些燥热夜里,我的心却无比的静。
静的听得见枕头下指针的走动。
以及自己心里那深深浅浅的哭泣。
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 :
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那个时候我便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那只鸟。
没有方向。没有家。没有认识十几年的朋友。
这种固执的孤独曾伴随了我好几年。
从高中到大学直到工作,孤独与我形影不离,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我已经认定自己无可救药。
后来尝试着跟一个关系不错的女生说起过自己的过去,那些积压在心底里面准备一直不会说的话。
“你觉得我怎么样?”在吐露了诸多的心事之后我问她。
“其实你是一个温暖的人,不过是在假装冷酷罢了。真正冷酷的人是不会觉得自己冷酷的。”我一直记得她说的这句话。
我应该跟她说一声谢谢的,那么多年压在我身上的负担,瞬间就变轻了不少。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说。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我们又沉默着沿着操场走完了后面的路。
临分手时,她说,我喜欢你这类人。
月光轻柔的倾泻下来,将她的背影剪裁成一片阴暗的剪影。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但不知为什么又有种幸福的感觉。
之后我们没有再见过面。后来才得知她转去了另外一所学校。
她没有留下电话。我们又失去了联系。
旅途再次剩下我孤军奋战。
对我而言,她的离开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如同一次新的旅途,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事。所以心里拥有憧憬。
因为手中的这本《云深处》想起了玻璃洋葱。想起了那个街角的租书店。还有那个盛夏的午后,三个女生嬉嬉闹闹地走在不太宽敞的马路上,为着同一个目的地,自始至终保持着一致的步伐。
记忆里所遇到过的那些人那些事,一瞬间都清晰可见。
那些曾相拥过的年轻面孔至今都未曾忘怀。
她们被珍藏在记忆的褶皱里,被我温柔的对待着。
当想起她们的时候。心里会暖暖的。
真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