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埃德蒙•雅贝斯《心怀奥秘的人——记马克斯•雅各布》(选自《边缘之书》),献给沈黎昕小朋友
![]() |
马克斯-雅各布 |
心怀奥秘的人(注1)
——记马克斯•雅各布(注2)
一
“唯以句法彰显个性。”
“立说,就要竭力认知自我,唯此功夫方为上乘。
“真正热忱的工作是那种全身心投入的事业。”
“理论是一件紧身胸衣,是一座桥,是个性。”
“词语虽多,然应以句子传情。”
马克斯•雅各布
(致E.J.的信)(注3)
“我也知道这些葬礼。如有可能我会一切从头开始,但死亡不会假我以时日。”
马克斯•雅各布
(致E.J.的信)
二
“夜未央,人无眠。夜泛银光。”
马克斯•雅各布
《海滩》(Rivage)
我给马克斯•雅各布写的最后一封信,是1944年2月经由我所在的开罗使徒代表团发出的——寥寥二十五个字表达出我的担心和深情——但信被退回来了,后注:已故。
长存的是未来
非此悲戚之时。
对马克斯来说,未来即今日;是三十年来的每一天;或许更长,还包括明天;因为他的作品总让我们无法释卷,其中大部恰恰是同代人忽略的佳作;亦即缘自那种游戏般的沉重。
“那些声音对我说na,是希伯来语秘密的意思”,他曾在《伪君子的辩护》(Défense de Tartufe)中这样写道。
他心怀奥秘,而非传奇中人。马克斯•雅各布,他在创造自身传奇之际,竭力发掘奉赠天堂和地狱间某种存在的奥秘。
即便是作品中最不起眼的句子,也总有一个存留过的冥界或一个当世的人间。诗将其美化。诗,便是吸纳一切奥秘的亘古奥秘。
他那被幽默滋养的夸张与恣肆,那受控与非受控间令人莞尔的过份,有如天际间的无尽峰峦;那无疑是通向上帝的艰辛之路;因为上帝——在基督显圣给诗人的那个著名夜晚之后,上帝已成为他冥想的中心——也是他行路足迹之前的足迹。
他始终关注将自己置于上帝和语言之间。
他写信给马库西斯(注4)说:“我们是不擅表达、表现欠佳的好好先生,而我希望你能用某种东西表达出你自己……你不太表达你自己,你有能力表达某些东西,那虽然还不是你,但已表达出了你的某些东西。”
在我们被赋予言说的可能性中,存在着自我表达的不可能性。
有能力表达某些东西,虽仍非自我,但已展现出自我的某些东西,这是所有创造力的目的。作品即明证。
在自杀的痴迷中——他不是早在1919年就曾写过“那些口角,那毫无餍足的傲慢,所有的那些热狂,都无法止息自杀那隐秘和挥之不去的念头”吗?——而他似乎以不断自戕来自我弥补,并最终走向了外套上缝着的那颗黄星命定的不归之路;那是无数次隐约预感到的死亡。
“历经了若干世纪之后,我们应当期待重新发现那个以己之血去肥沃大地的殉道者。对我来说,身为犹太人和虔诚的天主教徒,我早有准备”,他在1939年1月给我的信中写道,而在最后一封标注日期为5月1日的信中他还写道:“我已置身世外。我只能接受殉难。”
他就是这样怀着求索的信仰、悔恨、痛苦和赞叹,从书到书,直至一切话语的静默,实现了他承诺的一生、创造的一生。
或许正是由于身处静默的边缘,我们才这样锲而不舍地阅读他。
“我感谢您让我诞生于受难的犹太种族中,因为只有受难且知道自己受难并把自己的受难奉献给上帝的人才获拯救。所以从我压抑、可憎的童年开始,您便让我在这个已然蒙受屈辱的种族中受难;而假如您不曾让我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您一定会为我安排妥,让我有朝一日能为得拯救而向您呈贡我的奉献。”
马克斯•雅各布
《宗教冥想》
(Méditations religieuses)
一九四一年九月
八点十分
三
“死亡从未在死亡中如此平滑。我们从未如此相似”,萨拉(注5)曾说道。
“死亡对我们而言,是透明的死亡”,于凯尔(注5)回答。
“那是一道广袤而摄人的目光。”
罗丝玛丽•瓦尔德洛普(注7)
“应当学会只书写勇气与力量的日子。”
乔治•奥克莱尔(注8)
《同一与他者》
(Le même et l’autre)
“沙,沙,生命。纾缓的血,遗忘于曾经的努力,微风,水气,生命。”
马赛尔•科恩(注9)
《加尔帕》(Galpa)
“爱抚已逝,徒留无边暴力。”
保尔•艾吕雅(注10)
[注释]
1、本文选自埃德蒙•雅贝斯《边缘之书》(Le Livre des Marges),法国:Fata Morgana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162页。
2、马克斯•雅各布(Max Jacob,1876-1944),法国犹太裔诗人、散文家和画家,埃德蒙•雅贝斯的良师益友,其诗歌兼具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色彩,且有人性和神秘主义倾向,在20世纪初法国现代诗歌探索阶段曾发挥重要作用,1944年死于纳粹集中营。
3、E.J.,即埃德蒙•雅贝斯。
4、马库西斯(Louis Marcoussis,1878-1941),法国画家,出生于波兰。
5、萨拉(Sarah),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Le Livre des Questions)中的人物。
6、于凯尔(Yukel),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Le Livre des Questions)中的人物。
7、 罗丝玛丽•瓦尔德洛普(Rosmarie Waldrop,1935-),美国当代诗人、翻译家和出版家,生于德国,1958年移居美国,是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系列的英译者。
8、乔治•奥克莱尔(Georges Auclair,1920-2004),法国记者、作家和法国文学教授。
9、马赛尔•科恩(Marcel Cohen,1937-),法国作家。
10、保尔•艾吕雅(Paul Éluard,1895-1952),法国著名诗人。1911年开始写诗。1920年与布勒东、阿拉贡等人加入达达主义团体,1924年参与发起超现实主义运动。二战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一生出版诗集数十种。《法国当代诗人》一书评价说,“在所有超现实主义诗人中,保尔•艾吕雅无疑是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精通如何把‘荒谬事物的不断同化’有机地融入他对自由的无比渴望之中”。埃德蒙•雅贝斯与保尔•艾吕雅私交甚笃,艾吕雅是最早向世人推介埃德蒙•雅贝斯的法国诗人。
-
豆友21400607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6 14:45:32
-
薰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5-29 17:55:46
-
sleepist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4 23:36:35
-
Put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4 02:15:17
-
火灯道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23:27:54
-
BOOM!!!!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18:59:17
-
มะเขือยาว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18:13:15
-
于不浪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4-03 17:39:24
-
畢懷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1-07 08:28:38
-
啸寒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9 20:44:0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29 00: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