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批注》札记2.7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都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按礼去孝敬父母,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別呢?”
批判:
见2·8批判。
苦茶案,译文中将不敬解释为不按礼去孝敬父母,这样理解的话,自然是增字解释。不过,此篇既然是《为政》,那么讨论孝道问题,就不仅仅是家庭伦理问题,背后已经关涉到政治问题。因此,在上两节中孟孙氏皆以孝道为问,而孔子答复得非常谨慎,这就是因为周代封建制本是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谈论孝道自然可以推及政治。
那么,子游作为孔门弟子,是孔门四科中文学的代表。他出来向孔子问孝,就并非指狭义的政治,而有可能是谈论师徒之间的关系。古代五伦中,有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和夫妻,而不及师徒关系,子游在此处向孔子问孝,也可以视作征询师徒关系。孔子以父母皆有养,这与养犬马类似,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敬重,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区别。那么,从中也可以了解师徒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今日大学中的学生本无敬师之礼,且以老师衣食父母自居,而教师亦甘于此地位。长此以往,非但师道不存,学校也将名存实亡。此道理推而广之,教师甘于饱食,学生甘于不学无术,上下相欺,长此以往学校也就不成之为学校了。
《论语批注》札记2.6 http://www.douban.com/note/328950120/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子,都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然而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按礼去孝敬父母,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別呢?”
批判:
见2·8批判。
苦茶案,译文中将不敬解释为不按礼去孝敬父母,这样理解的话,自然是增字解释。不过,此篇既然是《为政》,那么讨论孝道问题,就不仅仅是家庭伦理问题,背后已经关涉到政治问题。因此,在上两节中孟孙氏皆以孝道为问,而孔子答复得非常谨慎,这就是因为周代封建制本是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谈论孝道自然可以推及政治。
那么,子游作为孔门弟子,是孔门四科中文学的代表。他出来向孔子问孝,就并非指狭义的政治,而有可能是谈论师徒之间的关系。古代五伦中,有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和夫妻,而不及师徒关系,子游在此处向孔子问孝,也可以视作征询师徒关系。孔子以父母皆有养,这与养犬马类似,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敬重,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区别。那么,从中也可以了解师徒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今日大学中的学生本无敬师之礼,且以老师衣食父母自居,而教师亦甘于此地位。长此以往,非但师道不存,学校也将名存实亡。此道理推而广之,教师甘于饱食,学生甘于不学无术,上下相欺,长此以往学校也就不成之为学校了。
《论语批注》札记2.6 http://www.douban.com/note/32895012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