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蘭心婺劇樓勝
昨天沒去上課,去看了戲。散場時9點二十幾分。下了一天的雨,到晚來,仍是點點滴滴。濕搭搭的瀝青馬路,分外黝黑,上面趴著一片片梧桐葉。晚上很冷,但馬路兩邊許多小店都用暖色燈光,從大片落地玻璃裡照出來,照進黑黝黝的天和地,深無邊際的黑中一朵一朵的黃。
今年天氣冷得晚,到近些天,才開始落葉紛紛。先是銀杏,然後梧桐。有一個小院子裡停了一輛車在樹下,恰是銀杏樹,密密掉落的銀杏葉幾乎蓋滿半個車身,乍一眼望去,像是車子在深坑中,正被銀杏葉掩埋。
劇場外的這些路多是梧桐。梧桐葉不像銀杏,黃得一片燦然。銀杏落葉是它一生的巔峰,驚心動魄的,恍若不在人間的美,而梧桐葉是耗盡一生心血,干枯焦縮,無奈而去的美。但干枯焦縮是在晴天,行人走過,發出筋折骨斷的脆響。而在這樣濕潤的雨天裡,死去的梧桐葉吸滿了水,又舒展開,展現出斑斕的色彩,紅的、黃的,濕潤新鮮的色彩,讓這個夜晚的色彩更為豐富,充足。
昨晚看的戲裡,周瑜手下埋伏的眾將官的衣服也是黑、黃、紅的搭配,似乎底色是黑色,上面是一片片如綴甲般的黃色,跑動起來,下面露出的褲子是大紅色的。這麼一映襯,黃色就變成了金甲。
昨天的戲其實蠻不錯,且都是舞台效果很強烈的戲。斷橋第二次看了,仍然是這三折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折,但看到後來,突然覺得,這折戲真是無數拗造型的特寫,就是兩人或索性三人一起,拗一個造型站好,停住唱一段,呃,我覺得這也是強烈的舞台效果的一種。斷橋結束後,我聽見後面有人說,這比電視激烈多了,我深為贊同。一開始是許仙上場,看他驚慌失措還覺得好笑。後來小青一上來,那真是妖氣沖天,真是沒有比她更像蛇精的人了,而且是凌厲的,要人命的蛇精,新白娘子傳奇頓時平淡如水了。我坐在台下,都替許仙納悶,這麼妖氣沖天的小青怎麼早沒發現她是蛇精,要是大半夜叫我見到這麼個人這樣朝我沖過來,我一定連逃走的膽子都沒有,直接原地僵死過去。在小青的殺氣與許仙的心驚膽裂之間,起緩和作用的是白娘娘,這折戲要沒有白娘娘,那就是一折鮮血四濺的恐怖戲了。但白娘娘也是搖搖擺擺的蛇精模樣,雖然比較溫柔,但絕非後來塑造的觀世音形象,還是這樣比較好,妖要有妖的樣子。
第一折臨江會,出現的人物有劉備、關羽和周瑜,可惜關羽不夠出色,周瑜形象不夠正面。周瑜真作孽,諸葛亮都不在,還不給他一個正面角色。樓勝的表演很到位,周瑜定計時的得意;引劉備步步入彀時的乍得乍失,時而竊喜,時而焦慮;見關羽的驚,不甘心的怒火漸次上升,要動手,很難成功,不動手,又錯失良機。一切怒火累積到劉備脫身而去,身邊一干將士以一種回旋音的方式,反復說著“劉備過江去了”,如在周瑜腦中縈繞。周瑜在這聲音中頓首搖翎,最終胸口鼓動數次,噴出一口血來,氣死過去。我不懂這搖翎的技巧功夫如何,但這種技巧已接近於讓人感覺不到技巧,而感覺到的是周瑜的情緒。這是演戲與雜技的區別,技巧是用來表達情緒的(當然看人演戲不吃力,自己學的時候,不要說技巧,就做一般動作也僵硬分裂無比,完全沒有任何情緒存在。。。有時我也很納悶自己怎麼蠢成這樣)。
第三折火燒子都,講穎考叔和公孫子都的事。幕一打開只見煙霧騰騰,射燈打出各種詭異顏色,預示這是一個有鬼神的陰森故事,哈哈。戲裡沒有爭車,上來就已經在攻打許國了。故事改變了不少,人物形象上,穎考叔完美化,公孫子都心理脆弱化,本來以為是穎考叔化成厲鬼來索命,實際看下來,其實是公孫子都心裡太脆弱,疑心生暗鬼。這折戲裡公孫子都的心理表現得很細膩。表演細膩有層次,技巧完美地融合於劇情中,這是樓勝的優點,在這三折戲裡都表現出來了。而且這三折戲本身也很不錯,人物都塑造得很合理(當然這是就戲論戲)。
今年天氣冷得晚,到近些天,才開始落葉紛紛。先是銀杏,然後梧桐。有一個小院子裡停了一輛車在樹下,恰是銀杏樹,密密掉落的銀杏葉幾乎蓋滿半個車身,乍一眼望去,像是車子在深坑中,正被銀杏葉掩埋。
劇場外的這些路多是梧桐。梧桐葉不像銀杏,黃得一片燦然。銀杏落葉是它一生的巔峰,驚心動魄的,恍若不在人間的美,而梧桐葉是耗盡一生心血,干枯焦縮,無奈而去的美。但干枯焦縮是在晴天,行人走過,發出筋折骨斷的脆響。而在這樣濕潤的雨天裡,死去的梧桐葉吸滿了水,又舒展開,展現出斑斕的色彩,紅的、黃的,濕潤新鮮的色彩,讓這個夜晚的色彩更為豐富,充足。
昨晚看的戲裡,周瑜手下埋伏的眾將官的衣服也是黑、黃、紅的搭配,似乎底色是黑色,上面是一片片如綴甲般的黃色,跑動起來,下面露出的褲子是大紅色的。這麼一映襯,黃色就變成了金甲。
昨天的戲其實蠻不錯,且都是舞台效果很強烈的戲。斷橋第二次看了,仍然是這三折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折,但看到後來,突然覺得,這折戲真是無數拗造型的特寫,就是兩人或索性三人一起,拗一個造型站好,停住唱一段,呃,我覺得這也是強烈的舞台效果的一種。斷橋結束後,我聽見後面有人說,這比電視激烈多了,我深為贊同。一開始是許仙上場,看他驚慌失措還覺得好笑。後來小青一上來,那真是妖氣沖天,真是沒有比她更像蛇精的人了,而且是凌厲的,要人命的蛇精,新白娘子傳奇頓時平淡如水了。我坐在台下,都替許仙納悶,這麼妖氣沖天的小青怎麼早沒發現她是蛇精,要是大半夜叫我見到這麼個人這樣朝我沖過來,我一定連逃走的膽子都沒有,直接原地僵死過去。在小青的殺氣與許仙的心驚膽裂之間,起緩和作用的是白娘娘,這折戲要沒有白娘娘,那就是一折鮮血四濺的恐怖戲了。但白娘娘也是搖搖擺擺的蛇精模樣,雖然比較溫柔,但絕非後來塑造的觀世音形象,還是這樣比較好,妖要有妖的樣子。
第一折臨江會,出現的人物有劉備、關羽和周瑜,可惜關羽不夠出色,周瑜形象不夠正面。周瑜真作孽,諸葛亮都不在,還不給他一個正面角色。樓勝的表演很到位,周瑜定計時的得意;引劉備步步入彀時的乍得乍失,時而竊喜,時而焦慮;見關羽的驚,不甘心的怒火漸次上升,要動手,很難成功,不動手,又錯失良機。一切怒火累積到劉備脫身而去,身邊一干將士以一種回旋音的方式,反復說著“劉備過江去了”,如在周瑜腦中縈繞。周瑜在這聲音中頓首搖翎,最終胸口鼓動數次,噴出一口血來,氣死過去。我不懂這搖翎的技巧功夫如何,但這種技巧已接近於讓人感覺不到技巧,而感覺到的是周瑜的情緒。這是演戲與雜技的區別,技巧是用來表達情緒的(當然看人演戲不吃力,自己學的時候,不要說技巧,就做一般動作也僵硬分裂無比,完全沒有任何情緒存在。。。有時我也很納悶自己怎麼蠢成這樣)。
第三折火燒子都,講穎考叔和公孫子都的事。幕一打開只見煙霧騰騰,射燈打出各種詭異顏色,預示這是一個有鬼神的陰森故事,哈哈。戲裡沒有爭車,上來就已經在攻打許國了。故事改變了不少,人物形象上,穎考叔完美化,公孫子都心理脆弱化,本來以為是穎考叔化成厲鬼來索命,實際看下來,其實是公孫子都心裡太脆弱,疑心生暗鬼。這折戲裡公孫子都的心理表現得很細膩。表演細膩有層次,技巧完美地融合於劇情中,這是樓勝的優點,在這三折戲裡都表現出來了。而且這三折戲本身也很不錯,人物都塑造得很合理(當然這是就戲論戲)。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