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及决策】笔记第三节【财务报表是如何产生的】
财务思维的高级阶段就是,你知道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即用财务的语言去理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
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拿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条条的看,也没有那必要,因为其中很多都是重复的。那应该怎么做?假设现在虚构一个公司,它是刚刚设立的企业,在它设立的第一年共发生13项交易活动。
3.1 企业设立、筹建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第一项经济活动设立这家公司。股东投入3200万。资本中cash1,3200,股东权益中capital stock3200.
第二项:向银行借款5100万。cash2、5100;short-term borrowing2、5100
第三项: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家具等支出5700万。cash3、-5700;fixed asset 5700
第四项:获取一块土的使用权,话费150万。cash4、-150;无形资产(intangible)150
以上基础设施都建成了,剩下的行为就是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啦。
3.2 采购生产环节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第五项:采购原材料话费2400万,到12.31为止支付1600万现金,其余部分将在下一年度分期支付。存货(inventory)2400;cash5,-1600;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800
第六项:生产出一批产品。产品成本为3600万。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价值为2400万,发生了人工费和其他支出1200万,以现金支付。
inventory, -2400
cash6,-1200
inventory,3600
生产成本的组成,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在成品和产成品都属于存货的范围。再加上原材料,存货的三个主要构成。
生产成本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而非利润表上。利润表上的成本是营业成本(operating cost)。
inventory 《sold——operating cost》
《unsold——inventory-ending balance》
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营业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那些被卖掉的产品的生产成本。
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两者完全不同!营业费用。公司与销售有关的各种费用,如广告费、运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及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开支。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完全不同。营业成本是生产环节,营业费用是销售环节。
3.3 产量、销量与毛利润
有人说:增加产量而不是增加销量,可以提高毛利润。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成本增加。如原材料。
fixedcost,如厂房设备的折旧。那人工属于什么成本?关键看企业如何支付员工工资。如果支付的是固定工资,则属于固定成本;如支付的是计件工资,则属于变动成本。现实中很多企业可能一部分固定一部分变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分为变动和固定两个部分呢?for对企业决策影响完全不同。
e.g有一个企业,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60元。它的固定成本分摊下来,平均每件固定成本40元,即每件产品的总成本为100元。现在有人给这个企业下了80块钱的订单,那企业该不该接单?当然,我们讨论的仅仅是成本这个角度。要是80块卖出去肯定亏了,每件亏20,这样的订单肯定不能接。但是我们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接这订单会怎样?说过,它变动成本为60,固定成本40.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的产能范围内,无论我生产多少产品这个固定成本的总量是不变的。即就算我的产量是0,那固定成本的总量还是那么多。即即使我不接这单,固定成本同样支出,仍然赔钱。赔多少?一件产品赔40块。接单赔钱是20块,不接单赔40块。接不接单明显看出。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e.g2假设有一家公司,它今年一共生产1000件产品。它一定有生产成本。假设每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1万,生产1000件,所以变动成本为1000万。固定成本总量为1000万。所以生产成本为2000万。现在这个企业把所有生产出来的这1000件全部卖掉了。问题:它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项目为多少?
大家会发现,由于生产成本先记录在存货中,这些记录在存货里的生产成本什么时候会进入到利润表项目呢?即是在产品销售的时候。在上例中,企业把1000件全卖掉了,意味着她所有的生产成本都应进入利润表营业成本中,即2000万。
但是现在假设这是第一年全卖光了。第二年,这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会大幅度增长,他就提高了产量,他生产了2000件产品。其生产成本=变动+固定=1万*2000+1000=3000万。但遗憾的是,企业错误预测了市场,它生产的2000件产品只能卖掉1000件。那现在此时它利润表中营业成本为多少?生产成本先记录在存货中——产品销售时变成因营业成本——生产2000件卖出1000件——只有50%的生产成本随销售进入营业成本,剩余的50%依旧记录在存货中——3000万*50%=1500万营业成本。
这两年它销售的产品总量是一样的,都为1000件,如果产品销售价格不变,其营业收入是完全相等的。为什么人说增加产量,毛利润会增加?why?由于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第一年和第二年营业收入完全相等,但营业成本第一年2000万,第二年1500万。很显然,第一年毛利润比第二年少500万。
真的是我们生产了更多的产品却没有更多销售时,毛利润真的增加了。那人竟然说的是对的!多生产产品,但不多卖产品毛利可以增加!问题出在哪?——出在第二年!——营业成本总量变少了——为什么变少了?——固定成本总量是一定的,但第二年被分摊到2000件产品上(第一年是分摊到1000件)——当只有一般产品被卖掉时,固定成本只有一半进入营业成本——毛利润提高——结论:固定成本搞得怪!
上述命题是正确的!在现实中那是个普遍现象。通常我们觉得毛利润提高了,应该是业绩变好了,效益变好了。但我们看刚才那个公司,第二年他错误预测了市场,多生产了产品,结果产品积压。很明显判断出这家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可是当他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他的报表反而变好了!具体来说是毛利提高了!——结论:看报表时,不能简单判断说我的毛利提升了我的业绩就提升了。因为毛利的提升不一定是业绩的效果,还可能是东西没卖出去,库存积压了!
——看毛利时,需要结合产品库存一起看。
如果产成品库存积压的同时毛利提升,这个毛利就是不可信的!
因为随着被积压的库存,我们就会有一部分固定成本,他们随着这些留下的存货留在了存活力,没进入利润表中成为营业成本,从而增加毛利。
当这个企业的毛利的减少和他产成品库存的减少是同时发生的话,这个毛利的减少也是不真实的。
因为,想象下,随着我把去年的库存卖掉,就会有去年的生产成本进入今年的营业成本,从而使毛利减少。但事实上,我们把去年的库存卖掉,对企业来说是好事。
举这例子目的是告诉大家,我们企业的毛利水平会随着库存的变动而变动。
那在什么样的企业会特别突出呢?
由于上面说造成该现象的最关键原因是固定成本。那什么企业固定成本特别高?——固定成本包括哪些?——厂房设备的折旧?——哪些折旧会特别大——重资产的行业!——重资产行业这一现象会特别突出!
因此理解,生产成本,营业成本及营业费用之间的关系!
3.4 销售环节
第七项:销售产品4300万,销售成本3100万。到12.31日为止共收到3000万现金,其余部分将在下一年度内收到。
利润表
sales revenue(营业收入)4300
sales cost(营业成本)3100
资产负债表
cash7、3000
account receivable(应收账款)1300
inventory -3100
这一交易完成后,我们的货币资金增加3000万,应收账款增加1300万,库存减少3100万——资产共增加1200万。但此时,负债和股东权益没有任何变化,似乎一直遵循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逻辑关系不再成立了!做错了吗?其实不用担心,在利润表中出现了4300万的营业收入和3100万的营业成本。这些收入在扣除了成本及交完税、分配完利润后,它变成了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因此可以将未分配利润理解成是整个利润表减去利润分配的结果。等把未分配利润加到资产负债表上时,就重新平衡啦!这不过是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3.5 费用支付、研发活动
第八项:为下一年采购原材料预付150万。
cash8、-150
prepaid accounts(预付账款)150
第九项: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150万;支付销售人员工资和外地销售分公司开支250万。
cash9、-400
operating expenses 250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150
第十项:研发部门当期花费50万研究用低成本进行污染处理的技术。
cash10、-50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50
自行研发技术研究阶段的投入作为费用处理(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计入无形资产。专利申请费可作为无形资产计价。外购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
所有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都不会在报表上体现,我们在报表上看到的那些无形资产都是企业买别人的。我自创技术这个过程不能体现在无形资产当中,而是体现在管理费用中。
e.g我创立品牌,创立品牌是什么过程?需要做广告。做广告一定是记营业费用,肯定不会记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做多少广告会创造多少价值的无形资产。
现实中,有些公司,他们确实是自己做的研究,但是他们却把这些研究的支出都记在无形资产中,而且他们还没有违反会计准则,怎么发生的?卖出去再买回来?能,但现实中确不会这样做。细心点,有些公司的研发部门是独立出去的,是个独立法人。母公司要去研发子公司买技术,因此这时候全都变成了外购的技术,而外购技术都可以记在无形资产中。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来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
但到是记在无形资产好还是费用好,因人而异。比如一些盈利很好的公司,更远及把他记在费用里——减少税收。相反,创业阶段的企业,如果都记在费用里,报表肯定很难看,从而更愿意把研究支出记在无形资产里。
3.6
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和财务报表
第十一项:支付银行利息130万。
cash11、-130
financial expenses 130(利润表)
第十二项:支付所得税100万
cash12、-100
income tax 100(利润表)
法律要求从利润中提取不少于10%的资金作为盈余公积。
第十三项:分配现金股利100万
cash13、-100
cash dividends 100
profit distribution 100(利润分配的)
retained earnings 420(算出来的)
净利润为520万,减去利润分配的100万=未分配利润420万。
由利润表看出,它一年获利520万利润,收入一共是4300万。即在它收入中有超过10%的部分变成了利润。通常的企业当中算不错的了。如果对刚设立的企业来说是很理想了。
我们投入这些资金是为了赚钱,但在我们了解有无赚到钱前还要知道自己的本金是否得到了保障,其价值是否还是原来的价值。看到资产负债表,会对哪些项目担心呢?应收账款?很显然是的。万一收不回来怎么办。如本例1300万应收账款,如果当中200万收不回来了,即应收账款只剩下1100万——资产减值——利润损失200万——净利润520万,要是在缩水200万=330万了!要是1000万都收不回来,利润都成负的了!
其他担心的还有,存货的价值会不会下跌?固定资产因技术落后突然价值减少?同理无形资产。
现实中我们不可能拿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条条的看,也没有那必要,因为其中很多都是重复的。那应该怎么做?假设现在虚构一个公司,它是刚刚设立的企业,在它设立的第一年共发生13项交易活动。
3.1 企业设立、筹建中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第一项经济活动设立这家公司。股东投入3200万。资本中cash1,3200,股东权益中capital stock3200.
第二项:向银行借款5100万。cash2、5100;short-term borrowing2、5100
第三项:购买生产设备、厂房家具等支出5700万。cash3、-5700;fixed asset 5700
第四项:获取一块土的使用权,话费150万。cash4、-150;无形资产(intangible)150
以上基础设施都建成了,剩下的行为就是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啦。
3.2 采购生产环节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报表
第五项:采购原材料话费2400万,到12.31为止支付1600万现金,其余部分将在下一年度分期支付。存货(inventory)2400;cash5,-1600;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800
第六项:生产出一批产品。产品成本为3600万。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价值为2400万,发生了人工费和其他支出1200万,以现金支付。
inventory, -2400
cash6,-1200
inventory,3600
生产成本的组成,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在成品和产成品都属于存货的范围。再加上原材料,存货的三个主要构成。
生产成本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而非利润表上。利润表上的成本是营业成本(operating cost)。
inventory 《sold——operating cost》
《unsold——inventory-ending balance》
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营业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那些被卖掉的产品的生产成本。
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两者完全不同!营业费用。公司与销售有关的各种费用,如广告费、运费、销售人员的工资及销售过程中的各种开支。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完全不同。营业成本是生产环节,营业费用是销售环节。
3.3 产量、销量与毛利润
有人说:增加产量而不是增加销量,可以提高毛利润。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增加,成本增加。如原材料。
fixedcost,如厂房设备的折旧。那人工属于什么成本?关键看企业如何支付员工工资。如果支付的是固定工资,则属于固定成本;如支付的是计件工资,则属于变动成本。现实中很多企业可能一部分固定一部分变动。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分为变动和固定两个部分呢?for对企业决策影响完全不同。
e.g有一个企业,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60元。它的固定成本分摊下来,平均每件固定成本40元,即每件产品的总成本为100元。现在有人给这个企业下了80块钱的订单,那企业该不该接单?当然,我们讨论的仅仅是成本这个角度。要是80块卖出去肯定亏了,每件亏20,这样的订单肯定不能接。但是我们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接这订单会怎样?说过,它变动成本为60,固定成本40.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的产能范围内,无论我生产多少产品这个固定成本的总量是不变的。即就算我的产量是0,那固定成本的总量还是那么多。即即使我不接这单,固定成本同样支出,仍然赔钱。赔多少?一件产品赔40块。接单赔钱是20块,不接单赔40块。接不接单明显看出。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
e.g2假设有一家公司,它今年一共生产1000件产品。它一定有生产成本。假设每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1万,生产1000件,所以变动成本为1000万。固定成本总量为1000万。所以生产成本为2000万。现在这个企业把所有生产出来的这1000件全部卖掉了。问题:它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项目为多少?
大家会发现,由于生产成本先记录在存货中,这些记录在存货里的生产成本什么时候会进入到利润表项目呢?即是在产品销售的时候。在上例中,企业把1000件全卖掉了,意味着她所有的生产成本都应进入利润表营业成本中,即2000万。
但是现在假设这是第一年全卖光了。第二年,这公司预计市场需求会大幅度增长,他就提高了产量,他生产了2000件产品。其生产成本=变动+固定=1万*2000+1000=3000万。但遗憾的是,企业错误预测了市场,它生产的2000件产品只能卖掉1000件。那现在此时它利润表中营业成本为多少?生产成本先记录在存货中——产品销售时变成因营业成本——生产2000件卖出1000件——只有50%的生产成本随销售进入营业成本,剩余的50%依旧记录在存货中——3000万*50%=1500万营业成本。
这两年它销售的产品总量是一样的,都为1000件,如果产品销售价格不变,其营业收入是完全相等的。为什么人说增加产量,毛利润会增加?why?由于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第一年和第二年营业收入完全相等,但营业成本第一年2000万,第二年1500万。很显然,第一年毛利润比第二年少500万。
真的是我们生产了更多的产品却没有更多销售时,毛利润真的增加了。那人竟然说的是对的!多生产产品,但不多卖产品毛利可以增加!问题出在哪?——出在第二年!——营业成本总量变少了——为什么变少了?——固定成本总量是一定的,但第二年被分摊到2000件产品上(第一年是分摊到1000件)——当只有一般产品被卖掉时,固定成本只有一半进入营业成本——毛利润提高——结论:固定成本搞得怪!
上述命题是正确的!在现实中那是个普遍现象。通常我们觉得毛利润提高了,应该是业绩变好了,效益变好了。但我们看刚才那个公司,第二年他错误预测了市场,多生产了产品,结果产品积压。很明显判断出这家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可是当他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他的报表反而变好了!具体来说是毛利提高了!——结论:看报表时,不能简单判断说我的毛利提升了我的业绩就提升了。因为毛利的提升不一定是业绩的效果,还可能是东西没卖出去,库存积压了!
——看毛利时,需要结合产品库存一起看。
如果产成品库存积压的同时毛利提升,这个毛利就是不可信的!
因为随着被积压的库存,我们就会有一部分固定成本,他们随着这些留下的存货留在了存活力,没进入利润表中成为营业成本,从而增加毛利。
当这个企业的毛利的减少和他产成品库存的减少是同时发生的话,这个毛利的减少也是不真实的。
因为,想象下,随着我把去年的库存卖掉,就会有去年的生产成本进入今年的营业成本,从而使毛利减少。但事实上,我们把去年的库存卖掉,对企业来说是好事。
举这例子目的是告诉大家,我们企业的毛利水平会随着库存的变动而变动。
那在什么样的企业会特别突出呢?
由于上面说造成该现象的最关键原因是固定成本。那什么企业固定成本特别高?——固定成本包括哪些?——厂房设备的折旧?——哪些折旧会特别大——重资产的行业!——重资产行业这一现象会特别突出!
因此理解,生产成本,营业成本及营业费用之间的关系!
3.4 销售环节
第七项:销售产品4300万,销售成本3100万。到12.31日为止共收到3000万现金,其余部分将在下一年度内收到。
利润表
sales revenue(营业收入)4300
sales cost(营业成本)3100
资产负债表
cash7、3000
account receivable(应收账款)1300
inventory -3100
这一交易完成后,我们的货币资金增加3000万,应收账款增加1300万,库存减少3100万——资产共增加1200万。但此时,负债和股东权益没有任何变化,似乎一直遵循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个逻辑关系不再成立了!做错了吗?其实不用担心,在利润表中出现了4300万的营业收入和3100万的营业成本。这些收入在扣除了成本及交完税、分配完利润后,它变成了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因此可以将未分配利润理解成是整个利润表减去利润分配的结果。等把未分配利润加到资产负债表上时,就重新平衡啦!这不过是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3.5 费用支付、研发活动
第八项:为下一年采购原材料预付150万。
cash8、-150
prepaid accounts(预付账款)150
第九项: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150万;支付销售人员工资和外地销售分公司开支250万。
cash9、-400
operating expenses 250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150
第十项:研发部门当期花费50万研究用低成本进行污染处理的技术。
cash10、-50
administration expenses 50
自行研发技术研究阶段的投入作为费用处理(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计入无形资产。专利申请费可作为无形资产计价。外购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
所有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都不会在报表上体现,我们在报表上看到的那些无形资产都是企业买别人的。我自创技术这个过程不能体现在无形资产当中,而是体现在管理费用中。
e.g我创立品牌,创立品牌是什么过程?需要做广告。做广告一定是记营业费用,肯定不会记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做多少广告会创造多少价值的无形资产。
现实中,有些公司,他们确实是自己做的研究,但是他们却把这些研究的支出都记在无形资产中,而且他们还没有违反会计准则,怎么发生的?卖出去再买回来?能,但现实中确不会这样做。细心点,有些公司的研发部门是独立出去的,是个独立法人。母公司要去研发子公司买技术,因此这时候全都变成了外购的技术,而外购技术都可以记在无形资产中。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来产生不同的会计结果。
但到是记在无形资产好还是费用好,因人而异。比如一些盈利很好的公司,更远及把他记在费用里——减少税收。相反,创业阶段的企业,如果都记在费用里,报表肯定很难看,从而更愿意把研究支出记在无形资产里。
3.6
![]() |
利润表 |
![]() |
资产负债表 |
所得税、利润、利润分配和财务报表
第十一项:支付银行利息130万。
cash11、-130
financial expenses 130(利润表)
第十二项:支付所得税100万
cash12、-100
income tax 100(利润表)
法律要求从利润中提取不少于10%的资金作为盈余公积。
第十三项:分配现金股利100万
cash13、-100
cash dividends 100
profit distribution 100(利润分配的)
retained earnings 420(算出来的)
净利润为520万,减去利润分配的100万=未分配利润420万。
由利润表看出,它一年获利520万利润,收入一共是4300万。即在它收入中有超过10%的部分变成了利润。通常的企业当中算不错的了。如果对刚设立的企业来说是很理想了。
我们投入这些资金是为了赚钱,但在我们了解有无赚到钱前还要知道自己的本金是否得到了保障,其价值是否还是原来的价值。看到资产负债表,会对哪些项目担心呢?应收账款?很显然是的。万一收不回来怎么办。如本例1300万应收账款,如果当中200万收不回来了,即应收账款只剩下1100万——资产减值——利润损失200万——净利润520万,要是在缩水200万=330万了!要是1000万都收不回来,利润都成负的了!
其他担心的还有,存货的价值会不会下跌?固定资产因技术落后突然价值减少?同理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