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才所害
最可贵的从来不是才华或美貌,年轻人或以此自持,却不知能留住人的永远是诚恳、谦恭而懂感恩。
——题记
我认识太多为才所害的人,有的是因为有才,有的是因为爱才。
全面的优秀未必会导致全面的平庸,但极高的才华却往往与偏执并行。平庸者对有才华之人的误解,和有才之人对其亲友的辜负,很难说哪个更深。或许最难平衡的一点就是,我们有幸能够选择朋友和爱人,却无法选择亲人。我母亲选择了一个才子,有了一个女儿也是她爹的翻版——未必才高到哪里去,却落下些许“不合群”的毛病。我们的不合群不是不合作,是那种平时人缘还行,但是因为不爱往人堆儿里凑,自然而然就被人觉得特立独行。
有特立独行之倾向的人,和人云亦云的人一样,都不太容易保持客观和清醒。余年少时亦极其固执,不愿为讨人喜欢花费心思,对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抱有一种“不服来辩”的雄心。直到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才明白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单纯。回首往事,愈发觉得才华是一把双刃剑,在为自身和世界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太容易伤着自己和他人。绝大多数耀眼的衣饰都不宜穿戴,才华同理,然而爱才之人却常常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甚至对那份光鲜的折磨也甘之如饴。
你若叫一个才子去“讨好”别人,简直像让一个美女去任人挑拣一样,是个非常屈尊纡贵的事情。他们已经被捧得太高,懂得感恩和守信就已十分不易,而不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才是常态。可惜真正足以叫人惊艳的才子或美人并不多见,太多只是自以为聪明,便觉自己在性格上的缺陷、在做人与做事上的不上心也可以得到豁免。为才所害,害同红颜薄命,不容于众是一方面,但恐怕更在于不知自省。
因此, 爱一个才子或才女,若非有极度包容和牺牲的心,还是等其略经世事,磨去些少年的戾气,收敛些伤人的乖僻。
——题记
我认识太多为才所害的人,有的是因为有才,有的是因为爱才。
全面的优秀未必会导致全面的平庸,但极高的才华却往往与偏执并行。平庸者对有才华之人的误解,和有才之人对其亲友的辜负,很难说哪个更深。或许最难平衡的一点就是,我们有幸能够选择朋友和爱人,却无法选择亲人。我母亲选择了一个才子,有了一个女儿也是她爹的翻版——未必才高到哪里去,却落下些许“不合群”的毛病。我们的不合群不是不合作,是那种平时人缘还行,但是因为不爱往人堆儿里凑,自然而然就被人觉得特立独行。
有特立独行之倾向的人,和人云亦云的人一样,都不太容易保持客观和清醒。余年少时亦极其固执,不愿为讨人喜欢花费心思,对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抱有一种“不服来辩”的雄心。直到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才明白错综复杂的世界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单纯。回首往事,愈发觉得才华是一把双刃剑,在为自身和世界增添色彩的同时,也太容易伤着自己和他人。绝大多数耀眼的衣饰都不宜穿戴,才华同理,然而爱才之人却常常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甚至对那份光鲜的折磨也甘之如饴。
你若叫一个才子去“讨好”别人,简直像让一个美女去任人挑拣一样,是个非常屈尊纡贵的事情。他们已经被捧得太高,懂得感恩和守信就已十分不易,而不把别人说的话放在心上才是常态。可惜真正足以叫人惊艳的才子或美人并不多见,太多只是自以为聪明,便觉自己在性格上的缺陷、在做人与做事上的不上心也可以得到豁免。为才所害,害同红颜薄命,不容于众是一方面,但恐怕更在于不知自省。
因此, 爱一个才子或才女,若非有极度包容和牺牲的心,还是等其略经世事,磨去些少年的戾气,收敛些伤人的乖僻。
-
千岁浸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4-26 08: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