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上篮”——分镜小学之井上雄彦篇
井上雄彦的分镜亮点无数,这里先说两点:一个是抖段子一般的节奏感,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阅读节奏和故事结合得奇好。再加上故意玩弄读者预期而产生的各种笑点,这个无需多说就能体会到。
另一点则更为微妙而难以体会:井上的叙事格,信息量较一般为大,而且读起来不会觉得疲倦或无聊。这是因为他不仅有效的利用了从右向左的阅读顺序在一个格子里面交代前后几个信息,而且擅于在同一格里表达一个小的【A行动】【B反应】的对照,制造反差。
比如这一格,实际上发生了几件事情:
1.赤木叫彩子【对话框】
2.彩子答应。【对话框+画面】
3.赤木把樱木花道交给彩子【对话框+画面】
4.樱木花道云里雾里,不知道赤木要干什么【对话框】
通过从右至左排列对话框和画面,不仅把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交代的简单明了,最后还留了一个笑点:傻乎乎的樱木,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怎样残酷无聊的基础练习,就乖乖地被卖掉了(喂 说谁呢!?)
再看这一段,这种对照叙事的手法更加明显,右边三格全都在格子的左右分别表述赤木说话和樱木的反应。赤木用三个叙事格连续故意刺激樱木之后,红毛猴子用一个主格特写爆发了。多么经济,多么紧凑,多么好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PS值得一提的是井上作画时无敌的认真态度。请注意看这张流川枫的额发刘海下面,隐隐可见一个绷带的形状。这是在之前与樱木斗殴时留下的伤残(-_-)井上不仅在流川枫亮相的主格画出了刘海下的绷带,而且每一次流川枫出场,哪怕是作为小格中的背景出现,额头上必有绷带。看着就觉得,妈妈我手好累……不仅如此,随着剧情进展,绷带还逐渐变小最后变成ok绷。摔!井上同学,明明换个场景就可以让绷带退场了嘛,你还画还画你是绷带控吧?尼玛就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流川枫的地位不可动摇。(咦 重点歪了)井上作为亲爸爸绝对是呕心沥血呀。
这种一格两段叙事不仅可以利用左右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前后空间,或者说第一视觉焦点和第二视觉焦点。
这里是樱木正准备与柔道主将青田龙彦对决,前景是一个动作发动时的腿部特写,交代了两人即将开始厮打。而井上使用了低视角,让我们在远景看到柔道部的其他成员正打开门进入场地,正好衔接他们的反应。又是特写格又是叙事格,还起到转场的作用。
同样,这一格的第一视觉焦点是正在不停自夸的樱木,而其他人的面部表情(→ →)则构成第二视觉焦点,樱木的傻缺表现和大家的斜视就组成了一次【A行动】【B反应】。
其实说来都是特别简单的处理,但节奏感和趣味就这么产生了。这一招可以说是灌篮高手中所说的“小人物的上篮”。虽然看着平凡而不起眼,但却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得分。
另一点则更为微妙而难以体会:井上的叙事格,信息量较一般为大,而且读起来不会觉得疲倦或无聊。这是因为他不仅有效的利用了从右向左的阅读顺序在一个格子里面交代前后几个信息,而且擅于在同一格里表达一个小的【A行动】【B反应】的对照,制造反差。
比如这一格,实际上发生了几件事情:
![]() |
通过从右至左排列对话框和画面,把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交代清晰 |
1.赤木叫彩子【对话框】
2.彩子答应。【对话框+画面】
3.赤木把樱木花道交给彩子【对话框+画面】
4.樱木花道云里雾里,不知道赤木要干什么【对话框】
通过从右至左排列对话框和画面,不仅把一个相对复杂的内容交代的简单明了,最后还留了一个笑点:傻乎乎的樱木,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怎样残酷无聊的基础练习,就乖乖地被卖掉了(喂 说谁呢!?)
再看这一段,这种对照叙事的手法更加明显,右边三格全都在格子的左右分别表述赤木说话和樱木的反应。赤木用三个叙事格连续故意刺激樱木之后,红毛猴子用一个主格特写爆发了。多么经济,多么紧凑,多么好笑!
![]() |
对照叙事的手法更加明显,在格子左右分别表述赤木说话和樱木反应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 |
![]() |
PS值得一提的是井上作画时无敌的认真态度。请注意看这张流川枫的额发刘海下面,隐隐可见一个绷带的形状。这是在之前与樱木斗殴时留下的伤残(-_-)井上不仅在流川枫亮相的主格画出了刘海下的绷带,而且每一次流川枫出场,哪怕是作为小格中的背景出现,额头上必有绷带。看着就觉得,妈妈我手好累……不仅如此,随着剧情进展,绷带还逐渐变小最后变成ok绷。摔!井上同学,明明换个场景就可以让绷带退场了嘛,你还画还画你是绷带控吧?尼玛就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流川枫的地位不可动摇。(咦 重点歪了)井上作为亲爸爸绝对是呕心沥血呀。
这种一格两段叙事不仅可以利用左右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前后空间,或者说第一视觉焦点和第二视觉焦点。
![]() |
利用前后空间,或者说第一视觉焦点和第二视觉焦点进行两段叙事。 |
这里是樱木正准备与柔道主将青田龙彦对决,前景是一个动作发动时的腿部特写,交代了两人即将开始厮打。而井上使用了低视角,让我们在远景看到柔道部的其他成员正打开门进入场地,正好衔接他们的反应。又是特写格又是叙事格,还起到转场的作用。
同样,这一格的第一视觉焦点是正在不停自夸的樱木,而其他人的面部表情(→ →)则构成第二视觉焦点,樱木的傻缺表现和大家的斜视就组成了一次【A行动】【B反应】。
![]() |
樱木的傻缺表现和大家的斜视就组成了一次【A行动】【B反应】 |
其实说来都是特别简单的处理,但节奏感和趣味就这么产生了。这一招可以说是灌篮高手中所说的“小人物的上篮”。虽然看着平凡而不起眼,但却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