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的回忆
忙一整天,无力做晚饭,去吃包子,有粥,白粥紫米粥南瓜粥绿豆粥,从来都是点南瓜粥,其他会做,而且包子能包出百样味道,粥怕是只有两种味道,一种是淡的,一种是甜的。小碟打醋蒜时发现也供砂糖,有糖,吃回甜粥吧,拿起小勺舀一汤勺白砂糖,人澄(deng,去声)了一会儿,一勺的糖淌出一段回忆,砂糖倒进碗里,瞬间覆没,筷子搅开,不够甜,又加了一勺。回忆像砂糖慢慢化开。小时候,妈妈走后,外婆也不在家,大概是亲戚接她去了外地,这段记忆里没有外婆,妹妹说也想不起有外婆,我们都很奇怪她们去哪了,爸爸要干农活,他不会做饭,每天最省力的办法就是煮一大锅菜粥,那种可以煮猪料的大锅,菜粥自然是咸的,不用另外烧菜,直接吃,早饭午饭吃,每天吃,吃多久忘记了,反正一口大黑锅白粥夹杂绿菜叶的镜头再也不容忘记,后来,生出一个想法,觉得以后只要不吃菜粥即是好日子,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不知道以后有什么,有什么不管,但求没有菜粥。这个念头根深蒂固深埋心底是如此之牢固,那天,和领导出去午饭,路上说阳台种的菜怎么吃,领导说可以煮菜粥,我跟着说菜,粥字竟活生生哽咽住终于隐没成无声,回忆在长久的沉默中拉开,等情绪与回忆澄下去后,才惊醒似的意识到菜粥对我来说即是苦,一种真正的苦,一种哪怕听到这个字眼也会胸口作痛的苦,走过一段林荫道,近乎半含眼泪一字一字地跟领导说,我最不要吃的就是菜粥。
最想的粥是甜的。幼时多想吃甜的。有一次在外头玩,路过一阿姨家门口,阿姨是妈妈的好友,她留我吃午饭,一大碗白粥,问我要不要糖,嗯,阿姨给我加了好大一勺,问我还要不要,嗯,我又想又怕难为情,吃完喉咙泛起的那种甜腻现在还能隐约回味。童年肯定还有美好的回忆,但是这是最甜的一次。上小学后,还见阿姨,每次见到都是一种亲切,后来不见了,也没打听也无从打听。后来生出一个念头,哪天再见她一定告诉她我记得她,记得她给我喝过很甜的粥。前年好友过世,送殡队伍里竟见着她(好友的姐夫和我们都是邻里),我猜想她是认不出我了,主动上前叫阿姨,告诉她我是谁谁谁,阿姨很亲地拉着我的手,一阵惊讶,我告诉她我一直记得她,记得她给我喝过一碗很甜你甜的粥。阿姨已定居国外,过几天就回国,我们只此见了一面。好在见了一面,一碗糖白粥的惦记算是让她知道了。
包子蘸着醋一口口咬下,温热的南瓜粥留下一嘴甘甜,慢慢顺滑而下,一股结结实实的暖流顺滑而下,流过胸口,留在心底。
最想的粥是甜的。幼时多想吃甜的。有一次在外头玩,路过一阿姨家门口,阿姨是妈妈的好友,她留我吃午饭,一大碗白粥,问我要不要糖,嗯,阿姨给我加了好大一勺,问我还要不要,嗯,我又想又怕难为情,吃完喉咙泛起的那种甜腻现在还能隐约回味。童年肯定还有美好的回忆,但是这是最甜的一次。上小学后,还见阿姨,每次见到都是一种亲切,后来不见了,也没打听也无从打听。后来生出一个念头,哪天再见她一定告诉她我记得她,记得她给我喝过很甜的粥。前年好友过世,送殡队伍里竟见着她(好友的姐夫和我们都是邻里),我猜想她是认不出我了,主动上前叫阿姨,告诉她我是谁谁谁,阿姨很亲地拉着我的手,一阵惊讶,我告诉她我一直记得她,记得她给我喝过一碗很甜你甜的粥。阿姨已定居国外,过几天就回国,我们只此见了一面。好在见了一面,一碗糖白粥的惦记算是让她知道了。
包子蘸着醋一口口咬下,温热的南瓜粥留下一嘴甘甜,慢慢顺滑而下,一股结结实实的暖流顺滑而下,流过胸口,留在心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