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二度之首编

一年前的7.21,正当京城大雨四围水过之际,同豆友团前往蔚州,瓢泼大雨中游览了县城常平仓和暖泉堡,也顺带拾获了一段佳缘。今时又是七月,周末,携带媳妇一枚,兴冲冲往蔚州行去,庆祝一年前的相见。 出京山道曲折陡险,去年大雨将至天色阴翳,道上行车稀少,今次却堵的厉害。无聊看景,两边河流干涸殆尽,少有见水河段,华北水资源危机愈演愈烈,如此下去,若干年后“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云云必将事实。。 琐碎不表,去到蔚州已是下午三点多钟,较之上回晚了三个多小时。小吃商议,还是决定即日去往空中草原住上一晚。顺利叫到出租,刘姓师傅相当和善,说好价钱即可开拔,一路穿行飞狐陉、马蹄梁等处,感慨去岁,惜恋不已。前几天山里大雨,路上不时有土石、山水流落道路,于山麓间盘旋时许,到空中草原已是下午五点,门票要了65,进场一看,所谓草原不过山间一块平地,高山草甸而已O__O"… 无着,也只走走看看拍拍花草,两人竖起三脚架自拍自乐,待得天色暗淡方才回转下山。










草原附近不少农家乐,云集着自驾游客,一帮虚伪的城市人,抱着小羊大喊可爱合影拍照,然后把大羊烤了吃肉。。师傅聊起当地山民多很实诚,烤全羊货真价实并无半分掺假,不像城里人现在都越学越坏了。。市场经济的弊端啊。。虽然很想吃点新鲜羊肉,但听天气预报当晚将有雷雨,想到来时路上的积水积石,原本想留宿一夜的俺们还是决定返回县城为上,免得次日雨大被堵在了山里。无奈拒绝烤全羊的诱惑,一通疾驰往城中奔去,路上仍见有不少前往露宿的自驾车旅,不顾阴云漫山往草原驶去。 回到城中,举目处皆是京津石家庄牌照,蔚县旅游名声只一年就已大不同,风声鹊起四方来集,县城里竟然找不到住处。热心的师傅带着到处盘地,好容易才在一家宾馆找到个房间,还没有卫生间。师傅觉得条件差还要再找,33已经力乏就勉强住了下来,再叹一声城里人果然开始变质了,这么个烂房子也要过百,真如我旧文所述了。。【回来算账,发现退房时宾馆找错钱了,只收了30,嗯。。】

天气清凉,一夜好睡,一如去年般畅意。第二天一早,又联系了刘师傅周游县内几处新评的国七文保。首先光顾城西北的重泰寺,其地位于涌泉庄乡,高利寺村和阎家寨村北部的河川地带,在两水环抱的高岗之上,四周濒壑,寺前有盘丘青砖便道转折而上。

重泰寺相传始建于辽代,而据文字记载,则于明弘治九年(1496)由僧真慧改建寺院,名为三圣寺。嘉靖九年(1530),山西大同代王系的藩王潞城端宪王朱俊梭因故避居该寺,出资重修,改名为重泰寺,到清光绪年间,寺院还曾一度改叫罗汉寺。现今殿堂多为清代遗构,塑像基本无存,壁画则大部保存完好,最为著名。


寺院坐北朝南,由前、中、后三大院及东西跨院、塔林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戏楼、山门、天王殿、千佛殿、观音殿、水陆殿、大雄宝殿、三教楼和后禅房。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有钟楼、鼓楼、二郎庙、关帝庙、碑廊、西配殿、罗汉堂、地藏殿、藏经楼、配殿禅房等。寺院以两道东西向的院墙和砖砌门楼分成三进院,东、西跨院分别位于寺的东北角和西北角,东跨院居住寺内僧众,西跨院为道士生活之所,养着几条小狗见我们进来一曲高歌百转千回,绕梁不止的说。。





观音殿是一硬山小屋,面阔一间进深亦只一间,局促如山野小庙,内有圣像新塑,两侧却是旧时壁画,绘制有《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偈颂,上部祥云处绘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等,其下为配以偈颂的各类故事画。



水陆殿在观音殿后,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内四壁绘有完整的水陆画一堂,计画面122组。绘画时代当在清朝康乾之间,人物极具戏曲形式,属于民间画法,绘画技法采用沥粉贴金。每组人物以幡引领,环绕在彩云之中,分别朝向北方佛祖之处。画风据说与当时同为大同府辖的浑源永安寺、怀安昭化寺水陆壁画较为接近,同属北水陆佳作,但于俺俗人看来,品位亦只中平,不甚出彩,但优于一般寺院绘画。






水陆殿中的佛像俱是新塑,须弥座承托者除传统的力士外,匠人师傅还特意添设了几个愁眉皱眼做不堪重负状的为富不仁者,这算是现代社会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心愿吧,压死你个盘剥百姓血汗的狗日货!!!


大雄宝殿之后,为重泰寺最高建筑三教楼。建在高七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踏道左右设僧舍,台上砖砌十字孔女儿墙。楼为单檐硬山布瓦顶,殿内正面壁画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画像,体现三教合一的寓意。




卜北堡原名薄家庄北堡,民间传说当地为汉代“薄娘娘”故乡,因而得名,后来简“薄”为“卜”,衍化为卜庄北堡,又简为卜北堡。北堡堡门与城楼现仍保存完好,顶上阁楼西侧悬匾“文昌阁”,东为“梓潼楼”。供奉的其实都是一个神仙,即道家传说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张亚子。《明史》之《礼志》载,“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元仁宗时,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而常以“文昌帝君”称之。


堡子位于一条明清古官道的北侧台地之上。因地势所限布局不太规则,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形状。南墙顺着道沟北岸修筑,正门为设于堡东南角的东门,真武庙也不位于堡的正北,而是位于堡西的一座土台上。




堡门对面的一座戏台,当地称作“乐楼”。这座戏台也因堡门面东,也建成了坐东朝西,较为鲜见。戏台曾是堡子生产队的粮库,如今上了栅栏保护,内里壁画鲜艳,大致都是《封神榜》的故事,清代民间画风。



东门口稍南,还有一所废庙。正殿内尚有壁画,多似雷公电母风神之属,怀疑是所祈雨的龙王庙,问询老乡果然,现在前殿做了民居正殿堆放杂物,保存尚好。



卜北堡东南角有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的玉泉寺,近期被评为第七批国保。寺院紧挨官道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分布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依次排列有钟鼓楼、阎王殿、禅院。正中空间稍阔,硬山式天王殿前出,一半建在砖砌高台之上,与身后的正殿大雄宝殿之间留开一定空间。正殿为少见的庑殿顶,在乡野小村中分外显眼。


近前细看,正殿殿宇实为带抱厦勾连搭式的单檐庑殿顶大殿前出卷棚硬山顶抱厦,面宽二间进深三间,五架梁,四角置递角梁,平梁上置方形抹角蜀柱及人字叉手。顶上推山极小,正脊较短。相传玉泉寺是明正统年间大太监王振的家庙,明初庑殿顶除应用皇家建筑外,还多用于高级寺院建筑,玉泉寺身处村野小堡之中,却能得此眷顾等级优崇,如此则为王振家庙的说法应该属实。




东耳房的题壁,抄的一首人心不足歌: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不支。置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嫌少,三品四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羡称王作帝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我国乡间城坊,每年都有无数的建筑遗构于无声中渐渐消去,连一张影画资料都未能留下,思之痛之,却又无可奈何。社会进步必然带来旧日文明和传统的消逝,你不可能自己住着现代化的高楼却让他人住在百年前的老宅里供自己欣赏。你我都是平常人,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力所能及处,多多留下一些它们的资料和历史,让后人记住世间还曾有过如此美丽的建筑。 现今西方有很多专门贩卖老旧家具和老建筑构件的公司,售给建筑古典屋舍的怀旧者或者搭配仿古住宅的用户。城镇化的十几年间,全国范围内有大批老宅寺院因为拆迁被毁,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老木材或者砖石雕刻被人转卖,其他大数泯灭殆尽,令人扼腕。有时真想呼吁一下那帮有钱买游艇直升机的富豪们,玩腻了酒色也来投资一下古旧物件吧,这比你买个几百万开光手串积攒的功德不知高过多少,何乐而不为呐。。






-
Cer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9 00:05:52
-
猫咪建筑师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8 08:32:48
-
压缩饼干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8 02:14:37
-
scani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5:28:17
-
Dora!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3:44:20
-
jan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3:26:48
-
其邪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2:49:21
-
伊莎贝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2:13:32
-
白马啸西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2:08:00
-
阿斯旺இ绿豆粉1号&波粒2象性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11:29:10
-
qingf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07:44:06
-
行走娜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6 00:54:48
-
荃玖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5 22:45:39
-
柯林武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5 14:28:29
-
伊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5 14:14:40
-
塞芭丝的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5 13:06:22
-
火灯道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5 1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