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顾劼亭俞湘君双钢琴上海音乐会听感
![]() |
刊载于6月20日《音乐周报》“赏析”栏目
http://mw.bjd.com.cn/sx/201306/20/t20130620_3787098.html
平心而论,双钢琴音乐会最近两年在国内并不少见。但是聆听了6月15日顾劼亭、俞湘君的上海演奏会之后,笔者依旧能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一场视角独一无二的双钢琴音乐会。
前一天,上海音乐厅刚刚送走了伟大的安德里亚斯.席夫,今天晚上顾劼亭、俞湘君就要来啃下这一份艰巨的曲目单——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和《圆舞曲》的双钢琴版,显然是一桩知难而上的事情。顾劼亭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硕士学成,从2009年开始就以拉威尔、德彪西,甚至梅西安和杜蒂耶为重点弹了多场独奏,对法国作品的地道理解显然不一般。而她的小学、中学同学俞湘君则在德国科隆音乐学院深造过,师从著名的艾玛德教授(Pierre- Laurent Aimard),如今在上音附中任教。即便这两位年轻人的简历这么出色,但她们究竟能否将拉威尔的西班牙风格表现得惟妙惟肖?或者把《春之祭》中古怪原始的律动,以及管弦乐队版各种乐器的音色在小小两架钢琴上呈现出来呢?一切悬而未决。何况拉威尔作于1907年的《西班牙狂想曲》本来就是写给双钢琴的,《春之祭》的双钢琴版也是由斯特拉文斯基本人在稍晚几年改写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她们俩在音乐会上敲下的第一声琴音就已将所有的疑问一扫而空。可以这么说,很少有钢琴音乐会能在短短几分钟内用一首二十世纪曲目把听者带到热血喷张的兴奋境地。可无顾劼亭、俞湘君疑做到了这一点。上半场,身形略显削瘦的顾劼亭主要负责高音声部,而力量更强的俞湘君则将用几可比拟男钢琴家的钢铁敲击将《春之祭》中“春之预兆”强劲的切分音节奏展现无遗,而这在管弦乐版本中曾是厚重的低音弦乐的任务。上海音乐厅不大的舞台顿时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俄罗斯远古祭祀氛围。出于巧妙的考虑,她们将《春之祭》的上下两部分安排在了音乐会的首尾,中间则插入了拉威尔的两首作品,以呼应主题——他(斯特拉文斯基)和他(拉威尔)的对话,也一语双关两位女演奏家之间的默契交流。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西班牙狂想曲》中的第四乐章《集市》,双钢琴在这里表现出的、如水的流动感与繁华盛开般的蓬勃生机,其实在我的耳中已经胜过了管弦乐队的版本。不过比之《春之祭》,《西班牙狂想曲》和《圆舞曲》在音乐织体上更加飘忽不定,所采用的音乐语汇也更加接近表现主义的手法,因此在听众中的接纳度相对低了些。笔者注意到,这场音乐会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而如此严肃的曲目多少有点“正襟危坐”之感,让顽皮的小朋友们一时间很难吸收,此为一个小小的遗憾。
据节目册里讲述,20世纪初,巴黎的艺术生活异常活跃,拉威尔和斯特拉文斯基常常彻夜讨论与弹琴。这场难得的音乐会便”逮“准了”双钢琴“这个艺术的交汇点。因此,从曲目定下来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体现出了顾劼亭、俞湘君两人成熟而独到的艺术观了。国内能有这样的青年演奏家,幸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