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作品“流言:以先秦为例”方案
作品名称:“流言:以先秦为例”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构成:
三面墙形成的“凹”字形空间
三面墙分别:3m×5m, 3m×10m, 3m×5m,白墙,厚度任意。空间地面为透明材料,能透过地面看到地下的小空间;
影壁
3m×8m,白墙,厚度任意。立在“凹”字形空间开口处,两侧各留1m供参观者进入空间。左、右两侧开口分别立“非入口”、“非出口”正、反面标识示意。白墙,正、反面有字:“请把从这里听到的告诉给每一个人”,“听”字较其他字用较大号字体;
圆柱、音频装置、录音文件
空间内有0.1m2×2m金色圆柱若干,每一圆柱顶端置音频播放装置一台,连接耳机。每一音频装置中音频文件内容各不相同,一台音频装置播放一本书籍的内容,书籍包括先秦时期《诗经》、《尚书》、《周易》、《仪礼》等经书及《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子书。为了做到不涉及个人倾向,首先在书的选择上是凡先秦的必收,不顾及任何学者的评论;其次是在书籍内容的朗读上用电脑自动发声,避免个人理解、偏好及情感倾向带来的对某些内容的强调和削弱。对于有若干版本的书,同一文件中,每个版本分别播放一次。每个圆柱和音频播放器的外观全都一样、不作任何说明。音频连续循环播放,听者不可自由选择;
地下小空间、Video作品1
在“凹”字形空间地下,尺寸为5m×10m×1m,封闭空间,参观者不能进入,只能俯视。空间四壁为各种先秦出土文物的图片,以描绘人日常生活的壁画、砖画、陶器浮雕、漆器画等为主,间有代表型的工具、手工制品及生活用品(器具方面以日常器具为主,避免礼器)。小空间底面为一屏幕,放映多屏Video作品(屏数待定),放映内容为在近十年内在原先秦国都及先秦遗址附近用DV机拍摄的9:00~17:00普通人的生活,随意记录,无需情节,范围须广,图像应较暗淡、模糊(此为Video作品1),Video作品1无声。小空间顶部为“凹”字形空间的透明材料地板;
投影装置、Video作品2
“凹”字形空间顶部放置投影仪,将Video作品2投射到“凹”字形空间的透明材料地板地板上,Video作品2亦是多屏Video作品,内容为建国以来关于先秦时代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录像资料等(如电视剧《东周列国》、诗剧《商鞅》等)。Video作品2比Video作品1清晰,对Video作品1和地下小空间有一定的遮挡和扰乱作用。同时,参观者自己的影子对地下小空间同样有遮挡和扰乱作用。Video作品2无声;
“非入口”、“非出口”
“非入口”除指示牌外无一物,“非出口”外为一条尽可能多的从古至今的关于先秦思想史的书、刊、论文铺成的路,延伸10m;
参观方法:
观众可自行选择由“非入口”直接进入“凹”字形空间、或从“非出口”踩着书铺成的路进入“凹”字形空间。进入空间需穿鞋套;
进入“凹”字形空间后随机选取耳机听音频中的内容,听多少种、多长时间无限制,期间可以俯视脚下小空间的内容,也可以不俯视,当这个空间不存在;
参观者不想继续待在“凹”字形空间后,可选择“非入口”直接走出“凹”字形空间、或从“非出口” 踩着书铺成的路走出“凹”字形空间。进入和走出“凹”字形空间可以从同一个口,也可以分别从两个口。
最重要的是,参观者走出“凹”字形空间后,要将从这里听到的告诉给遇到的每一个人,可以夹杂任何个人的理解;也可以用各种归纳、演绎方法;也可以偷梁换柱、无中生有。总之,每个参观者和他人讲述的过程都和思想史家一样,扮演了“流言传播者”的角色,不同的只是程度的深浅。
申舶良
2009-3-4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构成:
三面墙形成的“凹”字形空间
三面墙分别:3m×5m, 3m×10m, 3m×5m,白墙,厚度任意。空间地面为透明材料,能透过地面看到地下的小空间;
影壁
3m×8m,白墙,厚度任意。立在“凹”字形空间开口处,两侧各留1m供参观者进入空间。左、右两侧开口分别立“非入口”、“非出口”正、反面标识示意。白墙,正、反面有字:“请把从这里听到的告诉给每一个人”,“听”字较其他字用较大号字体;
圆柱、音频装置、录音文件
空间内有0.1m2×2m金色圆柱若干,每一圆柱顶端置音频播放装置一台,连接耳机。每一音频装置中音频文件内容各不相同,一台音频装置播放一本书籍的内容,书籍包括先秦时期《诗经》、《尚书》、《周易》、《仪礼》等经书及《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子书。为了做到不涉及个人倾向,首先在书的选择上是凡先秦的必收,不顾及任何学者的评论;其次是在书籍内容的朗读上用电脑自动发声,避免个人理解、偏好及情感倾向带来的对某些内容的强调和削弱。对于有若干版本的书,同一文件中,每个版本分别播放一次。每个圆柱和音频播放器的外观全都一样、不作任何说明。音频连续循环播放,听者不可自由选择;
地下小空间、Video作品1
在“凹”字形空间地下,尺寸为5m×10m×1m,封闭空间,参观者不能进入,只能俯视。空间四壁为各种先秦出土文物的图片,以描绘人日常生活的壁画、砖画、陶器浮雕、漆器画等为主,间有代表型的工具、手工制品及生活用品(器具方面以日常器具为主,避免礼器)。小空间底面为一屏幕,放映多屏Video作品(屏数待定),放映内容为在近十年内在原先秦国都及先秦遗址附近用DV机拍摄的9:00~17:00普通人的生活,随意记录,无需情节,范围须广,图像应较暗淡、模糊(此为Video作品1),Video作品1无声。小空间顶部为“凹”字形空间的透明材料地板;
投影装置、Video作品2
“凹”字形空间顶部放置投影仪,将Video作品2投射到“凹”字形空间的透明材料地板地板上,Video作品2亦是多屏Video作品,内容为建国以来关于先秦时代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录像资料等(如电视剧《东周列国》、诗剧《商鞅》等)。Video作品2比Video作品1清晰,对Video作品1和地下小空间有一定的遮挡和扰乱作用。同时,参观者自己的影子对地下小空间同样有遮挡和扰乱作用。Video作品2无声;
“非入口”、“非出口”
“非入口”除指示牌外无一物,“非出口”外为一条尽可能多的从古至今的关于先秦思想史的书、刊、论文铺成的路,延伸10m;
参观方法:
观众可自行选择由“非入口”直接进入“凹”字形空间、或从“非出口”踩着书铺成的路进入“凹”字形空间。进入空间需穿鞋套;
进入“凹”字形空间后随机选取耳机听音频中的内容,听多少种、多长时间无限制,期间可以俯视脚下小空间的内容,也可以不俯视,当这个空间不存在;
参观者不想继续待在“凹”字形空间后,可选择“非入口”直接走出“凹”字形空间、或从“非出口” 踩着书铺成的路走出“凹”字形空间。进入和走出“凹”字形空间可以从同一个口,也可以分别从两个口。
最重要的是,参观者走出“凹”字形空间后,要将从这里听到的告诉给遇到的每一个人,可以夹杂任何个人的理解;也可以用各种归纳、演绎方法;也可以偷梁换柱、无中生有。总之,每个参观者和他人讲述的过程都和思想史家一样,扮演了“流言传播者”的角色,不同的只是程度的深浅。
申舶良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