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東北人 親手打造後花園
![]() |
木椅--門屋前的木椅、屋內的儲物櫃、囡囡的,都是KK用卡板 |
![]() |
鞦韆--10多年前已製造,是KK理想花園的必備設施 |
![]() |
草皮--有數個品種的草,是用別人剩下來的草皮種植。 |
【明報專訊】每天穿梭商業中心,到工業區上班,感覺是大廈很高,樹木很小。
某天在臉書遊蕩,偶然看到一張相片,讓我凝視良久:相中景色像外國庭園,前方是幾棵大樹,樹上掛的空氣草長及地面,小女孩在樹下盪鞦韆,村屋隱身樹後,感覺是樹木很高,屋子很小,人更渺小。
習慣於城市生活,人也變得自大了,忘了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
相中並非豪宅花園,而是一名吊車司機,在新界東北打造的小天地,一景一物,一人一犬,完全融入大自然。從另一角度看生活,原來是可以這樣。
人棄我取 「垃圾」美麗重現
在攝影師蔡旭威穿針引線下,認識了園主,採訪當日,我們駕車前往這隱世花園。車子經過粉嶺不久,停在一幅泥地上,我們穿過三層高石屎村屋的小巷,一隻曲架狗窮追不捨吠個不停,就在路的盡處,拐個彎,眼前景色忽然開揚。屋前的樓梯直達草地;兩棵大龍眼樹掛滿空氣草,從半空垂吊下來,甚有氣勢;樹枝之間種有球蘭、狐尾蘭、蜘蛛蘭、秋石斛,燦爛地生長;樹上有樹蛙屋;樹幹繫鞦韆;草地兩旁種有不同的植物,假櫻桃,郁金、迷迭香……盡頭有個小魚池,放眼四周,處處都是風景,美得有點不真實。
看到眼前這個花園,常理推斷是豪宅的前園,是有錢人用錢堆砌出來,事實是,這裏是東北坪輋居民KK,花了多年心機打造的小天地。
KK原是馬屎埔村居民,後來政府收地被迫上樓,他自小在農田山嶺通處走,住不慣細小單位,14年前租住坪輋村屋,屋前本來是塊農地,多年來,他逐少建造,逐少整理,變成現在的模樣。
KK正職是吊車司機,最大興趣是園藝和木工,家中書櫃有過百本日本園藝雜誌和木工書。要打造一個漂亮花園,除了心機,金錢應該要花不少,眼前所看到的,偏偏很多都是毋須花錢得來。「由於工作關係,令我經常接觸到不同『垃圾』,石卵和部分蘭花,是今屆花展的垃圾、磚頭是別人棄掉的、魚池是石屎廠的廢膠缸做成,連屋內的書櫃,亦是用卸貨後的木箱製造,你唔執,最後會掉進堆填區,好浪費!」KK說。
人棄他取,落到KK手中,讓它們美麗重現,甚至以另一用途再現。「我有個朋友,看到我的龍眼樹後後悔地說﹕『總之唔好斬棵龍眼樹啦,原來可以整得咁靚』,總之,多花心思,其實每件垃圾都可能不是垃圾。
建造花園的代價是:「我20年來沒有去戲院看過一齣戲!除了返工,我就是在花園度過,日頭要澆水,打理植物,夜晚要捉蟲。」我們坐在花園上閒聊,KK笑說。口是這樣說,但提到閒時坐在鞦韆上,喝咖啡,欣賞自己的小天地,聽聽鳥兒歌唱,看看花兒美態,和太太女兒在草地上燒烤,臉上掛上滿足的笑容,你就知道,在他心裏,這些是無價。
花園連屋前花圃的植物,粗略估計超過50種,種植可以陶冶性情,但要打理這麼多植物,要花很多心機,為何喜愛種植?KK答得簡單:「因為我喜愛大自然。無論工作多辛苦,回到這花園,令我心情放鬆。」新朋友來訪,他樂於介紹,「我都想畀人知道,東北的生活可以是這樣。」
淋花引雀仔涼
自小在大自然環境長大,在城市急速發展下,令KK更覺大自然可貴,不管是花草樹木,還是小動物小昆蟲,KK也會尊重和珍惜,「我喜歡小動物,因為從小和牠們相處,大家都是大自然一部分嘛!我甚至不介意這裏有蛇」,他很認真地說。
KK建造的綠色小天地,不僅得到朋友們欣賞,連小動物也愛來訪,「你估唔到,這個花園有8種青蛙棲息,灌木叢中有鳥兒在孵蛋,我每次淋花,吸引很多雀仔來涼,牠們好enjoy地拍翼。」猶如童話故事的情節,竟發生於一名吊車司機的花園上。
![]() |
空氣草--KK的園藝啟蒙老師送了他一小撮空氣草,KK種得茂盛 |
![]() |
樹屋--本來打算做鳥屋,卻得到樹蛙垂青,KK興奮道﹕好有趣 |
![]() |
石卵--屋前小花圃用拾回來的石卵鋪砌,有設計、有佈局、有裝飾 |
![]() |
樓梯--前身是用卸貨後的包裝木板製造,後來給白蟻蛀了,沒辦法 |
唔怕收樓 心中財富帶唔走
在香港租屋住,要面對兩大擔憂,一是業主加租,二是業主收樓。KK住的屋是租來的,花這麼多心機打理,難道不怕被突然收樓?
KK卻比別人想得開,「十個朋友十個都話,你租咋喎,搞咁靚做乜,人聽日收返點算!但我認為,我度住喎,開心咪得囉,即使屋主要收,有下家接手,不會浪費,而我學到的園藝和木工知識可以帶走,去到第二個地方,可以好快重新來過。」KK以一個窮畫家作比喻,「如果有個有錢人提供你畫紙畫筆畫畫,但畫完後所有畫要歸他所有,你會否願意畫?你可能不願意畫,但畫家願意畫,因為他是為學習而畫,每一幅畫他都記得」。
不過,現在不止是業主收樓的問題,東北發展威脅來勢洶洶,家園或會被清拆,「若是東北發展,這裏被摧毀,然後鋪石屎,那就很可惜」。KK無奈說。
政府選址在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為新發展區,可持續發展的農地,優美宜人的風景,還有很多人情與鄉情,將會埋沒於推土機下。KK所住的坪輋,政府打算建特殊工業區及中低密度私樓,有人懷疑,如果是為香港需要,為什麼不是建公屋?是否有其他目的?KK也沒有想太多,繼續悉心打理自己的小天地,在鞦韆上享受陽光和咖啡,做個快樂人。「快50歲了,富有,是要心中富有,非荷包富有,我們的財富是別人帶不走。」
文 李佩雯
圖 李澤彤
編輯 林華君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
迷雾之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15 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