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中时读的阿西莫夫】萩尾望都访谈2005年7月,The Comics Journal
回到目录
4)高中时读的阿西莫夫
Q:我听说你在童年时搬过好几次家。
A:对。
Q:听说你家在大牟田市和大阪府的吹田市之间搬了好几次是吗?
A:对。
Q:是因为你父亲的工作?
A:没错。所以我共计上过两个小学,两个初中和两个高中。
Q:那肯定很麻烦。
A:对,因为周围的环境会突然改变。从某种角度看,它会很有意思。但总体来说,从大牟田搬到大阪,语言会有很大的问题。你知道,大阪腔嘛。
Q:知道。
A:语言的差异很令人吃惊,不过最让人惊讶的还是大阪的男孩子。太有型了(笑)
有一次,我母亲让我送点东西到弟弟的小学里给他。男孩子们就走出来问我要去哪里,我告诉了他们,这时候有个男孩子立刻就接过了我的包,说:“让我来帮你拎吧。” 就像是个真正的绅士。(笑)我被折服了。“城里的男孩子原来是这样的!”(笑)
Q:是这样吗?那么,你在吹田市交到了朋友吗?
A:有。我和一个比我早三天转校入学的女孩子成了朋友。正是因为有她在,我才能安然度过初中的二年级。你看,班里总是会分出小团体,转学生很难轻易地加入进去。事实上,小团体这件事本身让我觉得很惊讶。在乡下,孩子们的父母都在一起工作,所以人与人要交上朋友是一件非常迅速的事情。但在大阪,班里总是会分成四到五个小团体,相互之间从来不打招呼,也不会和其他团体的人玩在一起。他们也不会邀请团体之外的人一起玩。我花了一段时间才习惯这一点。不过在初中第三年,我的学校发生了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还是同一所学校,只是校舍从旧房子换成了新房子。旧校舍在山里,是非常有特色的老房子,但某天早上我们去上学的时候,发现二楼走廊的天花板塌了。(笑)天花板上出现了一个大洞。房子太老啦。老师们都很着急,还说,“还好是在周末塌掉的,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发生这种事可怎么办?” 于是我们就搬进了新校舍,并且重新分了班。在我以前的班级里有两个同学,她们以前从来没跟我说过一句话,但分班之后,我们突然成了好朋友。而到我跟她们交上朋友之后,我突然之间意识到她们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孩子。(笑)很奇怪,不是吗?
Q:你那时候是个沉默的小孩吗?
A:嗯……也不是说是个沉默吧,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的自己不太会读空气(笑)
Q:在初中里这可是件糟糕的大事(笑)
A:对。如果有谁看起来比我更强,我就会轻易屈服。
Q:我明白了。让我们转移回到之前的话题,是小学里的读书角让你对科幻产生兴趣的吗?
A:不是。初中二年级时,我才读到阿西莫夫的《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顺便做个小广告,这本书即将由读客图书首次发行简体中文版,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的,嗯)。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一个彻底陌生的外星上,直到故事结束你才能搞清楚主角到底是谁。哦对,这又是另一个失忆症的故事。(笑)当主角最后终于恢复了记忆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是来自地球。他是个来自地球的科学家,目的是研究宇宙的暗流。但这颗更为先进的星球上的贵族们则说:“地球?我们从来没听说有这样一颗叫这个名字的行星。” 于是他被视作亡命之徒,一个陌生的外星人。可我在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是个关于地球的故事,所以我的设想显然是彻底弄错了方向。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件相当惊讶的事,此外,我也初次意识到,在未来,人们也可能完全不知道地球的存在。我开始对这个类型的小说着迷起来,想要读到更多。你知道《S-F》杂志(《SFマガジン》)吗?我有时能在二手书店里找到几本,那上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叫我入迷。那会儿出版界发行了各种科幻相关的书籍,我也由此越陷越深。
Q:我也是从初中开始对科幻感兴趣的,我当时比较喜欢的是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但进了高中我逐渐开始读懂了他小说中夹带的政治私货,我就不再读他的小说了(笑)
A:海因莱因就是这样的。你只有在完全读不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时候,才会觉得他很好看(笑)
Q:对,就在几个礼拜前,事隔二十年我又重读了《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那是个未删节的全新版本,非常厚的砖头本。我不知道它有没有被翻译成日语。读完我失望极了,我再也不能像许多年前那样单纯地阅读这本小说了。
A:所以海因莱因的政治倾向到底是怎样的?
Q:自由主义者,相当右倾。
A:啊没错,就是这样?
Q:他最有名的言论是攻击和平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不能算违反法律,但要小心后者,因为他们会回手还击(笑)
所以相比于世俗题材的剧作,你更喜欢幻想故事?
A: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实主义的故事我只能读像司马辽太郎和有吉 佐和子这样的。当然现在我能读更多现实主义的小说了,但在青春期,我可一点也没有耐心去读那种小说。我想原因在于我出生于一个矿区小镇,那会儿正流行尖锐的劳工斗争,所以成年人之间常有打斗。尽管打斗基本不会伤及儿童,但小孩子们都会看到成年人们用大喇叭尖叫,跑来跑去。他们不会像法西斯主义者那样试图传播概念,只会做些特别原始而直接的事。非常可怕。
Q:所以对你来说现实已经足够……
A:是的,现实是暴力与贫困,而我想逃离它。我想转向一些更美丽的东西。
Q:所以你在寻求某种理想。
A:不,只是寻求一个逃避的出口(笑)。不过,你说的对。
【阿西莫夫的部分结束】
4)高中时读的阿西莫夫
Q:我听说你在童年时搬过好几次家。
A:对。
Q:听说你家在大牟田市和大阪府的吹田市之间搬了好几次是吗?
A:对。
Q:是因为你父亲的工作?
A:没错。所以我共计上过两个小学,两个初中和两个高中。
Q:那肯定很麻烦。
A:对,因为周围的环境会突然改变。从某种角度看,它会很有意思。但总体来说,从大牟田搬到大阪,语言会有很大的问题。你知道,大阪腔嘛。
Q:知道。
A:语言的差异很令人吃惊,不过最让人惊讶的还是大阪的男孩子。太有型了(笑)
有一次,我母亲让我送点东西到弟弟的小学里给他。男孩子们就走出来问我要去哪里,我告诉了他们,这时候有个男孩子立刻就接过了我的包,说:“让我来帮你拎吧。” 就像是个真正的绅士。(笑)我被折服了。“城里的男孩子原来是这样的!”(笑)
Q:是这样吗?那么,你在吹田市交到了朋友吗?
A:有。我和一个比我早三天转校入学的女孩子成了朋友。正是因为有她在,我才能安然度过初中的二年级。你看,班里总是会分出小团体,转学生很难轻易地加入进去。事实上,小团体这件事本身让我觉得很惊讶。在乡下,孩子们的父母都在一起工作,所以人与人要交上朋友是一件非常迅速的事情。但在大阪,班里总是会分成四到五个小团体,相互之间从来不打招呼,也不会和其他团体的人玩在一起。他们也不会邀请团体之外的人一起玩。我花了一段时间才习惯这一点。不过在初中第三年,我的学校发生了改变。我的意思是说,还是同一所学校,只是校舍从旧房子换成了新房子。旧校舍在山里,是非常有特色的老房子,但某天早上我们去上学的时候,发现二楼走廊的天花板塌了。(笑)天花板上出现了一个大洞。房子太老啦。老师们都很着急,还说,“还好是在周末塌掉的,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发生这种事可怎么办?” 于是我们就搬进了新校舍,并且重新分了班。在我以前的班级里有两个同学,她们以前从来没跟我说过一句话,但分班之后,我们突然成了好朋友。而到我跟她们交上朋友之后,我突然之间意识到她们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孩子。(笑)很奇怪,不是吗?
Q:你那时候是个沉默的小孩吗?
A:嗯……也不是说是个沉默吧,回想起来,我觉得当时的自己不太会读空气(笑)
Q:在初中里这可是件糟糕的大事(笑)
A:对。如果有谁看起来比我更强,我就会轻易屈服。
Q:我明白了。让我们转移回到之前的话题,是小学里的读书角让你对科幻产生兴趣的吗?
A:不是。初中二年级时,我才读到阿西莫夫的《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顺便做个小广告,这本书即将由读客图书首次发行简体中文版,应该是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的,嗯)。故事的背景设置在一个彻底陌生的外星上,直到故事结束你才能搞清楚主角到底是谁。哦对,这又是另一个失忆症的故事。(笑)当主角最后终于恢复了记忆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是来自地球。他是个来自地球的科学家,目的是研究宇宙的暗流。但这颗更为先进的星球上的贵族们则说:“地球?我们从来没听说有这样一颗叫这个名字的行星。” 于是他被视作亡命之徒,一个陌生的外星人。可我在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是个关于地球的故事,所以我的设想显然是彻底弄错了方向。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件相当惊讶的事,此外,我也初次意识到,在未来,人们也可能完全不知道地球的存在。我开始对这个类型的小说着迷起来,想要读到更多。你知道《S-F》杂志(《SFマガジン》)吗?我有时能在二手书店里找到几本,那上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叫我入迷。那会儿出版界发行了各种科幻相关的书籍,我也由此越陷越深。
Q:我也是从初中开始对科幻感兴趣的,我当时比较喜欢的是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但进了高中我逐渐开始读懂了他小说中夹带的政治私货,我就不再读他的小说了(笑)
A:海因莱因就是这样的。你只有在完全读不懂他到底想表达什么的时候,才会觉得他很好看(笑)
Q:对,就在几个礼拜前,事隔二十年我又重读了《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那是个未删节的全新版本,非常厚的砖头本。我不知道它有没有被翻译成日语。读完我失望极了,我再也不能像许多年前那样单纯地阅读这本小说了。
A:所以海因莱因的政治倾向到底是怎样的?
Q:自由主义者,相当右倾。
A:啊没错,就是这样?
Q:他最有名的言论是攻击和平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不能算违反法律,但要小心后者,因为他们会回手还击(笑)
所以相比于世俗题材的剧作,你更喜欢幻想故事?
A: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实主义的故事我只能读像司马辽太郎和有吉 佐和子这样的。当然现在我能读更多现实主义的小说了,但在青春期,我可一点也没有耐心去读那种小说。我想原因在于我出生于一个矿区小镇,那会儿正流行尖锐的劳工斗争,所以成年人之间常有打斗。尽管打斗基本不会伤及儿童,但小孩子们都会看到成年人们用大喇叭尖叫,跑来跑去。他们不会像法西斯主义者那样试图传播概念,只会做些特别原始而直接的事。非常可怕。
Q:所以对你来说现实已经足够……
A:是的,现实是暴力与贫困,而我想逃离它。我想转向一些更美丽的东西。
Q:所以你在寻求某种理想。
A:不,只是寻求一个逃避的出口(笑)。不过,你说的对。
【阿西莫夫的部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