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林琴学文集》读书笔记
最近看《陈长林琴学文集》的理解,非原文摘录,只按理解写,不知道有无差错:
--------------------------------------------------------------------------
散音音高:
一根弦如果两头固定住,产生震动,并发出对应的音高。同样质地、粗细、张力的弦震动时,弦越长,则发出的音越低,弦越短,发出的音越高。
如果一根弦振动的音高看做1(do),把这根弦截取掉1/3,长度变为原来的2/3,弦变短后,振动发音会变高,相对之前的音他发出的音高就是5(so)。1(do)和5(so)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是纯五度的关系。
泛音音高:一根拉紧的琴弦在发生时,不但有整根弦作为波长的震动,而且同时存在着分别以弦长的1/2、1/3、1/4、1/5...为波长的震动,这些震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依次是基频、基频的2倍、基频的3倍...,这些倍频音统称泛音。
因此,一根弦在1/2的等分点上产生泛音振动波长是整条弦的1/2,而在1/3、2/3这些三等分点上产生的泛音振动波长是整条弦的1/3,那么2等分点和3等分点泛音之间的振动弦长比也为2/3,因此同一根弦2等分点和3等分点泛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也是纯五度关系。
1、纯律,是用纯五度(震动弦长之比为2:3)和大三度(震动弦长之比为4:5)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
2、五度相生律,以1音为基音,然后将纯五度(震动弦长之比为2:3)音程作为生律要素,分别向基音两侧同时生音的一种律制。
3、三分损益法,以1音为基音,按照纯五度音程(震动弦长之比为2:3)、四度音程(震动弦长之比为4:3),交替生成5、2、6、3等音,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生律方法。
--------------------------------------------------------------------------
古琴徽位与泛音关系表
徽位: 1 2 3 4 5 6 7
徽位: 13 12 11 10 9 8 7
弦长等分: 1/8 1/6 1/5 1/4 1/3 1/5 1/2
泛音频率比: 8 6 5 4 3 5 2
--------------------------------------------------------------------------
古琴调弦的原理:
1、同一弦5徽-7徽泛音频率比为 3/2,4徽-5徽泛音频率比为4/3,可用于两弦之间五度音程、四度音程的调音
2、同一弦4徽-6徽、4徽-3徽泛音频率比为4/5,可用于两弦之间大三度音程的调音
--------------------------------------------------------------------------
以正调定弦(3弦宫,4弦商,5弦角,6弦徵,7弦羽)为例,看三种琴律的调弦方式:
以下按书中琴律音系网方式排,同一行的音为三分损益关系,两行之间的音为五分损益关系。
---------------------------------------------------------------------------------------------------
三分损益法: 1(宫) → (五度)→ 5 (徵)→ (四度)→ 2(商) → (五度) → 6(羽) → (四度) → 3(角)
调弦: 3弦5徽》 6弦7徽; → 6弦5徽》4弦4徽; → 4弦5徽》7弦7徽; → 7弦5徽 》5弦4徽
3弦5徽》1弦4徽; 4弦5徽》2弦4徽;
(算了一下,按三分损益法调弦,最后得到的各音之间的关系,和平日用的正调调弦法是一样的效果)
音高 1do → 5so → 2re
比值关系 3/2 3/4
音高 2re → 6la → 3mi
比值关系 3/2 3/4
--------------------------------------------------------------------------------------------------------
纯律1: 3 → (五度)→ 6
↗ (三度)
1 → (五度)→ 5 → (四度)→ 2
调弦: 3弦6徽》 5弦4徽; → 5弦4徽》 7弦5徽; (2、5,、7弦)
5弦7徽》 2弦5徽;
↗ ---------------------------------------------------------
→ 3弦5徽》 6弦7徽; → 6弦5徽》4弦4徽; (1、3、4、6,弦)
3弦5徽》1弦4徽;
音高 1 → 5 → 2
比值关系 3/2 3/4
音高 1 → 3 → 6
比值关系 5/4 4/3
--------------------------------------------------------------------------------------------------------
纯律4: 3 → (四度) → 6 → (五度)→ 2 → (四度)→ 5
↗(三度)
1
调弦: 5弦4徽》 7弦5徽; → 7弦7徽》 4弦5徽;→ 4弦4徽》 6弦5徽;(1、2、4、5、6、7弦)
5弦7徽》 2弦5徽; 4弦7徽》 1弦5徽;
↗
3弦6徽》 5弦4徽;
(3弦)
音高 1 → 3 → 6
比值关系 5/4 4/3
音高 6 → 2 → 5
比值关系 3/2 3/4
----------------------------------------------------------------------------------------------------------------------
ps:试弹了《神奇秘谱》里的《白雪》泛音段,的确是三分益损法、纯律1、纯律4都无法满足全部和谐(相邻泛音,本该同音高/相差8度音高的)。只是纯律1、纯律4会相对和谐一些:
1、纯律1弹碎玉段泛音和谐,但首尾两段泛音存在2、4弦的9、10徽位泛音不和谐的情况。
2、纯律4弹首尾两段泛音和谐,但碎玉段泛音存在5弦、1弦的12徽、11徽位相邻差8度的泛音不和谐的情况。
3、三分损益法调弦,也是有一些泛音同音不同高的
另两种纯律定弦待实验,据书上说这曲子是纯律和三分损益律都无法和谐弹出的,那这首曲子到底是啥律制呢?
(还未看完,待更新整理)
--------------------------------------------------------------------------
散音音高:
一根弦如果两头固定住,产生震动,并发出对应的音高。同样质地、粗细、张力的弦震动时,弦越长,则发出的音越低,弦越短,发出的音越高。
如果一根弦振动的音高看做1(do),把这根弦截取掉1/3,长度变为原来的2/3,弦变短后,振动发音会变高,相对之前的音他发出的音高就是5(so)。1(do)和5(so)两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是纯五度的关系。
泛音音高:一根拉紧的琴弦在发生时,不但有整根弦作为波长的震动,而且同时存在着分别以弦长的1/2、1/3、1/4、1/5...为波长的震动,这些震动发出的声音频率依次是基频、基频的2倍、基频的3倍...,这些倍频音统称泛音。
因此,一根弦在1/2的等分点上产生泛音振动波长是整条弦的1/2,而在1/3、2/3这些三等分点上产生的泛音振动波长是整条弦的1/3,那么2等分点和3等分点泛音之间的振动弦长比也为2/3,因此同一根弦2等分点和3等分点泛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也是纯五度关系。
1、纯律,是用纯五度(震动弦长之比为2:3)和大三度(震动弦长之比为4:5)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
2、五度相生律,以1音为基音,然后将纯五度(震动弦长之比为2:3)音程作为生律要素,分别向基音两侧同时生音的一种律制。
3、三分损益法,以1音为基音,按照纯五度音程(震动弦长之比为2:3)、四度音程(震动弦长之比为4:3),交替生成5、2、6、3等音,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生律方法。
--------------------------------------------------------------------------
古琴徽位与泛音关系表
徽位: 1 2 3 4 5 6 7
徽位: 13 12 11 10 9 8 7
弦长等分: 1/8 1/6 1/5 1/4 1/3 1/5 1/2
泛音频率比: 8 6 5 4 3 5 2
--------------------------------------------------------------------------
古琴调弦的原理:
1、同一弦5徽-7徽泛音频率比为 3/2,4徽-5徽泛音频率比为4/3,可用于两弦之间五度音程、四度音程的调音
2、同一弦4徽-6徽、4徽-3徽泛音频率比为4/5,可用于两弦之间大三度音程的调音
--------------------------------------------------------------------------
以正调定弦(3弦宫,4弦商,5弦角,6弦徵,7弦羽)为例,看三种琴律的调弦方式:
以下按书中琴律音系网方式排,同一行的音为三分损益关系,两行之间的音为五分损益关系。
---------------------------------------------------------------------------------------------------
三分损益法: 1(宫) → (五度)→ 5 (徵)→ (四度)→ 2(商) → (五度) → 6(羽) → (四度) → 3(角)
调弦: 3弦5徽》 6弦7徽; → 6弦5徽》4弦4徽; → 4弦5徽》7弦7徽; → 7弦5徽 》5弦4徽
3弦5徽》1弦4徽; 4弦5徽》2弦4徽;
(算了一下,按三分损益法调弦,最后得到的各音之间的关系,和平日用的正调调弦法是一样的效果)
音高 1do → 5so → 2re
比值关系 3/2 3/4
音高 2re → 6la → 3mi
比值关系 3/2 3/4
--------------------------------------------------------------------------------------------------------
纯律1: 3 → (五度)→ 6
↗ (三度)
1 → (五度)→ 5 → (四度)→ 2
调弦: 3弦6徽》 5弦4徽; → 5弦4徽》 7弦5徽; (2、5,、7弦)
5弦7徽》 2弦5徽;
↗ ---------------------------------------------------------
→ 3弦5徽》 6弦7徽; → 6弦5徽》4弦4徽; (1、3、4、6,弦)
3弦5徽》1弦4徽;
音高 1 → 5 → 2
比值关系 3/2 3/4
音高 1 → 3 → 6
比值关系 5/4 4/3
--------------------------------------------------------------------------------------------------------
纯律4: 3 → (四度) → 6 → (五度)→ 2 → (四度)→ 5
↗(三度)
1
调弦: 5弦4徽》 7弦5徽; → 7弦7徽》 4弦5徽;→ 4弦4徽》 6弦5徽;(1、2、4、5、6、7弦)
5弦7徽》 2弦5徽; 4弦7徽》 1弦5徽;
↗
3弦6徽》 5弦4徽;
(3弦)
音高 1 → 3 → 6
比值关系 5/4 4/3
音高 6 → 2 → 5
比值关系 3/2 3/4
----------------------------------------------------------------------------------------------------------------------
ps:试弹了《神奇秘谱》里的《白雪》泛音段,的确是三分益损法、纯律1、纯律4都无法满足全部和谐(相邻泛音,本该同音高/相差8度音高的)。只是纯律1、纯律4会相对和谐一些:
1、纯律1弹碎玉段泛音和谐,但首尾两段泛音存在2、4弦的9、10徽位泛音不和谐的情况。
2、纯律4弹首尾两段泛音和谐,但碎玉段泛音存在5弦、1弦的12徽、11徽位相邻差8度的泛音不和谐的情况。
3、三分损益法调弦,也是有一些泛音同音不同高的
另两种纯律定弦待实验,据书上说这曲子是纯律和三分损益律都无法和谐弹出的,那这首曲子到底是啥律制呢?
(还未看完,待更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