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7 动物园之行 记录
2013.1.17 动物园之行
天气:-9 ~ 1℃ 晴
时间:13:50~ 17:00
第一部分:前言
每次去动物园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是为鸟而去的第二次,跟第一次有老师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感受又不一样。和西语班的好鸟友Daniela同学一拍即合,怀着轻松的心情来了一趟极其非专业的观鸟旅程。好在风和日丽,动物们都很高兴,没有看到伤痛欲绝的猛兽。北京动物园的动物种类非常多,亲爱的水禽湖里一派祥和,游禽涉禽齐聚一堂有的飞有的走有的游,鸣禽欢快地叽喳不停。但到底因为天寒地冻,活动范围受限,和游人不太能亲近。湖边长枪短炮的好相机多极了,大多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其余还有带孩子来“看鸭子”的一家人和小情侣。
嗯,不过好久没那么开心过了。
第二部分:不正式的鸟种名录(按数量排序)
一、 游禽
1、 绿头鸭
阳光下的绿头闪着蓝紫色的光泽,长得标致就是好。这次主要看了看雄鸟的白色颈圈和雌鸟的长相,大体上能认出雌鸟的模样了。当时站我们后面的一个小伙子还兴奋地给女朋友讲他小时候在河里偷鸭蛋的故事。
2、 斑头雁(雏鸟、成鸟)
动物园的斑头雁真是多,来拍照的也对斑头雁颇感兴趣。它们长得都很秀气,笑眯眯的,不怕人,经常飞,体型比别的雁小很多。我们还在偏僻靠水的笼子里发现好多雏鸟,其中有好几只斑头雁宝宝,绒毛还没换完,颜色黑黑白白没有规律,声带也还没发育好所以叫声有点像猫,看起来一脸天真无邪。
Daniela同学问,“它的‘斑头’是从黑毛里长出白毛还是从白毛里长出黑毛呢?”好问题。
3、 赤麻鸭(雏鸟、成鸟)
动物园里的赤麻鸭也多得惊人。非繁殖季雌雄浑身都一片黄褐色很有气势。看雏鸟方知,年轻时脸、眼圈都可能是白色的。
4、 鸳鸯
差点给忘了,之前受小范围高密度鸳鸯刺激所以看见鸳鸯一点欣赏的心思都没有。挺多的,20+吧。雌雄混杂在一起,不是恋爱的季节所以也没有两只鸳鸯安静地散步的场景。
5、 翘鼻麻鸭
开始认了半天这是什么,翻图鉴也找不到。因为人家最大的特点“翘鼻”在非繁殖期是显现不出来的。长得很好看,红嘴绿颈,自背至胸的栗色环带,黑色飞羽配栗色块斑,黑色肩羽尾羽。
6、 黑天鹅(圈养)
一共看见5只上下,除了漂亮没什么特点。毕竟是原产澳洲的,在动物园应该过得比较辛苦。
7、 灰雁(待考证)
就我们两个人,两个不怎么专业的望远镜辨不清颜色,也分不清是灰雁还是白额雁。总之是其中一个吧,远远地看比斑头雁要大很多。还有一只笼子里的灰雁,大概是雏鸟吧,心情不错的样子,吃了点我的饼,叫声类似“鹅”或者是“我”。
8、 大天鹅、小天鹅
同样是因为不怎么辨识得出来,只好写在一起。小天鹅雏鸟应该是看到了,嘴上的黄很浅。有个来拍照的大姐一边喂鸟一边唤天鹅为“大宝”,不知何故。因为体型大吗?
9、 斑嘴鹈鹕
三只,很抢眼地站在离游人最近的岸边。两只灰白色的一只粉色的,其中粉色的体型稍大。据图鉴说繁殖期下体带淡粉色。水禽湖旁边的标牌显示的是斑嘴鹈鹕,但没等到喂食的时间,所以也没看到嘴下面的淡紫褐色喉囊,喙上的蓝斑也没看得很真切。竟然有人在旁边争论这个是不是鹤……
10、 赤颈鸭
确乎看到了,还觉得黄褐色的头配灰白的身子像是香草巧克力冰淇淋。数量不多。
11、 针尾鸭
数量不多,但还是有个别的死皮赖脸地凑到喂食的人那里抢馒头吃。Daniela同学很喜欢针尾鸭。
12、 疣鼻天鹅(待考证)
看到有一两只的样子,但动物园2012年的名录上是没有的。
13、 豆雁
一两只,记不清了囧。
二、 涉禽
1、 夜鹭
……太尼玛多了。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只有两三只停歇在树上一动不动,任由头顶上的饰羽迎风颤动,静静地等待夜晚的降临,让我们得以拿单筒望远镜看个畅快淋漓。可是这一次看见少说也有40+,男男女女一会儿停在树上一会儿下到冰上,一会儿又被工作人员吓得一群一群地飞(从下面看是灰绿色的),好不热闹。其中一棵树上停满了夜鹭,瞬时间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树夜鹭压海棠”、“播种一只夜鹭,收获千万只夜鹭”等句子。完全没了第一回看到它们时感受到的那种神秘幽远不可触及的美。
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愿望: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夜鹭的脖子。
2、 白鹭
总共看见两只,一只躲在一树夜鹭中间,露出一个白花花的后背,另一只在生态馆里,躲在一棵树上整理羽毛,偶尔露出白花花的头和长喙。你们就不能大大方方地出来给我们看看嘛。
3、 黑鹳
两只,生态馆里看到的。都在默默地休息。
4、 白枕鹤
一只。其实红脸才是特点,建议改名为红脸白枕鹤方便识记= =。很优雅很有情趣。
5、 灰鹤
一只。同样很优雅很有情趣。
6、 智利红鹳→ 智利火烈鸟(笼养)
7、 美洲红鹳(大红鹳)→ 大火烈鸟(笼养)
8、 小红鹳→ 小火烈鸟(笼养)
9、 东方白鹳(笼养)
10、 鞍嘴鹳(笼养)
三、 鸣禽(重点是野生鸟)
1、 大嘴乌鸦
相信还有小嘴乌鸦,但观察到的成群的都是大嘴乌鸦。抢别人饲料吃,面向太阳一个方向落一树。Ar—Ar的叫声不绝于耳甚至有时百转千回,像是被踩了脚矫情小市民。后来听见一男童指着天上无数的乌鸦对同伴感叹,“好多的喜鹊!”大概是口误吧……
2、 树麻雀
还没学校里的肥。
3、 灰喜鹊
和动物园里乌鸦数量相比竟然相形见绌。不过也很多就是了。还能钻到浣熊的笼子里去偷水果吃。
4、 喜鹊
5、 八哥
头回看见这么多八哥。动物园真是厚脸皮鸟类生存的好地方,有吃有喝有戏看。八哥叫声还是相当好听的,调子很多一时间难以辨认,比白头鹎叫声更秀气更婉转。当然也有几只圈养的八哥,看起来就要忧伤得多,站在玻璃的另一头沉思着什么,也不怕人。
6、 灰椋鸟
大致确认是灰椋鸟。百来只一群黄昏时分在天上铺天盖地盘旋,一起停歇一起启程,呼啦呼啦很是壮观。但因日落西山色彩实在看不清,所以也没看清确认就是灰椋鸟。半吊子要不得。
7、 大山雀(待考证)
8、 其他圈养漂亮的小鸣禽就不一一列出了。
四、 攀禽
主要是圈养的犀鸟科的几种犀鸟和鵎鵼科的几种巨嘴鸟。双角犀鸟大得像狗,让人像抱抱他。个别成鸟旁边还有小雏鸟,毛茸茸的。
如果仔细找的话肯定能找到大斑啄木鸟一类的,苦于没太多时间。
五、 陆禽
1、 珠颈斑鸠
生态馆里有一只,观赏鸟馆里有不少。近距离看珠颈斑鸠发现比想象的要小很多,比家鸽漂亮,体态没有那么臃肿,珠颈很明显。
2、 白颈长尾雉(笼养)(雌雄)
3、 白冠长尾雉(笼养)(雌雄)
4、 白鹇(笼养)(雌雄)
以上为不完整不专业夹杂乱七八糟东西的鸟种名录orz。
第三部分:其他动物
除了鸟,我们还重点看了貘。有两个馆,“马来貘馆”和“貘类馆”。马来貘有点像熊猫,很温顺,眼神里有纯洁和善良,体型挺大的,毛色有点像熊猫。貘类馆里的气味让我们冲了两回才进去,出来以后头发里都残留着食草动物在密闭环境下生活的特有的腐坏气味。中美貘稍微平凡一点,全身通黑。看见有饲养员在驱赶一只中美貘,轻踢轻打就是不从,看来已经逆反了。貘的幼崽是黑白交杂的毛色。
南浣熊、浣熊着实,嗯,不美。长鼻子尖脸,俨然就是耳朵比较大的鼬。是我们去的季节不对还是怎么的,南浣熊又叫长吻浣熊所以长成那个样子也就算了,可浣熊看起来也不是浣熊样子。
非洲獴有一只受伤了。他们正在吃面包虫,一地的面包虫,死的
其实还有人。看人也挺有趣的。
2013年1月18日12:58:51
天气:-9 ~ 1℃ 晴
时间:13:50~ 17:00
第一部分:前言
每次去动物园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是为鸟而去的第二次,跟第一次有老师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感受又不一样。和西语班的好鸟友Daniela同学一拍即合,怀着轻松的心情来了一趟极其非专业的观鸟旅程。好在风和日丽,动物们都很高兴,没有看到伤痛欲绝的猛兽。北京动物园的动物种类非常多,亲爱的水禽湖里一派祥和,游禽涉禽齐聚一堂有的飞有的走有的游,鸣禽欢快地叽喳不停。但到底因为天寒地冻,活动范围受限,和游人不太能亲近。湖边长枪短炮的好相机多极了,大多是退休的中老年人,其余还有带孩子来“看鸭子”的一家人和小情侣。
嗯,不过好久没那么开心过了。
第二部分:不正式的鸟种名录(按数量排序)
一、 游禽
1、 绿头鸭
阳光下的绿头闪着蓝紫色的光泽,长得标致就是好。这次主要看了看雄鸟的白色颈圈和雌鸟的长相,大体上能认出雌鸟的模样了。当时站我们后面的一个小伙子还兴奋地给女朋友讲他小时候在河里偷鸭蛋的故事。
2、 斑头雁(雏鸟、成鸟)
动物园的斑头雁真是多,来拍照的也对斑头雁颇感兴趣。它们长得都很秀气,笑眯眯的,不怕人,经常飞,体型比别的雁小很多。我们还在偏僻靠水的笼子里发现好多雏鸟,其中有好几只斑头雁宝宝,绒毛还没换完,颜色黑黑白白没有规律,声带也还没发育好所以叫声有点像猫,看起来一脸天真无邪。
Daniela同学问,“它的‘斑头’是从黑毛里长出白毛还是从白毛里长出黑毛呢?”好问题。
3、 赤麻鸭(雏鸟、成鸟)
动物园里的赤麻鸭也多得惊人。非繁殖季雌雄浑身都一片黄褐色很有气势。看雏鸟方知,年轻时脸、眼圈都可能是白色的。
4、 鸳鸯
差点给忘了,之前受小范围高密度鸳鸯刺激所以看见鸳鸯一点欣赏的心思都没有。挺多的,20+吧。雌雄混杂在一起,不是恋爱的季节所以也没有两只鸳鸯安静地散步的场景。
5、 翘鼻麻鸭
开始认了半天这是什么,翻图鉴也找不到。因为人家最大的特点“翘鼻”在非繁殖期是显现不出来的。长得很好看,红嘴绿颈,自背至胸的栗色环带,黑色飞羽配栗色块斑,黑色肩羽尾羽。
6、 黑天鹅(圈养)
一共看见5只上下,除了漂亮没什么特点。毕竟是原产澳洲的,在动物园应该过得比较辛苦。
7、 灰雁(待考证)
就我们两个人,两个不怎么专业的望远镜辨不清颜色,也分不清是灰雁还是白额雁。总之是其中一个吧,远远地看比斑头雁要大很多。还有一只笼子里的灰雁,大概是雏鸟吧,心情不错的样子,吃了点我的饼,叫声类似“鹅”或者是“我”。
8、 大天鹅、小天鹅
同样是因为不怎么辨识得出来,只好写在一起。小天鹅雏鸟应该是看到了,嘴上的黄很浅。有个来拍照的大姐一边喂鸟一边唤天鹅为“大宝”,不知何故。因为体型大吗?
9、 斑嘴鹈鹕
三只,很抢眼地站在离游人最近的岸边。两只灰白色的一只粉色的,其中粉色的体型稍大。据图鉴说繁殖期下体带淡粉色。水禽湖旁边的标牌显示的是斑嘴鹈鹕,但没等到喂食的时间,所以也没看到嘴下面的淡紫褐色喉囊,喙上的蓝斑也没看得很真切。竟然有人在旁边争论这个是不是鹤……
10、 赤颈鸭
确乎看到了,还觉得黄褐色的头配灰白的身子像是香草巧克力冰淇淋。数量不多。
11、 针尾鸭
数量不多,但还是有个别的死皮赖脸地凑到喂食的人那里抢馒头吃。Daniela同学很喜欢针尾鸭。
12、 疣鼻天鹅(待考证)
看到有一两只的样子,但动物园2012年的名录上是没有的。
13、 豆雁
一两只,记不清了囧。
二、 涉禽
1、 夜鹭
……太尼玛多了。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只有两三只停歇在树上一动不动,任由头顶上的饰羽迎风颤动,静静地等待夜晚的降临,让我们得以拿单筒望远镜看个畅快淋漓。可是这一次看见少说也有40+,男男女女一会儿停在树上一会儿下到冰上,一会儿又被工作人员吓得一群一群地飞(从下面看是灰绿色的),好不热闹。其中一棵树上停满了夜鹭,瞬时间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树夜鹭压海棠”、“播种一只夜鹭,收获千万只夜鹭”等句子。完全没了第一回看到它们时感受到的那种神秘幽远不可触及的美。
也由此产生了一个愿望: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夜鹭的脖子。
2、 白鹭
总共看见两只,一只躲在一树夜鹭中间,露出一个白花花的后背,另一只在生态馆里,躲在一棵树上整理羽毛,偶尔露出白花花的头和长喙。你们就不能大大方方地出来给我们看看嘛。
3、 黑鹳
两只,生态馆里看到的。都在默默地休息。
4、 白枕鹤
一只。其实红脸才是特点,建议改名为红脸白枕鹤方便识记= =。很优雅很有情趣。
5、 灰鹤
一只。同样很优雅很有情趣。
6、 智利红鹳→ 智利火烈鸟(笼养)
7、 美洲红鹳(大红鹳)→ 大火烈鸟(笼养)
8、 小红鹳→ 小火烈鸟(笼养)
9、 东方白鹳(笼养)
10、 鞍嘴鹳(笼养)
三、 鸣禽(重点是野生鸟)
1、 大嘴乌鸦
相信还有小嘴乌鸦,但观察到的成群的都是大嘴乌鸦。抢别人饲料吃,面向太阳一个方向落一树。Ar—Ar的叫声不绝于耳甚至有时百转千回,像是被踩了脚矫情小市民。后来听见一男童指着天上无数的乌鸦对同伴感叹,“好多的喜鹊!”大概是口误吧……
2、 树麻雀
还没学校里的肥。
3、 灰喜鹊
和动物园里乌鸦数量相比竟然相形见绌。不过也很多就是了。还能钻到浣熊的笼子里去偷水果吃。
4、 喜鹊
5、 八哥
头回看见这么多八哥。动物园真是厚脸皮鸟类生存的好地方,有吃有喝有戏看。八哥叫声还是相当好听的,调子很多一时间难以辨认,比白头鹎叫声更秀气更婉转。当然也有几只圈养的八哥,看起来就要忧伤得多,站在玻璃的另一头沉思着什么,也不怕人。
6、 灰椋鸟
大致确认是灰椋鸟。百来只一群黄昏时分在天上铺天盖地盘旋,一起停歇一起启程,呼啦呼啦很是壮观。但因日落西山色彩实在看不清,所以也没看清确认就是灰椋鸟。半吊子要不得。
7、 大山雀(待考证)
8、 其他圈养漂亮的小鸣禽就不一一列出了。
四、 攀禽
主要是圈养的犀鸟科的几种犀鸟和鵎鵼科的几种巨嘴鸟。双角犀鸟大得像狗,让人像抱抱他。个别成鸟旁边还有小雏鸟,毛茸茸的。
如果仔细找的话肯定能找到大斑啄木鸟一类的,苦于没太多时间。
五、 陆禽
1、 珠颈斑鸠
生态馆里有一只,观赏鸟馆里有不少。近距离看珠颈斑鸠发现比想象的要小很多,比家鸽漂亮,体态没有那么臃肿,珠颈很明显。
2、 白颈长尾雉(笼养)(雌雄)
3、 白冠长尾雉(笼养)(雌雄)
4、 白鹇(笼养)(雌雄)
以上为不完整不专业夹杂乱七八糟东西的鸟种名录orz。
第三部分:其他动物
除了鸟,我们还重点看了貘。有两个馆,“马来貘馆”和“貘类馆”。马来貘有点像熊猫,很温顺,眼神里有纯洁和善良,体型挺大的,毛色有点像熊猫。貘类馆里的气味让我们冲了两回才进去,出来以后头发里都残留着食草动物在密闭环境下生活的特有的腐坏气味。中美貘稍微平凡一点,全身通黑。看见有饲养员在驱赶一只中美貘,轻踢轻打就是不从,看来已经逆反了。貘的幼崽是黑白交杂的毛色。
南浣熊、浣熊着实,嗯,不美。长鼻子尖脸,俨然就是耳朵比较大的鼬。是我们去的季节不对还是怎么的,南浣熊又叫长吻浣熊所以长成那个样子也就算了,可浣熊看起来也不是浣熊样子。
非洲獴有一只受伤了。他们正在吃面包虫,一地的面包虫,死的
其实还有人。看人也挺有趣的。
2013年1月18日12:58:51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