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鼓励,我来讲几个故事
我写论文已经写到脾气暴躁内分泌快失调的地步,然后或许是窗外的天气太不合时宜,大冬天的,它还像春天夏天一样晒着,搞得人超级没心情看文献、写论文、复习各种招聘考试,然后或许是我太爱找借口或者太不爱思考宏观经济的事情,于是就一边为其实不咋地的论文呼嚎着要死要活,一边其实是拿着一本冯唐,以和看文献不成比例的速度看完成长三部曲的最终章《北京,北京》。
这是我认为在北京三部曲里面最难读的一本,碎糟糟的,像秋水爱把姑娘搞得乱七八糟一样的乱七八糟,比起前两本,特别是十八岁给个姑娘的那段故事,简直就是最无法无天我就是流氓老子偏喜欢这样结束成长故事你看你要怎样一般的胡说八道。三部曲子,三个断面,最乌七八糟的就是最末一段的故事,因为最好的青春和最傻却最纯粹的爱都给了最好的十八岁,最精华的情愫合着多种液体全拿去浇灌了生长的万物,最后剩下的这一些,哇,不堪如此,以下省略一万字,居然还堆砌起来了。所以我猜吧,中年人回忆过往已的故事,大概就是种模样,我到了那样的年岁说起现在的故事,估摸也擦不着金线的边,就像我之前说的,金线是我要是男人最想活成的样子。
如果说看完十八岁我还是满心肠的后悔,满脑袋的遗憾,恨不得末日真的来,世界重新洗牌,我的生长推倒重来,皇帝想再活五百年,我想再过十八岁,那么《北京,北京》终章的那个《北京小长城,大酒》,关于快捷键的结尾那几段,就最让我印象深刻欲罢不能欲拒还推欲拒还迎欲说还休。
我还是想说说,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
大学至今我一共换过四个手机,不是每个手机都设定过拨号快捷键。
第一个手机是MOTOROLA,型号已未知,只记得翻盖像一面不清透的镜子,偶尔还可以用来照照其他照照脸。嗯,话说这是我爸送我到学校后,给我换了电话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我手机的1号键设成他的手机号,2号是我妈,理由是初来乍到请多关照人生地不熟出个啥意外长按一个键总比翻通讯录好点儿,更比按11个键好太多点儿,于是我在手机里设定快捷键的历史由此展开,比起后来我给外婆在她老人机里设置快捷键还要早上两年。然后这个手机在某个夏天被我失手掉进了滚烫的过桥米线汤碗,直到手机已死的那一刻,我都还不曾知道那只手机的快捷键是怎么设置的。
第二个手机是一只三星的滑盖,小小的一只,还不到现在满大街广告上三星Note的一半大。这只手机的快捷键是我对着说明书一个一个设定好的。1号键依旧是我爸;2号键还是属于我妈;那时我家重新装了座机电话,于是就设了3号;4号键是宿舍的大妞,原因是我觉得有急事儿时候找她比找辅导员有用;5号键是当时的班长,因为对于我们那个一学期见一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班导,我深刻地认为找她会更加靠谱。设置完这几个号码之后过了几天,我突然意识到这对67890几个按键实属不公,于是6成为了校园110的快捷键,7是校园火警,这些专属于学校保卫部的号码全部来自于那张从我入校起就一直贴在宿舍门后的新生安全提醒。8和9是我在学生会部门里两个经常联系的同学,虽然我每次找他们的时候还是首先在茫茫的通讯录里心急火燎地翻来覆去,但是他们一直占据着8和9两位,直到那手机不再用了,甚至那两个号码早已成空,他们都还在那里,在桥上看风景。0我实在想不到要设定成谁,本来想设成我的一个好朋友,但我又觉得设了她必然还要设另外一个同样的好朋友,快捷了一个就意味着冤屈了另一个,索性那两人就都不要弄成快捷键了,后来我胡乱从手机里找了个同学,反正自从存了他的手机号,我就压根儿从来没有给对方打过电话,所以管他呢。
第三个手机是质量过硬,硬过所有人小弟弟的NOKIA,无论是从高床上飞出去,还是从耳朵边滑下去,我哪次不是淡定地从地上拾起散落周围的主话机、电池、后壳盖,组装好了继续用,一点儿损落都没有,哪怕是直到现在,我一放假回家了就把街机iPhone甩到一边去,拿着这个堪称人中之龙鸡中之凤的旧手机,不怕摔不怕费流量不怕贼惦记,谁用谁放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说正事儿,这个手机的触屏操作使得我在继续茫茫的通讯录里找号码方便多了,或者说这个手机的触屏操作使得我没有键盘快捷键好按了,于是这只手机里再也没有过快捷键的存在。拿着这只手机时我也已经大四下学期,毕业在即,事情挺多,而常见的联系人永远都固定着是那几个,论文指导老师、班长、我妈、我妈、班长、论文指导老师,偶尔有几个同学致电来约吃散伙饭的,但通常都是对方来电居多,我很少找别人,我孤僻,我冷淡,我喜欢独处,我毫无知觉我居然就要毕业了。
苦逼的研究生阶段最酷毙的一处是,我再有了一个新手机,手机虽新手机功能虽眼花缭乱,我就是不那么待见它,因为它不经摔很费流量它招贼惦记,它彻底让快捷键成为历史的历史,4S来临了,历史就结束了。
嗯,到这里,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就讲完了。讲故事的过程中,收到学委发来的群邮件,学委说开题可以拖到明年再交了。我。很。开。心。所以我再把不是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往下讲讲吧。
不是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可以这样写。
题目叫做《试论手机快捷键失落时代手机通讯论的设置规则》。
其实根本没啥设置规则,交换了号码的都是通讯录朋友,哪怕从此没联系,只要他存在于手机里一天,他就是一天的通讯录朋友。但是被删除了号码的不见得从此就不再是朋友,比如我就删过几个好朋友的号码,论交情,那也是快十年的级别,当时因为极其生气就给删了,事后悔过的时候,还挺不好意思找本人要号码,只得忽悠着一个站不住脚的借口从旁人那里找了来,小心翼翼地存在所谓精华的“死党”组里头,随后发誓一遍就算贫穷疾病痛苦你睡了我的仇人也不把我们分开。
还有一类,是那种小心翼翼存了却根本不会主动拨打,存着的目的只为着看到名字时心里咯噔一跳,盼着哪天喝醉酒了借着酒精吐着酒气地一通电话过去,把所有的错都推给几两小酒,然后嘤地哭号一声“XXX你知道我从前是有多喜欢你啊你丫的知道吗呜呜呜”。
还有一类,够不着死党级别,却也是那种看到名字心里会咯噔一跳的,但这种号码存在的目的是狠下心来删掉它,就算贫穷疾病痛苦你睡了我我也不打算再把你存进来。
还有一类,不是死党,也曾咯噔,后来删过,又存起来,继续咯噔,直到有一天不咯噔。 嗯,到这里,我关于不是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都快讲完了。已经累计的字数比我的论文开题报告还多,这一篇和那一篇,又是一个用时和成果不成比例的存在,我开始觉得对不起我的论文开题,就像我当初觉得对不起67890一样,所以我要收尾了,我最后讲一个故事。
我想起来毕业的时候,我和宿舍小潘,还有同班同学胜男,我们三个围着一个201电话,挥霍我的一张快要到期余额未完的201长途电话卡,一角钱一分钟,省外电话随便打。通讯录里百把多的人,却不知道趁着毕业这口关于青春的回光返照劲儿打一个给谁,后来他俩都在指定的规则下打完了电话,我还是不知道要拨一个给哪位,后来实在是在通讯录里找不到合适的人,又抹不下面子,死按了一个给好基友小花柳,哈哈哈傻笑几分钟之后,201卡挥霍殆尽,属于大学的青春也在潮热热的夜风中散尽了。
我关于读冯唐、关于手机快捷键、关于不是手机快捷键的故事讲完了。
这是我认为在北京三部曲里面最难读的一本,碎糟糟的,像秋水爱把姑娘搞得乱七八糟一样的乱七八糟,比起前两本,特别是十八岁给个姑娘的那段故事,简直就是最无法无天我就是流氓老子偏喜欢这样结束成长故事你看你要怎样一般的胡说八道。三部曲子,三个断面,最乌七八糟的就是最末一段的故事,因为最好的青春和最傻却最纯粹的爱都给了最好的十八岁,最精华的情愫合着多种液体全拿去浇灌了生长的万物,最后剩下的这一些,哇,不堪如此,以下省略一万字,居然还堆砌起来了。所以我猜吧,中年人回忆过往已的故事,大概就是种模样,我到了那样的年岁说起现在的故事,估摸也擦不着金线的边,就像我之前说的,金线是我要是男人最想活成的样子。
如果说看完十八岁我还是满心肠的后悔,满脑袋的遗憾,恨不得末日真的来,世界重新洗牌,我的生长推倒重来,皇帝想再活五百年,我想再过十八岁,那么《北京,北京》终章的那个《北京小长城,大酒》,关于快捷键的结尾那几段,就最让我印象深刻欲罢不能欲拒还推欲拒还迎欲说还休。
我还是想说说,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
大学至今我一共换过四个手机,不是每个手机都设定过拨号快捷键。
第一个手机是MOTOROLA,型号已未知,只记得翻盖像一面不清透的镜子,偶尔还可以用来照照其他照照脸。嗯,话说这是我爸送我到学校后,给我换了电话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我手机的1号键设成他的手机号,2号是我妈,理由是初来乍到请多关照人生地不熟出个啥意外长按一个键总比翻通讯录好点儿,更比按11个键好太多点儿,于是我在手机里设定快捷键的历史由此展开,比起后来我给外婆在她老人机里设置快捷键还要早上两年。然后这个手机在某个夏天被我失手掉进了滚烫的过桥米线汤碗,直到手机已死的那一刻,我都还不曾知道那只手机的快捷键是怎么设置的。
第二个手机是一只三星的滑盖,小小的一只,还不到现在满大街广告上三星Note的一半大。这只手机的快捷键是我对着说明书一个一个设定好的。1号键依旧是我爸;2号键还是属于我妈;那时我家重新装了座机电话,于是就设了3号;4号键是宿舍的大妞,原因是我觉得有急事儿时候找她比找辅导员有用;5号键是当时的班长,因为对于我们那个一学期见一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班导,我深刻地认为找她会更加靠谱。设置完这几个号码之后过了几天,我突然意识到这对67890几个按键实属不公,于是6成为了校园110的快捷键,7是校园火警,这些专属于学校保卫部的号码全部来自于那张从我入校起就一直贴在宿舍门后的新生安全提醒。8和9是我在学生会部门里两个经常联系的同学,虽然我每次找他们的时候还是首先在茫茫的通讯录里心急火燎地翻来覆去,但是他们一直占据着8和9两位,直到那手机不再用了,甚至那两个号码早已成空,他们都还在那里,在桥上看风景。0我实在想不到要设定成谁,本来想设成我的一个好朋友,但我又觉得设了她必然还要设另外一个同样的好朋友,快捷了一个就意味着冤屈了另一个,索性那两人就都不要弄成快捷键了,后来我胡乱从手机里找了个同学,反正自从存了他的手机号,我就压根儿从来没有给对方打过电话,所以管他呢。
第三个手机是质量过硬,硬过所有人小弟弟的NOKIA,无论是从高床上飞出去,还是从耳朵边滑下去,我哪次不是淡定地从地上拾起散落周围的主话机、电池、后壳盖,组装好了继续用,一点儿损落都没有,哪怕是直到现在,我一放假回家了就把街机iPhone甩到一边去,拿着这个堪称人中之龙鸡中之凤的旧手机,不怕摔不怕费流量不怕贼惦记,谁用谁放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说正事儿,这个手机的触屏操作使得我在继续茫茫的通讯录里找号码方便多了,或者说这个手机的触屏操作使得我没有键盘快捷键好按了,于是这只手机里再也没有过快捷键的存在。拿着这只手机时我也已经大四下学期,毕业在即,事情挺多,而常见的联系人永远都固定着是那几个,论文指导老师、班长、我妈、我妈、班长、论文指导老师,偶尔有几个同学致电来约吃散伙饭的,但通常都是对方来电居多,我很少找别人,我孤僻,我冷淡,我喜欢独处,我毫无知觉我居然就要毕业了。
苦逼的研究生阶段最酷毙的一处是,我再有了一个新手机,手机虽新手机功能虽眼花缭乱,我就是不那么待见它,因为它不经摔很费流量它招贼惦记,它彻底让快捷键成为历史的历史,4S来临了,历史就结束了。
嗯,到这里,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就讲完了。讲故事的过程中,收到学委发来的群邮件,学委说开题可以拖到明年再交了。我。很。开。心。所以我再把不是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往下讲讲吧。
不是关于我的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可以这样写。
题目叫做《试论手机快捷键失落时代手机通讯论的设置规则》。
其实根本没啥设置规则,交换了号码的都是通讯录朋友,哪怕从此没联系,只要他存在于手机里一天,他就是一天的通讯录朋友。但是被删除了号码的不见得从此就不再是朋友,比如我就删过几个好朋友的号码,论交情,那也是快十年的级别,当时因为极其生气就给删了,事后悔过的时候,还挺不好意思找本人要号码,只得忽悠着一个站不住脚的借口从旁人那里找了来,小心翼翼地存在所谓精华的“死党”组里头,随后发誓一遍就算贫穷疾病痛苦你睡了我的仇人也不把我们分开。
还有一类,是那种小心翼翼存了却根本不会主动拨打,存着的目的只为着看到名字时心里咯噔一跳,盼着哪天喝醉酒了借着酒精吐着酒气地一通电话过去,把所有的错都推给几两小酒,然后嘤地哭号一声“XXX你知道我从前是有多喜欢你啊你丫的知道吗呜呜呜”。
还有一类,够不着死党级别,却也是那种看到名字心里会咯噔一跳的,但这种号码存在的目的是狠下心来删掉它,就算贫穷疾病痛苦你睡了我我也不打算再把你存进来。
还有一类,不是死党,也曾咯噔,后来删过,又存起来,继续咯噔,直到有一天不咯噔。 嗯,到这里,我关于不是手机的快捷键的故事都快讲完了。已经累计的字数比我的论文开题报告还多,这一篇和那一篇,又是一个用时和成果不成比例的存在,我开始觉得对不起我的论文开题,就像我当初觉得对不起67890一样,所以我要收尾了,我最后讲一个故事。
我想起来毕业的时候,我和宿舍小潘,还有同班同学胜男,我们三个围着一个201电话,挥霍我的一张快要到期余额未完的201长途电话卡,一角钱一分钟,省外电话随便打。通讯录里百把多的人,却不知道趁着毕业这口关于青春的回光返照劲儿打一个给谁,后来他俩都在指定的规则下打完了电话,我还是不知道要拨一个给哪位,后来实在是在通讯录里找不到合适的人,又抹不下面子,死按了一个给好基友小花柳,哈哈哈傻笑几分钟之后,201卡挥霍殆尽,属于大学的青春也在潮热热的夜风中散尽了。
我关于读冯唐、关于手机快捷键、关于不是手机快捷键的故事讲完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