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牙祭
我猜没有几个小孩子会认为自家妈妈煮的饭菜好吃,假如你妈妈的厨艺刚好又的确不怎么样的话,就更会对“别人妈妈煮的东西”和“下馆子”垂涎不已。
对我来说,“别人妈妈煮的东西”是很好吃,可是过程比较麻烦,你要先去拜访别人的妈妈,可能别人的爸爸、哥哥、妹妹都在家里,免不了一阵寒暄各种等待;好不容易饭菜上了桌,碍着有外人在又不好肆无忌惮地吃;如果碰到不喜欢吃的东西可是别人的妈妈很热情要你吃,也是不得不吃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比较麻烦。下馆子不一样,你可以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喜欢吃的就不吃,吃起来也不需要顾忌什么形象,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人数不够多的话,吃的品种就不够丰富。
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周六中午放学回家,阿妈都会带我到当时她任课的学校外一间沙县小吃店“打牙祭”,说来有趣,我对餐馆的理解最早就是从认识沙县小吃店开始的。在我的印象里,所有的沙县小吃店都会供应拌面和扁肉,拌面的酱各家店自调,味道不同;扁肉就是馄饨,肉馅打得很细且有弹性,老板娘或是小工坐在板凳上,一手摊开馄饨皮,另一手执一根薄薄的木片迅速地在碗里一刮就裹入皮中,捏合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只要几分钟就能包出一大板来。淡黄色的面条褐色的面酱还有绿色的青菜,热腾腾的馄饨汤上浮着几点葱花,是我童年梦中的珍馐美味。老板娘偶尔会做点剪剪肉,具体是猪什么部位的肉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是卤的,瘦肉带筋,很有嚼头,用剪刀剪成小块。拌面扁肉再加上一块钱的剪剪肉,哇呀人生真是没有办法更圆满了。
后来搬到市区里住,附近有一家叫“神田食铺”的,一家人都非常喜欢,依然是每周末过去“打牙祭”。神田的老板娘是从日本回来的,对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很注意,日式的谨慎精致延伸到铺子的方方面面,连带厨师做出来的菜也品相清爽,丝毫没有黏黏腻腻的感觉,一时间吸引了很多顾客,晚饭时分过去基本都是爆满的。我最爱她家的酸辣土豆丝、葱爆羊肉、筒骨汤等等。土豆丝切得细且均匀,非常入味;羊肉片得很薄,用大葱一炒辣子一放,上桌便香气四溢;筒骨汤老鸭汤都是慢慢煲出来的,肉好,配料也足,爸妈吃肉,我就吃目鱼干、茶树菇什么的,饭毕一碗汤下肚再抿口清茶,哇呀做神仙都不换。
然而再次搬家以后,一日突然念起神田食铺的好找到旧址打算一解相思,铺子倒还是在的,老板娘已将隔壁与楼上买下,店面大大拓宽了,饭菜的味道却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曾经最令顾客称赞的干净整洁也被各种油腻脏乱取代,放眼看去,饭点一楼的顾客也不多,可想而知楼上和楼下的情形,可能是老板娘赚得了第一桶金,慢慢就忘记了最初的心意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多么困难。
再再后来,我上了大学,离开家乡,下馆子的机会多了许多,反而怀念起家中的饭菜;而如今,吃大餐竟然变成一桩苦差事,除了朋友同事间的聚会愿意出去,其他场合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
所以为什么说年轻好,因为年轻经历少,经历少就遇见什么新鲜的都觉得好,年纪越大经历越多,就越难被打动,吃东西也是一样啊。
对我来说,“别人妈妈煮的东西”是很好吃,可是过程比较麻烦,你要先去拜访别人的妈妈,可能别人的爸爸、哥哥、妹妹都在家里,免不了一阵寒暄各种等待;好不容易饭菜上了桌,碍着有外人在又不好肆无忌惮地吃;如果碰到不喜欢吃的东西可是别人的妈妈很热情要你吃,也是不得不吃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比较麻烦。下馆子不一样,你可以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喜欢吃的就不吃,吃起来也不需要顾忌什么形象,唯一的缺憾可能就是:人数不够多的话,吃的品种就不够丰富。
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周六中午放学回家,阿妈都会带我到当时她任课的学校外一间沙县小吃店“打牙祭”,说来有趣,我对餐馆的理解最早就是从认识沙县小吃店开始的。在我的印象里,所有的沙县小吃店都会供应拌面和扁肉,拌面的酱各家店自调,味道不同;扁肉就是馄饨,肉馅打得很细且有弹性,老板娘或是小工坐在板凳上,一手摊开馄饨皮,另一手执一根薄薄的木片迅速地在碗里一刮就裹入皮中,捏合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只要几分钟就能包出一大板来。淡黄色的面条褐色的面酱还有绿色的青菜,热腾腾的馄饨汤上浮着几点葱花,是我童年梦中的珍馐美味。老板娘偶尔会做点剪剪肉,具体是猪什么部位的肉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是卤的,瘦肉带筋,很有嚼头,用剪刀剪成小块。拌面扁肉再加上一块钱的剪剪肉,哇呀人生真是没有办法更圆满了。
后来搬到市区里住,附近有一家叫“神田食铺”的,一家人都非常喜欢,依然是每周末过去“打牙祭”。神田的老板娘是从日本回来的,对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很注意,日式的谨慎精致延伸到铺子的方方面面,连带厨师做出来的菜也品相清爽,丝毫没有黏黏腻腻的感觉,一时间吸引了很多顾客,晚饭时分过去基本都是爆满的。我最爱她家的酸辣土豆丝、葱爆羊肉、筒骨汤等等。土豆丝切得细且均匀,非常入味;羊肉片得很薄,用大葱一炒辣子一放,上桌便香气四溢;筒骨汤老鸭汤都是慢慢煲出来的,肉好,配料也足,爸妈吃肉,我就吃目鱼干、茶树菇什么的,饭毕一碗汤下肚再抿口清茶,哇呀做神仙都不换。
然而再次搬家以后,一日突然念起神田食铺的好找到旧址打算一解相思,铺子倒还是在的,老板娘已将隔壁与楼上买下,店面大大拓宽了,饭菜的味道却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曾经最令顾客称赞的干净整洁也被各种油腻脏乱取代,放眼看去,饭点一楼的顾客也不多,可想而知楼上和楼下的情形,可能是老板娘赚得了第一桶金,慢慢就忘记了最初的心意吧,可想而知一个人要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多么困难。
再再后来,我上了大学,离开家乡,下馆子的机会多了许多,反而怀念起家中的饭菜;而如今,吃大餐竟然变成一桩苦差事,除了朋友同事间的聚会愿意出去,其他场合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
所以为什么说年轻好,因为年轻经历少,经历少就遇见什么新鲜的都觉得好,年纪越大经历越多,就越难被打动,吃东西也是一样啊。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29 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