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同志》和《禁色》
我曾认为,达明一派的《禁色》在香港乐坛是一座完全的孤岛。达明之前未有禁色,达明之后也再不曾出现和禁色同类型的歌曲。《忘记他是她》游离于意象的游戏,《光天化日》以乐景写哀情,其政治色彩也是淡化后才插入的。而随着时代演变,我们今天的所谓“同志题材”歌曲只剩下《劳斯莱斯》这类搬弄口舌的二流作品。《禁色》蕴大时代的无情底色于逼仄角落的有情之中,荒谬,深情,不解,悲愤,隐忍。禁色诞生于1988,也只能诞生于1988。在少琪和达明的前辈那里,同志议题还没有被搁置台面。80年代中期后,时代的筛眼愈发细小,少数众命运的微粒终渐浮现。黄耀明在“DEMOCRATIC SONGS FOR CHINA”上献唱《禁色》有他的深意,禁色的命运可以不囿于同志议题,“他”讲的其实是一切不为世情所容但同时又对这时代并无任何损害的事。在八十年代末风破云动的背景下,“禁色”第一次成为了一种“代言”——在新的时代舞台上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代言人形象。 而这呼声来得太迟,又持续得太短暂。九十年代后的社会气氛已是泥沙聚下,《禁色》成了一代人的遗腹子。
陈少琪说《禁色》是用一些很“阔”的字眼表达了一些很“窄”的意像,空间是敞开的,情绪却是抽筋见骨的。隐忍而不隐晦,深沉而不委婉。《禁色》的动人之处在于人性与世俗的对抗,这与一般“家国情怀”“励志主题”不同,是一种罕有的人文关怀。《禁色》后的乐坛太“窄”,几乎将全副精力放在现代人的心理结构上,而《禁色》之前的乐坛又偏“阔”,对这个速食的有病的时代起不到特效药的作用。唯独《禁色》结合了窄与阔,将个体訴求和集体意識水乳交融。
就政治与爱情的微妙角力而言,《禁色》在香港是孤岛,而台湾却有另一首歌遥相呼应。同是1988年罗大佑的《爱人同志》。第一次听到这个歌名我也误以为这是一首同志歌曲。后来反复咀嚼歌词,才发现即使罗大佑意在文革。但歌词适用于一切“霍乱时代的爱情”。
霍乱就是我们的时代病。“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之不去。”何其美丽而荒诞的词句。口号是一个时代的痼疾,而“你”,这恋爱的偶像,也着上了虚无的嫁衣成为“我”眼中一厢情愿的许诺。在时代的无常下,只有屈服于“未知力量的牵引”——那不是命运的浪潮,而是自己本心的需求。这不是指引迷途羔羊找到目的地的上帝之手,而是主动出走的尝试,伴随着中道失途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形下喊出的“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不是因为爱人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我们选择相信——在虚无中为自己找到唯一的寄托。
歌者的动人之处在于他的无悔。“如果命运不再原谅我们,为了我灵魂进入了你的身体,就让我对你说声抱歉,爱人同志。”那是一对恋人,拼尽所有挣脱时代留给他们的枷锁,却在无言相对时意识到人性本身也并非自由。不悔,却惘然。与《禁色》不同的是,“爱人同志”却不能因为时代的冰冷而彼此取暖。在被时代创伤并抛弃后,个体只能独自舔舐伤痕。而在他们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现实——悲欢离合总有不变的结局。
政治和爱情这两样事物充分证明了世人的善变。情人天天换脸,血痕日日涂新。西方谚语说得好,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爱情和战争中一切都不择手段)。带上这一层语境,无论是“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和“世俗目光虽荒谬 为你我甘愿承受”都是何等的苍白。因为总有声音在不情愿地追问,时代静息后,曾经是誓言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
也许一切政治上的时代病都只是人心上的顽疾。
那么,治疗后者,也有了一点更广义的价值。
陈少琪说《禁色》是用一些很“阔”的字眼表达了一些很“窄”的意像,空间是敞开的,情绪却是抽筋见骨的。隐忍而不隐晦,深沉而不委婉。《禁色》的动人之处在于人性与世俗的对抗,这与一般“家国情怀”“励志主题”不同,是一种罕有的人文关怀。《禁色》后的乐坛太“窄”,几乎将全副精力放在现代人的心理结构上,而《禁色》之前的乐坛又偏“阔”,对这个速食的有病的时代起不到特效药的作用。唯独《禁色》结合了窄与阔,将个体訴求和集体意識水乳交融。
就政治与爱情的微妙角力而言,《禁色》在香港是孤岛,而台湾却有另一首歌遥相呼应。同是1988年罗大佑的《爱人同志》。第一次听到这个歌名我也误以为这是一首同志歌曲。后来反复咀嚼歌词,才发现即使罗大佑意在文革。但歌词适用于一切“霍乱时代的爱情”。
霍乱就是我们的时代病。“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之不去。”何其美丽而荒诞的词句。口号是一个时代的痼疾,而“你”,这恋爱的偶像,也着上了虚无的嫁衣成为“我”眼中一厢情愿的许诺。在时代的无常下,只有屈服于“未知力量的牵引”——那不是命运的浪潮,而是自己本心的需求。这不是指引迷途羔羊找到目的地的上帝之手,而是主动出走的尝试,伴随着中道失途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形下喊出的“让我相信你的忠贞,爱人同志。”不是因为爱人值得相信,而是因为我们选择相信——在虚无中为自己找到唯一的寄托。
歌者的动人之处在于他的无悔。“如果命运不再原谅我们,为了我灵魂进入了你的身体,就让我对你说声抱歉,爱人同志。”那是一对恋人,拼尽所有挣脱时代留给他们的枷锁,却在无言相对时意识到人性本身也并非自由。不悔,却惘然。与《禁色》不同的是,“爱人同志”却不能因为时代的冰冷而彼此取暖。在被时代创伤并抛弃后,个体只能独自舔舐伤痕。而在他们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现实——悲欢离合总有不变的结局。
政治和爱情这两样事物充分证明了世人的善变。情人天天换脸,血痕日日涂新。西方谚语说得好,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爱情和战争中一切都不择手段)。带上这一层语境,无论是“就让我相信你的忠贞”和“世俗目光虽荒谬 为你我甘愿承受”都是何等的苍白。因为总有声音在不情愿地追问,时代静息后,曾经是誓言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
也许一切政治上的时代病都只是人心上的顽疾。
那么,治疗后者,也有了一点更广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