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碟记
曾经,作为一名盲目、无知、狂热的文艺青年,我像所有的文艺装逼犯一样,酷爱收集另类音乐CD、影碟和书籍,流连于各类面目可疑的“独立”书店、碟店,和一些江湖骗子称兄道弟,高谈阔论,以为只要这样就可以 “文艺”起来——如果再有那么几个懵懂的女青年投射来艳羡的目光,那我简直就要膨胀到天上去了。
闷骚的夏日午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我的宿舍毗邻水房和厕所,无数精壮男子在这里冷水浇头,冲刷无处挥霍的荷尔蒙,洋洋洒洒,抖落因郁积杂念而发黄的尿液。夏日午后,尘埃落定的宿舍里,我只穿一条花短裤,横陈满身的肥肉,赤条条地禅坐在钢架高低床的下铺,透过电脑显示器刺目的光,遥远的波罗的海正拍打着俄罗斯苍凉的海岸,几匹神情忧郁的马低着头啃食散落在沙滩上的苹果。此时,上铺的兄弟正在为晚上的泡妞活动积蓄能量,鼾声动天,脚下,饥饿的老鼠在我的破球鞋上寂寞地磨牙。只是时过境迁,我忘记了这个片段究竟属于《镜子》还是《乡愁》。
这段闷骚时光,我看了一个土鳖昆明文艺青年可以找到的所有文艺片片:从哲思的伯格曼到浅显的吕克贝松,从诗意的塔可夫斯基到直白的戈达尔;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味道恬淡,阿巴斯的樱桃滋味寡淡,杨德昌的少年们还未长大,而安哲罗普洛斯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我喜爱贾樟柯,因为我曾熟谙小镇生活,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因为赋予理性的情感和赋予情感的理性;我不喜欢安东尼奥尼,也不喜欢阿莫多瓦,因为它们的世界离我如此遥远;可叹年幼无知的我看了那么多岩井俊二,却依然分不清苍井优与苍井 空。
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电影越来越没有兴趣,先是我对各种装逼行为越来越没兴趣,甚至反感。当我发现随便一个只喜好好莱坞烂片的小屁孩都开始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写些不着四六的影评,我就知道这不但不够酷,而且很傻。看着不少文艺青年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了与“书评人”一样奇葩的“影评人”,并乐此不疲,以此为业之后,我猜测电影艺术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好而美丽的传说,如今,它的每一个毛孔无不渗透着商业运作的气息。此外,我还怀疑自己患上了某种“影像厌恶症”,这种症状的起因是我找了许多翻拍文学作品的电影来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质量参差,但都离我读过的马尔克斯、赫拉巴尔相距遥远,几乎形同陌路。作为一名铁杆儿的文字爱好者,我对一切非文字表达的艺术始终存有偏见,我不相信影像会比文字更为真实,因为它所表达的要远远少于它所遮蔽的部分;我也不相信快速变幻着的镜头语言能够比得上文字的叙述力量,因为它的节奏里永远不可能有停顿和留白,永远不能注入纯粹的思与诗。
某天,与几位文艺青年聚餐,有影评人一枚,学术男一枚,诗人两枚,外加我这样一枚混子。影评人与学术男相谈甚欢,内容为日 本限 制 级 电影,影评人表示术业有专攻,自己有志于此,而学术男则希望对方推荐几部来看,很黄很暴力的最好,可以调节被形而上学弄疼的颈椎。我始终沉默,并借机吃光了所有的火腿和腊肉。
闷骚的夏日午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我的宿舍毗邻水房和厕所,无数精壮男子在这里冷水浇头,冲刷无处挥霍的荷尔蒙,洋洋洒洒,抖落因郁积杂念而发黄的尿液。夏日午后,尘埃落定的宿舍里,我只穿一条花短裤,横陈满身的肥肉,赤条条地禅坐在钢架高低床的下铺,透过电脑显示器刺目的光,遥远的波罗的海正拍打着俄罗斯苍凉的海岸,几匹神情忧郁的马低着头啃食散落在沙滩上的苹果。此时,上铺的兄弟正在为晚上的泡妞活动积蓄能量,鼾声动天,脚下,饥饿的老鼠在我的破球鞋上寂寞地磨牙。只是时过境迁,我忘记了这个片段究竟属于《镜子》还是《乡愁》。
这段闷骚时光,我看了一个土鳖昆明文艺青年可以找到的所有文艺片片:从哲思的伯格曼到浅显的吕克贝松,从诗意的塔可夫斯基到直白的戈达尔;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味道恬淡,阿巴斯的樱桃滋味寡淡,杨德昌的少年们还未长大,而安哲罗普洛斯的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我喜爱贾樟柯,因为我曾熟谙小镇生活,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因为赋予理性的情感和赋予情感的理性;我不喜欢安东尼奥尼,也不喜欢阿莫多瓦,因为它们的世界离我如此遥远;可叹年幼无知的我看了那么多岩井俊二,却依然分不清苍井优与苍井 空。
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电影越来越没有兴趣,先是我对各种装逼行为越来越没兴趣,甚至反感。当我发现随便一个只喜好好莱坞烂片的小屁孩都开始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写些不着四六的影评,我就知道这不但不够酷,而且很傻。看着不少文艺青年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了与“书评人”一样奇葩的“影评人”,并乐此不疲,以此为业之后,我猜测电影艺术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好而美丽的传说,如今,它的每一个毛孔无不渗透着商业运作的气息。此外,我还怀疑自己患上了某种“影像厌恶症”,这种症状的起因是我找了许多翻拍文学作品的电影来看,《霍乱时期的爱情》、《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质量参差,但都离我读过的马尔克斯、赫拉巴尔相距遥远,几乎形同陌路。作为一名铁杆儿的文字爱好者,我对一切非文字表达的艺术始终存有偏见,我不相信影像会比文字更为真实,因为它所表达的要远远少于它所遮蔽的部分;我也不相信快速变幻着的镜头语言能够比得上文字的叙述力量,因为它的节奏里永远不可能有停顿和留白,永远不能注入纯粹的思与诗。
某天,与几位文艺青年聚餐,有影评人一枚,学术男一枚,诗人两枚,外加我这样一枚混子。影评人与学术男相谈甚欢,内容为日 本限 制 级 电影,影评人表示术业有专攻,自己有志于此,而学术男则希望对方推荐几部来看,很黄很暴力的最好,可以调节被形而上学弄疼的颈椎。我始终沉默,并借机吃光了所有的火腿和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