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兔子跑吧》
读书札记《兔子跑吧》
——解读“兔子”
很久没有像这样耐心琢磨一部书了,一部作者历时三十多年写成的长篇巨著。虽然至今我也才看过了全部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兔子跑吧》以及《兔子归来》,但有些感触还是要先记下来。因为这部书对我的启发确实很大,下面我简要地从结构、人物性格和情节背后的象征意义三点来讲。
首先是全书的结构,在作者的介绍里写着:约翰·厄普代克是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这部“兔子”系列就是厄普代克这种跨文体写作的巨著。在结构安排上作者很明显借用了舞台剧的模式,将兔子一生复杂的经历浓缩到短短几个月间,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一部关于兔子的四幕戏剧。明白了这些对于全书结构的解读就变得容易多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拿戏剧上的“三一律”来作参照。虽然这种古典戏剧原则曾被人一再攻击,但从广义上讲,谁也无法将它绕开,因为它能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矛盾突出。兔子系列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这部总字数超过120万的巨著,倘若换成普鲁斯特式的写法,那对于读者来说无疑将是件十分悲惨的事情。
作者在兔子一生中巧妙选取了59年、69年、79年和89年四个时段为坐标,“九”即代表了一个年代的结束,也宣告了一个崭新年代的开始。厄普代克是个高明的说书人,他总是将自己的虚构伪装在一幅现实的外衣下面,五十年代的大众广播、六十年代的登月、越战等等流行元素都被他引入书中。每一部持续的时间都不过三四个月,在这期间兔子一次又一次的逃跑,但造成兔子逃跑的原因却孕育在之前的漫长十年中。于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矛盾冲突演绎到高潮的表象,而随着作者的回溯许多悬念才依次被揭开。悬念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杀手锏,高明的创作者会在事件发生前留些蛛丝马迹,之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再之后才会逐步解开谜团,我愿意将这个步骤称为叙述中的“三一律”。
兔子第一次逃跑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随着一声金属的“咔哒”声,他打开门,却发现他妻子坐在扶手椅里,端着一杯威士忌在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小。”
“你在家呀?”他说:“那锁门干吗?”
她把目光投向他的一侧,呆呆的黑眼睛由于看电视而有些发红。“是他自己锁上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兔子的妻子是个呆头呆脑的女人,并且不善持家。两人经过一阵不算激烈的争吵,兔子第一次逃跑了。看到他连夜开着汽车逃离布鲁厄时,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有些摸不到头脑,难道仅仅一次争吵就导致如此么。当兔子遇见他的老师时,兔子说出了原因:“我妻子是个酒鬼,她把所有弄得一团糟!”这个因素我们可以称为现实中的,当然还有精神上的,那就是:兔子曾经是个很好的篮球队员,但现今平庸的生活却让他无法忍受,于是兔子的逃跑就具有了社会性,其实这个伏笔作者在一开头描述兔子打球时候就安排好了。对于一部构思精妙的作品,我们不应放弃任何一闪而过的情节,因为伏笔常常就隐藏在我们目光照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说说人物性格的设置。作者在设置人物的时候采取了许多象征的手法,当然这种手法也表现在安排情节上。“兔子”是主人公哈利的外号,我想这个外号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是形象上的相似,文中说他长着“宽大的白脸,浅蓝色的瞳仁”,当然这只是表面一层。第二,兔子生性善良,胆小怕事,遇到敌人总是没命的奔跑,这点与哈利在精神上极为相似,他总是在不断逃离着妻子、情人、工作、家庭和社会。第三,兔子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给哈利起这个外号儿,也暗示他喜欢到处拈花惹草。第四,兔子在实验室里一般是用来解剖的动物,这也意味着哈利在社会中总是牺牲品的角色。另外的几个主要人物如牧师埃尔克斯象征着落后的基督教,妹妹咪姆象征着先知,篮球教练象征着精神导师,妻子象征着空洞的物质生活,岳父象征着暴发户等等。
在情节设置上作者也大量运用象征和意象,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哈利的所有追求和逃避都包含着精神和物质两种内涵,他一方面感觉敏锐,善于察觉外部世界的危险,但另一方面他对危险背后的原因却仅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兔子内心总是充满疑惑,他四处逃避的同时又渴望宗教的召唤,他对上帝的崇敬就如同他对性爱的渴望一样都出自于本能。第一部中,哈利和鲁斯同居期间曾在斯密斯太太的花园中工作,花园象征着天堂,哈利在这里得到了救赎。
应该说任何一部伟大作品都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苍白的一元式作品往往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从卡夫卡的《城堡》、到萨特的《墙》、加缪的《第一个人》,哲学命题在小说情节设置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象征群和意向群在作品中相互交错。这就需要作者在处理人物时运用宏观构思,将现实和抽象合二为一。这里的作者其实更像个棋手,他笔下的每个人物既要是棋盘上的棋子,也应是棋手战术思想的客观体现。
——2008 11
——解读“兔子”
很久没有像这样耐心琢磨一部书了,一部作者历时三十多年写成的长篇巨著。虽然至今我也才看过了全部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兔子跑吧》以及《兔子归来》,但有些感触还是要先记下来。因为这部书对我的启发确实很大,下面我简要地从结构、人物性格和情节背后的象征意义三点来讲。
首先是全书的结构,在作者的介绍里写着:约翰·厄普代克是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这部“兔子”系列就是厄普代克这种跨文体写作的巨著。在结构安排上作者很明显借用了舞台剧的模式,将兔子一生复杂的经历浓缩到短短几个月间,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一部关于兔子的四幕戏剧。明白了这些对于全书结构的解读就变得容易多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拿戏剧上的“三一律”来作参照。虽然这种古典戏剧原则曾被人一再攻击,但从广义上讲,谁也无法将它绕开,因为它能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矛盾突出。兔子系列的成功之处也在于此,这部总字数超过120万的巨著,倘若换成普鲁斯特式的写法,那对于读者来说无疑将是件十分悲惨的事情。
作者在兔子一生中巧妙选取了59年、69年、79年和89年四个时段为坐标,“九”即代表了一个年代的结束,也宣告了一个崭新年代的开始。厄普代克是个高明的说书人,他总是将自己的虚构伪装在一幅现实的外衣下面,五十年代的大众广播、六十年代的登月、越战等等流行元素都被他引入书中。每一部持续的时间都不过三四个月,在这期间兔子一次又一次的逃跑,但造成兔子逃跑的原因却孕育在之前的漫长十年中。于是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矛盾冲突演绎到高潮的表象,而随着作者的回溯许多悬念才依次被揭开。悬念是小说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杀手锏,高明的创作者会在事件发生前留些蛛丝马迹,之后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再之后才会逐步解开谜团,我愿意将这个步骤称为叙述中的“三一律”。
兔子第一次逃跑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随着一声金属的“咔哒”声,他打开门,却发现他妻子坐在扶手椅里,端着一杯威士忌在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小。”
“你在家呀?”他说:“那锁门干吗?”
她把目光投向他的一侧,呆呆的黑眼睛由于看电视而有些发红。“是他自己锁上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兔子的妻子是个呆头呆脑的女人,并且不善持家。两人经过一阵不算激烈的争吵,兔子第一次逃跑了。看到他连夜开着汽车逃离布鲁厄时,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有些摸不到头脑,难道仅仅一次争吵就导致如此么。当兔子遇见他的老师时,兔子说出了原因:“我妻子是个酒鬼,她把所有弄得一团糟!”这个因素我们可以称为现实中的,当然还有精神上的,那就是:兔子曾经是个很好的篮球队员,但现今平庸的生活却让他无法忍受,于是兔子的逃跑就具有了社会性,其实这个伏笔作者在一开头描述兔子打球时候就安排好了。对于一部构思精妙的作品,我们不应放弃任何一闪而过的情节,因为伏笔常常就隐藏在我们目光照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说说人物性格的设置。作者在设置人物的时候采取了许多象征的手法,当然这种手法也表现在安排情节上。“兔子”是主人公哈利的外号,我想这个外号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是形象上的相似,文中说他长着“宽大的白脸,浅蓝色的瞳仁”,当然这只是表面一层。第二,兔子生性善良,胆小怕事,遇到敌人总是没命的奔跑,这点与哈利在精神上极为相似,他总是在不断逃离着妻子、情人、工作、家庭和社会。第三,兔子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给哈利起这个外号儿,也暗示他喜欢到处拈花惹草。第四,兔子在实验室里一般是用来解剖的动物,这也意味着哈利在社会中总是牺牲品的角色。另外的几个主要人物如牧师埃尔克斯象征着落后的基督教,妹妹咪姆象征着先知,篮球教练象征着精神导师,妻子象征着空洞的物质生活,岳父象征着暴发户等等。
在情节设置上作者也大量运用象征和意象,从而使这部小说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哈利的所有追求和逃避都包含着精神和物质两种内涵,他一方面感觉敏锐,善于察觉外部世界的危险,但另一方面他对危险背后的原因却仅停留在表面认识上。兔子内心总是充满疑惑,他四处逃避的同时又渴望宗教的召唤,他对上帝的崇敬就如同他对性爱的渴望一样都出自于本能。第一部中,哈利和鲁斯同居期间曾在斯密斯太太的花园中工作,花园象征着天堂,哈利在这里得到了救赎。
应该说任何一部伟大作品都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苍白的一元式作品往往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从卡夫卡的《城堡》、到萨特的《墙》、加缪的《第一个人》,哲学命题在小说情节设置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象征群和意向群在作品中相互交错。这就需要作者在处理人物时运用宏观构思,将现实和抽象合二为一。这里的作者其实更像个棋手,他笔下的每个人物既要是棋盘上的棋子,也应是棋手战术思想的客观体现。
——2008 11
-
Edelwei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8 04:48:23
-
Yu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2 11:40:39
-
SharonTsoi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2 00:22:27
-
豆友36838302 赞了这篇日记 2011-01-14 1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