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本有意思的书(完整版)
《贺涛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民国王文濡选评的《近代文评注读本》,说起来确是部“俗书”,但有许多好文章我都是第一次在这里读到的,其中就包括贺涛的文章。现在清末掌故似是显学,但听说过贺涛之名的恐怕也并不多。
贺涛(1847-1911),字松坡,直隶武强人,师从吴汝纶、张裕钊,官至刑部主事。可能因为未入民国就死了,名字留在了被翻过去的那页历史上。我读了这本新校点的文集,愈发赞佩其才识。他的文章深雄雅健,不仅是桐城后劲,就是放到晚清古文名家的队伍里也是无愧色的。
贺涛虽没有很深的西学修养,但对“新学”的看法是透彻的,比如他在《复吴辟疆(闿生)书》里说:“往者时会未至,有言新学者辄为世所诟病,今朝廷欲以外国学制育才……学犹未立,而趋时之士或走四方以求师,争购西书,惟恐不及……朝廷既倡道天下以新学矣,中国之书虽未遽废,势必有所偏重,其修旧业者不过如胥吏之考故事、幕宾之读律法、俗儒采集性理之说耳……吾师(指吴闿生之父吴汝纶)逆知其将然也,故于士狃旧习时,辄以新学启迪,后者既知变矣,则又急起而持之,以防中学之废。大贤闵世之苦衷,固学者所宜深体而急图者也。”吴汝纶为《天演论》作过序,是很看重“新学”的旧文人,在这一点上,贺涛跟他的老师态度接近。我们如今读吴汝纶、严复、贺涛的文字,不免感慨他们这番在中学、西学之间找平衡点的苦心被辜负、被淡忘了。
《吴汝纶尺牍》里收有多封与贺涛论学衡文的书信,有趣的是,1896年,吴汝纶在信中向贺涛介绍《泰西新史揽要》等西学“新出之书”,三年后,贺涛在他写的《吴先生六十寿序》里就提到好多外国人名,事实上,全是从《泰西新史揽要》里来的。彼时文人的风气,于此可见一斑。
《异教徒》,(英)切斯特顿著,汪咏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版。
切斯特顿的小品文,以前有过不止一个译本,但选的文章都偏于“软性”,在我看来,目前的这一本,是切斯特顿一生中写过的最好的书,充满理趣,将他那种“悖论”语言发挥到极致了。
这本书英文名是Heretics,译作《异教徒》是个相当严重的错误。Heretic,是“异端”的意思,指教派中的离经叛道者,它的反义词是“正统”(这正是切斯特顿另一本书的名字),而与“异教徒”相对的应该是“基督徒”。打一个也许不很恰当的比方:后者是“敌我矛盾”,前者则是“人民内部矛盾”
他的“悖论”语言,特色何在呢?你读一下这段话就了然了:“把你的男管家踢到楼下,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不民主的事,这样做也许不对,但并不代表你没有博爱,在某种意义上,你那一拳或一脚可以说是在宣告主仆平等……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不是期望男管家多多少少符合你的心意;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是像众多现代人道主义者所说的:‘当然,人应该体谅那些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实际上,如果将一切考虑在内,我们可以不无夸张地说: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是不把男管家踢到楼下这种惯常的行为。”其实,从逻辑关系上讲,切斯特顿的推演是有漏洞的,但你读到最后一句,肯定会忍不住要笑了;不单笑,还有点被他说服了,这就是切斯特顿的魅力。
《易顺鼎研究》,陈松青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现在出版界有很多针对某一文化名人的年谱、传记、评传之类的研究著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隐恶扬善、一味褒奖的,读了之后,感觉天地间居然曾有这等崇高完满之人,而并世无一见,悲也夫!其实,常常并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是作者探得隐情有意为尊者讳,有的则是研究不深入,根本不知其详。《易顺鼎研究》不是这种著作,它探讨了不少有趣的,在我看来,也很有意义的话题。
近代诗人易顺鼎,是离完人最远的那种存在。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里说:“樊山谓实甫(顺鼎字)‘贪财、好色、不怕死’。说者谓此句只两层,一即‘贪财’,一即‘好色不怕死’。”妙语解颐。《易顺鼎研究》第二章专辟一节讲“易顺鼎与艺人的交往”,其实就是易实甫捧戏子的事。喻血轮《绮情楼杂记》里说易实甫捧坤伶刘喜奎,每日必过喜奎家一次,入门必脱帽狂呼:“我的亲娘,我又来了。”不知有据否。第三章有一节“易氏一家的乩笔诗”,这本是类似“笔仙”的迷信活动,但易顺鼎确实写了许多这种诗,装神弄鬼,也算近代诗坛一奇。作者对易顺鼎贪财、攀附、好色、迷信诸多如今看来很不光彩的行径丝毫不回避,写得特别明白。
作者校点出版了《易顺鼎诗文集》,对易顺鼎生平事迹了解极深。这本书不是以严格的学术论著方式去写的,我认为反而是它的优点。这“研究”,那“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把世间的人和事说清楚吗?说得清楚详明,就是好的研究。
民国王文濡选评的《近代文评注读本》,说起来确是部“俗书”,但有许多好文章我都是第一次在这里读到的,其中就包括贺涛的文章。现在清末掌故似是显学,但听说过贺涛之名的恐怕也并不多。
贺涛(1847-1911),字松坡,直隶武强人,师从吴汝纶、张裕钊,官至刑部主事。可能因为未入民国就死了,名字留在了被翻过去的那页历史上。我读了这本新校点的文集,愈发赞佩其才识。他的文章深雄雅健,不仅是桐城后劲,就是放到晚清古文名家的队伍里也是无愧色的。
贺涛虽没有很深的西学修养,但对“新学”的看法是透彻的,比如他在《复吴辟疆(闿生)书》里说:“往者时会未至,有言新学者辄为世所诟病,今朝廷欲以外国学制育才……学犹未立,而趋时之士或走四方以求师,争购西书,惟恐不及……朝廷既倡道天下以新学矣,中国之书虽未遽废,势必有所偏重,其修旧业者不过如胥吏之考故事、幕宾之读律法、俗儒采集性理之说耳……吾师(指吴闿生之父吴汝纶)逆知其将然也,故于士狃旧习时,辄以新学启迪,后者既知变矣,则又急起而持之,以防中学之废。大贤闵世之苦衷,固学者所宜深体而急图者也。”吴汝纶为《天演论》作过序,是很看重“新学”的旧文人,在这一点上,贺涛跟他的老师态度接近。我们如今读吴汝纶、严复、贺涛的文字,不免感慨他们这番在中学、西学之间找平衡点的苦心被辜负、被淡忘了。
《吴汝纶尺牍》里收有多封与贺涛论学衡文的书信,有趣的是,1896年,吴汝纶在信中向贺涛介绍《泰西新史揽要》等西学“新出之书”,三年后,贺涛在他写的《吴先生六十寿序》里就提到好多外国人名,事实上,全是从《泰西新史揽要》里来的。彼时文人的风气,于此可见一斑。
《异教徒》,(英)切斯特顿著,汪咏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5月版。
切斯特顿的小品文,以前有过不止一个译本,但选的文章都偏于“软性”,在我看来,目前的这一本,是切斯特顿一生中写过的最好的书,充满理趣,将他那种“悖论”语言发挥到极致了。
这本书英文名是Heretics,译作《异教徒》是个相当严重的错误。Heretic,是“异端”的意思,指教派中的离经叛道者,它的反义词是“正统”(这正是切斯特顿另一本书的名字),而与“异教徒”相对的应该是“基督徒”。打一个也许不很恰当的比方:后者是“敌我矛盾”,前者则是“人民内部矛盾”
他的“悖论”语言,特色何在呢?你读一下这段话就了然了:“把你的男管家踢到楼下,这并不是什么特别不民主的事,这样做也许不对,但并不代表你没有博爱,在某种意义上,你那一拳或一脚可以说是在宣告主仆平等……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不是期望男管家多多少少符合你的心意;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是像众多现代人道主义者所说的:‘当然,人应该体谅那些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实际上,如果将一切考虑在内,我们可以不无夸张地说:真正不民主、不博爱的,是不把男管家踢到楼下这种惯常的行为。”其实,从逻辑关系上讲,切斯特顿的推演是有漏洞的,但你读到最后一句,肯定会忍不住要笑了;不单笑,还有点被他说服了,这就是切斯特顿的魅力。
《易顺鼎研究》,陈松青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现在出版界有很多针对某一文化名人的年谱、传记、评传之类的研究著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隐恶扬善、一味褒奖的,读了之后,感觉天地间居然曾有这等崇高完满之人,而并世无一见,悲也夫!其实,常常并不是那么回事。有的是作者探得隐情有意为尊者讳,有的则是研究不深入,根本不知其详。《易顺鼎研究》不是这种著作,它探讨了不少有趣的,在我看来,也很有意义的话题。
近代诗人易顺鼎,是离完人最远的那种存在。王森然《易顺鼎先生评传》里说:“樊山谓实甫(顺鼎字)‘贪财、好色、不怕死’。说者谓此句只两层,一即‘贪财’,一即‘好色不怕死’。”妙语解颐。《易顺鼎研究》第二章专辟一节讲“易顺鼎与艺人的交往”,其实就是易实甫捧戏子的事。喻血轮《绮情楼杂记》里说易实甫捧坤伶刘喜奎,每日必过喜奎家一次,入门必脱帽狂呼:“我的亲娘,我又来了。”不知有据否。第三章有一节“易氏一家的乩笔诗”,这本是类似“笔仙”的迷信活动,但易顺鼎确实写了许多这种诗,装神弄鬼,也算近代诗坛一奇。作者对易顺鼎贪财、攀附、好色、迷信诸多如今看来很不光彩的行径丝毫不回避,写得特别明白。
作者校点出版了《易顺鼎诗文集》,对易顺鼎生平事迹了解极深。这本书不是以严格的学术论著方式去写的,我认为反而是它的优点。这“研究”,那“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把世间的人和事说清楚吗?说得清楚详明,就是好的研究。
-
小豆子啦啦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3-14 20:38:26
-
哇哇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3:12:46
-
迷思白辣椒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2:27:40
-
Luc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1:27:11
-
小王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1:00:37
-
超级三棱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0:52:01
-
stellastar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10:49:59
-
跨﹏时 、代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9:49:24
-
前边机枪扫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9:39:01
-
冰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9:10:08
-
吟游诗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9:05:51
-
腋毛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5:20:11
-
Morg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1:10:57
-
有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7 00:51:59
-
苍茫云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56:49
-
还是大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53:32
-
ECH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49:23
-
一天夏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42:49
-
索马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21:20
-
米小白-Later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2:04:13
-
skylar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1:40:10
-
老闲奶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1:36:07
-
冰箱装得进大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1-16 2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