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名人4
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吕克玉、成文英、何丹仁等,义乌人。1921年10月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读书时,曾与潘漠华等组织文学团体晨光社,主办《晨光》旬刊。1922年又与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组织湖畔诗社,合出诗集《湖畔》,被称为湖畔诗人。次年12月又与潘漠华、应修人合出诗集《春的歌集》。1925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2月,在上海通过柔石介绍,认识鲁迅,筹办《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先后译有苏联伏洛夫斯基的(社会的作家论)、普列汉诺大的《艺术与社会生活》、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等书,1929年10月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筹备工作。1931年任左联的党团书记,负责党与鲁迅之间的联系,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曾在鲁迅协助下秘密编辑出版《前哨》杂志.1932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同年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主任、副校长,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中央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红军大学和党校工作。1936年春,奉派上海,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曾向鲁迅传达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同年10月,主持鲁迅的丧事。后来写有不少有关鲁迅的重要著作。1939年任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捕,在上饶集中营关押近二年。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艺工作者协会主席,鲁迅著作编刊社社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1958年被错划右派。“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1976年月31日逝世。1979年平反昭雪,恢复党籍和政治名誉。解放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论文集》(第一卷)、《回忆鲁迅》、《雪峰寓言》、《寓言》及电影文学剧本《上饶集中营》等。此外还长期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