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问之第5问 谈谈大益
100问之第5问 谈谈大益
前几天谈自己的茶之初,拉的太长了,而且不相关内容过多。后面会慢慢的调整,改邪归正,既然是写茶就只写茶相关的,自己的回忆占据尽量少的篇幅。
切入正题,谈谈自己现在对大益的认识,关于大益看过很多资料,也听过很多前辈的讲解,但总是看了忘听了忘,现在需总结出一份自己的资料,行文逻辑和语言习惯适合自己大脑的资料。这也算是一个坑,因为我的系列本来就是100问系列,每天提出一个问题,不求马上解决,只算是挖出了一个坑,上网时聊天时可以有重点的留意,平日用手机用笔记本,慢慢把坑填满。注定了我的系列涉及的知识很专,可是又从我这里学不到许多东西,因为这些问题我只是提出来,我也解答不了。等慢慢习惯了写作,我想把群里每天聊的内容更多的整合进来,象大滇那样,并且保持高产。
大益是勐海茶厂注册的商标,之前都是和其他茶厂一样统一使用“中茶”商标。问题是勐海茶厂是从具体何时,那款产品开始使用“大益”商标的(参照大滇的观点)。勐海茶厂的前身的佛海茶厂,成立于1940年,1953年改名为勐海茶厂(景洪的观点)。
大益(勐海茶厂)这些年的年产量是多少?需要准确数据。
[[[[[[[[[ 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还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政府,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续花钱,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勐海茶厂租了2万亩地请茶农种茶,然后晒青,交给勐海茶厂。我们来推算下产量,因为是自己的茶园,意味着春茶夏茶秋茶你必须全部接收,按云南茶园产量40-50公斤一亩计算,年产茶800-1000吨,如果是2005年前,绝对用不完这么多料,在2006年后,这个就不够了,所以,勐海茶厂的大部分原料,仍然依赖于外面收购,按目前的产量5000-7000吨而言,大家可以估算超过80%的茶不是用自己茶园的茶做的,从这个简单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很多有用的信息,1000吨里按比例,300吨春茶、400吨夏茶、300吨秋茶,这个是必须每年都用掉的,怎么用?第一是发酵熟茶,第二是拼配,总不能把夏茶秋茶都扔掉吧。回到收购方面来说,要收购5000吨以上的茶,是一个巨额数字,1000卡车茶,那么,以勐海茶厂1200个员工,其中工人800多,销售人员100多,行政人员100多,负责收购的人,就算20人吧,人均需要收购250吨茶,所以,在毛茶收购环节,想把关多严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视后续的精加工的缘故。对于大宗商品,为了保持品质的稳定,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特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是拼配的本源。其实,口感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大益批次的含义,例如001批,102,三位数,第一位代表当年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后两位代表第几批次。
大益老五样,7542,7572,8582,8592,7262.
7542就是著名的88青饼,1981年配方,1982年生产。大益自称为生茶标杆。
7572,大益自称熟茶标杆。八成熟。放三年左右适合饮用。
8582和8592,是1985年香港南天公司定制,一生一熟。10月23日周日,在李明阳的荔花村茶店有喝到深圳仓98年的8582,干茶已陈化的和熟茶无异,汤色口感都类似熟茶,滋味还略有苦味,稍有收敛性,回甘一般。甜味一般。陈腐气明显,十余泡后散去,茶汤越来越醇和,水味后面慢慢显出来。没有期望中对陈年生茶的那么美好,和熟茶比较接近了,可能是仓库湿度比较大的缘故,在更干燥的地方存放估计会能达到想象中陈年茶的各种感觉。8582的新茶也是喝过的,莹送给我的,晚上的时候几个人一起喝,真的是奇苦难忍,而且回甘又慢,简直无法下咽,是今日才晓得棉纸上8582的含义。8592有机会很想也尝试尝试。
7262,标志着普洱茶进入大雅之堂,2000年以后投产。而且此茶的炒作较少,所以性价比不错,需要放7年以上可以喝。[[2011-12-14添加,前几日在虎门镇的品普买了片7262,价格实在不坑爹,60块。回广州在茶毛招待所喝了感觉还不错。]]
要理解大益,只要弄懂了这五款茶就可以了。此外在大滇博文里有推荐购买的还有另外几款,V93熟沱,火味重,放5年左右;7261、勐海之星、8562需放7年以上;8592.。此外,901贡沱,适合现在喝。收藏普洱的原则是“整件、熟茶、常规”。这几款产品的价格在淘宝都可以查到。
大益的话题今天先这么多,文中的几个坑现在头好昏,有空了慢慢填满。
前几天谈自己的茶之初,拉的太长了,而且不相关内容过多。后面会慢慢的调整,改邪归正,既然是写茶就只写茶相关的,自己的回忆占据尽量少的篇幅。
切入正题,谈谈自己现在对大益的认识,关于大益看过很多资料,也听过很多前辈的讲解,但总是看了忘听了忘,现在需总结出一份自己的资料,行文逻辑和语言习惯适合自己大脑的资料。这也算是一个坑,因为我的系列本来就是100问系列,每天提出一个问题,不求马上解决,只算是挖出了一个坑,上网时聊天时可以有重点的留意,平日用手机用笔记本,慢慢把坑填满。注定了我的系列涉及的知识很专,可是又从我这里学不到许多东西,因为这些问题我只是提出来,我也解答不了。等慢慢习惯了写作,我想把群里每天聊的内容更多的整合进来,象大滇那样,并且保持高产。
大益是勐海茶厂注册的商标,之前都是和其他茶厂一样统一使用“中茶”商标。问题是勐海茶厂是从具体何时,那款产品开始使用“大益”商标的(参照大滇的观点)。勐海茶厂的前身的佛海茶厂,成立于1940年,1953年改名为勐海茶厂(景洪的观点)。
大益(勐海茶厂)这些年的年产量是多少?需要准确数据。
[[[[[[[[[ 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还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政府,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续花钱,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勐海茶厂租了2万亩地请茶农种茶,然后晒青,交给勐海茶厂。我们来推算下产量,因为是自己的茶园,意味着春茶夏茶秋茶你必须全部接收,按云南茶园产量40-50公斤一亩计算,年产茶800-1000吨,如果是2005年前,绝对用不完这么多料,在2006年后,这个就不够了,所以,勐海茶厂的大部分原料,仍然依赖于外面收购,按目前的产量5000-7000吨而言,大家可以估算超过80%的茶不是用自己茶园的茶做的,从这个简单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很多有用的信息,1000吨里按比例,300吨春茶、400吨夏茶、300吨秋茶,这个是必须每年都用掉的,怎么用?第一是发酵熟茶,第二是拼配,总不能把夏茶秋茶都扔掉吧。回到收购方面来说,要收购5000吨以上的茶,是一个巨额数字,1000卡车茶,那么,以勐海茶厂1200个员工,其中工人800多,销售人员100多,行政人员100多,负责收购的人,就算20人吧,人均需要收购250吨茶,所以,在毛茶收购环节,想把关多严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视后续的精加工的缘故。对于大宗商品,为了保持品质的稳定,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特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是拼配的本源。其实,口感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
大益批次的含义,例如001批,102,三位数,第一位代表当年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后两位代表第几批次。
大益老五样,7542,7572,8582,8592,7262.
7542就是著名的88青饼,1981年配方,1982年生产。大益自称为生茶标杆。
7572,大益自称熟茶标杆。八成熟。放三年左右适合饮用。
8582和8592,是1985年香港南天公司定制,一生一熟。10月23日周日,在李明阳的荔花村茶店有喝到深圳仓98年的8582,干茶已陈化的和熟茶无异,汤色口感都类似熟茶,滋味还略有苦味,稍有收敛性,回甘一般。甜味一般。陈腐气明显,十余泡后散去,茶汤越来越醇和,水味后面慢慢显出来。没有期望中对陈年生茶的那么美好,和熟茶比较接近了,可能是仓库湿度比较大的缘故,在更干燥的地方存放估计会能达到想象中陈年茶的各种感觉。8582的新茶也是喝过的,莹送给我的,晚上的时候几个人一起喝,真的是奇苦难忍,而且回甘又慢,简直无法下咽,是今日才晓得棉纸上8582的含义。8592有机会很想也尝试尝试。
7262,标志着普洱茶进入大雅之堂,2000年以后投产。而且此茶的炒作较少,所以性价比不错,需要放7年以上可以喝。[[2011-12-14添加,前几日在虎门镇的品普买了片7262,价格实在不坑爹,60块。回广州在茶毛招待所喝了感觉还不错。]]
要理解大益,只要弄懂了这五款茶就可以了。此外在大滇博文里有推荐购买的还有另外几款,V93熟沱,火味重,放5年左右;7261、勐海之星、8562需放7年以上;8592.。此外,901贡沱,适合现在喝。收藏普洱的原则是“整件、熟茶、常规”。这几款产品的价格在淘宝都可以查到。
大益的话题今天先这么多,文中的几个坑现在头好昏,有空了慢慢填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