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300—100年罗马军团战斗模式
现存最为可靠的史料是波利比维斯(Polybius)与利瓦伊(Livy)所写的文献,里面都提到罗马军团列阵时如同棋盘格一样,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作者富勒将军就曾对于这种棋盘格战斗序列的罗马军团作战能力表示怀疑,因为如果以这种排列方式进行三线战列分次投入的车轮战,敌军绝对可以从战列中连与连之间的空隙穿过,那么罗马军团将会瞬间崩溃。不过,西方的学者在经过百年来的研究与实作(是真的实作,十九世纪某位热爱罗马军事史的普鲁士陆军将军就真的命令他的部下根据历史文献实地 演练一番),已经推论出罗马军团可能的作战方式,以下根据希腊罗马军事史学者Victor Davis Hanson先生所绘的简图改编的罗马军团接战图解﹕
图例﹕
∵ 轻步兵,配备铜头盔(外覆兽皮)、圆盾、希腊式长剑、轻标枪数支或投石带。
□ 枪矛兵百人队,一队60~80人,配备全副盔甲、方盾、短刺剑、重型标枪。
■ 主力兵百人队,人数与武装同枪矛兵百人队。
▄ 预备兵百人队,一队约30人,配备全副盔甲、方盾、短刺剑、长矛。
1.罗马军团的战斗开始于轻步兵,他们首先前进至敌军前方投掷手中的轻标枪或以投石带丢石头,除了可以一探敌军虚实、骚扰敌军造成些微伤亡、还能激怒敌 军往前进,以利后方正规部队投入战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轻步兵群接敌
敌 军
2.若敌军持续向前推进,轻步兵就会依照指挥官的命令后撤,经由各战列队伍间的空隙撤退至最后方整队。此时,枪矛兵战列的各连将会缓缓向前推进。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 □↑□↑□↑□↑□
∵□ ∵□∵□∵□∵□∵ □∵□∵□∵□∵□→枪矛兵战列 前进
∵ ∵ ∵ ∵ ∵ ∵ ∵ ∵ ∵ ∵ 轻步兵 自空隙中撤退
敌 军
3.当轻步兵完全撤出枪矛兵的战列时,枪矛兵会依据军号手或掌旗官的讯号,迅速排列为战斗队形,原本一个连当中排在后方的百人队会快速地向前填补原本连与连之间的空隙,如此形成一个拥有二十个百人队正面且没有空隙的战列。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枪矛兵战列 列队
↓ ↓ ↓
敌 军
4.枪矛兵战列向前打击敌人,罗马军团重步兵的标准接战程序是在接敌前先以武器敲打方盾,缓缓前进,威吓敌军。在距离敌军五十公尺左右开始快跑,当最前排的士兵离敌军短于三十公尺时,前两排的士兵会掷出重型标枪,这一阵标枪雨并不一定能造成敌军伤亡,却可能造敌军前锋阵形混乱,掷出标枪的罗马兵马上拔出短剑冲入敌军混乱的阵形中,先以方盾冲撞再辅以短剑突刺进行肉博战。在后方的罗马士兵会趁着前两排的同僚缠住敌军部队前排士兵的机会以同样的方式向敌军后方部队冲锋,以此一波波的打击直到敌军崩溃为止。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枪矛兵战列接敌
□□□□□□□□□□□□□□□□□□□
敌 军
5.经过一段时间,枪矛兵战列可能因为战斗而气力衰竭,如果此时敌军仍然没有崩溃的迹象,那么指挥官就会下令枪矛兵战列后撤、主力兵战列前进预备投入战斗。就如同之前轻步兵后撤一般,枪矛兵各百人队也是经由主力兵战列与预备兵战列中各连队间的空隙有秩序地撤回大部队最后方整队休息。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主力兵战列前进
□ □ □ □ □ □ □ □ □ □ 枪矛兵撤退
敌 军
6.主力兵战列排成战斗队形,如同之前的枪矛兵战列一样,是一个正面二十个百人队的战列。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主力兵战列 列队
敌 军
7.完成列队的主力兵战列相前推进打击敌军,使用的接战方式如同之前的枪矛兵战列,到了这个阶段,敌军通常已经打得筋疲力竭、阵型混乱。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主力兵战列接敌
████████████████████
敌 军
8.当然,如果主力兵战列也无法使敌军崩溃时,那么就要动用到最后一线兵力,也就是预备兵战列,如同之前战列互换的程序,在主力兵通过预备兵连队间空隙之后,预备兵也会结成一个严密的正面向前与敌军接战。预备兵战列并没有使用重型标枪,直到公元前107年罗马军团改制之前,他们都一直使用自罗马建城以来传统公民兵所使用的长矛,所以,如果说前两个战列的特点是单兵近身肉博战的话,那么,预备兵战列则仍旧延续希腊式方阵着重密集队型集体冲击的攻击方式。所以预备兵投入战斗,一则是利用集体冲击的方式给予敌军决定性的最后一击,二则是万一敌军非常顽强,那么可以利用密密麻麻的长矛林阻止敌军冲锋、并防止本身的队型崩溃。基本上,到了预备兵投入战斗时 ,敌军的力量大概已经被之前两个战列的战斗耗得差不多了,如果连预备兵的战力也无法持续,那么在后方整队休息的枪矛兵与主力兵将会重复之前的战列互换方式重新投入战斗,所以,理论上,这种「车轮战」的方式让罗马军团可以持续不断地打击敌军,直到敌军崩溃,不过,实际的作战中是很少动用到预备兵战列,一般到了主力兵战列投入时,布置在大部队两侧的骑兵队大概就已经迂回到敌军背后来个前后夹击。指挥官也会依据战场状况决定到底是要继续作战或全军撤退。 以上大致是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100年的罗马军团作战方式,当然,这样的作战方式是经过近两百年的演进而来的,例如,其实三线战列早在罗马共和国兵败阿里亚河之后但还在使用希腊式方阵时就已经采用,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将有限的人力做最有效的利用;还有就是最初只有枪矛兵战列才使用重型标枪,其余两个战列都是使用长矛,可见罗马军团是从最初仍重视集团冲撞慢慢演进到重视单兵肉博技巧。最后就是随着时代演进,枪矛兵与轻 步兵的区分越来越模糊。罗马军团是随着时代不断在演进的。
图例﹕
∵ 轻步兵,配备铜头盔(外覆兽皮)、圆盾、希腊式长剑、轻标枪数支或投石带。
□ 枪矛兵百人队,一队60~80人,配备全副盔甲、方盾、短刺剑、重型标枪。
■ 主力兵百人队,人数与武装同枪矛兵百人队。
▄ 预备兵百人队,一队约30人,配备全副盔甲、方盾、短刺剑、长矛。
1.罗马军团的战斗开始于轻步兵,他们首先前进至敌军前方投掷手中的轻标枪或以投石带丢石头,除了可以一探敌军虚实、骚扰敌军造成些微伤亡、还能激怒敌 军往前进,以利后方正规部队投入战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轻步兵群接敌
敌 军
2.若敌军持续向前推进,轻步兵就会依照指挥官的命令后撤,经由各战列队伍间的空隙撤退至最后方整队。此时,枪矛兵战列的各连将会缓缓向前推进。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 □↑□↑□↑□↑□
∵□ ∵□∵□∵□∵□∵ □∵□∵□∵□∵□→枪矛兵战列 前进
∵ ∵ ∵ ∵ ∵ ∵ ∵ ∵ ∵ ∵ 轻步兵 自空隙中撤退
敌 军
3.当轻步兵完全撤出枪矛兵的战列时,枪矛兵会依据军号手或掌旗官的讯号,迅速排列为战斗队形,原本一个连当中排在后方的百人队会快速地向前填补原本连与连之间的空隙,如此形成一个拥有二十个百人队正面且没有空隙的战列。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
□↓□↓□↓□↓□↓□↓□↓□↓□↓□↓→枪矛兵战列 列队
↓ ↓ ↓
敌 军
4.枪矛兵战列向前打击敌人,罗马军团重步兵的标准接战程序是在接敌前先以武器敲打方盾,缓缓前进,威吓敌军。在距离敌军五十公尺左右开始快跑,当最前排的士兵离敌军短于三十公尺时,前两排的士兵会掷出重型标枪,这一阵标枪雨并不一定能造成敌军伤亡,却可能造敌军前锋阵形混乱,掷出标枪的罗马兵马上拔出短剑冲入敌军混乱的阵形中,先以方盾冲撞再辅以短剑突刺进行肉博战。在后方的罗马士兵会趁着前两排的同僚缠住敌军部队前排士兵的机会以同样的方式向敌军后方部队冲锋,以此一波波的打击直到敌军崩溃为止。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主力兵战列
枪矛兵战列接敌
□□□□□□□□□□□□□□□□□□□
敌 军
5.经过一段时间,枪矛兵战列可能因为战斗而气力衰竭,如果此时敌军仍然没有崩溃的迹象,那么指挥官就会下令枪矛兵战列后撤、主力兵战列前进预备投入战斗。就如同之前轻步兵后撤一般,枪矛兵各百人队也是经由主力兵战列与预备兵战列中各连队间的空隙有秩序地撤回大部队最后方整队休息。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 →主力兵战列前进
□ □ □ □ □ □ □ □ □ □ 枪矛兵撤退
敌 军
6.主力兵战列排成战斗队形,如同之前的枪矛兵战列一样,是一个正面二十个百人队的战列。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
█↓█↓█↓█↓█↓█↓█↓█↓█↓█↓→主力兵战列 列队
敌 军
7.完成列队的主力兵战列相前推进打击敌军,使用的接战方式如同之前的枪矛兵战列,到了这个阶段,敌军通常已经打得筋疲力竭、阵型混乱。
∵∵∵∵∵∵∵∵∵∵∵∵∵∵∵∵∵∵∵∵∵∵ →轻步兵群
□ □ □ □ □ □ □ □ □ □ □ □ □ □ □ □ □ □ □ □ →枪矛兵战列
▄ ▄ ▄ ▄ ▄ ▄ ▄ ▄ ▄ ▄ ▄ ▄ ▄ ▄ ▄ ▄ ▄ ▄ ▄ ▄ →预备兵战列
主力兵战列接敌
████████████████████
敌 军
8.当然,如果主力兵战列也无法使敌军崩溃时,那么就要动用到最后一线兵力,也就是预备兵战列,如同之前战列互换的程序,在主力兵通过预备兵连队间空隙之后,预备兵也会结成一个严密的正面向前与敌军接战。预备兵战列并没有使用重型标枪,直到公元前107年罗马军团改制之前,他们都一直使用自罗马建城以来传统公民兵所使用的长矛,所以,如果说前两个战列的特点是单兵近身肉博战的话,那么,预备兵战列则仍旧延续希腊式方阵着重密集队型集体冲击的攻击方式。所以预备兵投入战斗,一则是利用集体冲击的方式给予敌军决定性的最后一击,二则是万一敌军非常顽强,那么可以利用密密麻麻的长矛林阻止敌军冲锋、并防止本身的队型崩溃。基本上,到了预备兵投入战斗时 ,敌军的力量大概已经被之前两个战列的战斗耗得差不多了,如果连预备兵的战力也无法持续,那么在后方整队休息的枪矛兵与主力兵将会重复之前的战列互换方式重新投入战斗,所以,理论上,这种「车轮战」的方式让罗马军团可以持续不断地打击敌军,直到敌军崩溃,不过,实际的作战中是很少动用到预备兵战列,一般到了主力兵战列投入时,布置在大部队两侧的骑兵队大概就已经迂回到敌军背后来个前后夹击。指挥官也会依据战场状况决定到底是要继续作战或全军撤退。 以上大致是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100年的罗马军团作战方式,当然,这样的作战方式是经过近两百年的演进而来的,例如,其实三线战列早在罗马共和国兵败阿里亚河之后但还在使用希腊式方阵时就已经采用,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将有限的人力做最有效的利用;还有就是最初只有枪矛兵战列才使用重型标枪,其余两个战列都是使用长矛,可见罗马军团是从最初仍重视集团冲撞慢慢演进到重视单兵肉博技巧。最后就是随着时代演进,枪矛兵与轻 步兵的区分越来越模糊。罗马军团是随着时代不断在演进的。
-
自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23 11:52:23
-
不生气的小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6 09:59:53
-
太空显微镜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1 19:02:52
-
枕书入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1 01:25:51
-
读与思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22:11:44
-
静水流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9:51:13
-
Col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7:21:21
-
kuroro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6:47: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6:33:10
-
蝉 赞了这篇日记 2011-10-10 16: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