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滴咖啡”与“冰镇咖啡”
偶然机会在北京遇见William,才知道冰咖啡和冰镇咖啡是两样东西。
大多数咖啡馆西餐厅的“冰咖啡”,其实是“冰镇咖啡”,预先做好的咖啡,冷藏冰镇,或者加冰块快速冷却。
另一种冰咖啡,严格来讲叫“冰滴咖啡”或“冰馏咖啡”,其制作过程和冰镇咖啡完全两样。
浦东机场1号楼,候机厅靠近1-3号登机口的Hope Star Cafe
曾经有次过早到达候机厅,看到隔壁桌几位金发美女在这里开了一瓶Penfold,看得我喉咙直冒烟,下飞机后迫不及待跑到朋友店里灌了一杯HouseWine。
这天看离登机时间还有20分钟,再来这里坐会儿,点了一杯Espresso,味道不错,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环顾店内四周,柜台角落处一个高大的器具一下让我睁大眼睛,哈哈,那不就是SODA当年画了半天的手稿中的实物么,以前没发现主要是木架子颜色根背景墙木板颜色一样,个子虽大但不起眼。
接下来当然是毫不犹豫点一杯尝尝,48元的价格,在候机厅内来讲也不离谱。
上来以后先尝一口原味,果然像SODA介绍说的,不酸不涩,也许是刚喝过Espresso的原因,冰滴味道很清爽,请服务员在上一杯冰水漱口后再尝还是如此,加了糖浆和奶精后味道也有别于一般的冰冻咖啡。正想再次品味时响起了催促登机的广播,不紧不慢喝完,但对味道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文字来形容。打电话给SODA求教这家伙居然回短信说在开会不接电话...只好下次会再去仔细品尝了。
现在回想起来,冰滴咖啡的味道,有点和《California Dreaming》的感觉类似:欢快,清爽。
[b]以下是转载朋友SODAMAN在“齐啡论坛”发的帖子:《象广东人煲汤一样,泡制一壶“冰滴咖啡”》[/b]
我的朋友Sam---很多“坛友”知道他---也有些“坛友”认识他---他是个道道地地的广东人。他很斯文也很“馋”,为了吃顿好的或者做顿好吃的东西“不遗余力”,这是典型的广东人的特点。他在“啡趣处”发了帖子,也贴了pp,说在北京,一位叫威廉的先生擅长做“冰滴咖啡”。看了照片,觉得这位威廉先生也貌似广东人。Sam,对吗?这“冰滴咖啡”喝进嘴确实要费点功夫,Sam说威先生非提前一天预定泡制不能饮用,其实一点不夸张。如同广东人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煲汤一样,这“冰滴咖啡”如同煲汤一样需要很长时间。
SODMAN自作自受,画了一张“冰滴咖啡”壶,来介绍一下我认为是咖啡史上最消耗时间的泡制方法与各位分享。其实这咖啡做法也是属于“滴滤”(drip)的一种,最早属于荷兰人发明,所以也叫荷兰咖啡(Dutch Coffee)。原理:1.利用水压 ,2.利用水滴速度决定萃取的质量, 3.冷水滴滤---保持原味美味。
接着,我说说冰滴咖啡的“swot”:
优点:1.不酸不涩 ,2.不加热可以降低咖啡因含量 ,3.咖啡壶很漂亮,美轮美奂可做艺术品在家“显摆”。
缺点:你要是没时间没耐心,或者没有人在意十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泡制出来的咖啡,就最好别尝试!!
机遇:可以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与众不同,1000%满足个人口味和成就感,适合泡妞泡客户以及一切利用情感可以打动的受众群体!
威胁:时间和体能精力的巨大消耗,受众的不理解甚至“不待见”----有无所事事玩物丧志吃饱了撑的没事做的嫌疑。哈哈,这些都是“戏说”,就当是煲汤吧,这样大家就接受了。
下面说说方法:
1, 按一杯咖啡计算吧,将适合做单品咖啡的咖啡豆磨得很细很细—绝不建议利用应该成为工艺品的家用手动磨豆机去磨---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开贴询问原因-----大约咖啡粉10克。
2, 接着将滤纸(绝对要买好的,否则有腊味的滤纸会毁了你的心血)放在萃取罐底部铺好。有人说要专业滤纸,很难买的,普通的把它铺好其实就行。
3, 确认水龙头是关住的
4, 纯净水+适量冰块=100毫升,倒进贮水/贮冰罐里。
5, 打开水龙头,调节速度。2-3滴/秒。
6, 先让水一点点浸在咖啡粉和滤纸里,完全湿润
7, 调节水龙头,每10秒滴7-9滴。个人认为7和9是底限,太慢会苦涩,太快就萃取不出好味道。矫情吧?!
8, 咖啡液会顺着蛇形滴管流进咖啡壶,漫长的制作过程开始了,直至贮水/贮冰罐里的水与冰完全通过萃取罐蛇形管滴进咖啡壶。
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温较高就一定要加冰,否则这么长时间,咖啡就酸了!!不喜欢冰咖啡的朋友也很简单,把咖啡再烧热就好了。
哈哈,折腾吗?不折腾!这叫热爱生活!象Sam这样的广东人一样热爱生活。 Sam,你不会生气吧?!
[b]我的回帖:[/b]
感谢伟大的SODAMAN的详细解答,满足了我这只“馋猫”的好奇心!
图片画得不错,有点达芬奇手稿的样子,一定要裱起来保存好,今后将成为“齐啡”的历史文物,呵呵
刚才搜索了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20滴,100毫升就是2000滴,假如每10秒7-9滴,那么100毫升水滴完也就是2222-2857秒钟,即37-47分钟,算上头尾准备的时间还有管道流动时间,1小时总够了吧?!那跟广东人煲汤动则几个小时比较就算不上“热爱生活”了。
但如果按照SODAMAN说的真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话,那我更加要找机会尝一尝了,但一定不是自己动手,而是提前预约了,我再馋也犯不上耗这个时间呆等。。。。那简直需要有木头的耐心与朝圣的诚心啊!
不过现如今广东人亲自“热爱生活”的,除了餐馆厨子,也只有退休在家的长辈了。我父母平常也不煲汤,但是每到周末母亲便会一大早给我们几个逐家MORNING CALL,确定大家都能回去吃晚饭时,母亲才会去市场挑选好材料,一边慢火熬煮,一边数着我们几点钟回家......如果母亲知道某个不孝的有其他安排不回去,那天的汤一定不像往常的那么香浓......这已经超出了“热爱生活”的范畴,是母亲对我们那份恒久不变的情感,与虔诚教徒朝圣之心无异。
扯得太远了,呵呵,PS: William是马来西亚人。
大多数咖啡馆西餐厅的“冰咖啡”,其实是“冰镇咖啡”,预先做好的咖啡,冷藏冰镇,或者加冰块快速冷却。
另一种冰咖啡,严格来讲叫“冰滴咖啡”或“冰馏咖啡”,其制作过程和冰镇咖啡完全两样。
浦东机场1号楼,候机厅靠近1-3号登机口的Hope Star Cafe
曾经有次过早到达候机厅,看到隔壁桌几位金发美女在这里开了一瓶Penfold,看得我喉咙直冒烟,下飞机后迫不及待跑到朋友店里灌了一杯HouseWine。
这天看离登机时间还有20分钟,再来这里坐会儿,点了一杯Espresso,味道不错,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环顾店内四周,柜台角落处一个高大的器具一下让我睁大眼睛,哈哈,那不就是SODA当年画了半天的手稿中的实物么,以前没发现主要是木架子颜色根背景墙木板颜色一样,个子虽大但不起眼。
![]() |
HopeStarCafe |
接下来当然是毫不犹豫点一杯尝尝,48元的价格,在候机厅内来讲也不离谱。
![]() |
HopestarCafe-IceCoffee |
上来以后先尝一口原味,果然像SODA介绍说的,不酸不涩,也许是刚喝过Espresso的原因,冰滴味道很清爽,请服务员在上一杯冰水漱口后再尝还是如此,加了糖浆和奶精后味道也有别于一般的冰冻咖啡。正想再次品味时响起了催促登机的广播,不紧不慢喝完,但对味道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文字来形容。打电话给SODA求教这家伙居然回短信说在开会不接电话...只好下次会再去仔细品尝了。
现在回想起来,冰滴咖啡的味道,有点和《California Dreaming》的感觉类似:欢快,清爽。
[b]以下是转载朋友SODAMAN在“齐啡论坛”发的帖子:《象广东人煲汤一样,泡制一壶“冰滴咖啡”》[/b]
我的朋友Sam---很多“坛友”知道他---也有些“坛友”认识他---他是个道道地地的广东人。他很斯文也很“馋”,为了吃顿好的或者做顿好吃的东西“不遗余力”,这是典型的广东人的特点。他在“啡趣处”发了帖子,也贴了pp,说在北京,一位叫威廉的先生擅长做“冰滴咖啡”。看了照片,觉得这位威廉先生也貌似广东人。Sam,对吗?这“冰滴咖啡”喝进嘴确实要费点功夫,Sam说威先生非提前一天预定泡制不能饮用,其实一点不夸张。如同广东人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煲汤一样,这“冰滴咖啡”如同煲汤一样需要很长时间。
SODMAN自作自受,画了一张“冰滴咖啡”壶,来介绍一下我认为是咖啡史上最消耗时间的泡制方法与各位分享。其实这咖啡做法也是属于“滴滤”(drip)的一种,最早属于荷兰人发明,所以也叫荷兰咖啡(Dutch Coffee)。原理:1.利用水压 ,2.利用水滴速度决定萃取的质量, 3.冷水滴滤---保持原味美味。
![]() |
HandDraw-By Sodaman |
接着,我说说冰滴咖啡的“swot”:
优点:1.不酸不涩 ,2.不加热可以降低咖啡因含量 ,3.咖啡壶很漂亮,美轮美奂可做艺术品在家“显摆”。
缺点:你要是没时间没耐心,或者没有人在意十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泡制出来的咖啡,就最好别尝试!!
机遇:可以显示自己的卓尔不群与众不同,1000%满足个人口味和成就感,适合泡妞泡客户以及一切利用情感可以打动的受众群体!
威胁:时间和体能精力的巨大消耗,受众的不理解甚至“不待见”----有无所事事玩物丧志吃饱了撑的没事做的嫌疑。哈哈,这些都是“戏说”,就当是煲汤吧,这样大家就接受了。
下面说说方法:
1, 按一杯咖啡计算吧,将适合做单品咖啡的咖啡豆磨得很细很细—绝不建议利用应该成为工艺品的家用手动磨豆机去磨---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开贴询问原因-----大约咖啡粉10克。
2, 接着将滤纸(绝对要买好的,否则有腊味的滤纸会毁了你的心血)放在萃取罐底部铺好。有人说要专业滤纸,很难买的,普通的把它铺好其实就行。
3, 确认水龙头是关住的
4, 纯净水+适量冰块=100毫升,倒进贮水/贮冰罐里。
5, 打开水龙头,调节速度。2-3滴/秒。
6, 先让水一点点浸在咖啡粉和滤纸里,完全湿润
7, 调节水龙头,每10秒滴7-9滴。个人认为7和9是底限,太慢会苦涩,太快就萃取不出好味道。矫情吧?!
8, 咖啡液会顺着蛇形滴管流进咖啡壶,漫长的制作过程开始了,直至贮水/贮冰罐里的水与冰完全通过萃取罐蛇形管滴进咖啡壶。
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温较高就一定要加冰,否则这么长时间,咖啡就酸了!!不喜欢冰咖啡的朋友也很简单,把咖啡再烧热就好了。
哈哈,折腾吗?不折腾!这叫热爱生活!象Sam这样的广东人一样热爱生活。 Sam,你不会生气吧?!
[b]我的回帖:[/b]
感谢伟大的SODAMAN的详细解答,满足了我这只“馋猫”的好奇心!
图片画得不错,有点达芬奇手稿的样子,一定要裱起来保存好,今后将成为“齐啡”的历史文物,呵呵
刚才搜索了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20滴,100毫升就是2000滴,假如每10秒7-9滴,那么100毫升水滴完也就是2222-2857秒钟,即37-47分钟,算上头尾准备的时间还有管道流动时间,1小时总够了吧?!那跟广东人煲汤动则几个小时比较就算不上“热爱生活”了。
但如果按照SODAMAN说的真需要十几个小时的话,那我更加要找机会尝一尝了,但一定不是自己动手,而是提前预约了,我再馋也犯不上耗这个时间呆等。。。。那简直需要有木头的耐心与朝圣的诚心啊!
不过现如今广东人亲自“热爱生活”的,除了餐馆厨子,也只有退休在家的长辈了。我父母平常也不煲汤,但是每到周末母亲便会一大早给我们几个逐家MORNING CALL,确定大家都能回去吃晚饭时,母亲才会去市场挑选好材料,一边慢火熬煮,一边数着我们几点钟回家......如果母亲知道某个不孝的有其他安排不回去,那天的汤一定不像往常的那么香浓......这已经超出了“热爱生活”的范畴,是母亲对我们那份恒久不变的情感,与虔诚教徒朝圣之心无异。
扯得太远了,呵呵,PS: William是马来西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