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骑车(第二天)
第二天
沿着Rhein river(莱茵河),德国境内一路到Strasbourg(斯特拉斯堡)。进城里超市吃了点东西。看教堂。过河回到kehl。下午顺着莱茵河南下到Allmannsweier(离Lahr不远) 苹果园扎营。
早晨起来看离我不远也有辆自行车,有个大爷在那边扎营,过去攀谈得知大爷叫Jeff,澳大利悉尼人士,八月从北欧的瑞典开始骑车,一直骑到这里,要准备去法国,恰好第一站也是斯特拉斯堡,和我同路。我就建议不妨同行,大爷欣然同意。
Jeff大爷骑车没有地图,也没有指南针,辨别方向全靠太阳。早晨面对太阳就是偏东,中午面对太阳,就是正南,这样倒也便捷,不过遇上阴天就全靠人品了。走到一个小河岔口,我看见前面有个堤坝,猛然冲上去,就看见了波澜壮阔的莱茵河。河对岸便是法国。
莱茵的意义对于德国人,相当于黄河之于中国人。只不过我们的黄河枯干、萎缩、贫瘠而肮脏,一看就是一条贫穷、凶恶而苦难的河流,恰好与现代中国相互写照。莱茵则是一片碧波,浩渺无限。河水清可见底。有无数大鱼游来游去,上空飞翔着天鹅与仙鹤。这条河发源于瑞士——我要去的目的地博登湖就是这条河流下阿尔卑斯山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堰塞湖。然后流经弗莱堡的黑森林山谷被扼腕而折,蜿蜒向北,成了法兰西与德意志的边界,就是我所在的这一段。(法德两国这段边界江山几度易让,相互征战不休,比如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省,就被强大的普鲁士占领过,相关生动描写见都德的《最后一课》。而德国城市如弗莱堡等地,也有许多街道命名以法语,看地势就知道,莱茵平缓难称天险,而弗莱堡等城市则在黑森林另外一边,因为交通险阻若遭兵难也难以救援。)莱茵走出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Karlsruhe,便成了德国的内河,一直蜿蜒入海。海涅的诗歌、舒伯特的歌曲、瓦格纳的歌剧均写到过这条河流。因为河里有女妖。在《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一部《莱茵的黄金》中,三个裸体的莱茵女妖性感、色情,赫然屹立于舞台上魅惑观众,这便是德国人心目里理解的莱茵。
沿着莱茵河往上游走真是心旷神怡,从没有见过这么一条干净清爽的河流。不过在堤岸上走的话,巨大的河流流动带来的是一阵强烈的逆风,所以我们选择在堤岸下面的沙石路走。我喜欢一边骑车一边摘也苹果吃,可是Jeff说这些free apples太酸了,只能做果汁,有更好吃的“nullnut”,问我吃过没。我想了半天,问是不是pear,他说不是,是一种nut,比苹果好吃多了。还说遇到树就指给我看。然后到了一片树林他从地上捡了个什么对我说,你看你看就是这种东西,我一看,原来是——核桃。这澳大利亚人的英语的确说得晕乎乎的,我只听出来是个nut,什么nut就不知道了。核桃熟了就从树上掉下来了,稍微擦去绿皮,两个核桃一压就碎,里面的肉是非常鲜嫩的,这是第一次吃这么鲜的生核桃,确实非常好吃。
中午左右过了河就是斯特拉斯堡了。我开始以为要检查下护照,结果什么程序都没有。大桥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没有任何检查机构。这样就随随便便地出了国,那也太容易了,而且两岸也没有界碑。只是公路的指示牌仿佛换掉了一个系统,奥,这就是法国了。Jeff高兴地叫着Farewell Germany
斯特拉斯堡有一个欧洲著名教堂,不过刚一走进那条街就被一堆黑人围住向我们推销假皮带、假手表。这在德国从来没有过。教堂很宏伟,但是游人太多,缺少了一点庄严肃穆的感觉。
超市里买东西,Jeff这老外比我还抠门,极为精明地计算价格,并且告诉了我很多野外露营可以做来吃的,比如某种玉米粉倒水一煮就熟,还有买东西应该计算里面的卡路里含量……我看他只买了两块小蛋糕而已。我们找到一个广场吃东西,吃罢了他说要走了,在斯特拉斯堡买地图然后参观下博物馆。我们互相分别,他在我地图上留了他的email,并且说给他写email可能暂时没办法得到回复,他可能要明年一月份才能回到澳大利亚,他要用半年的时间把欧洲彻底环绕一遍,不仅要去瑞士,还要东欧波兰捷克匈牙利……就这样住帐篷,吃点简单的小点心……这大叔简直疯了。
辞别了大叔,我看了下地图,因为要沿着莱茵河南下,而法国这边的莱茵河环河路段修得极烂,所以决定还是回德国吧。于是各种问路,这帮法国人真是的,问了十个有九个都不会说英语。好不容易问了个会说英语的,还是德国人。由此导致了我对法国人的印象很一般,不过法国姑娘确实比德国姑娘要漂亮,穿的衣服也特时尚特有范儿,街上商店的装修以及各种放置的照片也显着比德国洋气点。
见到了一个中国美女和法国男朋友在一起,我问是中国人吗?她说是的,问我是不是自助游,要去哪,我说也许是瑞士吧,她说了一句很好听的法语单词,好像是Bons tour
好不容易找到路又回到Kehl,顺着莱茵又南下。这景色又不一样,这边莱茵两岸都是沼泽地,看到了许许多多只有在自然博物馆才看到的鸟雀,不计其数的水鸟、野鸭子、鸳鸯、仙鹤,最多的是天鹅。而且不怕人,你靠近了它就叽叽地尖叫着,要咬你。
地图上显示Allmannsweier有个帐篷公园,可是我到了发现没有了,问本地人,说本来有,结果撤销了,真是郁闷。只好找个空草地扎营睡下。附近有几棵苹果树,不时间传来苹果落地的声音。晚上下雨,好在帐篷挡雨,不过防潮性能一般。
沿着Rhein river(莱茵河),德国境内一路到Strasbourg(斯特拉斯堡)。进城里超市吃了点东西。看教堂。过河回到kehl。下午顺着莱茵河南下到Allmannsweier(离Lahr不远) 苹果园扎营。
![]() |
遇见的老外jeff |
![]() |
斯特拉斯堡,法国 |
![]() |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
![]() |
![]() |
![]() |
![]() |
莱茵! |
![]() |
再见了斯特拉斯堡,这个没人说英语的坑爹的城市 |
早晨起来看离我不远也有辆自行车,有个大爷在那边扎营,过去攀谈得知大爷叫Jeff,澳大利悉尼人士,八月从北欧的瑞典开始骑车,一直骑到这里,要准备去法国,恰好第一站也是斯特拉斯堡,和我同路。我就建议不妨同行,大爷欣然同意。
Jeff大爷骑车没有地图,也没有指南针,辨别方向全靠太阳。早晨面对太阳就是偏东,中午面对太阳,就是正南,这样倒也便捷,不过遇上阴天就全靠人品了。走到一个小河岔口,我看见前面有个堤坝,猛然冲上去,就看见了波澜壮阔的莱茵河。河对岸便是法国。
莱茵的意义对于德国人,相当于黄河之于中国人。只不过我们的黄河枯干、萎缩、贫瘠而肮脏,一看就是一条贫穷、凶恶而苦难的河流,恰好与现代中国相互写照。莱茵则是一片碧波,浩渺无限。河水清可见底。有无数大鱼游来游去,上空飞翔着天鹅与仙鹤。这条河发源于瑞士——我要去的目的地博登湖就是这条河流下阿尔卑斯山谷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堰塞湖。然后流经弗莱堡的黑森林山谷被扼腕而折,蜿蜒向北,成了法兰西与德意志的边界,就是我所在的这一段。(法德两国这段边界江山几度易让,相互征战不休,比如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省,就被强大的普鲁士占领过,相关生动描写见都德的《最后一课》。而德国城市如弗莱堡等地,也有许多街道命名以法语,看地势就知道,莱茵平缓难称天险,而弗莱堡等城市则在黑森林另外一边,因为交通险阻若遭兵难也难以救援。)莱茵走出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Karlsruhe,便成了德国的内河,一直蜿蜒入海。海涅的诗歌、舒伯特的歌曲、瓦格纳的歌剧均写到过这条河流。因为河里有女妖。在《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一部《莱茵的黄金》中,三个裸体的莱茵女妖性感、色情,赫然屹立于舞台上魅惑观众,这便是德国人心目里理解的莱茵。
沿着莱茵河往上游走真是心旷神怡,从没有见过这么一条干净清爽的河流。不过在堤岸上走的话,巨大的河流流动带来的是一阵强烈的逆风,所以我们选择在堤岸下面的沙石路走。我喜欢一边骑车一边摘也苹果吃,可是Jeff说这些free apples太酸了,只能做果汁,有更好吃的“nullnut”,问我吃过没。我想了半天,问是不是pear,他说不是,是一种nut,比苹果好吃多了。还说遇到树就指给我看。然后到了一片树林他从地上捡了个什么对我说,你看你看就是这种东西,我一看,原来是——核桃。这澳大利亚人的英语的确说得晕乎乎的,我只听出来是个nut,什么nut就不知道了。核桃熟了就从树上掉下来了,稍微擦去绿皮,两个核桃一压就碎,里面的肉是非常鲜嫩的,这是第一次吃这么鲜的生核桃,确实非常好吃。
中午左右过了河就是斯特拉斯堡了。我开始以为要检查下护照,结果什么程序都没有。大桥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没有任何检查机构。这样就随随便便地出了国,那也太容易了,而且两岸也没有界碑。只是公路的指示牌仿佛换掉了一个系统,奥,这就是法国了。Jeff高兴地叫着Farewell Germany
斯特拉斯堡有一个欧洲著名教堂,不过刚一走进那条街就被一堆黑人围住向我们推销假皮带、假手表。这在德国从来没有过。教堂很宏伟,但是游人太多,缺少了一点庄严肃穆的感觉。
超市里买东西,Jeff这老外比我还抠门,极为精明地计算价格,并且告诉了我很多野外露营可以做来吃的,比如某种玉米粉倒水一煮就熟,还有买东西应该计算里面的卡路里含量……我看他只买了两块小蛋糕而已。我们找到一个广场吃东西,吃罢了他说要走了,在斯特拉斯堡买地图然后参观下博物馆。我们互相分别,他在我地图上留了他的email,并且说给他写email可能暂时没办法得到回复,他可能要明年一月份才能回到澳大利亚,他要用半年的时间把欧洲彻底环绕一遍,不仅要去瑞士,还要东欧波兰捷克匈牙利……就这样住帐篷,吃点简单的小点心……这大叔简直疯了。
辞别了大叔,我看了下地图,因为要沿着莱茵河南下,而法国这边的莱茵河环河路段修得极烂,所以决定还是回德国吧。于是各种问路,这帮法国人真是的,问了十个有九个都不会说英语。好不容易问了个会说英语的,还是德国人。由此导致了我对法国人的印象很一般,不过法国姑娘确实比德国姑娘要漂亮,穿的衣服也特时尚特有范儿,街上商店的装修以及各种放置的照片也显着比德国洋气点。
见到了一个中国美女和法国男朋友在一起,我问是中国人吗?她说是的,问我是不是自助游,要去哪,我说也许是瑞士吧,她说了一句很好听的法语单词,好像是Bons tour
好不容易找到路又回到Kehl,顺着莱茵又南下。这景色又不一样,这边莱茵两岸都是沼泽地,看到了许许多多只有在自然博物馆才看到的鸟雀,不计其数的水鸟、野鸭子、鸳鸯、仙鹤,最多的是天鹅。而且不怕人,你靠近了它就叽叽地尖叫着,要咬你。
地图上显示Allmannsweier有个帐篷公园,可是我到了发现没有了,问本地人,说本来有,结果撤销了,真是郁闷。只好找个空草地扎营睡下。附近有几棵苹果树,不时间传来苹果落地的声音。晚上下雨,好在帐篷挡雨,不过防潮性能一般。
![]() |
天鹅 |
![]() |
野鸭子,能飞的 |
![]() |
田地 |
![]() |
孤身一人 |
![]() |
扎营 |